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模拟4)
展开哈市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模拟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记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言简意赅 (hāi) 吝(lìn)啬 B.物竟( jìnɡ)天择 胆怯( què)
C.急不暇(xiá)择 睿(ruì)智 D.芳草如菌 (yīn ) 取谛(dì)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我们很忙碌的时候,终日里再没谈天的工夫。
B.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
C.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D.看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根据之一是要看他是否注重细节。
3.对下列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满地”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来”。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的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4.(2014•哈尔滨)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江-----私放晁盖(《水浒传》) B.华子良-----狱中装疯(《红岩》)
C.诸葛亮-----火烧连营(《三国演义》) D.鲁滨逊-----荒岛造船(《鲁滨逊漂流记》)
5.对下面文段中加线句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4月29日哈格尔宣称,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美国反对任何旨在削弱日本行政管辖权的单方面行为。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4月30日在华盛顿就美防长关于钓鱼岛争端的言论对部分中国媒体发表谈话时警告说,挑起紧张局势、加剧紧张局势的是日本方面,事实和是非都很清楚,希望其他方面不要去搬日本这块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A.警告美国不要干涉钓鱼岛的争端,要采取中立立场。
B.警告美国日本也是美国的敌人,不能一味纵容它。
C.警告美国中日局势紧张对美国没有什么好处。
D.警告美国不要妄图利用日本对付中国,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6.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是( )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会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
A.冬天更好,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
B.冬天更好,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
C.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D.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
7.古诗词填空(7分)
(1)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山岛竦峙。《观沧海》
(3)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4)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
(5)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
(6)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
二、阅读(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小题。(满分:10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 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俄而: 未若: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差可拟。
10. 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请用原文回答。(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小题。(满分:12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天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似乎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来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灰尘把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却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沙滩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我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垫过杯子扫过灰尘的书,似乎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11.“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分)
1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①【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 怎样的心理?)
13.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4.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9小题.(满分:14分)
忘记它
那天我去乡下采访一个老中医,就随意问了一下自己的病。我老是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哽着,咽不下,摸摸又没有,在各大医院看了个遍,做了多种检查,诊断结果都一样:慢性咽炎。吃了多家的药,但总是不见彻底好。
他是个憨厚的人,胖胖的,行动慢慢的,他笑眯眯地看着我,略带羞涩地说:“忘了它。”
“忘了它?”我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医生说的话吗?
“是的,”他坐正了身子,说,“忘了它。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在你的其他部位,比如说皮肤,你挠挠也就算了;要是你忙的话,可能都忘记挠了。有时候我们割草,忙得很,到家洗手时才发现,手腕上给茅草割出了许多条血痕。”他卷起袖子给我看,“你是读过新学问的,你知道我们生活在细菌包围的世界中,如果人的眼睛是放大镜,恐怕会被自己吓出病来。还有,如果身体各部严格按照标准来说,我们没有谁是全部都合格的。我们都是带着病的人,又在不知不觉中自愈着。”
我直愣愣地看着他。他却不说了,微笑地看着我。我问:“忘了就好了?”
“是的。”他微笑地看着我,一点也不迟疑,“许多病,是靠时间来治愈的,比如说,你听……”
我听到微雨中有悲凉的唢呐声,那是有老人去世了。最亲近的人阴阳两隔,那种凄怆、绝望,是没有任何一个医生可以治疗的,世界上也没有哪一本书上,记载着治疗绝望的药方,只有靠时间的粒子慢慢地愈合伤口,慢慢地淡化、忘记。还有失恋的痛苦,如刀锋般割裂了皮肤,只觉得天地失色,寝食难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每一个人少年时都经历过吧,可很多年后回望,嘴角却是挂着微笑的。
小时候我栽过树,但是很少有成活的,原因不是我侍弄得不够,而是太殷勤了。我隔两天就要把它们拔出来看看,是否长了新根;轻轻划开树皮,看它们是不是还绿着。太公说:你要忘记它们,它们才能长得好。我哪里能忘记?结果它们都死掉了。就像创可贴下的伤痕,老是揭开看看,忍不住弄一弄,就很难愈合;就像失恋之后,老是翻看爱情的遗物,哪里能愈合伤口?
生活里也有很多需要忘记的例子。难免有许多不平,太过计较只会让自己钻牛角尖,改变不了现实,却能让自己痛苦;难免有很多误会和伤害,太过关注并不能弥补和消解,却只会让自己受伤;难免会有许多失去,太过珍惜并不能挽回,却只会让自己伤怀。忘记是治疗伤痛的办法。忘记是给伤口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完成生长、愈合和涅槃。所有人事,都像药材浸在时间的溶液里,若有对症的触发,就能自动流向那伤口,在你遗忘的背后,在静静的能滋生青苔的深夜里,完成对伤口的拥抱、抚摸、安慰和缝合。时间的手,柔软而神奇,捏合处,或有痕,或无痕。
忘记是一个转背的姿态,对于不能改变的、无法挽回的,就不必常常想起,这是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慈悲。面前曾经是刀锋冰冷、山石嶙峋,转身后便是如秋叶般静美,春夜般馨香。忘记它,就是选择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活法,就是把病痛留给时间,因为你会越来越智慧,你会完成自愈。
这位老中医是五十年代生人,原是中医世家,经历过很多苦难。如今他只有一间旧屋,几卷旧书,一帮文朋诗友,还有一个老伴,他似乎很知足很满意。他温雅宽厚,笑眯眯地对着这个世界,他一定是善于忘记的。
1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忘记它”的妙处。(3分)
16.简要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17.请对下面的句子做简要赏析。(3分)
面前曾经是刀锋冰冷、山石嶙峋,转身后便是如秋叶般静美,春夜般馨香。
18.请简要概括老中医的形象。(3分)
19.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忘记”是包治一切的灵丹妙药吗?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四)(2017·扬州)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3小题(满分:11分)
后生可畏
刘斌立
①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②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 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④“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 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⑤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⑥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 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⑦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⑧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⑨“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⑩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 交集。
⑪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 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⑫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⑬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⑭“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⑮“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 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⑯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⑰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
20.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3分)
____①____——被迫备考律师——____②____——____③____——帮助穷人打官司
21.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4分)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22.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3分)
23.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24.(2013•吉林)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题目:远去的声音
作文二: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十四岁那年,一位会看相的同乡对我母亲说:‘你儿子眼眸无神,骨瘦如柴,未来恐难成大器。’母亲安慰和鼓励我说:‘阿诚,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当年我们一家生活在战乱、父亲病故、贫穷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我那时唯一的信念就是﹣﹣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
“你成功地追求自我,前途光明远大,那么下一阶段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有能力的人,要为人类谋幸福。历史上很多有创意、有抱负的人和群体,同心合力,在追求无我中,推动社会改革进步。”
“各位同学,我们不一定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我们谨守正知、正行、正念。因此我们可以高声回应社会:我们一生未曾不仁不义、不善不正。让我们一起共勉,同塑美好的世界。”
(摘自《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十周年庆典上的演讲》)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