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38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38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38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11.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HClO的电子式为
B.H2S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C.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为
D.BaCl2的电子式为
12.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13.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原溶液中Cl-与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6∶1
C.2∶3 D.3∶1
1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FeS2SO3H2SO4
B.NaCl(aq)NaNa2O2
C.FeFeSO4(aq)Fe(OH)2Fe2O3
D.Fe2O3FeCl3(aq)Fe
15.化学家Seidel指出Si与NaOH溶液的反应,首先是Si与OH-反应,生成SiO,然后SiO迅速水解生成H4Si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硅酸钠(Na4SiO4)能迅速水解,且水解后溶液呈碱性,故Na4SiO4为弱电解质
B.水玻璃是纯净物,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2HCl+Na2SiO3===H2SiO3↓+2NaCl说明Cl的非金属性大于Si
D.半导体工业所说的“从沙滩到家庭”是指将二氧化硅制成晶体硅
16.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又褪色的是( )
①Cl2 ②盐酸 ③氯水 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 ⑤木炭 ⑥Na2O2
A.①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⑥
17.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SO
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18.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 |||
现象 |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
2NO+O2===2NO2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19.几种中学常见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下表中R、X、Y、Z对应物质正确的是( )
选项 | R | X | Y | Z |
A | 紫色石蕊 | Fe2O3 | Fe2O3和Cu | Cu |
B | 甲基橙 | Fe(NO3)2 | Fe(OH)2 | Cu2(OH)2CO3 |
C | 酚酞 | Fe(OH)3 | FeO和Fe | CuO |
D | Fe2O3 | NaAlO2 | Na2SiO3 | Cu(OH)2 |
2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物质的主要用途、原因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主要用途 | 原因解释 |
A | 晶体硅 | 高纯硅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光电池、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芯片 | 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B | 金属钠 | 高温时能从熔融TiCl4中置换出金属Ti | 钠单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
C | 氯气 | 与石灰乳或烧碱反应制含氯的消毒剂 | 氯气呈酸性 |
D | 金属铝、铁 | 制成容器可盛装、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 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
34.(1)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 X | Y | Z | M | R | Q |
原子半 径/nm |
|
| 0.186 | 0.074 | 0.099 | 0.143 |
主要 化合价 |
| -4,+4 |
| -2 | -1,+7 | +3 |
其他 |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 焰色反 应呈黄 色 |
|
|
|
①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互为________________。
②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填字母)。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④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用r表示)的最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且甲+乙―→丙+水。若丙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Ⅰ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⑧ |
|
| ⑨ | ② | ③ |
|
3 | ④ |
| ⑤ |
|
| ⑥ | ⑦ |
|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下列事实能说明元素②的非金属性比元素⑥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②的单质与元素⑥的简单氢化物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②单质比1 mol ⑥单质得电子多
C.②和⑥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相似规则,如铍(Be)与铝化学性质相似,⑧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写出⑧的氢氧化物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W+X===Y+Z(反应需要加热),W、X、Y、Z分别是由①②⑨三种元素形成的四种10电子粒子(W、X为离子,Y、Z为分子),写出该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甲烷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 过程 | 化学方程式 | 焓变ΔH (kJ·mol-1) |
甲烷 氧化 | CH4(g)+2O2(g)===CO2(g)+2H2O(g) | ΔH1 |
CH4(g)+O2(g)===CO2(g)+2H2(g) | -322.0 | |
蒸汽 重整 | CH4(g)+H2O(g)===CO(g)+3H2(g) | +206.2 |
CH4(g)+2H2O(g)===CO2(g)+4H2(g) | +165.0 |
①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________kJ·mol-1。
②甲烷的燃烧热为ΔH2,则ΔH2________ΔH1(填“>”“=”或“<”)。
(2)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
(t-BuNO)22(t-BuNO) ΔH
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50.5 kJ·mol-1,活化能Ea=90.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________。
(3).请参考题中图表,已知E1=134 kJ·mol-1、E2=368 kJ·mol-1,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________。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
又知③H2O(g)===H2O(l) ΔH=-44 kJ·mol-1,则甲醇蒸气燃烧为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
化学键 | P—P | P—O | O===O | P===O |
键能/(kJ·mol-1) | a | b | c | x |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Ⅱ所示,则表中x=________________ kJ·mol-1(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36.(1)锌锰(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硫酸。该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①该蓄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硫酸铅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时附着在电极上)
②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今若制得0.050 mol Cl2,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________mol。
(3)氢氧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铅蓄电池。若电解液为KOH溶液,则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每流过2 mol e-,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________L。
(4)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中的氧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该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C4H10+26CO-52e-===34CO2+10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必须在通入的空气中加入一种物质,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它来自________。
选择题答案:11.D 12C 13.B 14.C 15.D 16.A 17.B 18.A 19.B 20.B
答案:(1)第三周期第ⅦA族 同位素
(2)2Na+2H2O===2NaOH+H2↑
(3)Cl BC.
(4)0.099 nm<r<0.143 nm
(5)NaAlO2或Na2SiO3
答案:(1)Na>Cl>F
(2)AC
(3)H2O2+2Fe2++2H+===2Fe3++2H2O
(4)Be(OH)2+2NaOH===Na2BeO2+2H2O
(5)NH+OH-NH3↑+H2O
答案:(1)①-41.2 ②<
(2)D
答案:(1)减小 不变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2)CH3OH(g)+O2(g)===CO2(g)+2H2O(l)
ΔH=-764.7 kJ·mol-1
(3)(d+6a+5c-12b)
答案:(1)减小 不变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2)CH3OH(g)+O2(g)===CO2(g)+2H2O(l)
ΔH=-764.7 kJ·mol-1
(3)(d+6a+5c-12b)
答案:(1)①Zn 正极 ②Zn与Cu2+反应生成Cu,Zn与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2)①负极 减弱 Pb-2e-+SO===PbSO4 ②0.1
(3)H2-2e-+2OH-===2H2O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