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2019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干旱环境中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 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也可以构成生物
C.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二糖很可能是蔗糖
D. 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一般生物体含水量为60%-95%;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只有蛋白质和核酸,朊病毒只含有蛋白质;动物特有的二糖是乳糖,蔗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苷酸,它们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其排列顺序不具有多样性。
【详解】A. 干旱环境中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 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也可以构成生物,如病毒,B正确;
C. 蔗糖是植物体内的二糖,C错误;
D. 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其排列顺序不具有多样性,D错误。
2.下列各项与ATP和DNA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
B. 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中
C. ATP中的“A”与DNA中的碱基“A”含义不同
D. 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会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中,ATP分子脱去两个磷酸基以后成为AMP,AMP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AMP,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错误;
B. 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磷酸基团和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中,B错误;
C. ATP中的“A”是腺苷,DNA中的碱基“A”是腺嘌呤,两者含义不同,C正确;
D. 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D错误。
3.下列与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及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B. 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 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
D. 只有接触致癌因子,才会发生细胞癌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历程;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由于分化产生的细胞功能不同,因此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改变;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详解】A. 细胞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活动,对机体是有利的,A错误;
B. 细胞分化使得细胞的功能趋向于专门化,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正确;
C. 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C错误;
D. 癌变的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可以是诱发突变,也可能是自发突变,D错误。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是物理模型
B. “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与“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均存在微生物,实验组均不存在
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D.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的能力,对其丰富度的研究不能采取标志重捕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的土壤不作处理,而实验组的土壤需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是等量的蒸馏水(不含土壤微生物)加淀粉,实验组是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加淀粉;艾弗里实验设计思路是把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噬菌体与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详解】A. 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是物理模型,A正确;
B. “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对土壤高温处理,土壤中不含微生物,而对照组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加含有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的蒸馏水,B错误;
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然后单独研究DNA和蛋白质的作用,但分离方法不同,C正确;
D.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的能力,对其丰富度的研究不能采取标志重捕法,常采取取样器取样法,D正确。
5.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情况下,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次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B.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二者在有丝分裂间期比较活跃
C. 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会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分裂前期
D. 浆细胞和蛙的红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都不能进行细胞增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卵原细胞的一半,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加倍;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模板是亲代DNA;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模板是DNA的一条链;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分裂;蛙的红细胞能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详解】A. 正常情况下,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卵原细胞的一半,但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故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次级卵母细胞的一半或相等,A错误;
B.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细胞周期的间期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其中S期完成DNA复制,G1期和G2期合成RNA和蛋白质,B正确;
C.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并不会停留在前期,C错误;
D.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但蛙的红细胞可以进行无丝分裂,D错误。
6.如图为人体中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
A. ①过程需要DNA单链作模板,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为其直接供能
B. 过程①②者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且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冋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基因1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M1、M2是转录形成的m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②是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据此分析。
【详解】A. ①过程是转录,需要以DNA的一条链作模板,为其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A错误;
B. 过程①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但过程②在核糖体上进行,①中配对方式有:A-U、T-A、G-C和C-G;②是翻译过程,A和U配对、G和C配对,B错误;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
D. 据图显示基因1发生突变,会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知基因1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三、非选择题
7.如图甲为植物细胞代谢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乙表示金鱼藻在夏季24h内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S1,S2、S3表示相应图形面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缺Mg会导致滤纸条上分离出的色素只有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②过程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___________。
(2)图甲中③发生在___________(填场所),④发生在___________(填场所),⑦不在线粒体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c点时产生还原剂氢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由图可知,影响f~g段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③ (2). 类胡萝卜素(或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3). 主动运输 (4). 类囊体薄膜 (5). 叶绿体基质 (6). 线粒体内缺乏相应的酶(或缺乏无氧呼吸的酶) (7). 叶绿体和线粒体 (8). 光照增强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甲分析,①表示对水分的吸收,②表示细胞对矿质元素吸收,③表示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④表示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⑤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⑦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图乙中S1+S3可以表示白天有机物的积累量,S2可以表示夜间有机物的消耗量;据此分析。
【详解】(1)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要成分,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影响③光反应过程,缺Mg会导致滤纸条上分离出的色素只有类胡萝卜素。一般情况下,②过程即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图甲中③是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④是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⑦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在线粒体发生的原因是线粒体内缺乏相应的酶。
(3)图乙中,c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产生还原氢的生理作用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故产生还原氢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由图可知,f~g段表示的时间为6:00~12:00,影响f~g段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增强。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各阶段发生的场所、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对相关曲线的识别判断,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理解与运用,难度适中。
8.研究表明,雌性激素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跑免疫,它的含量和功能的失调可以导致某些自身免疫疾病。如图是雌性激素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和加重重症肌无力症状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图可知,促进细胞Y分化为细胞Z的信号分子除了雌性激素还有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
(2)细胞Z是___________细胞,再次免疫时该细胞既可来自细胞Y的增殖分化,还可由___________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
(3)由图可知,神经递质Ach通过_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完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人体内能够传递信息神经递质还有___________等(至少答1种)。
(4)分析图可知重症肌无力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增加Ach的分泌量来缓解。
【答案】 (1). 淋巴因子 (2). 浆 (3). 记忆细胞 (4). 胞吐 (5). 多巴胺、乙酰胆碱等 (6). 可以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X内含Ach,故X是突触小泡;细胞Z可产生Ach受体抗体,故Z为浆细胞,则Y是B细胞,根据图示可知,突触后膜上存在Ach酯酶和Ach受体;据此分析。
【详解】(1)据图可知,在T细胞或雌性激素作用下可促进细胞Y分化产生细胞Z,故可知促进细胞Y分化为细胞Z的有两种信号,一种信号是雌性激素,另一信号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
(2)细胞Z能分泌抗体,故是浆细胞,再次免疫时该细胞既可来自细胞Y的增殖分化,还可由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
(3)由图可知,神经递质Ach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完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人体内能够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还有多巴胺、乙酰胆碱等。
(4)据图可知,重症肌无力是自身抗体破坏Ach受体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ch抗体可通过直接破坏受体,从而阻断受体与Ach结合来减少有功能的受体的绝对数目,若增加Ach的分泌量,则Ach与有功能受体结合机会增多,可缓解重症肌无力症状。
【点睛】本题结合雌性激素调节体液免疫机理图,主要考查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为治理当地养殖场粪便污水排放造成的某水域环境污染,人们用水草、芦苇、浮游藻类、浮游动物、鱼类、细菌、真菌等生物构建了人工湿地,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净化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在对该生态系统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丰富度研究时,常利用____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利用人工湿地净化养殖场粪便污水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这样既有利于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_方法消除一部分污染外,还有利于芦苇、浮游藻类等植物对___________的充分吸收,以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3)细菌和真菌能分解草食性鱼类的粪便,这种情況下,这些细菌和真菌获得的能量来源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
(4)近年来发现湿地还具有蓄洪防旱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旳___________价值。
【答案】 (1). 生产者 (2). 取样器取样 (3). 光能 (4). 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5). 微生物分解 (6). 无机盐 (7). 一 (8). 间接
【解析】
【分析】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根据“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可知,该人工湿地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据此分析。
【详解】(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在对该生态系统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丰富度研究时,常利用取样器取样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光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利用人工湿地净化养殖场粪便污水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这样既有利于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方法消除一部分污染外,还有利于芦苇、浮游藻类等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以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3)细菌和真菌能分解草食性鱼类的粪便,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固定的能量,这种情況下,这些细菌和真菌获得的能量来源于第一营养级。
(4)近年来发现湿地还具有蓄洪防旱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旳间接价值。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本题的易错点是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难度适中。
10.某科成熟苹果果皮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和a分别控制红色和绿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使果皮呈粉色。
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果皮为绿色的个体与果皮为红色的个休杂交,F1全为粉色,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绿色=6:6:4,则亲本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_种,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2自交,部分个体无论目交多少代,其后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F2中符合该条件的杂合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它们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AaBb (3). AABb、aaBb (4). 1/4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a基因控制果皮呈绿色,A基因控制呈红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呈粉色,所以绿色基因型为aa__,红色基因型为AA__、Aabb,粉色基因型为AaB_,据此分析。
【详解】果皮为绿色的个体即aa_ _与果皮为红色的个休AA_ _或Aabb杂交,F1全为粉色即AaB_,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绿色=6:6:4,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说明F1为AaBb,则亲本红色个体为AA_ _,可能是AABB或AAbb,故亲本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即aaBB或aabb;F1为AaBb,则F2有红色(AA_ _、Aabb):粉色(AaB_):绿色(aa_ _)=6:6:4,其中AA_ _、aa_ _无论自交多少次,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故F2中符合该条件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符合条件的杂合子为AABb、aaBb,它们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2+2)/16=1/4。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性状分离比及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
11.枯草芽孢杆菌盛产的蛋白酶,在生物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为筛选枯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高产株,将分别浸过不同菌株(a~e)的分泌物提取液及无菌水(们)的无菌圆纸片置于含某种高浓度蛋白质的平板培养基表面:在37℃温箱中放置2~3天,结果如图。如图是枯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和其它酶的热稳定性数据(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酶活性)。请回答问题:
(1)在培养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在内的异养型微生物时,培养基营养成分应包括水、___________(填3种),配制如图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___________→灭菌→倒平板。
(2)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应首选菌株是___________(用字母回答),菌株b提取物周围没有形成明显清晰区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该蛋白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再制备酶制剂。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欲从a菌株中提取和分离相关蛋白酶,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分离出来的样品加入到___________进行洗脱,待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
【答案】 (1). 无机盐、碳源、氮源 (2). 熔化 (3). a (4). 不能合成蛋白酶(或合成的蛋白酶量不足或合成的蛋白酶不分泌或分泌量不足或分泌的蛋白酶活性低) (5). 大幅度降低发酵液中其他酶的活性 (6). 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 (7). 凝胶色谱柱
【解析】
分析】
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此外,在培养微生物时还需要满足其生长的温度、pH和氧气等条件。某科研小组利用含某种高浓度蛋白质的培养基,筛选枯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高产株,若培养基中出现的透明圈越大,则说明该菌分解蛋白质的能力越强,据此分析。
【详解】(1)在培养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在内的异养型微生物时,培养基营养成分应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配制图1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熔化→灭菌→倒平板。
(2)根据题意和图1分析可知:a周围的透明圈最大,说明分泌的蛋白酶最多,所以大规模产业化首选的菌株是a;菌株b提取物周围没有形成明显清晰区,原因可能是:①不能合成蛋白酶或合成的蛋白酶量不足,或②合成的蛋白酶不分泌或分泌量不足,或③分泌的蛋白酶活性低。
(3)根据图2分析可知:在60~70℃时,其它酶的相对活性明显比蛋白酶的相对活性低,所以保温一定时间的作用是大幅度降低发酵液中其他酶的活性。
(4)欲从a菌株中提取和分离相关蛋白酶,一般步骤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分离出来的样品加入到凝胶色谱柱进行洗脱,待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12.马铃薯植株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容易遭受病毒的侵染,从而导致严重减产。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毒的PVX基因成功导入马铃薯细胞中,培育出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以相关mRNA为材料在_______酶的作用下,可以获得抗病毒的PVX基因。将获得的PVX基因在体外进行扩增,可以采用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该技术中所利用的特殊酶是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抗病毒的PVX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表达,需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抗病毒的PVX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其原因是目的基因无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在进行基因操作时,将抗病毒的PVX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常用的方法为______。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在个体水平上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若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具有很多优势,从环境保护和生物工程安全性问题的角度分析,其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反转录 (2). 聚合酶链式反应 (3).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4). 复制原点、表达所需的启动子,终止子 (5). 农杆菌转化法 (6). 相应病毒接种马铃薯植株 (7). 花粉中的精子细胞中通常不存在叶绿体,导人叶绿体基因组中的抗病毒基因不会随花粉扩散传播,从面不会产生基因污染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mRNA为材料,获得抗病毒的PVX基因,可通过逆转录酶的催化获得。将获得的PVX基因在体外进行扩增,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该技术中所利用的特殊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该酶可以耐受九十几度的高温环境。
(2)目的基因上无复制原点、表达所需的启动子,终止子,故要使抗病毒的PVX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表达,需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抗病毒的PVX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植物细胞常用的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动物常用显微注射法;微生物常用钙离子处理法。故将抗病毒的PVX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常用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检测受体细胞DNA 分子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蛋白质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在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马铃薯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毒特性的方法是将相应的马铃薯病毒接种到马铃薯植株上。
(4)从环境保护和生物工程安全性问题的角度分析,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比导入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具有很多优势,如花粉中的精子细胞中通常不存在叶绿体,导入叶绿体基因组中的抗病毒基因不会随花粉扩散传播,从面不会产生基因污染。
【点睛】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