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电负性
[基础过关]
题组一:电负性的判断及应用
1.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小
C.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答案D
解析:主族元素原子的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电离能有特例,如电负性:O>N,但第一电离能:N>O,A错误;一般来说,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B错误;C项没有考虑过渡元素的情况。
2.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
A.Li,F B.Na,F
C.Na,Cl D.Mg,O
答案B
解析:所给元素中Na的电负性最小,故钠的金属性最强,F的电负性最大,故F的非金属性也最强,所以Na和F形成的化学键中共价键的成分最少。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元素电负性越大表示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元素电负性越大表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元素电负性很小表示该元素的单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④元素电负性很大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般易得到电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元素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①错、②对;电负性越小,表示该元素单质还原性越强,③错。
4.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
A.1s22s22p4 B.1s22s22p63s23p3
C.1s22s22p63s23p2 D.1s22s22p63s23p64s2
答案A
解析:根据四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可知,选项A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应最容易得到电子,电负性最大。
题组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
5.如图所示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种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y轴表示的可能是( )
A.第一电离能 B.电负性
C.原子半径 D.元素的金属性
答案B
解析:第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趋势,但Mg、P反常,故A错误。11~17号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负性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减弱,故B正确,C、D错误。
6.下表中是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元素 | A | B | C | D | E |
最低化合价 | -4 | -2 | -1 | -2 | -1 |
电负性 | 2.5 | 2.5 | 3.0 | 3.5 | 4.0 |
A.C、D、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C>D>E
B.元素A的原子最外层轨道中无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
C.元素B、C之间不可能形成化合物
D.与元素B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的单质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电负性和最低化合价,推知A为C元素,B为S元素、C为Cl元素、D为O元素、E为F元素。A项,C、D、E的氢化物分别为HCl、H2O、HF,稳定性:HF>H2O>HCl;B项,元素A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2p2上的两个电子分占两个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C项,S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Cl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们之间可形成S2Cl2等化合物;D项,Na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OH和H2。
7.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X显负价,Y显正价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
D.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答案D
解析: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所以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A正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Y,则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的酸性,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C正确;一般非金属性强的第一电离能大,但O的非金属性比N大,第一电离能却N>O,D错误。
8.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种元素A、B、C、D分别为O、Ca、Na、Ar
B.元素A、B、C两两组成的化合物可为CaO、CaO2、Na2O、Na2O2等
C.元素A、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C
D.元素B、C电负性大小关系为B>C
答案C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由题意知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的K层和L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它的M层电子为8个,N层电子为2个,故B元素为钙;C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钠;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氩。选项C中,A的简单离子O2-和C的简单离子N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序大径小”的规律知r(O2-)>r(Na+)。
9.下列物质组成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可能大于1.8的化合物是( )
A.CH4 B.CO
C.NO2 D.Na2O
答案D
[能力提升]
9.某班学生对BeCl2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进行集体探究,从经验看铍是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氯元素易得到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查表得知,Be的电负性是1.5,Cl的电负性是3.0,则BeCl2应为________化合物。
(2)工业上制取BeCl2的方法是将得到的BeCl2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灼烧,防止BeCl2水解,请写出BeCl2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实验验证,熔融的BeCl2不能导电,说明它是________化合物;BeCl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溶液中能电离,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周期表中,铍元素和铝元素恰好处于对角线位置,根据对角线法则,BeCl2应与________(填“MgCl2”或“AlCl3”)化学性质更相似。
(5)0.1 mol氢氧化铍恰好能和100 mL 0.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共价
(2)BeCl2+2H2O2HCl+Be(OH)2
(3)共价 BeCl2===Be2++2Cl-
(4)AlCl3
(5)Be(OH)2+2NaOH===Na2BeO2+2H2O
10.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C元素基态原子的s能级与p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D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单位:kJ·mol-1,下同)至第四电离能分别为578、1 817、2 745、11 575,F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与C原子的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B的电负性________(填“>”或“<”)F的电负性。
(2)写出D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该原子的能层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元素E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3)2Al+2OH-+2H2O===2AlO+3H2↑
解析:根据题目叙述可得,D应为Na元素,A、C的原子序数小于D的原子序数,故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22s22p2和1s22s22p4,A为C元素,C为O元素,则B为N元素,F为S元素。根据E的电离能可知,E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E为Al元素。N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强,故电负性:N>S。Na为11号元素,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即可写出其电子排布图。
11.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则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负电荷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元素 | Li | Be | B | C | O | F |
x值 | 1.0 | 1.5 | 2.0 | 2.5 | 3.5 | 4.0 |
元素 | Na | Al | Si | P | S | Cl |
x值 | 0.9 | 1.5 | 1.8 | 2.1 | 2.5 | 3.0 |
(1)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范围:
______<x(N)<________;________<x(Mg)<________。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有机物结构式为,在S—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谁?__________(写原子名称)。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电负性的差值Δ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Δ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
答案 (1)2.5 3.5 0.9 1.5 (2)x值越小,半径越大 (3)氮 (4)共价键 (5)第六周期ⅠA族
解析:由所给数据分析知:同周期,从左到右,x值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x值逐渐减小,则(1)同周期中x(Na)<x(Mg)<x(Al),同主族中x(Mg)<x(Be),综合可得:0.9<x(Mg)<1.5,同理:2.5<x(N)<3.5。(2)x值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与原子半径的恰好相反,即:同周期(同主族)中,x值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3)对比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的x值可知:x(B)>x(Si),x(C)>x(P),x(O)>x(Cl),则可推知:x(N)>x(S),故在S—N中,共用电子对应偏向氮原子。(4)查表知:AlCl3的Δx=1.5<1.7,又x(Br)<x(Cl),所以AlBr3的Δx应小于AlCl3的,为共价键。(5)根据递变规律,x值最小的应为Cs(Fr为放射性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ⅠA族。
12.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d区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①的6个原子与元素③的6个原子形成的某种环状分子名称为____;③和⑦形成的一种常见溶剂的化学式为_____。
(3)元素④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元素⑤(选填“>”、“=”或“<”)的第一电离能;元素⑥的电负性________元素⑦(选填“>”、“=”或“<”)的电负性。
(4)元素⑦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②与元素⑤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Ti 苯 CCl4 > < Be(OH)2+2NaOH===Na2BeO2+2H2O
01 常考题空1 电子排布、电离能与电负性 (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1 常考题空1 电子排布、电离能与电负性 (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7页。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全真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全真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第二课时免费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第二课时免费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