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同步练习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同步练习第1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同步练习第2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本节综合获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本节综合获奖ppt课件,共6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B.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一切物质性活动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D.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对客观的物质性应这样理解A.实践是与主观对立的客观事物           B.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C.实践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D.实践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3.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4.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登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到2005年,将进行环月探测,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2005年到201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2010年到202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采样返回。这表明A.实践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的特征D.实践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5. 过去人们只知道把煤作为燃料,现在则可以通过煤的干馏,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工产品,用于制作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煤的使用价值被不断发现说明A.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B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6.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7.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A.生活的积累就是艺术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约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A.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B.有些认识不需要经过实践即可获得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9.藏族有一句民谚: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美国也有一句谚语:只有实践的钥匙,才能打开真理韵宝库。它们同样地反映了这样一个哲学观点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10.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D.实践是联系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桥梁11.笛卡儿对原本相互分离的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他把代数运用到几何上,使图形的几何关系以代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这说明A.人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C.获得真理就要敢于打破常规D.真理也会变成谬误12200835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8年物价涨幅目标控制在48%左右。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在8%左右。这表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13、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农民种地   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   工人做工   教师讲课   学生学习   经济体制改变   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⑦14、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⑥15、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体现的哲理是(   认识是变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读书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16、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引下,我们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据此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   A、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C、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17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理性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8、实现2008年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从又快又好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这体现了(   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19、下列对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认识是感性认识,真理是理性认识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据此回答4520、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21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2.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B.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C.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23.(不定项)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不变的。这一观点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24.(不定项)1930年,人们发现并证实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存在。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利用先进的观察仪器,发现了比冥王星距太阳距离远30亿公里的塞德娜,认为这可能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这说明人的认识A.具有不确定性        B.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          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表中12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5、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材料二: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现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结合材料从认识论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       26、辨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步,哪怕是向同一个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是永恒的。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123456789101112DBBCBACCADBA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DACABCBDAADBD2.【讲析】实践的物质性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选B。实践不等于客观事物,A观点错误,不选。C项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它否认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3.【讲析】材料说明的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故选B。其余选肢不符合题意。4.【讲析】材料表明的是登月实践的历史性特征。7.【讲析】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表明了艺术创作作为认识来源于实践,故C符合题意。A项观点错误,因为艺术不等于生活。BD虽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8.【讲析】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说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故选CB项本身错误。AD两项不符合题意。9.【讲析】题干强调的是标准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体现了这一点。BCD在材料中未体现。10.【讲析】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就在于实践是在主观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实践是联系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桥梁,能够把主、客观加以对照,从而成为检验标准。故选D11【讲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真理这一知识的理解。笛卡儿发现代数与几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他将代数运用到几何上,使图形的几何关系以代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说明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A项说法错误,CD两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关系不大,故应排除。23【讲析】材料中认为真理是不变的,这就否认真理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相对性,选A,不选BC项未体现。25、(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要不断深化。人和自然的矛盾始终存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严重性。(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必须形成对二者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为指导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人口数量,保护、节约资源,开发可再生资源,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26、(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这一意义上讲,题中的前提是正确的。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真理的相对性而否认认识的无限性。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相关课件

    2023年高中政治全复习(统考版)课件 必修四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这是一份2023年高中政治全复习(统考版)课件 必修四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客观世界,客观物质性,最基本,条件和范围,连一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命题探究·突出创新性,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这是一份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共54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2022届高中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2022届高中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突破提关键能力,实践的特点,对对碰·同中鉴异,2特点,认识过程,点点通·解惑释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