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如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指
A. 土地荒漠化 B. 臭氧层空洞 C. 水土流失 D. 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C
【解析】根据关系图可知,该地降水集中。植被受到破坏,表土比较疏松,而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该地的土壤肥力下降、河湖淤积,粮食减产,该情况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吻合。土地荒漠化地区降水不集中;臭氧层空洞是大气环境问题,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导致河湖淤积。据此分析选C。
2.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数量超过环境的承载力时,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B. 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会造成生态破坏问题
C. 人类活动必然导致环境问题
D. 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
【答案】D
【解析】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数量超过环境的承载力时,易产生自然资源衰竭、资源短缺问题,不是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会造成生态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但人类活动适度且科学就可能会避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据此分析选D。
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 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 B.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C. 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 D. 宁夏地区农田灌溉不当造成土壤盐渍化
【答案】C
【解析】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都属于生态破坏; 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属于大气污染,C正确。
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该污水处理系统最适宜处理
①城市生活污水 ②印染厂污水
③罐头厂污水 ④石油化工厂污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5. 该污水处理系统
A. 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 B. 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
C. 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 D. 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
6. 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原因是
A. 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B. 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
C. 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
D. 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
【答案】4. D 5. B 6. B
【解析】
【4题详解】
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因此最适宜处理污染程度较轻、规模较小的污水,如城市生活污水、罐头厂污水,对于印染厂污水、石油化工厂污水这类的大规模污水难以有效控制、处理,据此分析选D。
【5题详解】
由材料可以推知,该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土壤和草本植物来净化污水的,因此该系统工程不复杂,投资也不大,A错;由于水体地表漫流,说明有一定的坡度,污水可以自流,能耗低,维护也比较方便,B对,该污水处理系统对气候的影响不大,C错误。由于会增加水体的下渗,会对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 ,D错,据此分析选B项。
【6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因此地面坡度是影响水流速度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污水自留的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使得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或降解污染物质,地面坡度需要在2%-8%之间,据此分析选B。
下图为垃圾焚烧发电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垃圾焚烧发电的主要影响是
A. 加剧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B. 解决了能源短缺状况
C. 加重了交通运输压力 D. 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8. 该流程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将炉渣制砖使用,减轻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缓解了能源紧张状况但不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垃圾焚烧是对垃圾作无害处理,以无害气体或废物再利用的形式、对废水做无害排放处理,不会加重交通运输压力,据此分析选D。
【8题详解】
该流程图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选B。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塑料污染已无处不在,我们使用完的塑料包装,绝大多数会一直存在,并最终流入海洋。“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环境日主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有关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俗称白色污染 ②无法回收利用
③大都难以降解 ④仅造成视觉污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0.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的行动有
①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 ②用塑料袋购物
③参加植树活动 ④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⑤使用一次性餐具 ⑥节水节电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④⑤⑥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一次性塑料污染,俗称白色污染,大都难以降解,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回收利用。该污染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还会带来不良刺激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深层次的破坏。选A。
【10题详解】
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参加植树活动、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节水节电都是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的行动,而用塑料袋购物会增加塑料污染,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间接破坏森林,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都不是环保行为。据此分析选C。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富含有毒、有害物质,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读“北京市某日PM2.5浓度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图中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
A. 汽车尾气激增 B. 雷雨交加
C. 工地扬尘增多 D. 风力强劲
12. PM2.5污染导致
①呼吸系统疾病增加 ②臭氧层破坏
③大气能见度降低 ④沙尘暴频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可以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A. 人工降雨,加快污染物的沉降 B. 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C. 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 D. 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
【答案】11. A 12. B 13.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读图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要掌握PM2.5污染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是18-20时,处于在下班时间,车辆多,汽车尾气激增导致浓度增加,A正确;雷雨交加PM2.5浓度应该减小,B错误;从时间上看与工地扬尘增多关系不符,C错误;风力强劲有利于污染物扩散,PM2.5浓度应该减小,D错误。
【12题详解】
PM2.5污染物进入呼吸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增加,①对;臭氧层破坏主要是氯氟烃造成的,与PM2.5关系不大,②错误;PM2.5污染物颗粒较大,影响大气能见度,③对;PM2.5不会导致沙尘暴,沙尘暴频发会加剧PM2.5污染,④错误。
【13题详解】
可以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人工降雨,对污染物的沉降影响小,不是减少北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的主要措施,A错误;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不会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B错误;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C对;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不能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D错误。
14.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粮食浪费,就是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无序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在各地推行“光盘行动”,不剩饭,不剩菜。下列行为正确的有
①禁止吃不完打包带走 ②提倡“按量取食”
③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④倡导豪华型餐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提倡“按量取食”和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是减少粮食浪费的文明做法;禁止吃不完打包带走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倡导豪华型餐宴是讲排场、铺张浪费的表现,都是不可取的。据此分析选B。
15.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 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 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 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 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整体下降;液体燃料消费比重先升后降并不稳定;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据此分析选C。
1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17.随着风力发电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部分地区“弃风”现象比较突出(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导致风电场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解决弃风现象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消耗多余电能
B. 控制风力发电规模,大力发展火电
C. 大力提高当地的工业化水平消耗电能
D. 并入国家电网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输电
【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弃风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发电量超出了电网接纳能力,因此应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域输电,最现实有效的做法是并入国家电网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输电。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消耗多余电能不现实;控制风力发电规模,大力发展火电会造成风电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大力提高当地的工业化水平消耗电能不能解决目前问题。据此分析选D。
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倡导推广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汽油,降低汽油的消耗,从而减少石油进口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 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景广阔,其主要原因是
A. 乙醇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B. 乙醇可以改变石油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C. 汽油价格过于昂贵
D. 我国的乙醇生产处于过剩状况
19. 使用乙醇替代汽油,可产生的影响是
A. 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B. 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C. 减轻大气污染
D. 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
【答案】18. A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乙醇替代汽油的主要优势在于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大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杜绝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而乙醇的制取可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从粮食中提炼,具有可再生的特点,故应大力提倡乙醇替代汽油。乙醇不能改变石油成分,用乙醇代替汽油并非源于汽油价格过于昂贵,而是因为乙醇的可再生及清洁特点;我国的乙醇生产处于起步及快速发展阶段,并不处于过剩状况。据此分析选A。
【19题详解】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大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杜绝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使用乙醇替代汽油,乙醇燃烧产生CO2和水,对环境污染小。据此分析选C。
图为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 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寒潮的袭击
D. 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因为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地区大多生态问题较为突出,不适合农业耕种的地区,所以退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②提高生态质量和④调整农业结构,间接可以①增加木材产量、③提高农民收入。故选D。
【21题详解】
从图中我国三大防护林的位置分析,其主要作用各不相同,①为三北防护林,主要作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②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③是东部沿海防护林,主要作用是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所以叙述正确的是C项。
22.黄土高原某地生态脆弱,多年来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技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如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该开发模式的主要作用是
A. 减轻水土流失 B. 提高土壤肥力
C. 扩大土地面积 D. 减少水分蒸发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区发展林业、草地、开发梯田、地膜覆盖、蓄水池等,有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持功能,很好的缓解了水土流失的问题,该模式不是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不能扩大土地面积,整备覆盖率上升,增大了水分蒸发,据此分析选A。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曾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 目前国家已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其主要原因是
A. 粮食大量过剩 B. 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 劳动力缺乏 D. 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25. 下列关于沼泽地开发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大规模开垦为商品粮基地 B. 提高地下水位改良沼泽地
C. 沼泽地含水多,肥力低,不宜开发 D. 综合利用与保护沼泽地
【答案】23. D 24. B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湿地能吸收和消纳部分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不可能是消除“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②错误;吸收紫外线是臭氧的主要功能,③错误。湿地具有广阔的水域面积,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涝灾害;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据此分析选D。
【24题详解】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故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地,是为了保护湿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据此分析选B。
【25题详解】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对调节气候、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大规模开垦为商品粮基地会破坏湿地原有生态;沼泽地的地下水位本身很高,提高地下水位改良沼泽地的做法不可取;沼泽地可以因地制宜依据沼泽特性适度开发,开发应注意综合利用与保护沼泽地。据此分析选D。
26.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的物种灭绝速度,下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可知,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 偷猎 B. 栖息地的丧失 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所占的比重分析,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占总量的60﹪,B对。偷猎、外来物种入侵、其他原因所占比重小,不是主要原因,A、C、D错。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土地覆被类型 | 面积/万hm2 |
沙 地 | 468. 7 |
草 地 | 58. 8 |
盐碱地 | 32. 1 |
耕 地 | 16. 6 |
沼泽地 | 10. 7 |
建设用地 | 1. 4 |
27.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
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答案】B
【解析】由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示意图可知,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耕地增加,草地减少。因此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退耕还草。选B。
28.2015年4月某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如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能有效减轻b地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
A. 营建防风林体系、削弱近地面风力 B. 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增加地面湿度
C. 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强植被覆盖 D. 建设硬化地面、抵抗风蚀扬尘
【答案】A
【解析】b地的沙尘主要来自其西部、北部地区,因此,通过营建防风林体系、削弱近地面风力可以有效减轻沙尘危害。该地居于内陆干旱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加剧缺水问题;由于水资源缺乏,这里不适宜盲目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强植被覆盖;由于沙尘源地并非源于当地,建设硬化地面并不能减轻当地的沙尘危害。据此分析选A。
读“我国部分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A. 丙地区——水土流失 B. 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C. 乙地区——水土流失 D. 甲地区——土地沙漠化
30. 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赤潮(赤潮是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发生频率是
A. 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 B. 长江口> 珠江口>渤海湾
C. 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 D. 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
【答案】29. C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丙地区是西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A错;乙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B错;丁地区是江南丘陵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C项正确;甲地区是西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石漠化,D错。据此分析选C。
【30题详解】
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赤潮发生频率与纬度、地形封闭度、周边排污状况等有关。据此,珠江口纬度低,赤潮生物繁殖快;渤海湾纬度相比珠江口、长江口纬度高,水域养殖规模也不比珠江口、长江口大,故赤潮几率最低。长江口居中。据此分析,三地赤潮发生频率为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选A。
二、综合题(共三题,40分)
31.简答题。
(1)简要回答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2)垃圾处理与综合利用应当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结合实际分析?
资源化:_________。 减量化:_________。 无害化:_________。
(3)我国耕地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
【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氮、磷污水引起藻类繁生。遮挡日照。水体缺氧,鱼虾窒息死亡。湖泊沉积加剧。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差。影响供水水质和旅游发展。
(2)垃圾综合利用原则(垃圾处理)。资源化: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原料类回收利用,堆肥,燃烧发电等。减量化: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排放,适度包装,不用一次性产品,焚烧发电等。无害化:科技投入,增加净化设施无害化处理,消毒、发酵、焚烧发电等。
(3)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生态退耕占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城市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灾害侵蚀耕地。
【解析】
(1)水体富营养化也就是氮、磷污水排放量大,引起藻类繁生;藻类过量繁殖会遮蔽水面,遮挡日照;水面被覆盖会导致水体缺氧,鱼虾窒息死亡。水体更新慢,湖泊沉积加剧,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差,进而影响供水水质和旅游发展。
(2)垃圾处理与综合利用应当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也就是垃圾利用要遵循垃圾综合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是指对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原料类回收利用,堆肥,燃烧发电等。减量化原则是指从生产环节分析,倡导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排放,适度包装,不用一次性产品,焚烧发电等。对垃圾进行无害处理是指加大科技投入,增加净化设施无害化处理,消毒、发酵、焚烧发电等。
(3)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是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自然灾害如风蚀、水蚀、沙漠侵吞等灾害侵蚀耕地。
32.简答题。
(1)雾霾是常见的大气污染事件,请你提出治理雾霾的可行措施?
(2)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问题,请就开采,运输与存放,利用三方面分别说明?
A、开采:_________。B、运输与存放:_________。C、利用:_________。
(3)我国石油进口量大,如何解决我国石油安全问题,请你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案】(1)禁烧秸秆。清洁生产、清洁煤。集中供暖。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公交,鼓励使用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植被。建筑工地大风天不作业,工地洒水,遮挡。区域合作,共同治理。
(2)A、开采: ①破坏地表,露天开采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井下空采易塌陷。②占耕地、污染水、土壤等。B、运输与存放:污染大气、水、土壤。占耕地。C、利用:容易导致污染大气,全球增温、酸雨危害。
(3)国外进口,进口源地和路线及运输方式多样化。增加储备。国内加强勘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多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节约,发展公交等,提高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多发展低耗能产业,例如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等。
【解析】
(1)治理雾霾应结合雾霾产生的自然原因结合人为原因双向治理,应从禁烧秸秆、清洁生产、集中供暖、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植被、建筑工地环境保护、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等多方面分析。
(2)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问题,从开采方面,主要是破坏地表而引起滑坡,泥石流、塌陷等环境问题;占耕地、污染水、土壤等。从运输与存放看,主要是污染大气、水、土壤并占耕地等问题。在利用方面主要是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容易导致污染大气,全球增温、酸雨危害。
(3)解决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综合分析。“开源”方面,国外进口,进口源地和路线及运输方式多样化。增加储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多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节流方面,应加强节约意识,发展公交等,提高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多发展低耗能产业等。
33.简答题
(1)简要分析我国三江平原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要分析湿地的生态效益?
(3)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答案】(1)地形平坦。多条河流汇聚。年均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雨多。春季积雪融化水多。有冻土,水难下渗。植被茂密涵养水源多。有凌汛。
(2)调节气候,减小温差,增加降水。减少水旱灾害等。水源地,蓄水池。调节径流,增加水资源。降解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3)①景点具有非凡、独特、多样;集群、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②离经济发达区近。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④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⑤景区环境容量大。
【解析】
(1)我国三江平原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与当地的地形、河湖、气候、植被、地下冻土层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地形平坦;这里有多条河流汇聚;纬度高,年均气温低,蒸发弱;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雨多,该地春季有积雪融化,春季水多;该地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渗;该区域地表植被茂密,水源涵养能力强;有凌汛加剧了沼泽湿地的形成。
(2)湿地的生态效益有调节气候,减小温差,增加降水;减少水旱灾害等;湿地还是水源地、蓄水池,湿地可以调节径流,增加水资源;湿地可以降解水污染;湿地物种多样,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客源市场及距离、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达度、基础设施及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