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四川省中考物理考点复习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四川省中考物理考点复习教案:第11讲 浮力
展开
第11讲 浮力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__向上__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方向__竖直向上__.
2.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__不同__.F浮=F向上-F向下.
3.称重法测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__G-F拉__.
4.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__和__液体的密度__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__大__.
【提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故不受浮力作用.
【图片解读】
1.如图所示,用手把空的饮料罐缓慢地按入水中,在饮料罐浸没之前,越往下按感觉越费力,验证了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__体积__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__上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__等于__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
F浮=①__G排__=m排g=②__ρ液V排g__.
3.适用条件: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浮力都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
【提示】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上时,V排<V物.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判断
上浮
下沉
漂浮
悬浮
沉底
F浮①__>__G物
F浮②__<__G物
F浮③__=__G物
F浮④__=__
G物
F浮+F支
⑤__=__G物
ρ液⑥__>__ρ物
ρ液⑦__<__ρ物
ρ液⑧__>__ρ物
V排⑨__<__
V物
ρ液⑩__=__ρ物
V排⑪__=__
V物
ρ液⑫__<__
ρ物
V排⑬__=__
V物
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是“上浮”的最终状态
可以停留在液面下任何地方且不触底
是“下沉”的最终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
①排水量:轮船排开水的__质量__.
②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可以使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增大浮力.
③浮力的计算:F浮=m排g=G物.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__重量__来实现浮沉.
(3)热气球和飞艇:充入的是比空气密度__小__的气体,利用充气和放气来控制体积,实现上升或下降.
(4)密度计: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制成.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待测液体的密度就越小.
【图片解读】
1.如图1所示,人之所以能浮在死海水面上,是因为人体密度__小于__海水密度.人静止时,人所受的浮力__等于__人的重力.(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图1
2.如图2所示,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中,鸡蛋静止时分别沉底、悬浮.若鸡蛋在水和盐水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F1__<__F2.(填“<”“>”或“=”)
3.如图3,密度计刻度越往上示数越__小__,当密度计放入液体中时,处于__漂浮__状态,其浮力等于密度计的__重力__.根据:F浮=G即ρ液gV排=G物,当ρ液变小时,因为G物不变,所以V排变大,即密度计浸入到液体中的体积变大.
图3
重难点1 浮力的计算
(2018·常德)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10 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4__N,其密度是__2.5×103__kg/m3.(ρ水=1.0×103 kg/m3)
【变式训练1】 例题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为__竖直向上__,将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 kg/m3的液体中,则静止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3.2__N,测力计的示数为__6.8__N.
【变式训练2】 例题中,将小球一半体积浸没在某种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静止时排开液体的质量为__1__kg.(g取10 N/kg)
重难点2 物体浮沉的定性分析
(2018·南充一诊)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
A.它们浸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变式训练3】 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在丙液体中沉底,如图所示.根据条件比较以下物理量的关系:
(1)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__ρ甲>ρ乙>ρ丙__.
(2)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__F甲=F乙>F丙__.
(3)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__m甲=m乙>m丙__.
(4)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__p甲>p乙>p丙__.
(5)三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关系:__p′甲>p′乙>p′丙__.
实验1 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
计示数/N
2.2
2.0
1.7
1.7
1.9
(2019·德州)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A B C D E F
甲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D、E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_液体密度__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1__N,金属块密度为__2.7×103__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4)F中液体密度为__0.8×103__kg/m3.
(5)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__.
乙
(6)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添加合适的物体设计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_取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测出它们各自的重力,即可知其质量,然后分别用测力计吊着浸没到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根据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得出结论__.
实验2 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019·福建)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
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
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
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__G-F__,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__G1-G2__.(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
(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
a.__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__.
b.__小桶中的水无法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__.
(3)若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则__能__(填“能”或“不能”)用该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铅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铅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铅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C)
A.两者所受浮力一样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乒乓球浮在水面上受浮力,铅球沉底不受浮力
2.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图所示,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 N,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2 N,则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__3__N,如将物体再下沉5 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1.2__N.
3.(2019·南充三诊)把体积是1 dm3,密度为0.6×103 kg/m3的木块浸没到水中,放手后,它将__上浮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后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是__6__N.
4.(2019·巴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p乙;两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甲__<__F乙.(填“>”“<”或“=”).
5.(2019·乐山)如图甲,一个质量为270 g的铝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某未知液体的液面.将铝块缓慢浸入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浸入深度的变化如图乙.则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__1.2__N,液体的密度为__1.2×103__kg/m3(g取10 N/kg,ρ铝=2.7×103 kg/m3).
第11讲 浮力
命题点1 阿基米德原理 浮沉条件的理解
1.(2019·广元)一只塑料球,放在酒精中恰好悬浮,而放在水中则漂浮在水面上.该球在这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C)
A.在酒精中受的浮力大 B.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所受浮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2019·成都)将一枚重为0.5 N的鸡蛋放入一杯均匀盐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然后向杯子里加入一些清水,则(A)
A.鸡蛋会下沉
B.鸡蛋的重力增加
C.鸡蛋所受浮力变大
D.鸡蛋所受浮力为0.5 N
3.(2019·广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立方体A、B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D)
A.FA<FB p甲=p乙 B.FA=FB p甲=p乙
C.FA=FB p甲<p乙 D.FA=FB p甲>p乙
4.(多选)(2019·泸州)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水,待水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
A.乙球的重力与它受到的浮力相等
B.甲球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甲、乙、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D.甲、乙、丙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第4题图 第5题图
5.(2018·德阳)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D)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命题点2 浮力的相关计算
6.(2019·南充)A、B两个实心球,已知=,=,现将两球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则两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可能是(C)
A.两球均漂浮 B.两球均浸没
C.A球浸没,B球漂浮 D.B球浸没,A球漂浮
7.(2019·雅安)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等质量的水放在台秤上,用细线悬挂着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逐渐将它们全部浸没在水中(球未接触到容器底,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甲、乙的示数分别为N1和N2,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已知ρ铅>ρ铝,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
A.N1=N2 T1>T2 B.N1>N2 T1>T2
C.N1T2 D.N1>N2 T1
8.(2019·内江)质量为8 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80__N.浮力的方向是__竖直向上__.(g取10 N/kg)
9.(2019·德阳)如图,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体积为2×10-4 m3,质量为0.54 kg的矩形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再向容器中加入水至14 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_1__400__Pa,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__3.4__N(金属块与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2019·德阳)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逐渐竖直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变化关系如图,则圆柱体M的底面积为__2.4×10-3__m2(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1.(2019·南充)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当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 N,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是__9__N,该物体的密度为__0.75×103__ kg/m3.(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命题点3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12.(2016·泸州)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她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比较图B和C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__体积__有关.
(2)比较图C和E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
(3)比较图C和__D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图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0.8__N.
(5)比较图C和E可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__大于__ 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
13.(2017·凉山)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甲 乙 丙 丁
A.如图甲,用测力计测出某物体所受的重力.
B.如图乙,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C.如图丙,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D.如图丁,测出空小桶所受的重力.
同时将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物体所受的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读数/N
浮力/N
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N
空小桶所受的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
2
1
__1__
2.2
__1.2__
__1__
(1)该同学由于粗心缺少了一些数据,请根据实验操作图将表格补充完整.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调整实验步骤顺序为__DABC__(只填字母序号).
(3)分析实验,可得出实验结论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__.
练习1
1.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A)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航行的“辽宁号”
C.下潜的“蛟龙”号 D.上升的热气球
2.(2019·南充一诊)如图所示,A为木块,B铝块,C为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D)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19·广州)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甲、乙所受浮力相比(C)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4.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如下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的是(A)
A B C D
5.(2019·湘西)一个体积为1×10-3 m3的铁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它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__10__N(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
6.(2019·天津)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为__1__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1.5__N.
7.(2019·哈尔滨)如图,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测力计拉着重为4 N、体积为100 cm3的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重为__1__N,石块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__3__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8.(2019·南充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装置.
(1)小军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按如图所示A、B、C、D四个步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如果__F1-F2__与__F3-F4__(两空都用含F1、F2、F3、F4的代数式表示)相等,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小芳同学完成步骤A读出拉力F1后,直接完成步骤E:将石块浸没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静止时,测得水面比石块未放入时升高了H,则石块的密度ρ石=____.(用题中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9.(2019·湘潭)小球悬浮在静止于斜面上的杯内液体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
图.(设两个力的作用点都在球心)
10.(2019·北京)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6 N.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8 N,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解:(1)由称重法可得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F1-F2=2.6 N-1.8 N=0.8 N
(2)由F浮=ρgV排可得,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V排===8×10-5 m3
11.如图所示,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某液体中,h1=10 cm,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8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液体的密度为0.8×103 g/m3
B.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 N
C.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8×104 Pa
D.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18 N
12.(2019·泰安)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 N.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液体中,当零件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 N,则金属零件的体积是(g取10 N/kg)(B)
A.2×10-4 m3 B.2.5×10-4 m3
C.6×10-4 m3 D.7.5×10-4 m3
13.(2018·南充三模)如图(a)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其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若不计水的阻力,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该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和该石料的密度分别为(C)
(a) (b)
A.1 400 N 1×103 kg/m3
B.900 N 1.4×103 kg/m3
C.500 N 2.8×103 kg/m3
D.500 N 1.4×103 kg/m3
14.(2019·南充阆中市三模)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将一个质量为600 g、体积为300 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内的水中(水没有溢出,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__1.5__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__4.5__N,将A缓慢提起直至将底部拉至水面的过程中,烧杯对台秤的压强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18·天水)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6 kg(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试计算: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木块所受的浮力:
F浮=G排=m排g=0.6 kg×10 N/kg=6 N
(2)因为木块在水中漂浮,
所以,木块的重力:G木=F浮=6 N
则木块的质量:m木===0.6 kg
木块为正方体,所以木块的体积:
V木=(0.1 m)3=10-3 m3
则木块的密度:ρ木===0.6×103 kg/m3
(3)正方体木块的底面积:S=(0.1 m)2=10-2 m2
浮力产生的实质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即F浮=F向上-F向下,
木块漂浮,则F向下=0,
所以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向上=F浮=6 N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600 Pa
练习2
1.(2019·菏泽)人们常用“生沉熟浮”来判断饺子是否煮熟,煮熟后的饺子会漂起来的原因是(C)
A.饺子的重力减小了
B.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增大了
C.饺子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
D.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减小了
2.(2019·淮安)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A)
A.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
B.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C.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D.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3.(2019·江西)“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潜水艇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
B.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
C.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D.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4.(2019·郴州)A、B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试判断两种情况下,烧杯中水面的高度h甲、h乙的大小关系为(C)
A.h甲<h乙 B.h甲>h乙
C.h甲=h乙 D.无法判断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所示,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水母身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改变自身体积,从而能在水中上浮与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水母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水母悬浮时,若体积变大时则会上浮
C.水母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水母漂浮时比沉在水底时排开水的重力小
6.(2019·株洲)用量筒、空瓶、小球和适量的水依次完成图示甲、乙、丙三步实验,量筒读数依次为V1、V2和V3.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小球(D)
A.体积为V2-V1 B.体积为V2-V3
D.质量为ρ(V3-V1) C.质量为ρ(V2-V1)
7.(2019·西宁)一个质量为60 g、体积为100 cm3的物体放入酒精(ρ酒精=0.8×103 kg/m3)中,物体静止时,物体在酒精中的体积与物体总体积的比值为(A)
A.3∶4 B.3∶5 C.1∶2 D.2∶3
8.(2019·南充名校联考)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乙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9.(2019·南充一诊)用手把一个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15 N,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20 N,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5__N;若物块重为8 N,放手后这个物块将__下沉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10.(2018·连云港)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重力,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变小__,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2019·德阳旌阳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10 cm,漂浮于盛有足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有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则该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7.5__N,该物块的密度是__0.75×103__ kg/m3.
12.(2018·遵义)在一次抗洪救灾行动中,一名质量为60 kg的武警战士登上一艘自重为540 kg的冲锋舟准备抢险救灾,此时漂浮在水面上的冲锋舟排开水的体积为__0.6__m3,若其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 m3,最多还能装载质量为__600__ kg的人和物资.(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3.(2019·咸宁)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B容器的液面高于A容器的液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1、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F1一定大于F2 B.F1一定小于F2
C.F1不可能大于F2 D.F1不可能小于F2
14.(2019·昆明)一个物体静止在水中,如图a所示,将它提高到最高位置(如图b)静止释放,假设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那么物体会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如图c),然后在最高和最低两个位置之间不停地做上下运动.忽略容器内液面高度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b c
A.物体向下运动至图a位置时,速度最大
B.物体到达最低位置时,浮力大于重力
C.物体向上运动至图a位置时,浮力小于重力
D.物体到达最高位置时,速度等于0
15.(2019·贵港)三块完全相同的冰块分别漂浮在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这三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当冰块熔化后,甲液体液面高度不变,乙液体液面高度升高,丙液体液面高度降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16.(多选)(2019·南充名校联考)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 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 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精=0.8×103 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物块的质量是72 g
B.物块的体积是90 cm3
C.物块的密度是0.9×103 kg/m3
D.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漂浮
17.(2018·南充三诊)将一个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放入水和酒精当中,则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之比为__9∶10__;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之比是__9∶8__.(ρ酒精=0.8×103 kg/m3)
18.(2019·南充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体积为V=300 cm3的木块在绳子向下的拉力F=2 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ρ水=1.0×103 kg/m3,绳子重力不计,g取10 N/kg).求:
(1)木块的重力;
(2)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3)如果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则剪断绳子前后物体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帕?
解:(1)木块此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 kg/m3×10 N/kg×300×10-6 m3=3 N
木块重力:G木=F浮-F=3 N-2 N=1 N
(2)因为浮力大于木块重力,剪断绳子后,木块上浮,最后静止时漂浮在水面,F′浮=G木=1 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1×10-4 m3
(3)因为盛有液体的容器为圆柱形,则有
Δp====200 Pa
第11讲 浮力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__向上__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方向__竖直向上__.
2.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__不同__.F浮=F向上-F向下.
3.称重法测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__G-F拉__.
4.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__和__液体的密度__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__大__.
【提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故不受浮力作用.
【图片解读】
1.如图所示,用手把空的饮料罐缓慢地按入水中,在饮料罐浸没之前,越往下按感觉越费力,验证了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__体积__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__上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__等于__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
F浮=①__G排__=m排g=②__ρ液V排g__.
3.适用条件: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浮力都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
【提示】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上时,V排<V物.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判断
上浮
下沉
漂浮
悬浮
沉底
F浮①__>__G物
F浮②__<__G物
F浮③__=__G物
F浮④__=__
G物
F浮+F支
⑤__=__G物
ρ液⑥__>__ρ物
ρ液⑦__<__ρ物
ρ液⑧__>__ρ物
V排⑨__<__
V物
ρ液⑩__=__ρ物
V排⑪__=__
V物
ρ液⑫__<__
ρ物
V排⑬__=__
V物
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是“上浮”的最终状态
可以停留在液面下任何地方且不触底
是“下沉”的最终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
①排水量:轮船排开水的__质量__.
②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可以使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增大浮力.
③浮力的计算:F浮=m排g=G物.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__重量__来实现浮沉.
(3)热气球和飞艇:充入的是比空气密度__小__的气体,利用充气和放气来控制体积,实现上升或下降.
(4)密度计: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制成.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待测液体的密度就越小.
【图片解读】
1.如图1所示,人之所以能浮在死海水面上,是因为人体密度__小于__海水密度.人静止时,人所受的浮力__等于__人的重力.(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图1
2.如图2所示,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中,鸡蛋静止时分别沉底、悬浮.若鸡蛋在水和盐水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F1__<__F2.(填“<”“>”或“=”)
3.如图3,密度计刻度越往上示数越__小__,当密度计放入液体中时,处于__漂浮__状态,其浮力等于密度计的__重力__.根据:F浮=G即ρ液gV排=G物,当ρ液变小时,因为G物不变,所以V排变大,即密度计浸入到液体中的体积变大.
图3
重难点1 浮力的计算
(2018·常德)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10 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4__N,其密度是__2.5×103__kg/m3.(ρ水=1.0×103 kg/m3)
【变式训练1】 例题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为__竖直向上__,将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 kg/m3的液体中,则静止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3.2__N,测力计的示数为__6.8__N.
【变式训练2】 例题中,将小球一半体积浸没在某种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静止时排开液体的质量为__1__kg.(g取10 N/kg)
重难点2 物体浮沉的定性分析
(2018·南充一诊)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
A.它们浸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变式训练3】 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在丙液体中沉底,如图所示.根据条件比较以下物理量的关系:
(1)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__ρ甲>ρ乙>ρ丙__.
(2)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__F甲=F乙>F丙__.
(3)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__m甲=m乙>m丙__.
(4)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__p甲>p乙>p丙__.
(5)三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关系:__p′甲>p′乙>p′丙__.
实验1 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
计示数/N
2.2
2.0
1.7
1.7
1.9
(2019·德州)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A B C D E F
甲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D、E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_液体密度__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1__N,金属块密度为__2.7×103__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4)F中液体密度为__0.8×103__kg/m3.
(5)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__.
乙
(6)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添加合适的物体设计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_取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测出它们各自的重力,即可知其质量,然后分别用测力计吊着浸没到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根据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得出结论__.
实验2 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019·福建)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
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
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
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__G-F__,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__G1-G2__.(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
(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
a.__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__.
b.__小桶中的水无法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__.
(3)若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则__能__(填“能”或“不能”)用该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铅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铅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铅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C)
A.两者所受浮力一样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乒乓球浮在水面上受浮力,铅球沉底不受浮力
2.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图所示,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 N,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2 N,则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__3__N,如将物体再下沉5 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1.2__N.
3.(2019·南充三诊)把体积是1 dm3,密度为0.6×103 kg/m3的木块浸没到水中,放手后,它将__上浮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后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是__6__N.
4.(2019·巴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p乙;两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甲__<__F乙.(填“>”“<”或“=”).
5.(2019·乐山)如图甲,一个质量为270 g的铝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某未知液体的液面.将铝块缓慢浸入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浸入深度的变化如图乙.则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__1.2__N,液体的密度为__1.2×103__kg/m3(g取10 N/kg,ρ铝=2.7×103 kg/m3).
第11讲 浮力
命题点1 阿基米德原理 浮沉条件的理解
1.(2019·广元)一只塑料球,放在酒精中恰好悬浮,而放在水中则漂浮在水面上.该球在这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C)
A.在酒精中受的浮力大 B.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所受浮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2019·成都)将一枚重为0.5 N的鸡蛋放入一杯均匀盐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然后向杯子里加入一些清水,则(A)
A.鸡蛋会下沉
B.鸡蛋的重力增加
C.鸡蛋所受浮力变大
D.鸡蛋所受浮力为0.5 N
3.(2019·广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立方体A、B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D)
A.FA<FB p甲=p乙 B.FA=FB p甲=p乙
C.FA=FB p甲<p乙 D.FA=FB p甲>p乙
4.(多选)(2019·泸州)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水,待水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
A.乙球的重力与它受到的浮力相等
B.甲球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甲、乙、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D.甲、乙、丙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第4题图 第5题图
5.(2018·德阳)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D)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命题点2 浮力的相关计算
6.(2019·南充)A、B两个实心球,已知=,=,现将两球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则两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可能是(C)
A.两球均漂浮 B.两球均浸没
C.A球浸没,B球漂浮 D.B球浸没,A球漂浮
7.(2019·雅安)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等质量的水放在台秤上,用细线悬挂着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逐渐将它们全部浸没在水中(球未接触到容器底,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甲、乙的示数分别为N1和N2,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已知ρ铅>ρ铝,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
A.N1=N2 T1>T2 B.N1>N2 T1>T2
C.N1
9.(2019·德阳)如图,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体积为2×10-4 m3,质量为0.54 kg的矩形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再向容器中加入水至14 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_1__400__Pa,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__3.4__N(金属块与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2019·德阳)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逐渐竖直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变化关系如图,则圆柱体M的底面积为__2.4×10-3__m2(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1.(2019·南充)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当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 N,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是__9__N,该物体的密度为__0.75×103__ kg/m3.(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命题点3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12.(2016·泸州)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她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比较图B和C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__体积__有关.
(2)比较图C和E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
(3)比较图C和__D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图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0.8__N.
(5)比较图C和E可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__大于__ 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
13.(2017·凉山)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甲 乙 丙 丁
A.如图甲,用测力计测出某物体所受的重力.
B.如图乙,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C.如图丙,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D.如图丁,测出空小桶所受的重力.
同时将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物体所受的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读数/N
浮力/N
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N
空小桶所受的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
2
1
__1__
2.2
__1.2__
__1__
(1)该同学由于粗心缺少了一些数据,请根据实验操作图将表格补充完整.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调整实验步骤顺序为__DABC__(只填字母序号).
(3)分析实验,可得出实验结论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__.
练习1
1.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A)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航行的“辽宁号”
C.下潜的“蛟龙”号 D.上升的热气球
2.(2019·南充一诊)如图所示,A为木块,B铝块,C为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D)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19·广州)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甲、乙所受浮力相比(C)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4.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如下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的是(A)
A B C D
5.(2019·湘西)一个体积为1×10-3 m3的铁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它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__10__N(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
6.(2019·天津)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为__1__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1.5__N.
7.(2019·哈尔滨)如图,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测力计拉着重为4 N、体积为100 cm3的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重为__1__N,石块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__3__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8.(2019·南充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装置.
(1)小军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按如图所示A、B、C、D四个步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如果__F1-F2__与__F3-F4__(两空都用含F1、F2、F3、F4的代数式表示)相等,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小芳同学完成步骤A读出拉力F1后,直接完成步骤E:将石块浸没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静止时,测得水面比石块未放入时升高了H,则石块的密度ρ石=____.(用题中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9.(2019·湘潭)小球悬浮在静止于斜面上的杯内液体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
图.(设两个力的作用点都在球心)
10.(2019·北京)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6 N.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8 N,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解:(1)由称重法可得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F1-F2=2.6 N-1.8 N=0.8 N
(2)由F浮=ρgV排可得,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V排===8×10-5 m3
11.如图所示,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某液体中,h1=10 cm,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8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液体的密度为0.8×103 g/m3
B.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 N
C.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8×104 Pa
D.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18 N
12.(2019·泰安)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 N.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液体中,当零件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 N,则金属零件的体积是(g取10 N/kg)(B)
A.2×10-4 m3 B.2.5×10-4 m3
C.6×10-4 m3 D.7.5×10-4 m3
13.(2018·南充三模)如图(a)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其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若不计水的阻力,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该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和该石料的密度分别为(C)
(a) (b)
A.1 400 N 1×103 kg/m3
B.900 N 1.4×103 kg/m3
C.500 N 2.8×103 kg/m3
D.500 N 1.4×103 kg/m3
14.(2019·南充阆中市三模)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将一个质量为600 g、体积为300 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内的水中(水没有溢出,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__1.5__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__4.5__N,将A缓慢提起直至将底部拉至水面的过程中,烧杯对台秤的压强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18·天水)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6 kg(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试计算: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木块所受的浮力:
F浮=G排=m排g=0.6 kg×10 N/kg=6 N
(2)因为木块在水中漂浮,
所以,木块的重力:G木=F浮=6 N
则木块的质量:m木===0.6 kg
木块为正方体,所以木块的体积:
V木=(0.1 m)3=10-3 m3
则木块的密度:ρ木===0.6×103 kg/m3
(3)正方体木块的底面积:S=(0.1 m)2=10-2 m2
浮力产生的实质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即F浮=F向上-F向下,
木块漂浮,则F向下=0,
所以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向上=F浮=6 N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600 Pa
练习2
1.(2019·菏泽)人们常用“生沉熟浮”来判断饺子是否煮熟,煮熟后的饺子会漂起来的原因是(C)
A.饺子的重力减小了
B.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增大了
C.饺子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
D.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减小了
2.(2019·淮安)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A)
A.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
B.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C.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D.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3.(2019·江西)“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潜水艇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
B.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
C.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D.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4.(2019·郴州)A、B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试判断两种情况下,烧杯中水面的高度h甲、h乙的大小关系为(C)
A.h甲<h乙 B.h甲>h乙
C.h甲=h乙 D.无法判断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所示,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水母身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改变自身体积,从而能在水中上浮与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水母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水母悬浮时,若体积变大时则会上浮
C.水母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水母漂浮时比沉在水底时排开水的重力小
6.(2019·株洲)用量筒、空瓶、小球和适量的水依次完成图示甲、乙、丙三步实验,量筒读数依次为V1、V2和V3.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小球(D)
A.体积为V2-V1 B.体积为V2-V3
D.质量为ρ(V3-V1) C.质量为ρ(V2-V1)
7.(2019·西宁)一个质量为60 g、体积为100 cm3的物体放入酒精(ρ酒精=0.8×103 kg/m3)中,物体静止时,物体在酒精中的体积与物体总体积的比值为(A)
A.3∶4 B.3∶5 C.1∶2 D.2∶3
8.(2019·南充名校联考)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乙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9.(2019·南充一诊)用手把一个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15 N,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20 N,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5__N;若物块重为8 N,放手后这个物块将__下沉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10.(2018·连云港)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重力,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变小__,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2019·德阳旌阳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10 cm,漂浮于盛有足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有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则该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7.5__N,该物块的密度是__0.75×103__ kg/m3.
12.(2018·遵义)在一次抗洪救灾行动中,一名质量为60 kg的武警战士登上一艘自重为540 kg的冲锋舟准备抢险救灾,此时漂浮在水面上的冲锋舟排开水的体积为__0.6__m3,若其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 m3,最多还能装载质量为__600__ kg的人和物资.(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3.(2019·咸宁)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B容器的液面高于A容器的液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1、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F1一定大于F2 B.F1一定小于F2
C.F1不可能大于F2 D.F1不可能小于F2
14.(2019·昆明)一个物体静止在水中,如图a所示,将它提高到最高位置(如图b)静止释放,假设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那么物体会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如图c),然后在最高和最低两个位置之间不停地做上下运动.忽略容器内液面高度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b c
A.物体向下运动至图a位置时,速度最大
B.物体到达最低位置时,浮力大于重力
C.物体向上运动至图a位置时,浮力小于重力
D.物体到达最高位置时,速度等于0
15.(2019·贵港)三块完全相同的冰块分别漂浮在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这三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当冰块熔化后,甲液体液面高度不变,乙液体液面高度升高,丙液体液面高度降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16.(多选)(2019·南充名校联考)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 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 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精=0.8×103 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物块的质量是72 g
B.物块的体积是90 cm3
C.物块的密度是0.9×103 kg/m3
D.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漂浮
17.(2018·南充三诊)将一个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放入水和酒精当中,则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之比为__9∶10__;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之比是__9∶8__.(ρ酒精=0.8×103 kg/m3)
18.(2019·南充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体积为V=300 cm3的木块在绳子向下的拉力F=2 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ρ水=1.0×103 kg/m3,绳子重力不计,g取10 N/kg).求:
(1)木块的重力;
(2)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3)如果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则剪断绳子前后物体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帕?
解:(1)木块此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 kg/m3×10 N/kg×300×10-6 m3=3 N
木块重力:G木=F浮-F=3 N-2 N=1 N
(2)因为浮力大于木块重力,剪断绳子后,木块上浮,最后静止时漂浮在水面,F′浮=G木=1 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1×10-4 m3
(3)因为盛有液体的容器为圆柱形,则有
Δp====200 Pa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