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第1页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预学,自主展学,自主练学,自主拓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


    内容
    语文园地二
    第(2)课时
    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诵《鸟鸣涧》并背诵。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难点和难点: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自主预学】


    1.预习语文园地二


    2.熟读并背诵日积月累。


    3.搜搜作者资料,了解创作背景。


    (1)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2)教师简介创作背景:


    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为友人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自主展学】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


    2.“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诸葛亮、周瑜——《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武松——《景阳冈》——《水浒传》


    孙悟空——《猴王出世》——《西游记》 贾宝玉、林黛玉——《红楼春趣》——《红楼梦》


    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二、下面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猜猜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1.下面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猜猜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1)指名学生读,老师相机正音,齐读。


    (2)猜猜这几段话分别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猜测,并说明原因)


    ①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从外貌描写可以猜到是孙悟空。)


    ②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漂漂然有神仙之态。(描写的是诸葛亮,即诸葛孔明。此句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在他的草庐看到他时的描写。)


    ③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根据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可以判断写的是武松。)


    2.教师小结:这三段话都运用了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第一段话写的是孙悟空,从“金箍棒”一词可以猜测出来。第二段话写的是诸葛亮,从“纶巾、鹤氅”可以猜测出来。第三段话写的是武松,从“相貌堂堂、万夫难敌”可以猜测出来。


    6.教师小结:古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意犹未尽外,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是关键。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同学们以后阅读古典名著时可以运用这种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


    【自主练学】


    3.我交流,我积累。


    (1)小组交流平时的积累。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李逵)


    ②肉雨屠门奋老拳,五台削发恨参禅。 豹子头刊金印后, 野猪林伏洒家前。独撑一杖行天下,孰是文殊孰普贤。(鲁智深)


    ③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沙悟净)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 /桂花落, 夜静 /春山空。


    月出 /惊山鸟, 时鸣 /春涧中。


    2. 诗题中的“涧”是什么意思?(山涧,两山之间的小溪)你是怎么知道它的意思的?(查字典) 查字典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3.谁来猜猜《鸟鸣涧》这个题目的意思?(小鸟在两山之间的小溪边鸣叫)鸟鸣涧其实是个地名,就在诗人的好朋友皇甫岳家的附近。开元十年,诗人一路游历,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用诗歌记录了下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鸟鸣涧》这首诗,去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4.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5.作者介绍。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6.教师简介创作背景:


    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为友人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7.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1)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2)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3)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4)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


    (5)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8.在诗人的眼中,鸟鸣涧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诗人把他所有的感受都凝缩成了一个字,嵌在了这首诗里,这个字就是这首诗的诗眼。你发现了这首诗的诗眼吗?(静)


    9.为什么觉得诗眼是“静”呢?你从哪里感觉到鸟鸣涧的静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哪些句子、词、字让你感受到了鸟鸣涧的静?(学生边读边圈画)


    10.全班交流汇报:我跟大家的看法不一样,这首诗明明处处都在写动啊。请同学们拿出笔,圈出诗人写的景物。(桂花、春山、月亮、山鸟)


    12.同学们再用笔把诗句中的动词用三角符号标出来。谁来读一读你标的动词?(落、出、惊、鸣)


    13.这首诗写到了人,有人肯定是动的(人闲),一朵朵的桂花从枝头飘落,这也是动(花落)。月亮从山边出来了(月出),鸟儿被惊动了,扑棱棱飞起来,在山涧里发出清脆的叫声(鸟鸣)。这些都是动词,这些动词说明这里是有声音的,有声音怎么能叫安静呢?(诗人写动是为了衬托出环境的安静,这就叫“以动写静”)


    14.除了这些动词,你还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鸟鸣涧的安静?(闲、静、空)


    15.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歌,感受鸟鸣涧的静。全体起立,先让你的心静下来,放空下来。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深呼吸几口,听到老师说“起”的时候,再开始一起朗诵这首古诗。(全班齐诵古诗)


    16.谁能根据我们刚才的理解和感悟猜一猜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指名学生说)


    17.整首诗以动写静,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大家观察古诗边的插图,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18.诗人描绘了一幅多么美丽的春天的画卷,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古诗。(齐背古诗)


    【自主拓学】


    19.赏析。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20.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教学


    反思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词句段运用——感受词句神奇,日积月累——探秘诗中神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引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9页。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