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化学) (共2份打包)
展开2020年高三年级统一质量检测
化 学 试 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精油被誉为西方的中草药,其护肤和调养的功效非常显著。下图是工业常用的精油提炼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提取方法其原理为蒸馏
B.提取过程中采用了水浴加热
C.在实验室中乙部分可以用蛇形冷凝管代替
D.丙部分利用水与精油的密度差异进行了分离
2.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留学生收到了大使馆赠送的“健康包”。口罩、抗菌洗手液和连花清瘟胶囊是健康包的标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口罩的主要原料聚丙烯,是一种含有双键的混合物
B.防护口罩从外到内依次为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能有效阻挡附着在气溶胶颗粒上的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
C.抗菌洗手液中含有对氯二甲苯酚,可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D.连花清瘟胶囊成分中的薄荷脑( )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醇中官能团的电子式: O H
B.甲酰胺的结构式:CHO—NH2
C.NaC1溶于水发生电离:NaC1 Na++C1-
D.用浓NaOH溶液反萃取四氯化碳中的碘:3I2+6OH-=5I-+IO3-十3H2O
4.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为防治肥胖,减肥人士常用阿斯巴坦来作为糖的代用品,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8N2O5
B.该有机物中含有6种官能团
C.该有机物能够发生加成、缩聚等反应
D.该有机物1mol最多可以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 |
A | 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 | 粗盐溶解后,依次加入Na2CO3、NaOH和Na2SO4溶液 |
B |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将Na、Mg、A1分别投入冷水中 |
C | 验证丙烯醛中存在碳碳双键 | 向丙烯醛中滴加适量溴水 |
D | 制备硫酸四氨合铜溶液 |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沉淀溶解 |
6.我国科学家研发特殊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发生反应(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B.M、N中均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C.氨硼烷(H3B·NH3)中B与N的杂化方式依次是sp2、sp3
D.有机物N的不饱和度Ω=5
7.某化合物(如图)中含有W、X、Y、Z四种原子序数依此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X原子核外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
B.该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C.W、Y均可与X形成两种化合物,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W、Y的化合物可与W、X的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8.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对应结论 |
A | 向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 Na2CO3溶液呈红色,NaHCO3溶液呈浅红色 | H2CO3的电离常数: |
B | 向乙醛溶液中滴加适量溴水,用pH计测反应前后溶液的pH | 溴水褪色,pH变小 | 乙醛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
C | 向两支盛有[Cu(NH3)4]SO4溶液的试管1、2中分别滴加稀硝酸和Na2S溶液 | 试管1中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试管2中生成黑色沉淀 | 溶液中存在平衡: [Cu(NH3)4]2+ Cu2++4NH3 |
D | 淀粉溶液中加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加NaOH溶液中和,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有砖红色物质生成 | 淀粉已发生水解 |
9.磷酸氯喹(结构如图)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N、P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P
B.O—H键键能大于C—H键键能
C.PO43-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D.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10.已知用(NH4)2CO3捕碳反应为:。将(NH4)2CO3溶液置于充有足量CO2气体的密闭容器中,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下经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d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c点的逆反应速率
B.b、c、d三点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Kc>Kb>Kd
C.捕碳反应后的溶液通入氨气可以实现捕获剂的再生
D.增大(NH4)2CO3溶液浓度,可以提高捕获CO2的效率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O分。
11.LiFePO4二次电池具有安全性能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反应:,石墨层和过渡金属氧化物为电极,离子导体由锂盐掺杂在液态的有机溶剂中形成(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流由石墨层经外电路流向过渡金属氧化物
B.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
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
D.充电时,Li+向石墨层电极移动,若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质量增加7g
12.四氢铝锂(LiAlH4)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还原剂。某小组以粗碳酸锂为原料制备四氢铝锂的简易流程如下:(周期表中,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B.气体A为HC1,主要作用是抑制LiC1水解
C.可以通过电解LiC1饱和溶液来获取金属Li
D.LiAlH4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及配位键
13.铅位于IVA族,PbO偏碱性,易溶于硝酸,PbO2偏酸性,难溶于硝酸。已知PbS与稀HNO3发生反应Ⅰ:3PbS+8HNO3(稀)=3Pb(NO3)2+3S↓+2NO↑+4H2O;PbS与浓HNO3发生反应Ⅱ:PbS+8HNO3(浓)=PbSO4+8NO2↑+4H2O。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Pb3O4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Pb3O4+4H+=PbO2+2Pb2++2H2O
B.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HNO3(浓)>HNO3(稀)>PbO2
C.反应Ⅰ若生成4.48LNO,转移0.6NA电子
D.S可以与浓硝酸反应:S+6HNO3(浓) H2SO4+6NO2↑+2H2O
14.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灼烧海带碎片使之变为海带灰
B.装置②过滤海带灰的浊液可得碘单质
C.装置③制备Cl2,用于氧化I-
D.装置④用于吸收尾气,同时获得副产品漂白粉
l5.已知:pAg=-lgc(Ag+),pX=-lgc(X-)。某温度时,Ksp(AgC1)=1×10-10,Ksp(AgBr)
=4×10-13,Ksp(AgI)=8×10-17,在AgC1、AgBr、AgI的饱和溶液中Ag+和X-浓度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在AgC1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C1晶体,c(Ag+)和c(C1-)都减小
B.图中z代表AgI曲线,且P点c(Ag+)=c(I-)
C.向M点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M点向N点移动
D.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为2×10-4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
(1)以NH3为还原剂在脱硝装置中消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主反应:
副反应:
①△Hl=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烟气按一定的流速通过脱硝装置,测得出口处NO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脱硝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800~900 b.900~1000 c.1000~1050
温度超过1000℃,出口处NO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NO2,发生反应
。测得N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若开始时容器内总压为3×105Pa,反应经60min达到平衡。则平衡体系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v(NO)=___________________Pa·min-1。
②该反应v正=k正· c2(NO2),v逆=k逆· c2(NO)·c(O2),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填数值);20min时,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l7.(12分)铁元素被称为“人类第一元素”,铁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Fe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补铁剂种类繁多,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是琥珀酸亚铁(图1),1mol琥珀酸亚铁中含σ键____________个。
(3)检验补铁药物是否变质,可以用下列方法:
①用少量的KSCN溶液,生成红色的[Fe(SCN)(H2O)5]2+。O、N、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邻二氮菲(phen,如图2)与琥珀酸亚铁生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可测定:Fe2+的浓度,
发生反应:Fe2++3phen=[Fe(phen)3]2+。[Fe(phen)3]2+中,Fe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 b.离子键 c.π键 d.氢键
用邻二氮菲测定Fe2+浓度时应控制pH 2~9的适宜范围,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铁氮化合物是磁性材料领域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晶体中铁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氮原子位于体心,沿z轴投影如图3所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Fe(Ⅰ)、Fe(Ⅱ)原子最近距离为a pm。
①结构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氮原子为,则B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
②计算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____g·cm-3。
18.(12分)硅及其氧化物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池、光缆等领域。下图是对高铁硅石(主要成分SiO2,含Fe2O3、Al2O3、Li2O杂质)进行综合加工的流程:
已知:常温下,Ksp[Fe(OH)3]=2.8×10-39,Ksp[Al(OH)3]=1.0×10-32。
(1)气体1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离子浓度小于1.0×l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被除尽。则调节溶液1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2中c(Fe3+)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mol·L-1。
(3)由溶液2得到固体3经过了一系列的操作,该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请完成以固体2为原料进一步得到铁红和金属铝的流程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题目所给流程方式表达,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
19.(12分)有机化学实验室大量制备乙酸乙酯,通常经过反应回流和产物蒸馏提纯两个步骤。有关试剂的部分数据如下:
物质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浓硫酸 |
沸点/℃ | 78.5 | 117.9 | 77.1 | 338.0 |
步骤一:反应回流(如图1)。
在图1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乙醇和冰醋酸、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油浴加热圆底烧瓶,保持温度为110~120℃;10min后停止加热。
步骤二:产物蒸馏提纯。
反应后将回流装置改装成蒸馏装置(如图2),油浴加热圆底烧瓶,控制温度在800℃以下,获得粗产品;在粗产品中缓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至无气体逸出,分液保留酯层;……向产品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对产品再次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一反应回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提纯步骤不能温度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粗产品中缓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利用图3装置制备少量乙酸乙酯。为便于观察分层现象,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振荡后,发现红色褪去。针对这一现象,该同学猜测可能有两个原因:①挥发出的乙酸将碳酸钠完全反应,导致红色褪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测②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2,6-二叔丁基对甲酚(J)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油溶性抗氧化剂,在汽油中可增强抗爆抗震性能等,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i.
ii.CH=CHOH性质不稳定,易转化成CH3CHO
iii.
请回答:
(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I→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①含氧官能团相同;②不含环状结构;③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面积比为4:2:1
(5)结合上述流程和所学知识,以甲苯和苯乙炔为起始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