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21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21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21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 若从A点沿经线向B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则关于导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导弹落在中纬度地区B. 导弹落点所在地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机会C. 导弹将落在北半球、西半球D. 导弹落在B点的西南方向、A点的西北方向2. 若图中AB、BC之间的图上距离相等,则( )A. AB、BC代表的实地距离相等B. 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A点C. 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的三倍D. B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3330千米【答案】1. A 2. D【解析】【1题详解】经线上相隔1个纬度的两点距离为111千米,所以,导弹射程为4000千米,所以,落点的纬度在35°N至40°之间,属于中纬度,A对;因为在北回归线以北,没有太阳直射机会,B错误;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落地点的经度在20°W以东,位于东半球,C错误;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落地点在20°W以东,所以在A、B两点的偏东方向,落地点的纬度在35°N至40°之间,所以,在A点以北,B点以南,即在B点的东南方向、A点的东北方向,D错。故选A。【2题详解】AB是相隔60个纬度的一段经线,BC是60°N上相隔60个经度的一段纬线。经线圈的程度与赤道等长,而60°N纬线圈的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由此可知,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的两倍,AC错。60°N纬线圈相隔1个经度的两点距离约为55千米,所以,B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3330千米,D对;从A点向正东走100千米和从在A点100千米以北的纬线上向西走100千米跨过的经度不同(因为两个纬线圈长度不同),所以,选项B中的走法,不能回到原地,B错误。故选D。3.冬季,民间有“数九”的说法,从冬至日算起,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九九歌》也广为流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下题。“数九”期间,我国大部( )A. 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B. 昼变短,正午太阳高度增大C. 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 昼变短,正午太阳高度减小【答案】A【解析】【详解】民间有“数九”的说法,从冬至日算起,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大部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增大,A对。B、C、D错。4.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下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 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B. 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C.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D.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故B正确。考点:洋流。读我国某地2017年高考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回答下面小题。5. 2017年高考期间( )A. 太阳直射点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 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 北京昼长减小6. 6月7日语文科考试结束时,朔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上右图中的( )A. ①位置 B. ②位置 C. ③位置 D. ④位置【答案】5. C 6. A【解析】【5题详解】2017年高考期间,日期是6月7-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在北移,A错。地球公转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减慢,B错。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C对。北京昼长增加,D错。【6题详解】6月7日语文科考试结束时,北京时间是11:30,兰州的经度约105°E,地方时是10:30,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兰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上右图中的 ①位置,A对。②位置是东北方向,B错。③位置是西南方向,C错。④位置是东南方向,D错。7.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读“金砖国家峰会部分举办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9月5日12时许,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外记者会,记者会召开时( )A. 乌法正处于日出时刻 B. 德班在傍晚收看会议直播C. 厦门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 D. 福塔莱萨的日期是9月4日【答案】C【解析】【分析】9月5日12时许,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外记者会,记者会召开时,北京时间是12点。根据图示经度,判断各地所在时区,计算区时。9月5日日出在6点前。【详解】9月5日12时许,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外记者会,记者会召开时,北京时间是12点。乌法经度60°E,约8点,正处于上午,A错。德班约30°E,在早晨收看会议直播,B错。厦门经度约120°E,约是正午,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C对。福塔莱萨约45°W,约5日1点,D错。8.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题。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 软流层 B. 地壳 C. 地幔 D. 地核【答案】B【解析】【详解】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地壳,B对。软流层位于地幔,地幔、地核在地壳下面,埋藏比地壳深,A、C、D错。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右图完成下面小题。9.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10.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 减弱地面辐射 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 降低地温C. 反射太阳辐射 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 增加地温【答案】9. A 10. C【解析】本题考查地膜的功能。【9题详解】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故选A。【10题详解】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选B。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的构造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状弧形通道通向地面,以便人们出行。读图片,回答下面小题。11. 地坑院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A. 气候冬暖夏凉 B. 木材短缺 C. 降水稀少 D. 地广人稀12. 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 挡风 B. 防水 C. 阻沙 D. 美化【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地下四合院”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嫩能够保暖,夏季能够保持凉爽,说明该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土地深厚是建设“四合院”的基本条件,并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缺程度,B错误;该民居反映的为北方聚居的生活方式,不能反映地广人稀的特点,D错误;该地位于北方,土层深厚、直立,降水稀少,才适合开凿窑洞,C正确。故本题选C。【12题详解】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但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民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故本题选B。读我国大兴安岭东西坡积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13. 图中积温最小处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 1000米左右 B. 800米左右 C. 600米左右 D. 200米左右14. 造成东西坡积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低 ②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 ③纬度高低 ④距海远近 ⑤植被类型的不同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⑤【答案】13. A 14. C【解析】从积温最低点做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相交,从交点做横轴的平行线,与左侧纵轴交点的海拔高度,即图中积温最小处出现的海拔高度。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造成东西坡积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地势高低、冬季风影响的强弱、距海远近。【13题详解】读图,在积温曲线上找到积温最低点,在该点做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相交,从交点做横轴的平行线,与左侧纵轴交点的海拔高度,即图中积温最小处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000米左右,A对。B、C、D错。【14题详解】图示为我国大兴安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地形剖面线明显看出,造成东西坡积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地势高低,①对。西坡是冬季风的影响坡,东坡是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差异大,②对。东西坡纬度相同,③错。东坡距海近,是夏季风的迎风坡,④对。植被类型的不同主要是水分差异造成,⑤错。C对,A、B、D错。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4月5日下午,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下左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当这场降雪天气发生时北京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16. 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 )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 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15. A 16. D【解析】【15题详解】当这场降雪天气发生时,北京正值春季,是冷锋活动影响,冷锋降水在锋后,此时降雪时,北京可能位于右图中的甲处,A对。乙处在冷锋锋前,以晴天为主,B错。丙处是高压中心,以晴天为主,C错。丁处位于暖锋锋前,以连续性降雨为主,D错。【16题详解】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①对。地砖上降落积雪厚度相同,②错。积雪融化慢,是土温比砖上温度低造成,③错。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④对。D对,A、B、C错。地形影响光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17.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A. 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 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 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 D. 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18. 若a为12°C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 9 B. 14 C. 15 D. 16【答案】17. B 18. D考点:阴坡、阳坡的差异,高差与温差的计算,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9. “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 )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 ②有高大山脉分布 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 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 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④⑤20. 关于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表述正确的是( )A. 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 B. 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升高C. 补给依靠江河、湖泊 D. 由雨水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答案】19. C 20. B【解析】【19题详解】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包括有高大山脉分布,②对。高纬地区纬度更高,全年气温更低,没有形成优质矿泉水,①错。赤道地区降水最丰富,③错。雨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④错。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融水渗入岩层,⑤对。C对,A、B、D错。【点睛】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是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昆仑山位于非季风区,不受太平洋水汽影响,水源主要是高空西风带来的少量水汽被地形强烈抬升,形成的降水。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气候 ④减少水污染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2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 资金相对欠缺 B. 技术水平较低 C. 地质环境复杂 D. 气候条件恶劣【答案】21. A 22. C【解析】【21题详解】“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好处是减少工程量,①对。明渠蒸发量大,运水消耗较多,②错。沿途水量增加,调节沿途气候,③对。水量增加,能加快水体净化,不能减少水污染,④错。A对,B、C、D错。【22题详解】“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从雅鲁藏布江取水,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到西北地区。沿途经过山区和阶梯交界地带,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地质环境复杂,C对。我国建设资金充足,A错。建筑技术水平高,B错。气候条件恶劣对工程建设影响小,不是最大障碍,D错。“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3.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24.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B.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D.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答案】23. C 24. D【解析】【23题详解】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大量脱发”,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与垦殖,破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药方是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生产,A错。“动脉阻塞”指的是凌汛现象,应疏通河道,B错。“腹泻”指水土流失,原因是地表植被破坏,药方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C对。 “脚肿”指下游地上河,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水土流失多。药方是加高、加固堤坝,D错。【24题详解】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D对。河流水能丰富,主要从落差,径流量分析,与气温高,蒸发旺盛无关,A错。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小,B错。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缺乏,C错。读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5. M河沿岸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最有可能是( )A. ①冰川、②绿洲、③荒漠 B. ①绿洲、②荒漠、③冰川C. ①绿洲、②冰川、③荒漠 D. ①荒漠、②绿洲、③冰川26. 近年来,N湖的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临湖地区的冰川消融量增加B. 临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地下水位上升C. 湖水大量蒸发,临湖地区的降水量增加D. M河实行分段用水制度,下游水量增加【答案】25. A 26. D【解析】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5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季节性河流可看出,M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自南向北流,①位于河流的源头,景观可能是冰川,②位于河流中段,景观可能是绿洲,③处是季节性河流,景观最有可能是荒漠,A正确。【26题详解】从图中看,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河流水,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下游水量增加,D正确。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7. 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南北狭长,向北延伸B. 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近海沿岸空气潮湿C. 洋流经过不利于鱼类生长,渔业资源贫乏D. 使洋面降温,海风冷却,降水减少28. 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成因属于上升补偿流 B. 是全球最强大的暖流C. 舟山渔场的形成与之有关 D. 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答案】27. C 28. C【解析】【27题详解】根据甲地的经线约为70°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海岸区,P洋流为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有利于渔场形成,故选C。【28题详解】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洋流Q为日本暖流,属于密度流,A错。北大西洋暖流是最强大的暖流,B错。舟山渔场的形成与之有关,C对。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不会为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错。故选C。下图是我国某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下面小题。29.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 华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江淮地区 D. 东北地区30. 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 时间点③比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D.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答案】29. C 30. C【解析】【29题详解】该区域河、湖水位较高的季节为夏季(5-10月左右),且在7月左右水位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多雨,但在7、8月份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所以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故选C。【30题详解】据图信息可知,湖泊在时间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所以储水量并非最小,A项错误。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变化大致一致,但并非同步变化,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B项错误。时间点③处比①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C项正确。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其补给状况由两者的水位高低确定,图示大多数时间是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是河流补给湖泊,D项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西北地区有着中国最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而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受风沙侵袭最严重的地区。随着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不少光伏电站建造及运营者开始探索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希望能走出一条工业治沙的新模式。光伏沙漠生态电站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发展光伏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电站的外围用草方格沙障和固沙林组成防护林体系,光伏板下安装滴灌设施,种植绿色经济作物。材料二 新疆达板城风电厂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风电厂,目前安装有250台风车,年发电量平均为1800万瓦。新疆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风蕴藏量为9127亿千瓦,仅次于内蒙古。新疆正在利用风力资源发电,风力发电将成为新疆未来重要的替代能源。(1)简述新疆达板城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 (2)中国光伏发电是大部分是西部荒漠电站,请指出西部荒漠电站的优缺点。 【答案】(1)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2)优点:太阳能资源丰富;荒地广阔,地价低廉。缺点:远离消费市场,电力远距离输送的成本较高。【解析】【详解】(1)新疆达板城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口处,受狭管效应影响,风能资源丰富,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落后,地价低。风力发电占地面积广,该地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市场,乌鲁木齐市较近。(2)中国光伏发电大部分是西部荒漠电站,优点是西部荒漠区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西部荒地广阔,地价低廉,投资生产的成本低。缺点是远离消费市场,向东部电力需求市场输电,电力远距离输送的成本较高。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烟台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这里是中国著名的“雪窝”,几乎每年冬季都会形成大量的降雪,有利于农业生产。烟台农业发达,近年来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1)描述烟台冬季大量降雪的形成原因。 (2)说明大量降雪对烟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1)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南下,经海面时增湿;后遇陆地地形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2)增加土壤含水量或地下水,缓解次年春旱;保持地温,保证农作物安全越冬;气温低,杀灭病菌和害虫等。【解析】(1)从冬季影响烟台的大气环流去分析降雪的原因,冬季烟台受偏北风的影响,而偏北风需经过海面而增温加湿,同时受山地的抬升,产生降雪。(2)冬季降雪对冬小麦提供水源,同时对缓解春旱有很大帮助,同时,由于降温明显,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及病虫害,有利于烟台农业生产。3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简述降水较多的原因。 (3)简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1)甲 地形(2)甲 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迎夏季东南风),多地形雨(3)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中小河流众多,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较丰富;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岸线较曲折;以红壤为主【解析】(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特征可知,甲处的低温中心,越向中心气温越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越向中心海拔越低形成的。(2)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读图可知,甲处位于我国福建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受地形的影响,降水多。(3)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组成要素特征进行分析。读图,结合经纬度及轮廓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小。从河流来看,河流众多,流量大,汛期长,没有冰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岸线曲折。34.“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西海固”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区的主要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般不能直接饮用。如图示意清水河水系分布,下表是清水河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资料。(1)概括“西海固”地区的水资源特点。 (2)推测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少(贫乏);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匀,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矿化度高,水质差。(2)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解析】【分析】年降水量400mm左右,水资源总量、人均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时间分配不均。水资源矿化度高,水质差。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包括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等,大量开采地下水等。【详解】(1)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区域距海洋远,水资源总量、人均量少。且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受夏季风影响,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区的主要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般不能直接饮用。水资源矿化度高,水质差。(2)该地水资源短缺,年降水量400mm左右,干旱、半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等不合理活动,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地表水缺乏,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