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解析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21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解析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21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解析版)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21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题,45分)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50米),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
2. 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250米 B. 200米 C. 150米 D. 100米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东南流向西北,D对。A、B、C错。
【2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距,a是300米,b是450米。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按递增或递减顺序变化,X点海拔范围是250-300米,Y点海拔范围是450-500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范围是150-250米之间,可能是200米,B对。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高差计算,等高线与河流流向。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
A. 0~6时 B. 6~12时 C. 12~18时 D. 18~24时
4. 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 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C. 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D. 临近河湖与林草地
5. 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 A 4. C 5.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段是日出前,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O-6时,A对。其它时段气温较高,不易形成团雾,B、C、D错。
【4题详解】
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成雾,C对。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沿线工业污染严重、临近河湖与林草地与雾形成有关,但不是高速公路多雾的主要原因,A、B、D错。
【5题详解】
读图,沪宁高速公路大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③,该路段高速路面昼夜温差大,受湖泊水汽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路面降温时,水汽易凝结成雾,C对。其它路段的水汽条件较差,可能性小,A、B、D错。
【考点定位】团雾发生的时段,出现在高速上的原因,主要影响因素。
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 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 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 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
7. 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 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 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答案】6. A 7. 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难度一般,属基础性题目。
【6题详解】
甲位于30°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右图显示西风带乙为西南风,信风带丁为东北风,因此左图为北半球。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位于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时,当地为干季,草木枯黄,故A正确。夏季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季节;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自东向西的船只逆风逆水。故B、C、D错误。
【7题详解】
西欧全年温和湿润,是因为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乙为北半球的西风带,故B正确。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图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A错误。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所处纬度较高,因此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温度较低,降水较多,故C错误。南亚夏季多雨,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移至北半球后偏转成西南风的结果,而丁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故D错误。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甲地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9. 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 丙地地形平坦开阔
C. 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 D. 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甲地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选B正确。
【9题详解】
乙是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A错;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叶片常绿坚硬,C正确;丙地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 º大陆西岸,并不一定都是地形平坦,B错;丙是全年温和多雨,冬季平均气温大于0℃,不可能有厚厚的积雪,D错。选C正确。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 )
A. 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 B. 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C. 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D. 植被常绿茂密,减弱风力
11. 珀斯风力强劲的时期( )
A. 亚洲低压强盛 B. 正值当地葡萄的收获季节
C. 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 D. 我国南北温差大
【答案】10. B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沙漠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所以B正确,珀斯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A错误;珀斯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增大风速,对风向的变化没有影响,故C错误;植被常绿,减弱风力,但是对风向的变化没有影响,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11题详解】
珀斯位于30°~40°S,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此时北半球为夏季,A正确;当地葡萄的收获季节为南半球夏季,故不符合题意,B错误;珀斯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为夏季,故不符合题意,C错误;西欧南北温差大应该是北半球冬季,故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下图表示某地受某天气系统控制时的降水空间分布状况,甲区域和丙区域为雨区,乙区域风力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 若①地雨过天晴,则( )
A. ③地吹东南风 B. 乙地气压最高
C. ②地气温比①地高 D. ②地即将为阴雨连绵的天气
13. 若①地即将经历大风暴雨天气,则( )
A. 甲区域被暖锋控制 B. 该天气系统多出现在40°S~60°S的西风带
C. ④地吹东南风 D. 该地位于美国或西欧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图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①地雨过天晴说明锋面向东南方向运动,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②地为暖气团,气温高,故C项正确。
【13题详解】
①即将经历大风暴雨说明该天气系统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多出现在南纬40°~60°的西风带,甲区域被冷锋控制,故B项正确。
下图是2016年3月13日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11日以来持续东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3月13日,受天气系统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的海域是( )
A. 日本海 B. 南海 C. 渤海 D. 东海
15. 3月13日,下列城市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 上海 B. 香港
C. 台北 D. 东京
【答案】14. A 15.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得等压线的判读能力以及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属于基础题目。
【14题详解】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根据图示等压线分布状况,3月13日,受天气系统影响。读图可知,四海域中等压线密集的日本海,因此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故A正确。其它海域等压线较稀疏,风力小,风浪小,故B、C、D错。
【15题详解】
图中符号为冷锋,冷锋降雨在锋面附近与锋后,3月13日,四城市东京离锋面最近且位于冷锋后,因此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故D正确。上海、香港、台北处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故A、B、C错误。
16.下图为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下题。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北美五大湖沿岸 B. 巴西高原中部
C. 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 中国东南沿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主要考查气候类的判读和分布,意在考察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从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看出,该地4~9月增加较多,10月至次年3月增加较少,表明4~9月降水较多,10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少;从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可看出,1~2月最小、7~8月最大,表明1~2月为最热月、7~8月为最冷月,则该地位于南半球,且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不同期。故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
【考点定位】气候特征的判读,读图析图能力。
【名师点睛】该题以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为背景对区域气候类型的判读和分布进行考查,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降水量量线为逐月累积曲线,两月之间的差值为月降水量,据此可以判断各月降水的多少;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越大表示该月气温越低,差制约小,表示气温越高,据此判断该地的气温特征,结合降水,即可判断出该地的气候特征和分布规律。
下图a示意某区域略图,图b示意该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按照图示地区河流径流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甲河流域此季节( )
A. 盛行西北风 B. 受冬季风影响 C. 盛行西南风 D. 受高压带控制
18. 甲河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
A. 冰雪融水补给、1月 B. 大气降水补给、7月
C. 地下水补给、4月 D. 大气降水补给、11月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按照图示地区的纬度,甲河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甲河流域此季节潜水补给河水,是枯水期,受高压带控制,D对。盛行西北风是多雨,河流水补给潜水,A错。B、C错。
【18题详解】
甲河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根据纬度,该地位于南半球,7月份是冬季,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是7月。B对,A、C、D错。
下图为神农架地区地形图,图中某地是我国南方冬季滑雪胜地,该滑雪场全年积雪时间约150天,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该滑雪场冬季积雪多,积雪时间长的原因是( )
A. 临近海洋 B. 地形崎岖 C. 纬度较低 D. 海拔较高
20. 图示区域①段河流与②段河流相比( )
A. 冰期较短 B. 含沙量较小 C. 流速较快 D. 流量较大
【答案】19. D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该地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温较低,积雪时间较长,故D正确。根据经纬度判读,该地位于内陆地区,故A 错误。积雪时间长短与地形崎岖的关系不大,故B 错误。纬度较低,热量丰富,不利于形成较厚的积雪,故C 错误。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段河流经过等高线条数多,说明坡度较大,流速较快,故C正确。①段河流海拔高,气温低,结冰时间较长,故A错误。①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落差大,以侵蚀作用为主,泥沙含量大,故B 错误。 ②河段位于河流的干流,支流汇水量大,水量丰,故D错误。
【点睛】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因此河流的流向为从①河段流向②河段。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
B. 在③④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增加
C. 在⑤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变大
D. 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答案】21. C 22. C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甲图为北海道渔场,乙图为纽芬兰渔场,丙图为秘鲁渔场,丁图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上升流有关,其他三大渔场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22题详解】
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③⑤洋流为寒冷,在其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减少。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不利。在⑤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是因为⑤洋流性质为寒流。
考点:洋流的成因及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线条a、b为洋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在b处海域放置一批带标志的漂流瓶,下列海域中,最有可能先见到这些漂流瓶的是( )
A. 加勒比海 B. 阿拉伯海 C. 几内亚湾 D. 白令海
24. 夏季,我国上海从甲国进口一批矿产,走最近的航线,在海洋航行的过程中( )
A. 一路顺风顺流 B. 先顺流后逆流
C. 先逆流后顺流 D. 一路逆风逆流
【答案】23. C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b 处洋流为巴西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与南赤道暖流形成大西洋海域中低纬环流, 因此最有可能先见到漂流瓶的是几内亚湾。 加勒比海位于大西洋西岸,但漂流瓶顺着洋流到达加勒比海会比到达几内亚湾经历更多的洋流。b 位于南半球大西洋西岸,阿拉伯海位于北印度洋,白令海位于北太平洋,距 b 海域远,因此难以先见到。故 C正确,A、B、D错误。
【24题详解】
甲国为委内瑞拉,走最近航线到中国,航行路线为从加勒比向西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在加勒比海顺着南赤道暖流和东北信风,在太平洋先顺着北赤道暖流和东北信风,到达台湾东部海域时,顺着日本暖流和东南季风到达上海港。故A正确。
【点睛】在中低纬海区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成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在中高纬海区洋流以副极地为中心,北半球成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下图是某水库流入水量和流出水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 回答下面小题。
25. 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 5月 B. 6月 C. 9月 D. 10月
26. 该水库可能位于( )
A. 海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珠江流域
【答案】25. D 26. C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当水库的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时,水库的蓄水水位就持续上升;由图可知,10月之前的几个月,基本都是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故10月份蓄水水位达最大值;之后,流出水量大于流入水量,蓄水水位下降。选D。
【26题详解】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水库的流入水量和流出水量的变化判断水库蓄水量的增减,并结合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根据此题我们还可推知:该水库全年都有水流入且流入水量在夏季最丰富,故它不可能位于西北内陆,而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该水库7~8月的流入量较小,可能受副高影响,伏旱天气,降水较小;故该地可能位于江淮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流量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B. 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 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 D. 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28.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
A. 西欧地区 B. 东南亚地区 C. 中亚地区 D. 地中海地区
【答案】27. B 28. D
【考点定位】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地中海气候特征
【方法总结】从表中可看出,该水库冬季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因此该降水较多的季节为冬季,地中海地区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水库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流入量小于流出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30.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答案】29. A 30. C
【解析】甲为汉水谷地,乙处于黄淮平原
二、综合题(共55分)
31.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 、 和热带沙漠气候。
(2)说明A地气候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简述B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特征。
(4)悉尼和上海均受季风影响,但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请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答案】(1)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2)名称: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该地区常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地处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丰沛,多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3)南北纬40°~60°间的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多雨(或冬温夏凉,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
(4)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
【解析】
【详解】(1)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分布,由气候分布图可以判断出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的气候类型。
(2)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应从地形和暖流两方面考虑。A地位于大陆东岸,背靠大分水岭。从纬度位置可知,A地处东南信风带,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大量水汽,被大分水岭阻挡后沿山坡爬升,形成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因此A地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间的大陆西岸,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多雨。
(4)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气候的形成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海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小,海陆对比不明显,形成的季风气候不典型。因此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32.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a)中只有天然次生林、灌丛,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此时天然次生林、灌丛下面地下水水位高于沼泽地,则可稳定为沼泽提供水源。具体过程为树叶、树冠、树干等截留降水,阻挡地表径流,致使地表水流速减缓,增加雨水下渗量。
(2)该问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简单的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对比分析图(a)与(b)获知,从图中不难看出其他植被(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和沼泽)的变化。天然次生林、灌丛稀疏,原有一部分天然次生林、灌丛生长地被速生桉代替,而图中沼泽明显萎缩。原因是速生桉下面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且低于沼泽地的水位,速生桉生长需要消耗大量地下水。
(3)题干中明确说明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从速生桉本身条件分析,加上西南地区较贫困与落后,人口较多,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4)该问主要考查我国特定区域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对比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降水)条件与热带雨林气候区还是有区别的,从此入手分析。据文字材料,可知桉树原生环境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我国西南地区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少于热带雨林区,且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
【考点定位】河流的综合开发。
【名师点睛】
3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题。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并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形成的条件。
【答案】(1)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2)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大湖池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3)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文信息,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所以水量稳定。图中①河段靠近上游,较②河段汇入的支流少,所以流量小。落差较大,流速快。纬度较低, 封冻期短。
(2)根据图例分析,雪带主要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主要原因是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受湖岸地形抬升,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形成雪带。
(3)成为小麦输出港,要从小麦输出量、交通条件两方面分析。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该地地广人稀,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 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运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考点定位】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大湖效应,港口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