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一)高三生物12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1×30+2×10=50)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高鼻梁与塌鼻梁 B.卷发与直发 C.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眼角上翘
2.大豆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四组杂交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 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3.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如图可以表示自交系第n代的个体中纯合体的几率是 ( )
A.a B.b C.c D.d
4.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②鉴别一株长穗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A. 杂交、测交、自交 B. 测交、自交、自交
C. 杂交、自交、测交 D. 测交、测交、自交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推测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各有( )
A. 4种、8种 B. 2种、6种 C. 2种、4种 D. 4种、9种
7.某种动物直毛(A)对卷毛(a)为显性,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8.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且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全部性状正常。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 )
A.1/16 B.1/8 C.3/16 D.3/8
9、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每个四分体都具有:
A、四个着丝点 B、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C、两个着丝点 D、两对染色体
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1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不考虑交叉互换),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最可能是( )
A.AB.AB 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2.如图是人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处于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bc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
D.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交叉互换发生在cd段
1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 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14.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15.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6. 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
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
C
伴Y染色体遗传病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D
常染色体遗传病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17.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B.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的设计思路不同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充分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颗粒和细菌分离
18.如果用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B. 可在DNA中找到32P 和35S
C. 可在外壳中找到32P 和35S D. 可在DNA中找到32P
19、DNA的一条链中的(G+T)/(C+A)为0.5,(A+T)/(C+G)为2,则该DNA分子中另一条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为( )
A、0.5和2 B、0.5和0.5 C、2和2 D、2和0.5
20、一个DNA分组经过3次复制后,新的DNA分子中,保留有原来母链的占:
A、1/2 B、1/4 C、1/8 D、1/16
21.下列关于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mRNA分子只能结合一个核糖体进行翻译
B.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C. 一种氨基酸只能被一种tRNA携带
D. 在密码子表中共有三种终止密码子,但没有氨基酸与之对应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注意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23.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能确定不属于血友病遗传的是( )
24.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下列选项可以表示该植物基因型的是
A. ABCd B. Aaaa C. AaBbCcDd D. AaaBbb
25.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模拟的是( )
A. 雌雄生殖器官 B.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雌雄亲本产生配子 D.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26.鸡是 ZW 型性别决定,为了依据羽毛特征尽早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 )
A.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B.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C.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D.非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27、无子西瓜的培养、高产青霉素菌株的产生、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分裂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③②① B、④①② C、①③④ D、④①③
28. 某昆虫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6% ,基因型Bb的个体占74% ,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16%,84% B.74%,26% C.53% 37% D.53%,47%
29.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出现生殖隔离
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
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30.随着抗生素的滥用,抗药细菌不断出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于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
B. 细菌通过定向变异是出现抗药性的内因
C. 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抗生素定向选择的结果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抗药性的细菌的出现提供原材料
31.萝卜的根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 全为扁 形块根。F1 自交,F2 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 9∶6∶1,则 F2 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 占的比例为( )
A.9/16 B.1/2 C.8/9 D.1/4
32.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鼠(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与短尾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TT B.Tt C.tt D.TT或Tt
33. 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依次为( )
A. 23对、46个、92个 B. 46个、46个、92个
C. 23对、92个、92个 D. 46个、23个、46个
34.若用a、b、c分别表示一个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则下列关于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3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染色体组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钵
B.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
C.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D. 划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主要依据不是体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
36.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37.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 类疾病的过程。由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④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性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8.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同源区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区不存在等位基因。下列关于性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Ⅰ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较多
B. Ⅰ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父女可能均患病
C. Ⅱ区段上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D. Ⅲ区段上的遗传病,可能每一代均有患者
39.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40.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mg/(dm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法在未测出呼吸作用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B.(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
C.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
D.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呼吸作用的大小
二、简答题。(共50分)
41.(9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 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 c]和[ e ]分别是 。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较强光照下,⑤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 (填场所)。
(4)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 (用图中标号表示)。
(6)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标号。
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停止的过程是 ,
。而在这一实验中,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 。
42.(7)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 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该细胞处于 分裂的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3.(7分)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所示全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图 B 所示的复制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 图 E所示分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能完成图 A 中③的生物需要的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
(4)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与细胞内的淀粉分支酶有关,这说明基因对该性状的控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4.(9分)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请判断:
(1)甲病是 遗传病,
(2)乙病是 性遗传病,
(3)Ⅲ-2的基因型是 。
(4)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一个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2分) ,同时患两种病的是 ,(2分)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2分)
A.15/24 B.1/12 C.7/12 D.7/24
45.(9分)如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种品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过程Ⅰ和过程Ⅱ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
(2)单倍体育种包括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符号)过程,与过程I、II想比较其优点是 。
(3)基因型为Bb的某植物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发育成的四倍体基因型是 ,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获得的后代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bb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Ⅵ代表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 .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大幅改良生物的性状,该技术与Ⅵ的育种方法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中基因的“剪刀”是指_____________
46(9分)下图是某果蝇体细胞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 性的果蝇。判断的依据是 。(2分)
(2)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据图该果蝇的基因型可写为 。
(3)图中的B是控制红眼的基因,对应b是控制白眼的基因。该个体若与另一只白眼果蝇交配,后代中白眼雄性果蝇占总数的 。(2分)
(4)若上图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下表为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则:
①“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 。
②若另选择长翅红眼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两种亲本杂交,子代雌雄果蝇都有上表所示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3:1:1,则选作亲本组合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 。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雌蝇
0
雄蝇
高三生物测试卷(12月)答案
一1D2D3A4B5A6B7C8C9C10D11A12D13C14B15B16C17D18D19C20B21D22D23B24B25B26B27D28D29C30C31C32A33C34B35B36D37C38C39B40A
二
41
(1)类囊体薄膜 【H】ATP
(2)①②③⑤
(3)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4)增加 增加
(5)③
(6)④⑤ ①②③
42
(1DNA复制 着丝点的分裂
(2)乙丙 甲
(3)8 减数第一次分裂 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43(1)中心法则 ③④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运载氨基酸并与mRNA相互识别
(3)逆转录酶
(4)通过控制酶的合成
44(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
(2)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 Ⅱ-1和Ⅱ-2正常生出患乙病的Ⅲ-2且Ⅱ-2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3)AaXbY
(4)C B
45(1)基因重组
(2)Ⅰ Ⅲ Ⅴ 缩短育种年限
(3)BBbb 3 1/6
(4)诱变育种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限制酶
46(1)雄 异型的性染色体
(2)4 AaXBY
(3)50%
(4)AaXBXb AaXBXb和AaXbY
一.选择题(1×30+2×10=50)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高鼻梁与塌鼻梁 B.卷发与直发 C.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眼角上翘
2.大豆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四组杂交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 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3.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如图可以表示自交系第n代的个体中纯合体的几率是 ( )
A.a B.b C.c D.d
4.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②鉴别一株长穗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A. 杂交、测交、自交 B. 测交、自交、自交
C. 杂交、自交、测交 D. 测交、测交、自交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推测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各有( )
A. 4种、8种 B. 2种、6种 C. 2种、4种 D. 4种、9种
7.某种动物直毛(A)对卷毛(a)为显性,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8.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且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全部性状正常。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 )
A.1/16 B.1/8 C.3/16 D.3/8
9、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每个四分体都具有:
A、四个着丝点 B、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C、两个着丝点 D、两对染色体
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1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不考虑交叉互换),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最可能是( )
A.AB.AB 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2.如图是人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处于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bc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
D.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交叉互换发生在cd段
1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 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14.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15.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6. 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
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
C
伴Y染色体遗传病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D
常染色体遗传病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17.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B.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的设计思路不同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充分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颗粒和细菌分离
18.如果用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B. 可在DNA中找到32P 和35S
C. 可在外壳中找到32P 和35S D. 可在DNA中找到32P
19、DNA的一条链中的(G+T)/(C+A)为0.5,(A+T)/(C+G)为2,则该DNA分子中另一条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为( )
A、0.5和2 B、0.5和0.5 C、2和2 D、2和0.5
20、一个DNA分组经过3次复制后,新的DNA分子中,保留有原来母链的占:
A、1/2 B、1/4 C、1/8 D、1/16
21.下列关于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mRNA分子只能结合一个核糖体进行翻译
B.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C. 一种氨基酸只能被一种tRNA携带
D. 在密码子表中共有三种终止密码子,但没有氨基酸与之对应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注意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23.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能确定不属于血友病遗传的是( )
24.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下列选项可以表示该植物基因型的是
A. ABCd B. Aaaa C. AaBbCcDd D. AaaBbb
25.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模拟的是( )
A. 雌雄生殖器官 B.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雌雄亲本产生配子 D.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26.鸡是 ZW 型性别决定,为了依据羽毛特征尽早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 )
A.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B.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C.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D.非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27、无子西瓜的培养、高产青霉素菌株的产生、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分裂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③②① B、④①② C、①③④ D、④①③
28. 某昆虫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6% ,基因型Bb的个体占74% ,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16%,84% B.74%,26% C.53% 37% D.53%,47%
29.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出现生殖隔离
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
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30.随着抗生素的滥用,抗药细菌不断出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于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
B. 细菌通过定向变异是出现抗药性的内因
C. 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抗生素定向选择的结果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抗药性的细菌的出现提供原材料
31.萝卜的根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 全为扁 形块根。F1 自交,F2 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 9∶6∶1,则 F2 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 占的比例为( )
A.9/16 B.1/2 C.8/9 D.1/4
32.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鼠(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与短尾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TT B.Tt C.tt D.TT或Tt
33. 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依次为( )
A. 23对、46个、92个 B. 46个、46个、92个
C. 23对、92个、92个 D. 46个、23个、46个
34.若用a、b、c分别表示一个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则下列关于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3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染色体组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钵
B.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
C.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D. 划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主要依据不是体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
36.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37.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 类疾病的过程。由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④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性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8.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同源区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区不存在等位基因。下列关于性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Ⅰ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较多
B. Ⅰ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父女可能均患病
C. Ⅱ区段上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D. Ⅲ区段上的遗传病,可能每一代均有患者
39.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40.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mg/(dm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法在未测出呼吸作用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B.(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
C.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
D.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呼吸作用的大小
二、简答题。(共50分)
41.(9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 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 c]和[ e ]分别是 。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较强光照下,⑤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 (填场所)。
(4)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 (用图中标号表示)。
(6)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标号。
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停止的过程是 ,
。而在这一实验中,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 。
42.(7)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 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该细胞处于 分裂的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3.(7分)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所示全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图 B 所示的复制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 图 E所示分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能完成图 A 中③的生物需要的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
(4)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与细胞内的淀粉分支酶有关,这说明基因对该性状的控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4.(9分)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请判断:
(1)甲病是 遗传病,
(2)乙病是 性遗传病,
(3)Ⅲ-2的基因型是 。
(4)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一个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2分) ,同时患两种病的是 ,(2分)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2分)
A.15/24 B.1/12 C.7/12 D.7/24
45.(9分)如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种品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过程Ⅰ和过程Ⅱ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
(2)单倍体育种包括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符号)过程,与过程I、II想比较其优点是 。
(3)基因型为Bb的某植物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发育成的四倍体基因型是 ,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获得的后代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bb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Ⅵ代表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 .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大幅改良生物的性状,该技术与Ⅵ的育种方法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中基因的“剪刀”是指_____________
46(9分)下图是某果蝇体细胞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 性的果蝇。判断的依据是 。(2分)
(2)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据图该果蝇的基因型可写为 。
(3)图中的B是控制红眼的基因,对应b是控制白眼的基因。该个体若与另一只白眼果蝇交配,后代中白眼雄性果蝇占总数的 。(2分)
(4)若上图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下表为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则:
①“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 。
②若另选择长翅红眼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两种亲本杂交,子代雌雄果蝇都有上表所示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3:1:1,则选作亲本组合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 。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雌蝇
0
雄蝇
高三生物测试卷(12月)答案
一1D2D3A4B5A6B7C8C9C10D11A12D13C14B15B16C17D18D19C20B21D22D23B24B25B26B27D28D29C30C31C32A33C34B35B36D37C38C39B40A
二
41
(1)类囊体薄膜 【H】ATP
(2)①②③⑤
(3)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4)增加 增加
(5)③
(6)④⑤ ①②③
42
(1DNA复制 着丝点的分裂
(2)乙丙 甲
(3)8 减数第一次分裂 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43(1)中心法则 ③④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运载氨基酸并与mRNA相互识别
(3)逆转录酶
(4)通过控制酶的合成
44(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
(2)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 Ⅱ-1和Ⅱ-2正常生出患乙病的Ⅲ-2且Ⅱ-2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3)AaXbY
(4)C B
45(1)基因重组
(2)Ⅰ Ⅲ Ⅴ 缩短育种年限
(3)BBbb 3 1/6
(4)诱变育种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限制酶
46(1)雄 异型的性染色体
(2)4 AaXBY
(3)50%
(4)AaXBXb AaXBXb和AaXbY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