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由于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饮食文化极富创造性和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口味千差万别。如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口味咸香,兼容八方,从皇宫御膳、贵族府宴到市井小吃,形成了全国特有的层次性饮食文化;清中叶以前,东北人喜欢咸重、辛辣与生食口味,酸菜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冬季喜食炖菜以提取高热量动物脂肪。下图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形成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独特层次性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气候 B. 土壤土质
C. 政治经济 D. 文化习俗
2. 清中叶以前,形成东北人饮食习惯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鲜蔬菜丰富 B. 冬季漫长寒冷
C. 酸菜新鲜度差 D. 蔬菜种类较少
【答案】1. C 2. 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地域差异。
【1题详解】
据材料“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口味咸香,兼容八方,从皇宫御膳、贵族府宴到市井小吃,形成了全国特有的层次性饮食文化”可知:北京是元明清时期的古都,天津离北京近,汇聚八方来客,故饮食习俗受政治经济影响大,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
【2题详解】
东北地区纬度高,漫长寒冷的冬季,给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但也因此决定了特异的文化风 格。由于无霜期短,人们吃当地产的蔬菜的时间只有 6 个月左右(南北跨度大,因此差异也很大),故 A、D 错。为解决漫长冬季对蔬菜的需要,东北人,尤其是下层社会广大民众,都要在夏季蔬菜品种多、数量 多又价格低廉的时候大量晾制干菜(品种可多达 10 余种)。入秋之时则要大量窑藏白菜、萝卜、马铃薯等 越冬蔬菜。同时要大量腌制品种丰富的各种咸菜。酸菜的确不是时令蔬菜,新鲜度差,但不是形成其饮食习惯的根本原因,C 排除。严冬的漫长必须要储 存足够多的热量才能度过,故喜食肉食。综上所述清中叶以前,形成东北人饮食习惯的根本原因是冬季漫 长寒冷,故只有 B 正确。
下表为我国各经济地带高铁站点的集中度指数。若该指数较大,表示该项经济活动集中程度较高,地区差异比较明显。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3. 下列哪个区域高铁站点分布均衡( )
A. 东北地区 B. 东部沿海地区
C. 北部沿海地区 D. 西南地区
4. 中国东北地区开发较晚,其城市分布形态与下列何者关系最密切( )
A. 距海远近 B. 水系分布
C. 铁路线路 D. 森林采伐
【答案】3. D 4. C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布局和影响。
【3题详解】
高铁站点的集中度指数较大,表示该项经济活动集中程度较高,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指数小,则高铁站点分布均衡,西南地区指数最小,D正确。
【4题详解】
由于中国东北地区开发较晚,其城市分布形态与铁路线路关系最密切,C正确。
近年据卫星监测显示,每年鄱阳湖冬季水域面积均较夏季水域面积有较大幅度减少。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5. 鄱阳湖水域面积的测定主要运用的地理技术( )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6. 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C.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答案】5. C 6. 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区域季节差异。
【5题详解】
鄱阳湖面积的大小的监测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根据湖泊中的水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来监测其面积的变化。C正确。
【6题详解】
鄱阳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水水面季节变化大;亚热带地区冬季湖泊不结冰,夏季降水量大于冬季,冬季入湖水量少,水位变浅,冬季呈现一条线说明河底地势应为线状洼地,如果地势平坦便不可能出现一条线;夏季入湖水量大淹没洼地,水位上升,看不出地底是何种地势特征。B正确。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和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主要分布在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下列哪些地区的红树林最易受到破坏( )
A. 北冰洋沿岸 B. 英国沿海
C. 南极大陆沿海 D. 中国广东沿海
8. 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 )
A. 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B. 加剧海岸侵蚀
C.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 吸引鱼群聚集
【答案】7. D 8. B
【解析】考查红树林的生态意义,学生要具备读图分析能力,理解湿地的作用。
【7题详解】
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北冰洋沿岸、英国沿海和南极大陆沿海都没有分布,只有中国广东沿海有分布,D正确。
【8题详解】
宽广平坦的潮间带,可提供大面积的红树林栖地,让红树林可拓展生长。沿海森林主要起保护海岸,防海浪侵袭、防台(飓)风等作用。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会加剧海岸的侵蚀。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9. 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A. 推广耐盐作物 B. 完善排水系统
C. 增加灌溉水量 D. 增施有机肥料
10. 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
A. 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 调蓄黄河洪水
C. 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 汇集灌溉余水
【答案】9. B 10. D
【解析】本题考查河套地区发展农业的问题。
【9题详解】
为防止河套区土壤盐流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B对。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盐碱化,A、D错。增加灌溉水量易导致盐碱化,C错。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溉区域内水向低处流,与黄河流向一致。读图可知,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溉区域的下游位置,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D对。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应在灌区上游方向,A错。不能调蓄黄河洪水,也不能发展航运,B、C错。
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11.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污染加重 B. 农业集约化经营
C. 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D. 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12. 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标是( )
A. 降低植树成本 B. 美化林区环境
C. 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
13. 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②用沙障保护交通线 ③固沙成本低,费用少 ④能截留水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1. D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等原因造成植被破坏;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河流末梢绿洲萎缩。故D正确。
【12题详解】
由于树种单一,林地肥力提高慢,防护林功能减弱,病虫害发生严重,防护林以保护环境为主,因此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标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而不是为降低植树成本、美化林区环境、和追求森林产品多样。故C正确,A、B、D错误。
【13题详解】
草方格沙障建设的人力、物力投入大,成本高,排除与③有关的选项。草方格沙障通过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风力,并结合增加地表覆盖,减缓蒸发,从而保障了包兰铁路的安全运行,故B正确。
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km范围内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 )
A. 资源 B. 政策
C. 技术 D. 市场
15. 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 )
A. 缓解沉降 B. 改善大气质量
C. 减少地震 D. 减少能耗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由“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可知,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技术不成熟,故C项正确。
【15题详解】
干热岩资源属于地热资源的一种,是清洁能源,其有效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B项正确。
近几年,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建设全国“生态大粮仓”和“绿色大厨房”工程,提出率先建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6. 与“长三角”相比,有利于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的条件是 ( )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地广人稀 D. 市场广阔
17. 按照“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提品质”的原则,2014年黑龙江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等优质粮食生产。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全球变暖 B. 雨热同期
C. 市场需求 D. 交通改善
【答案】16. C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利于黑龙江省大农业生产的条件是地广人稀,便于机械化生产,C项正确。
【17题详解】
东北地区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糖分积累,水稻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C项正确。
升龙工业区是越南北部历史最长、发展最完善的工业园区,距离越南首都河内市中心约16千米。工业区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包括银行、货物集散中心、邮局等。工业区内有工程运营和维护公司等,有多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其中大部分是日本企业投资,企业多涉及印刷机器、卫生陶瓷、汽车配件等方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 升龙工业区地表用粉砂黏土和沙子混合填充压实,海拔7.3~10.5米,较周围地区高2~3米。这样施工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确保地基稳定可靠 B. 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
C. 防止海水倒灌 D. 避免台风危害
19. 现阶段,升龙工业区是越南土地租金最高的工业区之一,而日本企业仍在扩大投资,这是因为此地( )
A. 位于首都,人才丰富 B. 交通便利
C. 建设标准高,提供的服务全面 D. 生产的产品利润大
20. 中国某手机生产企业希望在升龙工业园投资建厂,生产新型智能手机,其最大的顾虑是( )
A. 越南市场较小 B. 当地劳动力素质低
C. 当地生产协作条件差 D. 语言存在障碍
【答案】18. B 19. D 20.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工业发展条件,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18题详解】
读图,升龙工业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海拔7.3—10.5米,海拔低,位于河流下游沿岸,洪涝灾害多。较周围地区高2—3米,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弱洪涝灾害的影响,B对。确保地基稳定可靠,不需要比周围高,A错。海水倒灌主要影响河口地区,C错。不能避免台风危害,D错。故选B。
【19题详解】
企业区位选择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利润。现阶段,升龙工业区是越南土地租金最高的工业区之一,而日本企业仍在扩大投资,是因为生产的产品利润大,D对。人才、交通、服务全面等不是最主要原因,A、B、C错。故选D。
【20题详解】
生产新型智能手机是新兴工业,零部件生产可能在不同地区或企业,需要各环节密切协作。越南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其最大的顾虑是当地生产协作条件差,C对。销售面向国际市场,越南市场较小不是主要原因,A错。该生产是组装产品,当地劳动力素质、语言存在障碍不是主要原因,B、D错。故选C。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8年8月,取材于此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开播。塞罕坝位于滦河的发源地,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塞罕坝植树造林适宜的树种类型是( )
A. 针阔混交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热带季雨林
22. 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 ②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少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易受风沙危害 ④野生动物数量多,破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21. A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向问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降水量少,不适直种植需水量大树种,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植被,热带季雨林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再结合塞罕坝的海拔可知针阔混交林适宜该地区种植。故选A。
【22题详解】
影响植被森林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也是重要因素。塞罕坝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适宜生长期较短;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容易发生森林火灾,而导致植树功亏一篑,故选C。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23.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
A. 50千米 B. 200千米
C. 500千米 D. 2 000千米
【答案】B
【解析】要求考生掌握中国的国土范围四至点,然后利用比例尺的公式进行计算。中国国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3°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该地图图上距离约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厘米/5500千米=1/183千米≈1/200千米。故选B。
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地形 B. 水源
C. 植被 D. 坡向
25. 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A. B.
C. D.
【答案】24. D 25. B
【解析】考查通视问题以及等高线的应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24题详解】
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D。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一侧,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错误。
【25题详解】
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正确答案选择B。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选项C错误。
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如下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6. 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 呼和浩特(112°E,40°N) B. 兰州(104°E,36°N)
C. 杭州(120°E,30°N) D. 南宁(108°E,23°N)
27. 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
A. 纬度位置 B. 经度位置
C. 当天日落的方向 D. 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26. D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从材料中得知,小明拍摄日出照片后随即就发到朋友圈,已经7点29分,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地处于冬半年。考虑选项都为中国城市,所以再结合北半球冬半年晨线特征分析出: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城市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日出也就越迟。小明所在的城市日出和天津接近,所以在冬半年,要么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要么纬度比天津高,同时经度比天津大。天津位于(117°E,39°N),综合上述条件,只有南宁(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符合条件。故本题选择D。
【27题详解】
根据图文信息,可以得知北半球正处于冬半年,此时无论甲城市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观测到的太阳日出方向都应位于东南方,日落方向都位于西南方。具体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和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无法从材料提供的数据推断出。故本题选择C。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9. 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答案】28. B 29. B
【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昼夜长短变化以及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难度较小。
【28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因此正确答案选B。
【29题详解】
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排除CD;雾灵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因此正午时太阳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A错误,B正确。故选B。
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
30.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海陆位置
C. 植被覆盖率 D. 地形条件
【答案】D
【解析】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不直接影响降水量,A不对;平顶山市南部和北部的海陆位置差别不大,B不对;降水多少影响地区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不是影响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C不对;根据材料,“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市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地势落差比较大,对海洋水汽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故导致该市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31-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10月17日4时33分,飞船返回舱在四子王旗成功着陆。
(1)指出山脉P的名称。
(2)分析图中R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L地形主要生态问题并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祁连山
(2) 位于一、二级阶梯之间,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
(3)水土流失 ①土质疏松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植被的破坏 ④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⑤开矿等(任答3点)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环境问题。
(1)结合走向和黄河的位置可以判断。(2)R河段为黄河的上游,落差大,水量大。(3)L为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其成因与其土质、降水、植被覆盖、人类开发有关。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的三江并流地区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下图为西南区域图和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图。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形成“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奇特景观的地质原因。(从内力和外力作用两方面说明)
(2)说明云南省西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二:盈江县位于云南西部边陲的横断山区南段,立体气候明显,冬暖夏长,雨量充足。当地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茶园、农田与森林镶嵌分布。盈江是鸟的天堂,至少栖息着560种鸟。亚洲腹地和亚洲南部区域的鸟都经停这里,80年代成立了自然保护区,21世纪初,盈江成为观鸟的热点区域。
(3)分析盈江成为我国鸟类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的原因。
材料三:丽江雪桃产自云南丽江的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当地优质的土壤和清洁的水源对雪桃生长极其有利。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
(4)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答案】(1)地处板块交界处,相互碰撞挤压、抬升,形成一系列平行山脉;在地形抬升过程中,分布于山谷的河流侵蚀切割作用加剧,从而形成了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的自然奇观。
(2)海拔高,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候类型多样;山地大致呈南北走向,夏季风沿着河谷进入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干热河谷;冬季北部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明显,山高谷深,气流下沉增温,形成温暖之地。
(3)受地形和气候的共同影响,该地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加之以传统农业为主,茶园、农田、森林镶嵌分布,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为鸟类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该地处在横断山这条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上;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为鸟类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4)背靠玉龙雪山,有清洁的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便利;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雪桃色彩鲜艳;气候温凉,生长周期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多;病虫害少;土壤优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解析】
(1)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等。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抬升,形成一系列平行山脉。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主要以流水作用为主,在河流上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形成“V”型谷。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气温和垂直分异等方面。云南省西部山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垂直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显著,类型多样。山地大致呈南北走向,夏季风沿着河谷进入,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冬季北部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明显,山高谷深,气流下沉增温,形成温暖之地。
(3)鸟类种类丰富,需要有多种多样的地理环境、良好的栖息环境、丰富的食物,同时人类活动干扰小。该地有大面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为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纬度低,海拔
高差大,垂直地带性差异大,自然环境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食物充足。 橫断山区位于候鸟迁徙通道上。保持传统农耕模式,人类活动干扰影响小。
(4)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其中气候条件又进一步划分为光照、热量、降水等因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凉,生长周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因此雪桃果型大、口感好;光照充足,有利于水果着色;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强,病虫害少;当地优质的土壤,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当地优质的土壤和清洁的水源对雪桃生长极其有利”说明当地土质优良,灌溉水源充足。
(二)选考题: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纪录片中一对夫妻在南极举办婚礼,让不少人大开眼界。现今,南极旅游已成为高端人群的新时尚。虽然价格高,但人数不断增加。由于气候十分寒冷,旅行者的身体素质也要符合标准。作为全球保护最好的地方,没有之一,市场预计会有更多人来到这里。
分析南极旅游项目收费高的原因。
【答案】南极地区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用时长;旅费高,目标客源有限;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答到5点)
【解析】旅游项目与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根据材料提示,南极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所以客源少,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所以只有通过高收费才能收回投资。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污染农村环境,甚至殃及城市环境。当前,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改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
指出燃烧秸秆可能造成的危害及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意义。
【答案】危害:形成大气污染,加剧雾霾,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运输;损害人体健康;引发火灾;影响土壤肥力。
途径:秸秆还田;秸秆作饲料;开发沼气;建材、轻工和和纺织原料等。
意义: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农田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合理利用,难度中等。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应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
途径: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利用秸秆发展沼气,沼渣、沼液还田或秸秆气化,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肥效;将秸秆粉碎后用作饲料。
意义:对秸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发挥了环境效益,减轻了燃煤等对大气的污染,同时提高了土壤肥力,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