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复习 物理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欧姆定律
展开2020中考复习 物理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欧姆定律
考点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
A.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的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 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D. 每次测量时都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成倍数变化
2.如图所示是王洪同学连接的“电流跟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各器件和连接都良好,闭合开关S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两电表的示数为零
B. 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
C. 两电表的指针迅速发生最大偏转,两电表都损坏
D.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3.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B.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观察下列哪个元件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
A. 变阻器滑片
B. 电压表示数
C. 电流表示数
D. 电阻
5.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A. 多次实验,求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B. 多次实验,取多组数据,寻找规律
C. 保持电路中电阻不变
D. 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6.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________来改变______,从而得到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改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_不变,控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学们在“探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同学做完一次实验后,将5 Ω的电阻改换成10 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会_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4)分析表中数据
请你总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考点二:欧姆定律
1.关于公式I=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
D.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干路总电流为1.6 A,若R1=10 Ω,通过R2的电流为0.4 A,则电源电压为( )
A. 8 V
B. 12 V
C. 4 V
D. 16 V
3.将两个电阻串联,R1=2R2,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若将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
4.有一个电器的电阻值为10 Ω,通过的电流为0.6 A时才能正常工作.现有电源电压为9 V,需将此用电器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接在这个电源上?
考点三:电阻的测量
1.某同学在家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来探究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A. 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丝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B. 灯丝电阻增大时,电流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 灯泡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灯丝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流一定时,灯丝电阻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2.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由图知电流为 ________A,电压为__________V,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_ Ω.
考点四: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将阻值分别为10 Ω和100 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为( )
A. 等于10 Ω
B. 大于10 Ω小于100 Ω
C. 大于100 Ω
D. 小于10 Ω
2.已知R1<R2,那么电阻值最小的是( )
A.R1、R2并联
B.R1、R2串联
C. 只有R1
D. 只有R2
3.一个20 Ω的电阻与一个标有“60 Ω,1 A”的滑动变阻器并联,滑片移动过程中,并联的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
A. 20 Ω与60 Ω之间
B. 15 Ω与20 Ω之间
C. 0 Ω与15 Ω之间
D. 0 Ω与80 Ω之间
4.将30 Ω的电阻接在一电源的两端,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3 A,若把30 Ω的电阻拿走,将10 Ω与60 Ω的电阻分别接在这个电源的两端,那么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是( )
A. 0.9 A,0.15 A
B. 0.15 A,0.9 A
C. 0.1 A,0.6 A
D. 0.6 A,0.1 A
5.如图所示,R1=10 Ω,R2=20 Ω,R3=30 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 A,求:
(1)电源电压多大?
(2)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多大?
(3)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大?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8 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电压表示数为6 V.
求:(1)R1两端的电压;
(2)电源电压;
(3)R2的阻值.
2020中考复习 物理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欧姆定律参考答案
考点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
A.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的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 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D. 每次测量时都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成倍数变化
【答案】B
【解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用控制变量法,每次更换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该实验中只要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即可,电流不必成倍数变化;故B正确.
2.如图所示是王洪同学连接的“电流跟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各器件和连接都良好,闭合开关S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两电表的示数为零
B. 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
C. 两电表的指针迅速发生最大偏转,两电表都损坏
D.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答案】B
【解析】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相当于导线,电流表与电阻R并联后,将电阻R短路,而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因此电流表示数为0,不会损坏电流表;电压表通过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的两极相连,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其示数等于电源电压.故选B.
3.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B.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答案】B
【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导体的电阻保持10 Ω不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则可得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B正确.
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观察下列哪个元件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
A. 变阻器滑片
B. 电压表示数
C. 电流表示数
D. 电阻
【答案】B
5.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A. 多次实验,求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B. 多次实验,取多组数据,寻找规律
C. 保持电路中电阻不变
D. 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答案】B
6.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________来改变______,从而得到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改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_不变,控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电阻的阻值 电流 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2)电压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解析】(1)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而电路中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要改变;为了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就需要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7.同学们在“探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同学做完一次实验后,将5 Ω的电阻改换成10 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会_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4)分析表中数据
请你总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电路图如图所示;
(2)把滑片置于A端 (3)变大 (4)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解析】(1)把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A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用大电阻替换小电阻后,定值电阻阻值变大,定值电阻分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是定值,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8.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答案】
考点二:欧姆定律
1.关于公式I=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
D.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答案】D
【解析】A项必须是对于同一段导体,即电阻不变,其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此选项中没有说明是同一段导体,故错误;B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阻值不随着电压和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故错误;C项必须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故错误;D项据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其电阻成反比,故正确.
2.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干路总电流为1.6 A,若R1=10 Ω,通过R2的电流为0.4 A,则电源电压为( )
A. 8 V
B. 12 V
C. 4 V
D. 16 V
【答案】B
【解析】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R1的电流:I1=I-I2=1.6 A-0.4 A=1.2 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1=I1R1=1.2 A×10 Ω=12 V;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等于电源电压,则电源的电压U=U1=12 V.
3.将两个电阻串联,R1=2R2,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若将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1∶1 2∶1 1∶2 1∶1
【解析】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两电阻串联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即电流之比为1∶1;
由I=可得,电压U=IR,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
U1∶U2=IR1∶IR2=R1∶R2=2∶1.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两电阻并联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电压之比为1∶1;
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
I1∶I2=1∶1=R2∶R1=1∶2.
4.有一个电器的电阻值为10 Ω,通过的电流为0.6 A时才能正常工作.现有电源电压为9 V,需将此用电器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接在这个电源上?
【答案】解:根据I=,
用电器两端电压为U1=IR1=0.6 A×10 Ω=6 V,
串联电阻两端电压为U2=U-U1=9 V-6 V=3 V,
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2==5 Ω.5 Ω
答:需将此用电器串联一个5 Ω的电阻,才能接在9 V电源上.
【解析】已知用电器的阻值和正常工作电流,可以得到两端电压;已知电源电压和用电器两端电压,可以得到串联电阻的电压;已知串联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公式R=得到串联电阻.
考点三:电阻的测量
1.某同学在家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来探究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A. 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丝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B. 灯丝电阻增大时,电流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 灯泡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灯丝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流一定时,灯丝电阻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A
【解析】由图示R-I图象可知,随灯泡电流I的增大,灯丝电阻R增大;由I=,得U=IR,可知,随电流I、电阻R的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故A正确,B错误;由图象可知:一定的电流对应着一定的电阻,由U=IR知,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确定,故C、D错误.
2.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由图知电流为 ________A,电压为__________V,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_ Ω.
【答案】0.3 2.4 8
【解析】由图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其示数为0.3 A;由乙图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分度值为0.1 V,其示数为2.4 V.
根据I=得:R===8 Ω
考点四: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将阻值分别为10 Ω和100 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为( )
A. 等于10 Ω
B. 大于10 Ω小于100 Ω
C. 大于100 Ω
D. 小于10 Ω
【答案】D
【解析】因为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为:=+,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的电阻,即小于各支路中最小的电阻,故总电阻一定小于10 Ω.
2.已知R1<R2,那么电阻值最小的是( )
A.R1、R2并联
B.R1、R2串联
C. 只有R1
D. 只有R2
【答案】A
3.一个20 Ω的电阻与一个标有“60 Ω,1 A”的滑动变阻器并联,滑片移动过程中,并联的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
A. 20 Ω与60 Ω之间
B. 15 Ω与20 Ω之间
C. 0 Ω与15 Ω之间
D. 0 Ω与80 Ω之间
【答案】C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0时,相当于一导线将定值电阻短路,此时并联电阻为0;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最大为60 Ω时,此时并联电阻:
==,
R===15 Ω,
并联的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0~15 Ω.
4.将30 Ω的电阻接在一电源的两端,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3 A,若把30 Ω的电阻拿走,将10 Ω与60 Ω的电阻分别接在这个电源的两端,那么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是( )
A. 0.9 A,0.15 A
B. 0.15 A,0.9 A
C. 0.1 A,0.6 A
D. 0.6 A,0.1 A
【答案】A
【解析】电源电压的大小:U=IR=0.3 A×30 Ω=9 V,
将10 Ω的电阻接入时,电路中的电流:I′===0.9 A,
将60 Ω的电阻接入时,电路中的电流:I″===0.15 A.
5.如图所示,R1=10 Ω,R2=20 Ω,R3=30 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 A,求:
(1)电源电压多大?
(2)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多大?
(3)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大?
【答案】解:(1)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2接入电路:U=I2R2=0.3 A×20 Ω=6 V;
(2)当S1和S2都断开时,R1、R2串联接入电路:I1===0.2 A;
(3)当S1和S2都闭合时,R2、R3并联接入电路:I3===0.3 A
答:(1)电源电压6 V;
(2)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0.2 A;
(3)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 A.
【解析】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情况为R2一个电阻单独接入电路,可以用IR计算电源电压;
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路连接情况为R1、R2的串联电路,A的示数可用电源电压除以串联总电阻求得;
当S1和S2都闭合时为R2、R3的并联电路,A为R2的支路电流,电源电压除以R2就可求得.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8 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电压表示数为6 V.
求:(1)R1两端的电压;
(2)电源电压;
(3)R2的阻值.
【答案】已知:R1=8 Ω,I=0.5 A,UV=6 V;
求:(1)R1两端的电压;
(2)电源电压;
(3)R2的阻值.
解:(1)由I=,得电阻R1两端电压:U1=IR1=0.5 A×8 Ω=4 V;
(2)电压表测电阻R2两端电压,U2=UV=6 V;
电源电压U=U1+U2=4 V+6 V=10 V;
(3)由I=,得电阻R2===12 Ω;
答:(1)R1两端的电压是4 V;
(2)电源电压是10 V;
(3)R2的阻值是12 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1)已知电流与电阻,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R1两端电压;
(2)由串联电路特点可以求出电源电压.
(3)已知电阻R2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