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云南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解析版)
展开云南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漆树是我国特有树种,性喜光,不耐严寒、不耐水湿,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物涂料,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被称为“国漆”。为了保障漆液的产量,漆农须在一天中树冠蒸腾作用较小的时候割漆。由于天然漆产量低、易过敏、粘度大、调色及采集困难等原因,合成涂料已经逐步取代了它的地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一天当中最适合割漆的时间是( )
A. 清晨 B. 午后
C. 傍晚 D. 夜晚
2. 下列区域适宜大规模种植漆树的是( )
A. 祁连山北坡 B. 秦岭南坡
C. 太行山西坡 D. 贺兰山东坡
3. 要增强“国漆”在涂料市场的竞争力应( )
A. 加大政策扶持,提升产品影响力 B. 增加资金投入,实现规模化生产
C. 提升漆农素质,推广机械化生产 D. 加强技术研发,改良性能提高产量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为了保障漆液的产量,漆农须在一天中树冠蒸腾作用较小的时候割漆。”,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是日出前后,此时蒸腾作用最弱,故此时最适合割漆,选A。
【2题详解】
结合材料“漆树性喜光,不耐严寒、不耐水湿”,因此漆树生长环境应满足温润、向阳、排水条件好等特点。选项中的祁连山北坡、贺兰山东坡的冬温都过低,太行山西坡温度、光照条件也不能满足要求,只有秦岭南坡不仅位于亚热带,且处于向阳坡面,排水条件也好,可以满足漆树的生长需求,选B。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国漆”的问题主要是天然漆产量低、易过敏、粘度大、调色及采集困难等,因此,要增强“国漆”在涂料市场的竞争力应加强技术研发,改良性能提高产量。“国漆”本身就是一个大品牌;靠资金投入实现规模化生产本能解决问题;产量低靠推广机械化生产不能改变。据此分析选D。
地铁交通网中的某一个站点通过地铁线路到达各个站点所需的时间之和被称为该站点的通达度;某一个站点的通达度与所有站点通达度的平均值之比,称为该站点的时间通达系数。福州市主城区主要由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组成,其中鼓楼区是城市中心,保留着较多的历史文化古迹。福州正在修建多条地铁线路,建成后对主城区的中心、空间规模及功能区布局等都将产生影响。图l为福州市主城区示意图,如图为福州市主城区地铁时间通达系数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甲地地铁时间通达系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基础设施完善 B. 受河流影响
C. 地处中心商务区 D. 邻近城郊
5. 据图分析,地铁建成后,城市中心逐步转移的方向是( )
A. 向东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6. 福州城市中心的移动,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①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②加强各区间的联系 ③促使房价下降 ④合并功能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4. D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地位于城市郊区,等值线较为稀疏,因此,该地地铁时间通达系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邻近城郊。这里位于城郊,基础设施不如市区完善;河流环城而过,甲地受河流影响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中心商务区通达度最好。据此分析选D。
【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福州市主城区主要由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组成,其中鼓楼区是城市中心,由图可知,鼓楼区市中心在河流北岸,处于城市的偏北位置。而地铁线修成后,可以看到通达时间最短的位置位于鼓楼区南侧,通达时间越短、通达度越高,说明鼓楼区偏南位置成为交通通达度最好的位置,意味着地铁建成后,城市中心逐步转移的方向是向南,据此分析选B。
【6题详解】
鼓楼区是福州的历史文化区,福州城市中心的移动,减少了经济活动对老城区的影响,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地铁的发展、城市的扩展,可以加强各区间的联系;城市的发展和规模扩大会促使促使房价可能上升,使功能区分化明显,但不会合并功能区。据此分析选A。
大气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研究表明,气溶胶会加剧近地面1~2千米处大气边界层(直接受地表影响最强烈的垂直气层)的逆温现象,2018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的“陆地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项目,在河北省启动了大气边界层污染加剧观测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溶胶削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 ②气溶胶减少大气中臭氧含量
③逆温抑制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 ④逆温增强地面长波辐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 在河北省启动大气边界层污染加剧观测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 B. 环境质量
C. 交通条件 D. 政策支持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可以起到类似云层的作用,能阻挡阳光起到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作用;气溶胶对大气中臭氧含量影响不大;气溶胶会加剧逆温,逆温抑制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逆温会导致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减少,使低温降低,从而削弱地面长波辐射,据此分析①③正确,选C。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此次实验在12月份开始启动,此时为冬季,河北地区进入取暖季,由于燃煤取暖导致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增多,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在河北省启动大气边界层污染加剧观测实验,可以为提高环境质量提供必要的数据,故选B。
吉尔吉斯斯坦是山地之国,其1/3的地区海拔在3000一4000米。该国森林资源丰富,并在中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该国森林资源被过度砍伐。下图为吉尔吉斯斯坦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该国海拔3000米处生长的森林类型是( )
A. 常绿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高山针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10. 图中河流流域的森林覆盖率( )
A. 上游高于下游 B. 下游高于上游
C. 谷地高于坡地 D. 河源高于谷地
11. 该国森林资源的破坏,对中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
A. 高山雪线降低 B. 加剧土壤盐碱化
C. 洪涝灾害频发 D. 加剧水资源短缺
【答案】9. C 10. A 11. D
【解析】
【9题详解】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大体上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由当地自然带至极点处的分异状况。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植被没有常绿林。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该地均无这两种气候,AB不对;该地区山麓处植被应为草原荒漠,而3000米的海拔高度,虽较高的海拔处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地形雨),但热量条件较差,不应该是落叶阔叶林,c不对;按山地地域分异规律,这里可以有针叶林存在(针叶林对热量的要求较低),所以该国3000米海拔处生长的森林类型应是高山针叶林,C正确。
【1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河流下游为沙漠,而上游则为山地或河谷地带,受山地降水及冰雪融水的影响,上游处土壤水分较充足,所以下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A对,B不对;河源处有的海拔高达5000米,水热条件不足,森林的覆盖率较少,不如海拔低水分较充足的谷地,D不符;谷地因人类活动,农业耕作的影响,森林覆盖率不如坡地,C不符。据此分析选A。
【11题详解】
该国森林资源分布在山地河流上游地区,但该国森林资源在中亚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森林资源的破坏将导致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加快、局部气候变干等,高山雪线的升降受降水及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当气候变干时,高山雪线会升高,而不会下降,A不对;森林资源破坏,山地气候变干,山地冰雪的补给可能会减少,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上游的河水蒸发旺盛,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现象,D符合;土壤盐碱化是由于蒸发旺盛,盐分累积而形成的,主要是在下游河流两岸存在,由于源头处水源减少,上游来水减少,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实际蒸发量弱,甚至可能会出现无水可蒸发的现象,基本不会加剧土壤盐碱化,B不符合;严格的来说中亚地区洪灾可能会有,夏季气温过高,冰雪融水过多造成,但涝灾基本上没有,如果从另一角度分析:由于植被砍伐,上游山地地区蒸发加剧,导致下游河流来水量减少,洪涝灾害频发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虽然短期内可能地致冰雪融水量加大,但气候变干,冰雪量的补给也会减少,且蒸发量也会加大,另大范围的冰雪融量加大还应受大环境下气候变暖的影饰导致,综合起来可知因植被砍伐造成这种可能性较小,C不符。据此分析选D。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计划建设总长1161千米、年通行能力达3500万吨的白科乌(A-B)铁路(下图)。该铁路利用A深水港作为海陆连接点,并与其它铁路线相连,使西伯利亚地区至白海的路程缩短800千米,成为连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国际运输走廊的一环,也为远东地区向欧洲的货运提供新通道。
(1)说出图示区域现有铁路网的分布特点。
(2)指出修建白科乌铁路需要克服不利自然条件。
(3)分析建设白科乌铁路的意义。
【答案】(1)南密北疏;南部铁路呈放射状分布;北部铁路线多呈南北走向。
(2)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地表积雪深厚,不利于施工;冬季漫长,施工时间短;地下冻土层深厚,工程技术要求高;经过沼泽、河流,施工难度大。
(3)铁路呈西北—东南走向,进一步完善交通网;俄罗斯欧洲部分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可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实现海陆联运,扩大港口经济腹地;是国际运输走廊的一环,可扩展对外贸易;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详解】(1)铁路网的分布特点从线路的疏密、走向、整体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图示区域现有铁路网南密北疏;南部铁路呈放射状分布;北部铁路线多呈南北走向。
(2)修建白科乌铁路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与施工地的气候、地形地质有关。根据图示可知,该线路经过地带的纬度介于55°N-65°N之间,部分路段几乎接近北极圈。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受北冰洋及寒冷气流的影响大,地表气温低,积雪难以融化,积雪深厚不利于施工;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昼长时间短,导致施工时间短;低温环境导致地下冻土层深厚,工程技术要求高;图中显示线路经过了沼泽、河流,线路需要跨越这些障碍,导致施工难度大。
(3)由图可知,该铁路呈西北—东南走向,与原有铁路交织成网,故建设该路可以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线路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这里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建设该铁路可缓解交通运输压力;该铁路以海港为起点,可以实现海陆联运,扩大港口经济腹地;是国际运输走廊的一环,可扩展对外贸易;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是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其西北部的阿拉山口是我国著名风区。目前,艾比湖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博尔塔拉河入湖水量约占总入湖水量的70%以上。每年3、4月份时,艾比湖面积最大。建国初期;艾比湖面积曾达1200平方千米,2015年缩小至362平方千米。近年来,由于降水增多和实施节水措施,湖泊面积有所恢复。如图为艾比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如图 为博尔塔拉河甲、乙两水文站径流年肉分配图,如图为甲、乙水文站间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根据如图,说明乙水文站径流量峰值出现在秋冬季的原因。
(2)说出艾比湖3、4月份面积最大的原因。
(3)据研究,艾比湖的最优面积约为570~950平方千米,湖面过大或过小都会产生危害。 请分析若目前艾比湖湖面过大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分析艾比湖现代干涸湖底的西北部向阿拉山口延伸的原因。
【答案】(1)博尔塔拉河从甲水文站到乙水文站,坡度较小,流速较慢;砂砾石地表利于河水下渗,转化为地下径流:流经断陷盆地,部分地下径流存于盆地,受其调节,径流量峰值滞后。(任答两点即可)
(2)冰雪融化,湖泊补给量增多;博尔塔拉河夏季入湖水量少,10月至次年3月入湖水量多;秋冬季节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3、4月份农业用水量较夏季少。(任答三点即可)
(3)湖水侵蚀铁路路基,甚至淹没沿湖铁路;湖水被稀释,盐度下降,甚至淹没盐场,影响盐业生产;湖面扩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地盐碱化;洪水期入湖河水受到高水位湖水的顶托作用,下泻不畅,增大防洪压力。
(4)西北部受阿拉山口狭管效应影响,风速较大;西北部湖面迎风,蒸发量较大;偏北风带来大量沙尘,堆积在西北部湖底,使湖水变浅,易干涸。
【解析】
【详解】(1)乙水文站位于甲的下游,其上游坡度较小,河流流速较慢;区域较为干旱,地表砂石较多,河流沿途下渗较多;流经断陷盆地,受盆地水体的调蓄作用,径流量峰值滞后。
(2)艾比湖的补给主要是靠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尤其是博尔塔拉河。3、4月份面积最大冰雪融化,湖泊补给量增多;博尔塔拉河夏季因蒸发多且农业用水多导致入湖水量少,10月至次年3月入湖水量多;秋冬季节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3、4月份农业用水量较夏季少,故艾比湖3、4月份面积最大。
(3)艾比湖湖面过大,湖水可能会侵蚀铁路路基,甚至淹没沿湖铁路;艾比湖是咸水湖,盐业是湖区的重要产业。湖水过大,湖水盐度下降,影响盐业生产;湖面扩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地盐碱化;洪水期入湖河水受到高水位湖水的顶托作用,下泻不畅,增大防洪压力。
(4)艾比湖现代干涸湖底的西北部向阿拉山口延伸与该湖所处的特殊位置、盛行风风向等有关。该湖的西北部受阿拉山口狭管效应影响,风速较大;西北部湖面迎风,蒸发量较大;偏北风带来大量沙尘,堆积在西北部湖底,使湖水变浅,易干涸。
【点睛】艾比湖现代干涸湖底的西北部向阿拉山口延伸与该湖所处的特殊位置、盛行风风向等有关。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西省临县南端的碛口古镇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碛口古镇明清至民国时期,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其建筑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是一座风貌完整、黄河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名镇。该古镇因渡口而兴、因现代交通替代黄河水运而衰。近年来,当地积极发展体验旅游,游客可体验如纤夫拉船、放河灯、放筏等与渡口有关的活动,感受晋商时代的盐、油、棉、麻等商品买卖活动,参与黄土高原特色小吃的制作、农事活动及黄河、黄土高原特色节日庆祝活动等。下图为碛口古镇景观。
说明碛口古镇发展体验旅游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
【答案】有利影响:通过发展体验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保护古镇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资金;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使部分已无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如纤夫拉船等)得到保留;宣传传统文化,提高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与积极性。不利影响:受外来文化影响,使当地部分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为发展旅游业,改变古建筑群内的功能,如餐饮、娱乐、住宿等;游客体验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会破坏传统文化景观。(任答五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碛口古镇发展体验旅游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有利影响主要是促进经济发展,获取修缮资金,保护文化;宣传传统文化,提高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与积极性。不利影响主要是外来文化对当地部分传统文化的到冲击;一些建设及旅游不良行为会破坏传统文化景观。
【点睛】碛口古镇发展体验旅游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方面主要是经济方面,弊端则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及对文化景观的破坏。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春,洪泽湖首次实施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将经人工培育的、国家检疫合格的十万公斤赤眼鳟,鳙鱼、鲢鱼、蟹等优质本地特色鱼种投入洪泽湖。通过放流鳙鱼,利用其食藻习性,可有敢缓解湖区富营养化程度,降低湖区蓝藻爆发,抑制水草泛滥。今年,洪泽湖渔政部门还将分二十余次放流其它各类苗种两亿尾(只),其中含濒危萱种,使其逐渐形成自然繁殖的野生种群。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增殖放流资金投入最多、放流规模最大、放流效果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洪泽湖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积极意义。
【答案】补充各种鱼类数量,恢复鱼类种群;丰富渔业资源种类,保持生物多样性;利用部分鱼类食藻食性,抑制水草泛滥,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改善水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改善湖区生态环境。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中有关放流鳙鱼好处及放流其它各类苗种使其逐渐形成自然繁殖的野生种群的成功案例可知:洪泽湖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各种鱼类数量,恢复鱼类种群;丰富和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改善湖区生态环境。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析材料中有关放流鳙鱼的好处及放流其它各类苗种使其逐渐形成自然繁殖的野生种群的做法,从而体会放流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