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考试(解析版)
展开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考试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芦苇画是我国的特色民间艺术,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以芦苇的叶、秆、花穗为原料,经艺人剪、烫、贴、润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芦苇画题材广泛,尤以反映乡土气息见长。下图为芦苇画作品——《九曲十八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一幅精美的芦苇画往往价格不菲,主要原因是( )
A. 原料精选,耗材量大 B. 工序复杂,艺术独特
C. 原生艺术,题材广泛 D. 品位高雅,需求量大
2. 芦苇画一直是当地亲友馈赠的佳品,这主要得益于画作的( )
A. 环保功能 B. 经济价值
C. 审美价值 D. 文化蕴涵
3. 图示画作呈现的场景,下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是( )
A. 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塬 B. 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C. 云贵高原的山间盆地 D. 内蒙古东北部的大草原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本题民间艺术芦苇画为例,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
【1题详解】
芦苇画的原料可能需要精选,但是耗材量是由画作大小和复杂程度决定的,故耗材量不一定大,A错;芦苇画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做工复杂,耗时耗力较多,且艺术独特,因而价格较高,B对;题材广泛与价格高低关系不大,C错;由于芦苇画品位高雅,欣赏人群数量有限,因而需求量不会太大,D错,故选B。
【2题详解】
题干中的一直说明从时间尺度上芦苇画的某些功能和价值相对稳定,由此可排除经济价值与环保价值,因为芦苇画作为民间艺术在兴起之初其经济价值与环保价值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A、 B错;“馈赠”传递的是亲友间的一种情感,体现了画作的文化蕴含,D对;而“审美价值”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指向性,C错。故选D。
【3题详解】
据图可知,画作呈现的是蛇曲地貌。内蒙古东北部气候寒冷,土壤有冻土层,河流不易下切,且有大片草原分布,地势平坦,河流很容易发育蛇曲地貌,D对;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冲积扇地貌,河流落差较大,不易形成蛇曲地貌,B错;云贵高原的山间盆地河流落差大,地表物质坚硬,不易形成蛇曲地貌,C错;黄土塬是黄土高原上地势相对平坦的高原,周围有沟谷环绕,起伏也较大,不易形成蛇曲地貌,A错。故选D。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需要通过射额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据材料推断物联网的特点( )
①全面感知
②人工分拣
③智能处理
④可靠传递
⑤人工投递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5. 上海成为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 B. 优越的地理位置
C. 产业基础好和技术革新能力强 D. 便捷的交通
【答案】4. C 5.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对信息材料的解析能力。
【4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射额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明显看出这是一套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系统,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小,所以不是主要依靠人工分拣、投递物品,③⑤错误,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
【5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由于延伸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这就要求该区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提供丰富的物品,有创新的制度打造差异性的信息交换和通讯;资金、技术、交通、高素质劳动力等对物联网建设不具有决定性影响,故项C。
2018年11月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比尤特县天堂镇发生山火。此次山火成为加州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火灾。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认识到部分野火具有生态效益,因此,他们采用“受控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下图为美国西部近些年来山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近年来美国西部山火有所增加的原因是( )
A. 气候异常,局地空气干暖加剧 B. 沿岸洋流增温作用变强
C. 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D. 火险瞭望台位置设置欠妥
7. “受控火烧”不能( )
A. 杀害林区害虫 B. 增加林区土壤肥力
C. 改善空气质量 D. 减少易燃枯枝落叶量
8. 实施“受控火烧”时应该具备的气象条件是( )
①气温较低
②空气湿度小
③光照不足
④无风或微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6. A 7. C 8. B
【解析】
【6题详解】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局地空气千暖加剧,是美国西部山火发生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A对。美国农业科技发达,刀耕火种作为落后的农业开发方式规模不可能扩大,C错;图示沿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错:美国西部山火大多选择现代化遥感技术监测,D错。故选A。
【7题详解】
“受控火烧” 可减少林区易燃树种、枯枝落叶的数量,减少易然物的积累量:枯枝落叶燃烧可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且能烧死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受控火烧”是人为点燃的山火,山火会产生大气污染。故选C。
【8题详解】
实施受控火烧时应具备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或微风,火势易控制;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火势不会太大,故选B。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该群岛由1100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且全年分配均匀,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亚历山大群岛海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
①断层发育形成岛屿
②长期受海浪侵蚀
③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④山顶出露海面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亚历山大群岛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主要是由于( )
A. 全年气候温和,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
B. 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C. 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
D. 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
11. 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成为亚历山大群岛支柱产业的是( )
A. 仪表制造 B. 水产品加工
C. 服装加工 D. 海滨浴场旅游
【答案】9. C 10. A 11.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地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材料分析。
【9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群岛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所成,④对。长期处于海洋之中受海浪侵蚀海岸陡峭,②对;不是断层发育形成岛屿,①错误;处于海洋之中,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③错误,选择C。
【10题详解】
亚历山大群岛处于40°-60°大陆西岸,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全年气候温和,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A对;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但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这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但对降水影响小,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适宜发展水产品加工,B对;岛屿中制造技术不高,不利于仪表制造,A错误;劳动力少,不适宜发展服装加工,C错误;属于基岩海岸,不利于发展海滨浴场旅游,D错误。
第Ⅱ卷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富平县汉初就有栽植柿子树的习惯,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10万亩,年产鲜柿4000万公斤,制作柿饼800万公斤,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些年更是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后经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下面两图分别为富平县位置图和富平县气候资料图。
(1)说出富平县发展尖柿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简析富平县成为“柿饼之乡”的原因。
(3)推测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4)请为富平县柿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3点即可)
(2)柿子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制作柿饼的原料丰富;柿饼制作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先进,品质优良,市场广阔。
(3)时间:10月底—12月初理由: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秋季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
(4)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延长产业链,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培养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3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详解】(1)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需要结合柿子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作答。结合富平县气候资料图可知,富平县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可知,富平县地势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靠近河流,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且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
(2)结合材料可知,富平县成为“柿饼之乡”的原因主要在于产量大、品质优。
(3)推断柿饼晾晒的时间要结合材料中柿饼晾晒的时间要求回答,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即可从光照、风力和昼夜温差方面回答。“富平尖柿10月下旬采摘,……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可知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大概在10月底—12月初,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且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
(4)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从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加大营销力度、发展相关旅游、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作答。
1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河流源头至国境约2000多公里。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罕见的大江,由于谷地各处岩性不同,它宽谷与峡谷相间分布,有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峡谷中,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宽谷中,形态如一条流动的长辫,故有人将它定义为是一条峡江、辫江。雅鲁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蕴藏量约为1亿千瓦,相当我国河流水能蕴藏量的七分之一,仅次于长江。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等。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资料图。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的主要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
(2)解释雅鲁藏布江宽谷与峡谷的形成原因。
(3)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的自然原因。
(4)你是否赞同对雅鲁藏布江水能实施大规模开发,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主;下游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降水较多,且周围多高大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
(2)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在岩性松软地段,流水侵蚀以侧蚀作用为主,使河床变宽,且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底被冲刷,河床摆动不定,形成宽谷。
(3)该峡谷地带纬度较低,印度洋暖湿水汽影响明显,水热充足;该峡谷相对高差大,垂直分异显著,自然带涵盖了从热带到寒带的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丰富;故成为“生物资源宝库”。
(4)赞同。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市场大;带动藏区经济发展(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任答对三点)
不赞同。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建水电站后难以恢复;地质结构不稳定,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人烟稀少,当地电能市场狭小,且电能输出难度大;属于国际河流,可能引发国际纠纷。(任答对三点)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地质作用及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知识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根据雅鲁藏布江流经区域的气候等条件可以判定,该河上游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这是因为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该河下游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为主,这是因为雅鲁藏布江谷地面向西南开口,使得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且周围多高大山脉,降水较多。
(2)雅鲁藏布江宽谷与峡谷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流水侵蚀的差异性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在岩性松软地段,流水侵蚀以侧蚀作用为主,使河床变宽,且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底被冲刷,河床摆动不定,形成宽谷。
(3)雅鲁藏布江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角度分析。该峡谷地带纬度较低,印度洋暖湿水汽影响明显,水热充足;该峡谷相对高差大,垂直分异显著,自然带涵盖了从热带到寒带的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丰富;故成为“生物资源宝库”。
(4)是否赞同雅鲁藏布江水能实施大规模开发属于开放性题目,赞同不赞同言之有理即可。赞同主要从水能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市场大;带动藏区经济发展。不赞同主要从开发难度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角度分析。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建水电站后难以恢复;地质结构不稳定,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人烟稀少,当地电能市场狭小,且电能输出难度大;属于国际河流,可能引发国际纠纷等,所以不赞同。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20 世纪 60 年代初,西班牙农场主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用来接待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这被认为是农业旅游的起源。后来,农业旅游又向深层次发展,游客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如今,在一些国家成地区出现了更高级的农业旅游形式:租地自种。下图为天津蓟县农业旅游景观图。
指出图中农业旅游体现的特色,并简析我国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
【答案】特色:农村自然或人文景观、农业产业特色。意义: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 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
【解析】试题考查旅游的特色及发展旅游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中山清水秀,田园风光,景色优美,美学价值高;第二幅图中游客在垂钓,可娱乐消闲;第三幅图中游客在体验农活,参与性强;以上表明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2)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发展农业旅游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交流。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珊瑚生长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而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印度洋、西太平洋、加勒比海及红海等热带海区,同纬度的非洲、美洲西海岸及南美东部沿海珊瑚礁分布却很少。珊瑚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近年来发现珊瑚礁大面积死亡或者退化,估计全球有60%的珊瑚礁受到威胁,尤其在东南亚遭受威胁特别严重。
(1)指出亚马逊河河口珊瑚礁分布很少的原因。
(2)说明东南亚珊瑚礁遭受威胁严重的原因。
【答案】(1)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盐度;河流带来泥沙使海水浑浊、光照变弱,不适宜珊瑚的生长。
(2)对珊瑚礁直接破坏:台风(飓风)和海啸;海底火山和地震;滨海开发(包括工农业和旅游业;过渡捕鱼(拖网、炸药以及药物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开采和贩卖珊瑚礁。影响珊瑚生长:陆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海洋;全球变暖或者海洋酸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亚马逊河河口珊瑚礁分布很少的原因要结合材料从水温、盐度、光照等方面分析。亚马逊河河口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盐度;河流带来泥沙使海水浑浊、光照变弱,不适宜珊瑚的生长。
(2)东南亚珊瑚礁受到威胁的原因要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方面分析。台风(飓风)和海啸;海底火山和地震;滨海开发(包括工农业和旅游业;过渡捕鱼(拖网、炸药以及药物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开采和贩卖珊瑚礁会对珊瑚礁直接破坏。陆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海洋;全球变暖或者海洋酸化,会使得生存环境变化,影响珊瑚礁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