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二10月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联考地理试题
| 一、单选题 |
(题文)从南海、东海、黄海到渤海,我国18000km的大陆海岸线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题1)通过图示GIS空间分析,能得到近年来我国( )
A. 填海区人口迁入数量 B. 填海区植被类型 C. 填海区土地利用类型 D. 填海区面积
2.(小题2)图示GIS应用的领域是( )
A. 环境评估 B. 国土管理 C. 城市规划 D. 灾害预测
【答案】
1.2.D
【小题2】【小题2】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2.通过图示GIS空间分析,可知“填海大戏”结果是扩大陆地面积。故D正确。
【小题2】【小题2】填海影响的是陆地面积,属于国土管理。故B正确。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4.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3.C
4.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宁夏平原由于黄河水的灌溉形成我国重要的农耕区。20世纪80年代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过度围垦湖泊。结合材料中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可说明湖泊的减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故C项正确;A、B、D项为自然原因,可排除。
4.湖泊湿地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有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和降低气温的年较差;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的作用。故B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湿地对环境的影响,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及价值
一、湿地的直接利用功能有:
1.提供水资源及丰富的动植物产品;2.提供矿物资源及能源和水运条件。
二、湿地的间接利用功能有:
1.调蓄水量、调节气候;2.沉积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3.与地下水交流和防止海水入侵;4.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5.具有景观和旅游价值;6.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5.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 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 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 全球CO2排放量增多
7.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 B. 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
C. 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 D.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答案】
5.B
6.A
7.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5.全球沙漠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中纬度的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6.荒漠化的扩大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加大等和人为原因:过度用水,及植被的破坏等原因,而与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关系不大。
7.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荒漠化的防治
(题文)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小题。
8.(小题1)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
A. 地广人稀 B. 自然条件严酷 C. 难以通行 D. 技术条件落后
9.(小题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 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B.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C.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10.(小题3)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 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 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 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答案】
8.9.D
10.【小题2】A
【小题3】【小题3】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8.9.因为技术条件的落后,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看出当地经济条件的落后(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属于不得己开采原始森林来发展当地经济,这和巴西为什么开采亚马逊雨林一样,由于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属于不得不开采雨林来发展经济。
10.【小题2】世界主要热带雨林分布于非洲刚果盆地、南美洲亚马逊平原和东南亚,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小题3】【小题3】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优势,而养分集中于地上的植物体内,是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热带雨林中的土壤贫瘠,雨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
考点: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下图阴影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输出基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下列属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是( )
①煤炭储量丰富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③水资源充足④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⑤水陆交通便利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12.“乌金三角”地区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地面下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
A. 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B.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C. 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D. 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
11.A
12.B
13.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晋陕蒙交界处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不足,地势起伏较大,河流少,河流流量较小,故水运不便。(2)“乌金三角”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不注意表土存放,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采挖煤矿也可能会引发地面下陷。(3)大量开采并出口原煤,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11.根据该地区位于晋陕蒙交界处,故该地区主要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不足;故③错误;⑤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故陆上运输不便,且河流少,河流流量较小,故水运不便。故⑤错误,据此选A。
12.“乌金三角”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不注意表土存放,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采挖煤矿也可能会引发地面下陷,选B。
13.大量开采并出口原煤,经济效益低,且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2016年2月20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国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下图为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是( )
A. 压缩煤炭开采规模 B. 转移机械制造工业
C. 关闭化工化肥工业 D. 重组建筑材料工业
15.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是( )
A. 环保产业群 B. 服务业产业群 C. 制造业产业群 D. 服装业产业群
【答案】
14.A
15.B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发展模式去产能的关键环节,最有发展潜力的环节。
14.读图可知,该发展模式中,核心产业以煤炭开采为基础,所以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措施是压缩煤炭开采规模,A对。转移机械制造业、关闭化工化肥工业、重组建材工业可能生成资源的浪费,不是去产能的关键,BCD错误。选A项。
15.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是服务业产业群,该产业群包括食品服务业和旅游观光业,市场前景广阔,B对。去产能后,产量减少、排污减少,环保产业群、制造业产业群、服装业产业群的潜力也受限制,A、C、D错。选B项。
(题文)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小题1)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 春季防风固沙 B. 夏季遮荫纳凉 C. 秋季截水增湿 D. 冬季挡风遮雨
17.(小题2)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水稻、小麦 B. 小麦、谷子 C. 谷子、青稞 D. 青稞、玉米
【答案】
16.17.B
【小题2】【小题2】B
【解析】
16.17.陕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夏季遮荫纳凉,B对。房前树木少,不能起到春季防风固沙、秋季截水增湿作用, A、C错。冬季降水少,树叶落,不能挡风遮雨,D错。
【小题2】【小题2】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B对。该地是半湿润区,水资源不足,不适宜种植水稻,A错。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作物,C、D错。
点睛:陕西是温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树到冬季叶落,不能挡风遮雨。防风固沙作用的是森林,不是几棵树能起作用。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题文)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 市场导向型 B.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C. 技术导向型 D. 动力(能源)导向型
19.(小题2)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土地利用措施是( )
A. 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 B. 调整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 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 D. 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
【答案】
18.19.D
【小题2】【小题2】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8.19.读题文资料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所以当地电力资源丰富,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工业基地,动力资源丰富,故选D。
【小题2】【小题2】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土地利用主要是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A对。减少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B错。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会导致严重的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C错。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D错,故选A。
考点:河流的综合开发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
A. 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 B. 结冰期短,发电季节时间长
C. 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21.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 )
A. 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 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C. 海浪侵蚀相对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 入海水量增加,三角洲面积变大
【答案】
20.A
21.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河流流域的开发。(1)河流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从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流量变化小等方面分析。(2)水库可以调蓄河流径流量,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使得下游的土壤的肥力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浪侵蚀增强。
20.根据图形信息,青尼罗河比白尼罗河落差大,由此可得答案。由于白尼罗河来源赤道地区,因此汛期长,有维多利亚源调蓄,因此较稳定,但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发电量季节变化小。根据图示信息,其落差较小,不利于河流梯级开发。因此BCD错。
21.根据题意“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说明水库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蓄作用,流入海洋的总体水量不变,但发生洪涝的机会就少,泛滥沉积的泥沙就少,因此下游的土壤的肥力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浪侵蚀增强,因此选C。
22.(题文)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B. 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C. 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 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B
【解析】
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导致联系不便;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导致农业地位的下降。正确的是B项。
(题文)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黄河干流上。水库正常蓄水位1 076米,淹没土地13.82万亩,淹没区需要迁移人口5 425人。如图为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小题1)与三峡水利工程相比,海勃湾水利枢纽发挥的突出作用是()
A. 航运 B. 防洪 C. 防凌 D. 发电
24.(小题2)关于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库蓄水不会影响胡杨岛 B. 水库蓄水导致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环境恶化
C. 库区占用耕地,并产生移民安置问题 D. 水库建成后使黄河下游泥沙含量不变
【答案】
23.24.C
【小题2】【小题2】C
【解析】
23.24.此河段有凌汛现象,黄河上的海勃湾水利枢纽发挥的独特作用是防凌。
【小题2】【小题2】据图文信息,胡杨岛在水库淹没区范围内,一定会有部分淹没现象,从而产生移民问题。乌兰布和沙漠在水库附近,可以利用水库的水改善沙漠的生态环境,水库建成会使河流下游泥沙减少,据此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 二、综合题 |
25.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为加强本区能源的外运能力,应采取的对策有哪些?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输煤、电距离近。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方面: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
(2)加强铁路公路建设,增加运煤通道;在水源较丰富的地区建设坑口电站以输电线路向外输送电力。
(3)生态问题: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荒漠化、环境污染(任答3点)
措施:从提高煤的利益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处理方面答
【解析】
【分析】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输煤、电的距离近。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有运煤专线,利于煤炭外运。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地下采空,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有地面沉降。开挖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详解】
(1)从地理位置看,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输煤、电的距离近。从市场方面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需求市场广阔。从交通方面看,山西位置适中,有运煤专线直通沿海地区或港口,外运的运输条件好。
(2) 为加强本区能源的外运能力,应加强区域内铁路、公路建设,增加运煤通道,提高运输能力。在水源较丰富的地区,建设坑口电站,延长产业链,以输电线路向外输送电力,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3)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地下采空,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有地面沉降。开挖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荒漠化等。开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粉尘等,会导致环境污染等。治理措施主要从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提高燃烧率,减少浪费。调整产业结构,采用新能源。采用新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
26.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Q、R两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分别是什么?
(2)从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方面去分析Q、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季风区或植被或降水量或行政区或干湿地区等 )。(至少2点)
【答案】(1)土地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
(2)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和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4)①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②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⑤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解析】
【详解】
(1)图中Q地位于宁夏平原,是灌溉农业区,荒漠化类型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地盐渍化。R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是土地沙漠化。
(2)从自然因素分析,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和风沙的影响。从人为因素分析,该地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中采用大水漫灌,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R地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风沙侵蚀、掩埋,主要是自然因素影响,导致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R地土地沙漠化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影响,铺设草方格沙障,有利于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大摩擦力,减小风力。草方格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可以从植被类型、流域、季风区、干湿地区、降水量、行政区等方面分析。例如,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也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点睛】
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和风沙的影响。该地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中采用大水漫灌,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铺设草方格沙障,有利于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能截留水分,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27.(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罗讷河曾是欧洲一条充满“野性”的河流。近代以来经过被称为“梯级开发世界之最”的水站电建设,罗讷河变成了一条“驯服”的河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法国核电在能源消费中比重大幅度上升,要求恢复罗讷河自然生态的呼声持续高涨,关于水电大坝拆与建的争论日趋激烈。
(1)分别分析罗纳河A、B两支流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和补给季节。
(2)分析罗讷河“野性”的成因。
(3)开发前的罗讷河干流谷地多鹅卵石滩,简述其成因。
(4)对于罗讷河上大坝的拆建之争,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 A河,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全年补给;B河:流经地中海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补给。
(2)流经高山峡谷,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补给类型多样,流量季节变化大。
(3)鹅卵石来自上游山区,上游山区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强;下游地势变缓,流速降低,搬运能力下降,沉积形成石滩;河水在搬运过程中岩石棱角不断被侵蚀而变圆形(鹅卵形)。
(4)赞同。有利于恢复自然生态,有利于物种交流;该国核能发展快,已经替代水能。
或不赞同。有利于解除下游洪水威胁;综合开发效益明显,如航运、灌溉、水产养殖和获得清洁能源。
【解析】
试题分析:(1)A河纬度高,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全年多雨,河流全年有补给;
B河在地中海沿岸:流经地中海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多雨,冬季补给为主。
(2)罗讷河流经高山峡谷,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补给类型多和季节多样:东部支流夏季有高山的冰雪融水,北部支流全年雨水补给,南部河流冬季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变化大。
(3)鹅卵石来自上游山区,上游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的石块;下游地势变缓,流速降低,搬运能力下降,石块沉积形成石滩;河水在搬运过程中岩石棱角不断被侵蚀、摩擦而变圆形(鹅卵形)。
(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理由充分合理都可。
答赞同理由:拆除大坝有利于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有利于鱼类洄游、物种交流;法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导致水电比重下降,核能发展快,已经替代水能。
答不赞同理由:建设大坝有利于解除下游洪水威胁;大坝具有综合开发效益明显,如航运、灌溉、水产养殖和获得清洁环保的能源。
考点:考查流域的开发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