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
展开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
地理试题
Ⅰ卷(单选选择题)
一、基础过关类(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 )
①北端 ②南端 ③东端 ④西端
A. ①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在中国的民间习俗中,人们习惯从冬至(12月22日前后)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2--4题。
2、判断“数九”中天气最冷的是 ( )
A.一九二九 B.三九四九 C.五九六九 D.七九八九
3、“七九河开”所指的该区域自然地理现象是( )
A. 河冰解冻 B. 河流溃堤 C. 河水暴涨 D. 河流结冰
4、下列四个地区的特征与“九九歌”描述相符合的是( )
A.珠江下游 B.长江中下游 C.黄河下游 D.松花江下游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判断下列两组图形,完成5--6题。
5、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 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 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6、关于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⑤山脉附近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B. ⑥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
C. 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懈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7--8题。
7、诗词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 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8、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③ B. ②⑤ C. ①③④ D. ④⑤
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完成9--10题。
9、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0、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什么河段(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 面积 B. 人口
C. 城市化水平 D. 经济总量
1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 水流平缓河道曲 B. 水量丰富流速急
C. 江水浑浊泥沙多 D. 峡谷幽深猿声啼
经过地球球心的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称为对跖点。读图,回答13--15题。
13、甲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30°E),则图中属于甲点的对跖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A. ①所在方格 B. ②所在方格
C. ③所在方格 D. ④所在方格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6--20题。
16、图示区域( )
A.丘陵地形为主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平原地形为主 D.地势成三级阶梯
17、图中铜矿产地到丁村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0.7千米 B. 1.8千米
C.2.6千米 D.3.8千米
18、图中①地可见的居民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图中陡崖相对高度是( )
A.46米 B.53米
C.158米 D.350米
20、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49米 B.395米
C.488米 D.632米
二、能力提升类(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5分)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读图完成21--22题。
2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地形平坦开阔 D. 受沿岸洋流形响
22、在分界带中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据研究,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22℃之间的地区,适合作为冬季避寒和夏季避暑旅游目的地。家住绵阳城区的蜀锦同学一次外出旅游时,带上了墨镜、遮阳帽、防晒霜、防风服物品。据此完成23--24题。
23、贵阳市适合夏季避暑,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 海拔高
C. 降水多 D. 植被茂密
24、推测蜀锦同学这次旅游选择的时间和地点( )
A.1月,黄山 B.1月,长城
C. 8月,西湖 D.8月,青藏高原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河流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26、唐宋以后,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开始沿河流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
A. 洪水泛滥 B. 坡地开发
C. 交通线增多 D. 流域内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A.南坡1 500~2 500米 B.南坡2 500米以上
C.北坡500~2 200米 D.北坡2 200米以上
28、甲河属于( )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0、图中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
A. 沙尘暴、寒潮 B. 暴雨、高温
C. 干旱、台风 D. 暴雨、低温
某中学开展野外观测活动,图中各点是a、b、c、d四个小组以村庄M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米。答31--32题。
31、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
A. 山脊 B. 山间盆地
C. 鞍部 D. 山顶
32、只考虑海拔因素,a、b、c、d四个小组所在坡地中,温差变化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读下图,回答33--34题。
33、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4、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 1100、1250 B. 1500、1350
C. 1100、1350 D. 1500、1250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35--36题。
35、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河流最不易结冰 B. 乙处坡度最陡
C. 丙处多峡谷 D. 丁处河流含沙量最大
36、图示区域( )
A. 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 B. 坡度可能相差34°
C. 多涝洼盐碱地 D. 茶叶产量大,品质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7--38题。
37、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38、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 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B. 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C. 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D. 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根据图信息,回答39--40题。
39、图中a的值可能为( )
A. 18°C B. 20°C
C. 22°C D. 24°C
40、R地的半球位置和地形可能是( )
A. 北半球山地 B. 北半球盆地
C. 南半球山地 D. 南半球盆地
读图回答41--42题。
41、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42、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3、若救护直升机位于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44--46题。
44、图中X地位于北京的( )
A. 南方 B. 北方 C. 西北方 D. 东南方
45、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 )
A. 东半球 B. 南、北两半球 C. 东、西两半球 D. 西半球
46、若一架飞机从P地沿最短航线以550千米/时的速度飞经Q地,则其所需的时间约为( )
A. 1.5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5小时
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纬度为20°,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47--48题。
47、若A地的经度为10°W,则B地的经纬度为( )
A.(20°S, 170°E ) B.(20°N ,160°W)
C.(20°S, 130°E ) D.(20°N ,130°W)
48、若AOB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么下列正确的是( )
A.OA所在经线为0° B.OB所在经线为180°
C.北京时间为6点 D.OA的地方时为12点
我国某贫困乡镇的产业结构畸形,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种植业。下图是该乡镇2003~2012年的年降水量的变化图。据此完成49--50题。
49、该贫困乡镇最可能位于( )
A.南岭地区 B.武夷山区
C.祁连山脉 D.长白山脉
50、该贫困乡镇发展种植业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 D.大气污染
Ⅱ卷(综合题)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5分)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全国生态格局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改善湖区的环境,江西省政府提出,在鄱阳湖与长江之间修建大坝(如图)。下表为“鄱阳湖流域环境资料”。
鄱阳湖流域 | 统计数据 | 统计时(年) |
水域面积变化(常水位) | 5160-3500(km2) | 1954-2011 |
累计围垦面积 | 1467km2 | 1954-2008 |
滨湖水土流失面积 | 35万公顷 | 2010 |
湖床增高速度 | 2.3mm/年 | 1950-2010 |
(1)依据资料,为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有专家反对在在鄱阳湖与长江之间修建大坝,请你从地理角度说说反对的理由。(6分)
材料二:狭义湿地(wetland) 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 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下图中甲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湿地。
(3)请简要分析甲地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系等角度分析)(8分)
52.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4分)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7分)
(3)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出发地设在A点,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5 BBACB 6--10 DCBBC 11--15 BADAC 16--20 ABCBC 21--25 CBBDC 26--30 DBABB 31--35 CAADA 36--40 BACBA 41--45 BBBCC 46--50 BBCCA
1-20小题每题一分,21-50小题每题1.5分
51.(20分)
(1)退田还湖;恢复、保护植被;河湖疏浚清淤;加强全流域统一管理。(任答3点,答对一点给2分,总分不超过6分)
(2)影响长江下游用水安全;影响鄱阳湖的调蓄作用,威胁防洪安全;改变鄱阳湖的生态湿地功能,威胁鱼鸟的生存。(每点2分,满分6分)
(3)①气候: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土壤:冻土发育,土壤水分不易排干,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水系:水系发育(或河网密集),一些河段有凌汛。(每点2分,满分4分)
52.(15分)
(1)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4分)
(2)①海拔在300~400米;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经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答出其中3点得6分,答出4点得7分)
(3)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其他答法,合理也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