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4课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2课时 维护公共利益 教案
第2课时
维护公共利益
课题
维护公共利益
单元
1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5
学习
目标
1.了解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2.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现状,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3.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了解保护公共设施的措施。
重点
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难点
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懂得保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爱护公共设施》。
学生观看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短片中为什么提醒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短片中强调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吗?我们今天就学习《维护公共利益》
通过观看动画,初步了解爱护公共设施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看动画,激发同学们对爱护公共设施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几位新朋友,他们就藏在下面的谜语中,仔细看。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谜语。
公园里,路两旁,小哨兵,在站岗。
废纸屑,里面放,瓜果皮,肚里藏。
高个子,路边站,脑袋发亮真好看。
一个小伙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
目光一变下命令,如果乱闯出危险。
学生猜谜语后教师点拨
谜底就是垃圾桶、路灯、红绿灯。它们每天为我们默默的付出着,是我们不会说话的朋友,那你平时在哪里见过这些朋友呢?
学生回到后教师总结:
大家刚刚说的学校、马路、公园这些地方是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里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公共设施。这样的公共设施,除了刚刚讲到的垃圾箱、路灯和红绿灯之外,还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四个场景:教室、学校、公园、马路。
教室里:电灯、电扇、桌椅、黑板、扫帚、拖把
学校里:水池、垃圾桶、操场、篮球架
公园中:长椅、垃圾桶、指示牌、照明灯、健身器材
马路上:护栏、公共站牌、公用电话、公共阅报栏、桥梁、公共自行车等等
教师继续提问:你知道这些公共设施是谁提供的吗?为什么要提供这些公共设施?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这些公共设施是政府提供的。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
活动:公共生活离不开公共设施,让我们以“身边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现状”为题,运用多种方法开展一次调查研究。
教师:这是老师提前布置的作业,请各小组组长展示本组收集到的资料。
各小组组长展示本组收集的资料
教师: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否与我们个人无关?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保障着我们的公共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要爱护这些公共设施。
多媒体展示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节选)
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要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教师提问:通过这条规定,你有何启示?
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和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
多媒体展示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教师提问:
这些不当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不仅害人害己,而且触犯了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损毁公共财物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对于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我们不能破坏要善待,破坏公共设施是违法行为,而善待公共设施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
教师继续提问: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一些人道德素质较低、法治观念淡薄,才导致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
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教师: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你知道哪些共享事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多媒体展示共享单车和共享农家书屋图片和相关资料
共享单车(自行车)出现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共享单车受到人们的欢迎。
农家书屋建在村里。在政府、社会机构、爱心人士的援助下,农家书屋为人们提供书籍、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等方面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教师提问:要使共享行为真正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做?
多媒体展示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一十七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 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第一百三十二条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学生讨论后总结: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学生猜谜语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分享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各小组长展示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
用谜语引入公共设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公共设施
感受法律规定,提高爱护公共设施意识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这一公共生活
总结提升,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爱护公共设施的认识
帮助学生感受共享的生活方式
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谈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话题,有很多的公共设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正确使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也对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善待这些不说话的朋友,爱护公共设施。
总结语中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
板书设计
维护公共利益
公共设施及使用情况
占用和破坏公共设施
共享生活
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 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 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