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见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2. 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3. 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在物候中有小雪“虹藏不见”、清明“虹始见”的描述,主要影响因素为 ( )
A. 空气水汽含量 B. 风速
C. 太阳高度角 D. 日出日落方位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示节气,夏至日6月22日,大暑节气约是7月下旬, “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指的是萤火虫出现,天气闷热,进入雨季。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雨季集中在7、8月份,C对。此时江淮地区是伏旱,A错。华南地区、川渝地区进入雨季的时间早,B、D错。
【2题详解】
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热量,北京纬度较高,热量较低,种麦时间早,D对。降水、霜冻期、光照不是影响播种时节的主要因素,A、B、C错。
【3题详解】
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为大气中水滴折射光线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在物候中有小雪“虹藏不见”、清明“虹始见”的描述,主要影响因素为空气水汽含量,A对。风速、太阳高度角、日出日落方位不是彩虹出现的主要原因,B、C、D错。
一地质组对某平原展开考查,发现该平原具有深厚的沉积岩,并绘制出地表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4. 造就该平原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 沉积--挤压拱起--地壳下沉 B. 地壳下沉--沉积--挤压凹陷
C. 沉积--挤压拱起--侵蚀 D. 挤压凹陷--沉积--侵蚀
5. 若该地沉积岩都是流水环境下形成的,则水量最大、流速最快时段易形成的岩石是( )
A. 粉砂岩 B. 页岩 C. 砾岩 D. 砂岩
【答案】4. C 5. C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表明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沉积岩的平原,故最开始该地地势低洼经历过长期沉积,然后受到岩层挤压拱起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后地势趋平,选C。
【5题详解】
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时沉积下来的颗粒较大、较重,选项中四种岩石颗粒最大的砾岩。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 Ⅰ层 B. Ⅱ层底部
C. Ⅱ层中部 D. Ⅲ层顶部
8. 关于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B. 大气主要成分是臭氧
C. 多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 D. 大气运动稳定,适合飞机飞行
【答案】6. B 7. D 8. C
【解析】
【6题详解】
在I层,即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Ⅱ层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Ⅲ层中气温先降后升。故②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的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短波通信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即图中的Ⅲ层,所以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Ⅲ层顶部,故D正确,ABC错误。
【8题详解】
A.Ⅰ层为对流层,该层空气下热上冷,空气对流运动显著,A错误;
B.臭氧主要分布于平流层,B错误;
C.Ⅰ层为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多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C正确;
D.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不利于飞行。平流层大气运动稳定,适合飞机飞行,故D错误。
故选C。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题。
9.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减弱了地面辐射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0.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地膜覆盖类似温室效应,允许太阳光透射,将热带量保存在地面附近,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补偿给地面,从而有效提高地温。故选B。
【10题详解】
地膜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能增加光效;也允许太阳光透射,会增加地温;地面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地温的高低;夏季不需要增加地温。故选A。
下左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下右图为四点气压值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a、b、c、d四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气流流向b处 B. c处气温高于d处
C. d处气流冷下沉 D. c处天气晴朗
12. 下列关于c、d之间假设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B. 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C. 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脊
D. 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相对来说,c为高压,d为低压,高空与近地面相反,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故图示为逆时针的热力环流。所以:b处气流流向a处,故A错误;温压呈负相关,c处气压比d处高,c处气温比d处低,故B错误;d处是相对的低压,气流上升,故C错误;c处为高压,气流下沉,下沉过程中气流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形成晴朗天气,故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c处为高压,d为低压。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即c处为陆地,d为海洋,故A正确;白天城市温度高,大气上升形成低压,d是城市,c是郊区,,故B不符合题意;夜晚山谷温度高,大气抬升形成低压,d是山谷,c是山脊,故C不符合题意;白天陆地温度高,大气抬升形成低压,d是陆地,c是海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6.5个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通风管挡板( )
A. 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 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 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D. 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14. 一年中,通风管挡板日关闭时长呈上升趋势后的一个月,当地( )
A. 可能处于秋季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 昼长逐渐变短 D.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的原理,结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夜间经常气温低于0℃,夜间多打开。负温期也会有可能高于0℃,正温期也可能低于0℃,不会是一直开或关的,故选C。夏季打开次数理论上少于冬季。
【1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负温期,长6.5个月,那么当每年的3月底,4月初,日平均气温高于0°C,此时通风管挡板关闭。一年中,通风管挡板日关闭时长开始呈上升趋势后的一个月内,多为4、5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昼长开始变长,中午太阳高度角开始变大。公转速度也越来越慢,据此选D。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 上述“某月”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6.该月份甲地盛行(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17.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低温少雨
C. 温和多雨 D. 炎热干燥
【答案】15. C 16. A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气压带、风带随季节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
【16题详解】
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
【1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1月,图中A地盛行( )
A. 东南季风 B. 西北季风
C. 东北季风 D. 西南季风
19. 下列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B. 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答案】18. B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1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亚洲高压,西北季风控制此地,风从大陆吹来,其性质寒冷干燥。所以,1月,图中A地盛行西北季风。故B正确,ACD错误。
【19题详解】
据图可知,B地是南亚。
南亚距离冬季风源地遥远,加之北部高大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势力较弱,而夏季南亚距离夏季风源地近,夏季风又是从海洋上来,夏季风的势力就强于冬季风,故A正确;南亚的冬季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偏北风影响,南亚的冬季风就是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故B错误;南亚地区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会导致雨季短、雨季降水少,易产生干旱灾害,故C错误;影响南亚的夏季风来源于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故D错误。故选A。
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锋的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追上暖锋而形成的天气系统称为锢囚锋,读下面“锋面气旋与锢囚锋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以下关于图中锢囚锋符号的绘制,正确的是( )
A. B.
C. D.
21. 图中P处未来几日的天气情况可能是( )
A. 气压会持续降低 B. 气温会升高
C. 持续晴朗 D. 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20. B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锢囚锋是锋的一种,是由于冷锋追上暖锋,或者两条冷锋迎面相遇而成(也有同一条冷锋的两段迎面相遇而形成的)。根据锋面移动是从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选择B项。
【21题详解】
根据锋面移动是从西南到东北的走向,未来几日P受到锋面的影响,形成阴雨天气。选择D项。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可能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C. 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23. 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
A.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B. 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C. 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D. 西南季风 盛行西风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甲地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量集中,应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在2000 ㎜应是,季节变化大应是热带季风气候,丙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年降 水量在500 ㎜,应是地中海气候,丁冬温夏凉,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23题详解】
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而丁地为在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分配均匀,故选C。
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 下图所示天气状况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是( )
A. B.
C. D.
25. 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A. 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 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
C. 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 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气温变化表示垂直方向上有逆温现象,可能出现雾霾天气,A对;该图表示这一天的风速较大,雾霾形成是在静风天气,B错;该图表示降雨天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较少,不易出现雾霾天气,C错;本图显示某地不同气压状况的天数,不是某一天的天气状况,D错。
故选A。
【25题详解】
雾霾天气时能见度降低,看不清景物和道路,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B对;
对果林园艺及乳畜业、钢铁及汽车制造业、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影响较小,且不能直接严重影响,ACD错。故选B。
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地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27.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地中海沿岸 B. 巴西高原中部
C. 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 中国东南沿海
【答案】26. B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4-9月降水多,10月-次年3月降水较少。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12、1、2月小,说明12月-次年2月为夏季,同理可知6-8月为冬季,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且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7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该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沿岸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A错误;巴西高原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B错误;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C正确;中国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C。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8. 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
A. 降水多 B. 风力大
C. 日照强 D. 气温高
29.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高大、屋顶尖、窗小 D. 低矮、屋顶缓、窗小
30. 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
A. 渔业 B. 林业
C. 种植业 D. 牧业
【答案】28. B 29. D 30. A
【解析】
【28题详解】
从材料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力大。民谣反映不出其他气候特点。故选B。
【2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的特点是防风,所以是低矮的,窗小。从材料提取信息“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故选D。
【30题详解】
从材料提取“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但由于该地区四周临海,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故选A。
二、综合题
31.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西北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酒泉、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1)读材料一,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 。
(2)如果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自动调节,北京时间12时酒泉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是( )
A.正东 B.正南 C.西南 D.东南
(3)从气候角度,简要评价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自然条件。
【答案】(1)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2)D
(3)有利气候条件: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丰富。
不利气候条件:冬春季节多大风,风沙灾害严重;冬季太阳高度低,日照时间短,设备利用率低。
【解析】本题考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光伏电站的区位条件。
(1)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图示东南部年日照时数较短,西北部年日照时数较长。
(2)根据北京时间12时,可以计算出新疆的地方时约10时,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是东南方向,D对。
(3)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地租金低廉。但是,新疆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冬春季节多大风,风沙天气多,加上冬季昼比较短,日照时间相对不足,
32.下图为2018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_________。
(2)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是_________;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有_________。
(3)C地与D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判断此时C地的风向为_________。
(4)判断甲地附近的锋面类型为_________;当锋面移到甲地时,甲地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有_________。
【答案】 (1) 1010—1015 (2)气旋 狂风、暴雨、风暴潮等
(3) D 西南风(偏西风) (5)冷锋 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读图,从图中等压线可知A为闭合的气压中心,据图可知,A处存在锋面,说明A应为低压中心(气旋),图示气压差为5百帕,A的气压值为1010~1015百帕。
(2)根据B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气压)。B地位于西北太平洋,时间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3)比较C、D地两地的等压线的疏密情况,D点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C点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较小。
(4)甲地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甲地天气系统是冷锋;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牙克石市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冰雪之乡”的美誉,北部的伊图里河镇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0℃,号称“中国最冷地区”。“林海雪原”“冰天雪地”吸引了众多游人,变成了牙克石市的“金山银山”。下图为牙克石市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分析伊图里河镇冬季成为“中国最冷地区”的原因。
(2)分析牙克石市积雪厚度大的原因。
(3)有人说“雪原”造就了“林海”,简要说明积雪对森林生长的意义。
【答案】(1)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山地地形,地势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冷空气势力强;冬季积雪覆盖,地表反射率高。
(2)位于大兴安岭冬季迎风坡,降雪丰富;冬季气温低,积雪时间长;地势起伏小;森林茂密,积雪融化慢。
(3)冬季积雪覆盖,对地表起保温作用,保护林木根系;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湿润,促进森林生长。
【解析】
(1)由图可知,伊图里河镇位于北纬50°以北,纬度高,太阳辐射弱,这是其气温低的根本原因;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气温低;距冬季风源地近,冷空气势力强;冬季积雪覆盖,地表反射率高,所以成为冬季中国最冷的地区。
(2)牙克石市位于大兴安岭冬季迎风坡,多地形雨,以降雪的形式为主;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冬季漫长,积雪时间长;地势起伏小,积雪易覆盖,积累多;森林茂密,遮挡阳光,使积雪融化减慢。
(3)冬季积雪覆盖较厚,对地表起到保温作用,保护林木根系,减少了寒冷天气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气温低,减少了病虫害滋生;春季积雪融化,增加土壤水分,促进森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