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三章 课时跟踪练(十一)
展开课时跟踪练(十一) 金属材料及金属
矿物的开发利用
1.中国银行发行的中国航天普通纪念币,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色铜合金。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合金和单质铜一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B.铜合金的硬度比单质铜大
C.铜合金的熔点比单质铜低
D.该纪念币能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
解析:合金有别于成分金属的特性是熔点低、硬度大,共性是具有金属的物理通性,但是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D
2.在冶金工业上,下列均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 )
A.Na、Mg、Al B.Na、K、Zn、Fe
C.Zn、Fe、Cu、Ag D.Mg、Al、Zn、Fe
解析:Na、Mg、Al的冶炼方法为电解法;Zn、Fe、Cu的冶炼方法为化学还原剂还原法;Ag的冶炼方法为热分解法,故选A项。
答案:A
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化学方程式:ZnCO3+2CZn+3CO↑
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解析:由题意可知,倭铅是指金属锌,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反应中碳作还原剂,故B、C、D均正确。
答案:A
4.(2019·惠州模拟)下列几种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发海水制成饱和食盐水,将其电解可制得金属钠
B.炼铁高炉中,利用焦炭作为还原铁矿石的还原剂
C.高炉炼铁能得到纯铁
D.铝热法能够使氧化铁跟铝在高温条件下炼出铁来
解析:电解食盐水得到的是NaOH,得不到Na;炼铁高炉中利用焦炭与空气反应生成的CO作为还原铁矿石的还原剂;高炉炼铁得到的是含碳等元素的生铁。
答案: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
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锈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
D.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解析:A项,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实现,错误;B项,铝合金比纯铝的熔点低,错误;D项,铁、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错误。
答案:C
6.钓鱼岛群岛的东海海域及部分太平洋海域探明为海底热水矿床。海底热水矿床是沉积着由岩浆热气从地底喷出的金、铜、锌、稀有金属等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不溶于任何溶液
B.铜、锌在潮湿的空气中均能被氧化成对应的氧化物
C.铜锌合金的熔点低于铜或锌的熔点
D.Cu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差为34
解析:金能够溶于王水,A项错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生成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B项错误;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都低,C项正确;Cu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差为(63-29)-29=5,D项错误。
答案:C
7.(2019·泉州模拟)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H+发生:Cu2O+2H+===Cu+Cu2++H2O。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了Cu2O
B.溶液中最终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
C.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
D.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CuO没有分解
解析:Cu、Cu2O、CuO均能与稀硝酸反应,故不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
答案:C
8.如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或引燃条件下进行,选项中的物质表示A和B,不合理的是( )
A.CO2、Mg B.MgO、Al
C.Fe2O3、Al D.CuO、H2
解析:A项,Mg高温下与CO2反应生成C和MgO,C、Mg与足量氧气引燃分别能生成CO2与MgO,故A项正确;B项,Al的还原性比Mg弱,故不能置换出Mg,故B项错误;C项,Al与Fe2O3高温下反应生成Al2O3与Fe,Fe与氧气在高温加热条件下生成Fe2O3,故C项正确;D项,H2还原CuO生成H2O与Cu,H2、Cu与氧气引燃反应分别生成H2O和CuO,故D项正确。
答案:B
9.(2019·株洲检测)根据框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反应②冶炼金属M的国家
B.M2+的氧化性比E2+的氧化性强
C.在反应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观察到红褐色沉淀
D.在反应①中稀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解析:红色金属为Cu,反应①发生Cu+H2O2+H2SO4===CuSO4+2H2O,蓝色溶液为CuSO4溶液,Z为红褐色固体,即Z为Fe(OH)3,说明E为Fe,反应②发生Fe+CuSO4===FeSO4+Cu,反应③发生2Fe2++2H++H2O2===2Fe3++2H2O。A项,反应②是湿法炼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正确;B项,反应②发生Fe+CuSO4===FeSO4+Cu,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Cu2+的氧化性强于Fe2+,正确;C项,生成Fe3+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因此可能观察到红褐色沉淀,正确;D项,反应①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H2SO4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H2SO4表现酸性,H2O2表现氧化性,故D说法错误。
答案:D
10.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热分解法 ②以活泼金属Na、Mg等作还原剂
③以C、CO或H2作还原剂 ④电解法 ⑤利用铝热反应原理还原
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还原最佳(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________。
(2)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________。
(3)Hg、Ag等不活泼金属________。
(4)V、Cr、Mn、W等高熔点金属________。
答案:(1)③ (2)④ (3)① (4)⑤
11.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了解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该绿色物质可能是铜的碳酸盐。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H2O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所以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Cu、H、C、O;由②可知黑色固体为CuO。
答案:(1)Cu、H、O、C (2)CuO
(3)Cu2(OH)2CO3
Cu2(OH)2CO32CuO+H2O+CO2↑
(4)Fe+Cu2+===Cu+Fe2+
(5)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
(6)不能 对调后无法说明反应中有水生成
12.(2019·潍坊模拟)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1、+2。已知Cu2O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呈蓝色。
(1)工业上可用Cu2S+O22Cu+SO2反应制取粗铜,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被还原。
(2)将少量铜丝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50 ℃,加入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升温到60 ℃,再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制得硫酸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控制在50~60 ℃的原因除了加快反应速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写出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向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 L 0.6 mol·L-1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4 48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混合物中含0.2 mol Cu,将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解析:(1)在该反应中铜、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
(3)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O+2NO+14H+===6Cu2++2NO↑+7H2O。硝酸发生反应后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是Cu(NO3)2和NO,由题意知,n(NO)==0.2 mol,由2 L×0.6 mol·L-1=2n[Cu(NO3)2]+n(NO),得n[Cu(NO3)2]=0.5 mol,n(Cu2+)=0.5 mol,所以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0.5 mol×64 g·mol-1=32 g。若混合物中含0.2 mol Cu,则根据铜原子守恒可得:2n(Cu2O)+n(CuO)=0.3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2n(Cu)+2n(Cu2O)=3×(4.480 L÷22.4 L·mol-1),解得n(CuO)=0.1 mol,n(Cu2O)=0.1 mol,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0.2 mol。
答案:(1)铜、氧
(2)Cu+H2O2+2H+Cu2++2H2O 防止H2O2分解
2Cu2++2Cl-+SO+H2O2CuCl↓+SO+2H+
(3)3Cu2O+2NO+14H+===6Cu2++2NO↑+7H2O 3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