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
地理试题
Ⅰ卷(单选选择题)
一、基础过关类(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 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 )
①北端 ②南端
③东端 ④西端
A. ①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略
在中国的民间习俗中,人们习惯从冬至(12月22日前后)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判断“数九”中天气最冷的是 ( )
A. 一九二九 B. 三九四九
C. 五九六九 D. 七九八九
3. “七九河开”所指的该区域自然地理现象是( )
A. 河冰解冻 B. 河流溃堤
C. 河水暴涨 D. 河流结冰
4. 下列四个地区的特征与“九九歌”描述相符合的是( )
A. 珠江下游 B. 长江中下游
C. 黄河下游 D. 松花江下游
【答案】2. B 3. A 4. C
【解析】
【2题详解】
数九大约从12月22日开始,北半球陆地气温最低是一月,三九四九时间约为1月9日~1月26日,“数九”中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因为此时大气的热量收入低于热量支出、冷空气活动频繁,地面温度更低、冬季风较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七九(时间约为2月14日~2月22日)的时候冰雪开始融化,冰封的河面会慢慢解冻,又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九九歌”中所描述现象体现了当地四季分明,冬季寒冷的特征,应为我国温带地区。材料中“九九歌”三九四九冰上走,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结冰;松花江下游春耕的普遍时间在4月末和5月初进行,不符合松花江下游的实际情况。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判断下列两组图形,完成下列各题。
5. 下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 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 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6. 关于下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⑤山脉附近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B. ⑥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
C. 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①是天山、②是昆仑山、③是秦岭、④ 是南岭,故选 B。
【6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⑤山脉是横断山脉,该处地形特征是山高 谷深,山河相间分布;⑥山脉是贺兰山,其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⑦山脉是巫 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为太行山,故 D 项 错误;⑧山脉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答案选C。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懈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诗词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 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8. 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③ B. ②⑤
C. ①③④ D. ④⑤
【答案】7. C 8. D
【解析】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题详解】
①反映夏季风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登陆;②反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③反映的是华北平原的春旱现象;④反映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 候特征--日较差大.C正确。
【8题详解】
“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的山是指秦岭,秦岭以北是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秦岭以南是水田,属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南方地区河流众多,有水乡之称,②正确;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方区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甘蔗、油菜,甜菜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南方地区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⑤正确。D选项正确,故选D。
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0. 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什么河段(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凌汛发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另一个是要有结冰期。符合条件的是②④段。黄河上游②河段和入海口④河段,河流明显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可能形成凌汛。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一石水,六斗泥”可知,河流含沙量大;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入河,导致河流含沙量大,③河段流经黄土高原,④流经下游,①②位于黄土高原上游,因此黄河的多沙状况出现在黄河的③④河段。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 面积 B. 人口
C. 城市化水平 D. 经济总量
12. 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 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 水量丰富流速急
C. 江水混浊泥沙多 D. 峡谷幽深猿声啼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西藏的面积相对是比较大的,不可能排第31位,可以排除A;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总量不可能排第24位,可以排除C和D。
【12题详解】
长江干流②河段位于长江的中游,水流平缓河道曲。
经过地球球心的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称为对跖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甲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30°E),则图中属于甲点的对跖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A. ①所在方格 B. ②所在方格
C. ③所在方格 D. ④所在方格
【答案】13. D 14. A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甲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30°E),对跖点的经纬度关系是纬度数相等、南北纬相反,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因此其对跖点的坐标是(20°S,50°W),因此属于甲点的对跖点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根据图中纬度判断南北方向,图中四地都位于北京的南方;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根据图中的经度排列顺序判断:①地位于北京以东,经度差大约为10°;②地为100°W,与北京的经度差大于180°,②地位于北京东方;③位于20°E,位于北京西方;④地50°W,与北京的经度差小于180°,所以④位于北京西方;因此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的是①②,③④位于西南,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据图分析:图中四地所跨的经纬度相等。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所以四地南北距离相等。地球上不同纬线长度一般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东西距离越大。图中③地纬度最低,所以面积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示区域( )
A. 丘陵地形为主 B.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 平原地形为主 D. 地势呈三级阶梯
17. 图中铜矿产地到丁村的直线距离约为( )
A. 0.7千米 B. 1.8千米
C. 2.6千米 D. 3.8千米
18. 图中①地可见的居民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9. 图中陡崖相对高度是( )
A. 46米 B. 53米
C. 158米 D. 350米
20. 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549米 B. 395米
C. 488米 D. 632米
【答案】16. A 17. B 18. C 19. B 20. C
【解析】
【16题详解】
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地形起伏较大,应该是以丘陵地形为主,A正确,C错误;据等高线、河流流向判断,该区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错误;地势大致呈2级阶梯,分为平原、低山丘陵,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图中铜矿产地到丁村纬度差为1′,纬度差1°距离都是111千米。因此图中铜矿产地到丁村的直线距离约为1.8千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图中①地与甲之间有山脊相隔,看不到甲,A错误;图中①地与乙之间有陡崖相隔,看不到乙,B错误;图中①地与丙之间是山谷,没有遮挡物,可以看见,C正确;图中①地与丁地之间是凸坡,看不到丁,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图中陡崖由2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50米,陡崖相对高度范围是50≤H<150,只有53米符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图示区域①地是最高点,其海拔高度范围是500~550米,最低点是50~100米,因此最大高差范围是400-500米,只有488米最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能力提升类(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5分)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地形平坦开阔 D. 受沿岸洋流形响
22. 在分界带中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湿润气流的北上也便于同类自然带的延展,自然带的界线更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北京省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京剧,北京不在分界带上,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在分界带中段、北侧为河南省,河南省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豫剧,B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在分界带西段、北侧为陕西省,陕西省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秦腔,C错误。四川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川剧,四川不在分界带上,D错误。故选B。
据研究,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22℃之间的地区,适合作为冬季避寒和夏季避暑旅游目的地。家住绵阳城区的蜀锦同学一次外出旅游时,带上了墨镜、遮阳帽、防晒霜、防风服物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贵阳市适合夏季避暑,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 B. 海拔高
C. 降水多 D. 植被茂密
24. 推测蜀锦同学这次旅游选择的时间和地点( )
A. 1月,黄山 B. 1月,长城
C. 8月,西湖 D. 8月,青藏高原
【答案】23. B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贵阳市纬度较低,A错误;贵阳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适合夏季避暑,B正确;我国多数地区是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这不是贵阳市适合夏季避暑的主要原因,C错误;贵阳市植被茂密,这不是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绵阳城区的蜀锦同学一次外出旅游时,带上了墨镜、遮阳帽、防晒霜、防风服物品,可知去的地方光照较强,风力较大,需要防晒、防风。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高原最符合,青藏高原紫外线照射强烈,且高原上风力大,D正确;1月我国为冬季,黄山、长城光照不强,8月,西湖风力较小,ABC错误。故选D。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河流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26. 唐宋以后,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开始沿河流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
A. 洪水泛滥 B. 坡地开发
C. 交通线增多 D. 流域内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塔里木河的径流量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故河流流量主要受气温影响,北半球内陆地区的气温最高为7月,而从气温最高,到冰川融化最多,到汇入河流,使河流流量达到最大,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塔里木河流量达到最大为8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这里干旱少雨,生产生活用水多依赖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故这里的聚落多分布在山麓的绿洲地带,历史时期以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多,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大、对绿洲地带的植被的破坏,河流下游断流,造成沙丘的活化,荒漠化范围扩大,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向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的地方转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A. 南坡1500~2500米 B. 南坡2500米以上
C. 北坡500~2200米 D. 北坡2200米以上
28. 甲河属于( )
A. 长江流域 B. 淮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珠江流域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南坡海拔约2500米处,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降低。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南坡2 500米以上。B正确,南坡1 500~2 500米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A错误;北坡500~2 200米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C错误;北坡2 200米以上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该山地南侧年降水量大于800mm,北侧小于800mm,该山脉东西走向,最高海拔3000米以上,可能是秦岭,甲河位于秦岭南侧,应该属于长江流域,A正确;淮河流域位于秦岭东部,B错误;秦岭北侧属于黄河流域,C错误;珠江流域位于南岭以南,D错误。故选A。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0. 图中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
A. 沙尘暴、寒潮 B. 暴雨、高温
C. 干旱、台风 D. 暴雨、低温
【答案】29. B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图中显示我国华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率高,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般有水参与时更易发生。而图中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多处于山区,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易诱发地质灾害。且长江下游地区电力限制较大,说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为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季节性显著的因素是降水,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因此此时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大;夏季高温天气,用电量大,限电指数高。沙尘暴往往出现在冬春季节,天气较干燥。寒潮多发于冬春季节强冷空气,往往形成严寒、低温、冻害天气。干旱往往由于强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形成。故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可能分别是暴雨、高温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长沙市某中学开展地理野外观测活动,下图中各点是a、b、c、d四个小组以村庄M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回答下面小题。
31. 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
A. 山脊 B. 山间盆地
C. 鞍部 D. 山顶
32. 只考虑海拔因素,a、b、c、d四个小组所在坡地中,温差变化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31. C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可知,山脊为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凸,就是山脊A错。盆地或洼地为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B错。鞍部为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由图可知,图中ab数值为负、而cd数值为正,说明ab为山谷、cd为山脊,M村位于鞍部,C对。山顶为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D错。故选C。
【32题详解】
由图可知:a处相对高度变化最大(-20,-66),相对高度越大,温差变化越大,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3. 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4. 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 1100、1250 B. 1500、1350
C. 1100、1350 D. 1500、1250
【答案】33. A 34. D
【解析】
【33题详解】
水由高向低流动,流向应该垂直于等高线。L为河流,a的高度大于1300米,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图中b处海拔应该小于1300米。①由高向低流动,且垂直于等高线,A正确;②由低向高流动,且不垂直等高线,B错误。③由低向高流动,且不垂直等高线,C错误。④由高向低流动,且不垂直等高线,D错误。故选A。
【34题详解】
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水由高向低流动,a的高度大于1300米,等高距为200米,a的高度为1500米;b在局部闭合等高线,小于小的,b的高度小于1300米、大于1100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河流最不易结冰 B. 乙处坡度最陡
C. 丙处多峡谷 D. 丁处河流含沙量最大
36. 图示区域( )
A. 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 B. 坡度可能相差34°
C. 多涝洼盐碱地 D. 茶叶产量大,品质高
【答案】35. A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图示为“我国东北某地区等坡度线”,坡度越大,河流的流速越快,根据图中坡度数值可以判断出,图中甲地坡度最大,所以流速最快,河流流速能够影响到河流的结冰程度,水流速度快,冲击力大,摩擦力也大,河流不容易结冰,A正确,B错误。丙处坡度较两侧小,说明丙处河道较为宽阔,C错。丁处坡度最小,河流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河流含沙量小,D错。故选A。
【3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只是反映了河流流经地区的坡度变化,不能判断河流流向,结合指向标河流有可能从西南流向东北,或者从东北流向西南,A错。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为5,坡度最大处位于图的左上角,在30-35之间,最小处位于图的右下角,坡度在0-5°之间,计算可得,区域内坡度差值为25-35°之间,B对。图示地区坡度变化大,不宜发生涝洼和盐碱,C错。图示位于东北地区,我国茶叶生产主要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D错。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37. 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38. 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 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B. 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C. 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D. 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答案】37. A 38. C
【解析】
【37题详解】
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且海拔在1000m~2000m之间,该纬度仅云贵高原西部以及横断山区南部的云南西部地区符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另,根据图示河流两岸坡度大小来看,西岸较陡峭,可知受侵蚀更多;东岸较平缓,可知侵蚀较弱,泥沙堆积相对较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图示西岸受侵蚀更严重,对应河流右岸;东岸堆积,对应河流左岸,可知河流应为自北向南流。
【38题详解】
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且海拔在1000m~2000m之间,该纬度仅云贵高原西部以及横断山区南部的云南西部地区符合。
土层深厚,千沟万壑为黄土高原特征,A项错误。该区地形崎岖,水流湍急,B项错误。该区纬度较低,相对海拔高,垂直地带性显著,植被丰富、生物多样,C项正确。该区纬度较低,加之地势较高,对南下的冷气流阻挡作用强,因而受寒潮影响小,D项错误。
根据图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39. 图中a的值可能为( )
A. 18℃ B. 20℃
C. 22℃ D. 24℃
40. R地的半球位置和地形可能是( )
A. 北半球山地 B. 北半球盆地
C. 南半球山地 D. 南半球盆地
【答案】39. B 40. A
【解析】
【39题详解】
a位于20与22之间,因此a的数值为20或22,A、D错误。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R处为河流的源地,地势高,气温比周边地区低。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判断a的值应为20,B正确,C错误。故选B。
【40题详解】
图中越向北去气温越低,说明越向北去纬度越高,为北半球,CD错误;R处为河流的源地,地势高,A正确,B错误。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1. 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42. 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3. 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41. B 42. B 43. B
【解析】
【41题详解】
读图,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等高线弯曲形态,B地是山谷地形,是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B对。A地是山脊,C地是陡崖,没有河流,不会有泥石流,A、C错。D地是凸坡,没有河流形成,D错。
【42题详解】
读乙图,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该处有泥石流发生,说明是山谷地形,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所以泥石流方向是④箭头方向。游客应沿与等高线垂直方向跑向高处,②对。A、C、D错。
【43题详解】
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A点与山顶之间有一小山丘阻挡视线,不易被直接看到,A错。B点与山顶间没有阻挡,B对。C点与山顶间有陡崖阻挡,看不见,C错。D点与山顶间是凸坡,阻挡视线,D错。
如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4. 图中X地位于北京的方向是( )
A. 南方 B. 北方
C. 西北方 D. 东南方
45. 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东、西两半球 D. 南、北两半球
46. 若一架飞机从P地沿最短航线以550km/h的速度飞经Q地,所需的时间约为
A. 1.5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5小时
【答案】44. C 45. C 46. B
【解析】本题考查方位的判断,地球基础知识。
【44题详解】
仔细读图,X的经纬度为25°W,80°N,而北京的经纬度为120°E,40°N,因此,X地位于北京的西北方。选C。
【45题详解】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20°W,故经过了东、西两半球。选C
【46题详解】
PQ之间的距离=111*10°km,飞行速度为550km/h,故所需时间111*10°km/550km/h=2小时,选B。
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纬度为20°,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7. 若A地的经度为10°W,则B地的经纬度为( )
A. (20°S,170°E ) B. (20°N,160°W)
C. (20°S,130°E ) D. (20°N,130°W)
48. 若AOB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么下列正确的是( )
A. OA所在经线为0° B. OB所在经线为180°
C. 北京时间为6点 D. OA的地方时为12点
【答案】47. B 48. C
【解析】
【47题详解】
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半球为半球,B地的纬度为20°N ;若A地的经度为10°W,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B地在A的西方,西经度数是向西增大的,因此B地的经度为160°W,B地的经纬度为(20°N ,160°W),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8题详解】
两天的界线有两条: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经线。且0时经线顺地球转动方向为新一天的开始旧一天的结束。所以图中OB为0时经线,则OA为180°经线。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OA所在经线在OB经线的东侧,经度相差150°,OB为30°W,A、B错误;30°W为0时经线,则北京时间为6点,C正确;OA为180°经线,地方时为10点,D错误。故选C。
我国某贫困乡镇的产业结构畸形,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种植业。下图是该乡镇2003~2012年的年降水量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9. 该贫困乡镇最可能位于( )
A. 南岭地区 B. 武夷山区
C. 祁连山脉 D. 长白山脉
50. 该贫困乡镇发展种植业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水体污染 D. 大气污染
【答案】49. C 50. A
【解析】
【4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年降水量总体保持在200-350mm之间,应当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南岭、武夷山均位于我国南部地区,降水量在800mm以上,长白山降水在400-800mm之间,只有祁连山脉位于西北地区,降水量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0题详解】
根据上题,该地位于西北地区,由于缺水,发展种植业耗水量大,会导致荒漠化,A正确;降水少,不会发生水土流失,B错误;农业发展造成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较轻,工业发展造成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较严重,CD错误。故选A。
Ⅱ卷(综合题)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5分)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全国生态格局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改善湖区的环境,江西省政府提出,在鄱阳湖与长江之间修建大坝(如图)。下表为“鄱阳湖流域环境资料”。
(1)依据资料,为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提出合理化建议。
(2)有专家反对在在鄱阳湖与长江之间修建大坝,请你从地理角度说说反对的理由。
材料二:狭义湿地(wetland) 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 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下图中甲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湿地。
(3)请简要分析甲地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系等角度分析)。
【答案】(1)退田还湖;恢复、保护植被;河湖疏浚清淤;加强全流域统一管理。
(2)影响长江下游用水安全;影响鄱阳湖的调蓄作用,威胁防洪安全;改变鄱阳湖的生态湿地功能,威胁鱼鸟的生存。
(3)①气候: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土壤:冻土发育,土壤水分不易排干,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水系:水系发育(或河网密集), 一些河段有凌汛 。
【解析】本题考查鄱阳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治理措施及三江平原沼泽地的成因等知识点,着重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
(1)依据表格中数据资料,鄱阳湖流域水面减小和围垦、水土流失、湖床抬高有极大关系,其生态修复应该针对这些来开展。如退田还湖,增加湖泊面积,提高湖泊的调蓄功能;恢复、保护植被,减少泥沙入湖;河湖疏浚清淤,降低湖床;加强全流域统一管理等。
(2)修建大坝会使湖泊在汛期蓄洪能力和枯水期补给干流的能力下降;由于大坝的建设,下游水量减少,湖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湖床抬高,水湖泊的调蓄功能,加剧下游的洪水压力;同时由于流速减缓,与外界水体的交换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下降;大坝的建设阻隔了江湖的自然联系,影响鱼类洄游,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3)甲地为三江平原,据图分析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利于积水;纬度高地下冻土发育,土壤水分不易排干,地表水不易下渗;水系发育,河网密集, 一些河段有凌汛,河水易泛滥。
52.读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2)写出图中的最高处和最低处之间的相对高度。
(3)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将出发地设在A点,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4)写出图中河流的流向。
【答案】(1)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
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2)500—700米(2分)
(3)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4)自东向西
【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从地势高低、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等高线的特点分析可知,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2)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在图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最高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900---1000米之间;最低点的海拔范围是300---400米之间;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可知,两地相差500—700米。
(3)考查等高线的判读。据图分析等高线的特征可知,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4)考查河流的流向。图中左下角有个指向标,按照指向标所指的方向进行判断,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