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级行政单位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下图中M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N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近10年来,该省
A.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减少
B. 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
C.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该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 据图数据可以判断,该省人口再生产模式为过渡型
2. 该省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
A.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C. 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 D. 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3. 该省级行政单位最有可能是
A. 北京 B. 河南 C. 西藏 D. 海南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对比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下降,但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故A项错误;15~64岁年龄段的增长比重最大,但社会劳动力数量没有持续增加,故B项错误;大于65岁的人口所占比重达7%以上为老龄化,故该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C项正确;据图数据可以判断,该省人口再生产模式为现代型,故D项错误。
【2题详解】
计划生育政策会减少出生率,对老年人影响较小,故A项错误;自然灾害对老年人数量变化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导致死亡率下降,老年人比重增加,故D项正确,C项错误。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省级行政单位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说明该省为河南省,故B项正确;北京市、海南省和西藏的人口数量较少,故A、C、D项错误。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该国可能是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俄罗斯
5. 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 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 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
【5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存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6.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
B. 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
C. 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
D.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
7. 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主要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海南岛由于热量充足,成为了我国的“反季节蔬菜基地”
B.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了区域光照条件
C. 在山区,一般采取在缓坡修筑梯田的方式来改造地形上的不足
D. 在交通枢纽地区,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农业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泰国湄南河平原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故适宜水稻种植,故A正确;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是利用该地区多低山丘陵,而改善了地形条件发展,个B正确;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故C正确。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生产类型的变化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D项符合题意。
【7题详解】
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冬季可以为全国提供反季节蔬菜,故成为了我国的“反季节蔬菜基地”;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了区域热量条件,故B项符合题意;在山区,一般采取在缓坡修筑梯田的方式来改造地形上的不足;在交通枢纽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农业。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如果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南风 D. 西南风
9. 当地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适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 钢铁厂 B. 造纸厂 C. 印染厂 D. 自来水厂
【答案】8. B 9. D 10. D
【解析】
【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在居民区的南方,如果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合理,则工业区应该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那么当地盛行风向就是偏北风,四人选项中只有B是偏北风,所以选择B。
【9题详解】
当地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首先要在盛行风的上风向,其次,要少占用良田,同是也要便于和原居民区、工业区联系,四地中最合适的地点是④。
【10题详解】
P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所以不能布局工业,自来水厂要求在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所以应该建设自来水厂,D正确。
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 若X、Y、Z对应城市中三个最基本的功能区,且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城市中最为广泛最普遍的功能区是
A. X B. Y C. Z D. X和Y
12. 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 X地最大 B. Y地最大 C. Z地最大 D. 不确定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城市中三个最基本的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商业区地租最高,其次是住宅区,地租最低的是工业区;图中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说明X为商业区,Y为住宅区,Z为工业区,城市中最为广泛最普遍的功能区是住宅区,故B项正确。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商业网点的门槛人口。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门槛人口相当,则人口密度越大,其服务的范围越小;Z人口密度小,则服务的范围大,故C项正确。
青荣城际铁路是山东省第一条城际铁路,是山东省“四纵四横”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胶东半岛城市群将来最重要的联络通道之一。结合青荣铁路规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修建从青岛到荣成的轻轨最主要是为了
A. 加快青岛城市化进程 B. 改善区域能源运输紧张的状况
C. 减轻青岛的人口压力 D. 加快山东半岛的社会经济发展
14. 青荣城际铁路青岛段七成采用高架形式修建,其优势是
①节约土地资源 ②保护城市景观
③减少建设成本 ④提高运行速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13. D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青荣城际铁路是山东省“四纵四横”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胶东半岛城市群将来最重要的联络通道之一。修建从青岛到荣成的轻轨最主要是为了加快山东半岛的社会经济发展,D对。不只是加快青岛城市化进程,A错。轻轨是城际铁路,客运为主,B错。不能减轻青岛的人口压力,C错。
【14题详解】
青荣城际铁路青岛段七成采用高架形式修建,其优势是节约土地资源,①对。城际铁路不能保护城市景观,②错。增加了建设成本,③错。受其它交通线路、行人的影响小,提高运行速度,④对。A对,B、C、D错。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下面小题。
15. 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能源 B. 技术 C. 原料 D. 市场
16. 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 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 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
C. 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 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某企业是以制糖厂为中心,衍生出来的产业部门。制糖厂是原料密集型产业。故C正确。
【16题详解】
由图可知企业之间的集聚市场竞争难免故A错误。各企业之间并不是存在技术协作而是生产协作联系,故B、C错误。图中蔗田是第一产业,其他产业属第二产业。都是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的。故D正确。
下图为某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
A. 2小时 B. 4小时 C. 6小时 D. 8小时
18. 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该市的
A. 风景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仓储区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时间段中大约11-14和17-20点时自行车的还车数量大于借车数量,此时自行车数量增多,故C正确。
【18题详解】
图示反映该地区的借车高峰主要在上午10时前后和下午15时前后,反映与游客的高峰期一致,故判断可能为风景区内,故D正确。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⑥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 业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20. 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①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持续性、公平性和共同性三方面,该产业链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等减少了废弃物排放,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0题详解】
注意生态效益的要求,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效益而不属于生态效益。
【21题详解】
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②养殖黄粉虫和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不属于废弃物的再利用。属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下图为某河流河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EF剖面的是
A. B. C. D.
22. 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 此河流一定位于南半球
C.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 此河流一定位于北半球
【答案】21. D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严重,凸岸泥沙淤积;图中E岸为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大,F处河床坡度小,故D项正确。
【22题详解】
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适宜建港口的是E岸,故A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故B、D项错误;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适宜建港口的是E岸,故C项错误。
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完成下列各题。
23. 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①是西南风 B. ②是暖性气流
C. ①是西北风 D. ②是冷性气流
24. 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高山气候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极锋也是锋面,锋面下面是冷空气,来自较高纬度。上面是暖空气,来自较低纬度。读图,①是暖气团,可能是西南风,或是西北风,A、C错。②是冷性气流,B错,D对。
【24题详解】
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即受西风带影响明显的地区,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选项中C对。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苔原气候不受西风带影响,A、B、D错。
读苏伊士运河周边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该地河流的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其成因主要是
A. 海浪侵蚀作用 B. 流水冲积作用
C. 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D. 人类不合理活动
26. 下列关于B水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气候变干,范围将不断萎缩
B. 由于地壳运动,范围将不断扩大
C. 东西两岸的气候截然不同
D. 南北两端都有大河注入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河流的河口附近,某著名古迹严重缺损,其成因主要是该地气候干旱,以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26题详解】
B水域是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范围将不断扩大。
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 亚洲 非洲 B. 亚洲 大洋洲
C. 南美洲 欧洲 D. 南美洲 大洋洲
28. 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A.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B. 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C. 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 D. 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
29. 衡量某地水资源丰欠程度的标准是
A. 多年平均降水量 B. 多年平均蒸发量
C.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 区域河流数量
【答案】27. B 28. A 29. C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水资源总量主要取决于径流量,根据图示亚洲的径流量最大,大洋洲的径流量最小,故B项正确。
【28题详解】
水资源总量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从图中分析可知,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降水量的差异,故A项正确。
【29题详解】
目前,人类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和浅层地下水,故地表多年平均径流量是衡量地区水资源丰欠程度的主要指标,故C项正确。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1. 利用该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 棉花纺织 B. 甘蔗制糖
C. 葡萄酿酒 D. 大豆加工
【答案】30. D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要理解“逐月累计”的含义,如图中8月降水量为1-8月各月降水量之和。故图中某月降水越多,曲线的变化幅度越大;1、2月降水量均超100 mm;7、8月曲线变化小,降水量小;12月降水量达150 mm。所以该地区冬季降水最量大,是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
【31题详解】
亚热带地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柑橘、无花果等水果种植,故选C项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2. 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 持续淤积 B. 先侵蚀、后淤积
C. 持续侵蚀 D. 先淤积、后侵蚀
33. 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32. D 33. B
【解析】
【32题详解】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随着距离海岸的距离增加,海水深度增加。根据图中1975~2004年的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1975年至1990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海水深度减小;1990至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减小,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先淤积、后侵蚀,故选D。
【33题详解】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1992~1997年期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下降,说明海水深度增加,泥沙淤积减轻。黄河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水深加大,B正确;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导致河流的冲刷作用加强,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加重,河口处水深减小,A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河口处水深变浅,C错误;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河流流量增加,流速变快,泥沙淤积增大,河口处水深变浅,D错误。故答案选B项。
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此时一架飞机从①地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到达时④地的区时为
A. 18∶00 B. 22∶00
C. 21∶40 D. 22∶20
35. 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6. 该月,下列四地中日照时数最长的是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37. 该月,下列四地中沿岸洋流对其增温最明显的是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答案】34. C 35. A 36. B 37. C
【解析】
【34题详解】
读图,图示为昼半球,④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点。图中显示,该地经度是40°W,所以该地使用西三区的区时,即45°W经线的时间,此时区时是11:40。根据图中经度判断,经度差是20°,所以①地经度为100°W,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也经过了10小时,所以区时是21:40,C对。
【35题详解】
图示昼半球是以直射点为圆心的大圆,离圆心越远,离大圆越近,即离晨昏线越近的点,太阳高度就越小,影子越长。读图,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距离直射点最远,离晨昏线最近的点。四地中①离晨昏线最近,A对。
【36题详解】
图示为昼半球状况,北极是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根据图中纬度,判断直射点约在20°N附近,该月直射点一直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的点,白昼时间越长,④、⑤位于南半球,白昼时间短,C、D错。②、③纬度相同,昼长相同,但②地位于季风性气候区,夏季多雨,阴天多,日照时数较少,A错。③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日照时数较多,所以日照时数是最长,B对。
【37题详解】
读图,②地、③地是夏季,暖流增温不明显,A、B错。④地是冬季,巴西暖流增温明显,C对。⑤地沿岸是寒流,没有增温,D错。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CD线为雪线),完成下列各题。
38. 对于该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比较完整
B. 北坡地处阴坡和迎风坡,故雪线较低
C. 该山地可能是我国的武夷山
D. 南坡地处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差
39. 若①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A. 南非东南端 B. 欧洲西部
C. 澳大利亚东南部 D. 长江三角洲
40. 若CD一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28.8 ℃,该山顶的海拔最接近
A. 3700米 B. 4800米 C. 5000米 D. 4680米
【答案】38. D 39. C 40. C
【解析】
【38题详解】
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相对高差大,所以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故A项错误;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较低,故B项错误;我国武夷山没有终年积雪,故C项错误;南坡雪线较高,说明是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差,故D项正确。
【39题详解】
根据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方东南端为热带草原带,故A项错误;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项错误;澳大利亚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C项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拔小于120米,故D项错误。
【40题详解】
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处为雪线位置,利用最大温差计算出B、C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 800米,再加上B点海拔120米,且C距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故此山海拔最接近5 000米,C项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60分)
41.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以下各地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
(2)据图推断非洲自然带分布的总体特征___________。
(3)④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
(4)乞力马扎罗山属于__________(山地类型),该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非常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5)①→②→③→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出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为基础的;A高原形成了与同纬度地区不同的自然带,这种现象的形成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
【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南北对称分布
(3)地中海气候 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4)火山 所处的纬度低;海拔高,相对高度大
(5)由赤道到两极的;热量;地形
【解析】本题以非洲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为背景,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的变化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据图可知,①为热带雨林带,②为热带草原带,③为热带荒漠带。
(2)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可知,非洲气候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的特点。
(3)④位于地中海沿岸,其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4)乞力马扎罗山受地壳运动,会出现火山活动,山地类型属于火山;该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山地海拔较高,而且相对高度较大。
(5)据图可知,①→②→③→④自然带的变化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A高原形成了与同纬度地区不同的自然带,这种现象的形成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S市是该岛最大的城市,约20万(全岛约70万)。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l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
(1)说出甲岛5一10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析甲岛无大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
(3)说出甘蔗制糖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并分析我国蔗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4)该岛居民建议进一步扩大甘蔗的种植,对此你是否赞同?试说明理由。
【答案】(1)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原因:该岛5-10月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南)部位于迎风地带,西(北)部位于背风地带。
(2)岛屿面积小;人口总量少;工业化水平低。
(3)原料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使蔗糖需求量日益增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使甘蔗种植面积减少,蔗糖产量减少
(4)赞成 理由:甲岛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甘蔗生长;岛上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扩大甘蔗种植,为甘蔗制糖厂提供更多的原料,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反对 理由:该岛降水丰富,地形起伏较大,扩大甘蔗种植,有可能破坏地表植被,易加剧水土流失;扩大甘蔗种植可能会挤占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空间,不利于多样化经营
【解析】
(1)根据纬度判断,该岛位于南半球。区域降水主要来自海洋。该岛5~10月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部或东南部位于迎风地带,降水多,西部或位于背风地带。西北部降水少。
(2)结合材料分析,图中甲岛屿面积小,人口总量少,工业化水平低。
(3)我国经济发展快,企业有资金和农业技术优势。甲岛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甲岛甘蔗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甲岛所在国政策支持,吸引投资。
(4)该岛经济发展应立足于本岛屿的优势资源,从开发资源到延长产业链、完善、优化岛屿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等方面综合分析。
43.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材料三 M地红枣个大美观,刚采摘的鲜果肉脆香甜,晒干后肉软甜润,吃后余香满口。近十几年来,该地红枣种植面积扩大,形成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干枣销往国内外。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2)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解析】本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背景,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考查交通运输的选择和变化,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气候特征的内容包含气温和降水,由气温降水柱状图可知,我国新疆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全年降水少;而新疆深居内陆又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昼夜温差大,大陆性强。
(2)本题考查城镇发展的区位条件。首先城镇的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涉及地形、气候、水源等,而城镇的发展一般与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新疆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绿洲地带(M 地也不例外),由图可知 M 位于山前冲积扇,故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位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地理位置优越。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转变。古代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现西北主要交通工具如图所示为铁路。这以转变首先是科技的进步;之所以采用铁路运输是因为现代社会货物运输量大和铁路运输自身的优势。
(4)本题考查经济特区选址,可借助工业区位选址来作答,只需稍加转换即可。可从地理位置、农业、交通、国家政策和旅游等方面来分析。地理位置,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农业方面,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旅游方面,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