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5南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2025南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物理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I 卷 (选择题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用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
B.爱因斯坦通过对黑体辐射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
C.玻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提出氢原子能级理论
D.汤姆孙发现电子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A
【详解】A.卢瑟福用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故A正确;
B.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故B错误;
C.玻尔通过对氢光谱的成因的研究提出氢原子能级理论。故C错误;
D.汤姆孙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卢瑟福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分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故选A。
2.为了充分利用单元楼阳台的上层空间,某同学利用几根筷子和四根轻绳制作了一个悬挂式的正方形花架,如图所示。已知筷子的总质量为m,花盆(含花和泥土等)质量为M且位于花架中心,四根轻绳长度均为L,其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正方形花架水平且到阳台天花板的竖直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每条绳上的张力大小为( )
A.B.C.D.
【答案】B
【详解】把筷子和花盆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四根绳子的拉力,设每条绳子拉力为F,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成角,几何关系可得
由整体受力平衡可知,竖直方向有
联立以上,解得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023年1月21日,中国宇宙空间站的3名航天员在距地高的空间站里挂起春联、系上中国结,通过视频向祖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可近似看作圆形轨道Ⅰ,椭圆轨道Ⅱ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前的运行轨道,两轨道相切与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沿轨道Ⅱ过P点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Ⅰ过P点的加速度
B.春联和中国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载人飞船在P点经点火减速才能从轨道Ⅱ进入轨道Ⅰ
D.空间站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答案】D
【详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
可知载人飞船沿轨道Ⅱ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Ⅰ过P点的加速度,故A错误。
B.春联和中国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受到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故B错误;
C.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若要从轨道Ⅱ进入轨道Ⅰ,做离心运动,需要在P点点火加速,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可得
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则空间站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a)所示,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MN轴匀速转动,产生一交流电。电路的路端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不计线圈电阻。则( )
A.0.05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最慢
B.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30°,此时产生的电动势大小为5V
C.此交变电流的周期是0.2s,线圈转动的角速度是5rad/s
D.图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4.1V
【答案】B
【详解】A.由题图(b)可知0.05s时路端电压达到峰值,则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达到峰值,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磁通量变化最快,故A错误;
B.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可写为
当线圈转过30°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故B正确;
C.由题图(b)可知,此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0.2s,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
故C错误;
D.图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交变电压的有效值,即
故D错误。
故选B。
5.通过对光现象的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光的本质规律,以下是一些光现象的示意图,图甲是劈尖干涉的装置及形成的条纹示意图,图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图丙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光路示意图,图丁是自然光通过偏振片P、Q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将两平板玻璃中间的纸片拿掉一张后,条纹间距变小
B.图乙中,若只增大屏到挡板间距离,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
C.图丙中,a光在水珠中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在水珠中传播速度
D.图丁中,从图示位置转动偏振片P,光屏上亮度将逐渐变暗
【答案】C
【详解】A.当抽去一张纸片后,劈形空气薄膜的劈尖角(上、下表面所夹的角)变小,相同的厚度差对应的水平距离变大,故相邻的亮条纹或暗条纹间距变大,故A错误;
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图乙中,若只增大屏到挡板间距离,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增大,故B错误;
C.复色光射入水珠,b光偏折程度较大,b光的折射率较大,根据
可知a光在水珠中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在水珠中传播速度,故C正确;
D.光是横波,图丁中,从图示位置转动偏振片P,光屏上亮度将逐渐变亮,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共 3 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6.容器内密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处于状态B时的热力学温度是A状态时的3倍
B.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气体的内能不变
C.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单位时间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分子数减少
D.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放热
【答案】AC
【详解】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结合图像中的数据解得
即气体处于状态B时的热力学温度是A状态时的3倍,故A正确;
B.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结合图像中的数据解得
可知,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内能减小,故B错误;
C.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气体体积不变,气体分布的密集程度不变,结合上述可知,气体温度降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则单位时间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分子数减少,故C正确;
D.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结合上述可知,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吸热,且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做功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AC。
7.杜甫在《曲江》中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平静水面上的S处,“蜻蜓点水”时形成一列水波向四周传播(可视为简谐波),A、B、C三点与S在同一条直线上。某时刻A在波谷且与水平面的高度差为H,B、C在不同的波峰上,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为v,A、B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通过尺寸为1.5a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B.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C比A滞后
C.经过的时间,质点B、C之间的距离为14a
D.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A点的振动方程是
【答案】ABD
【详解】A.根据题意,由图可知,水波的波长为
则水波通过尺寸为1.5a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故A正确;
B.根据题意,由图可知,点距离振源的距离为
A点距离振源的距离为
则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C比A滞后
故B正确;
C.质点不能随波逐流,则质点B、C之间的距离为
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质点振动的振幅为,圆频率为
质点从负最大位移处开始振动,则A点的振动方程是
故D正确。
故选ABD。
8.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 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J,在M点的动能为6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两段水平位移x₁与x₂之比为1:3
B.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之比3:4
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6J
D.小球落到 B 点时的动能为32J
【答案】AD
【详解】A.将小球的运动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水平分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所以从到和从到点所用时间相等。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为,则小球水平位移与的比值为,故A正确;
B.由上分析知,从到所用时间为,竖直方向有
其中
水平方向有
其中
联立有
故B错误;
D.设物体在动能为,水平分速度为,竖直分速度为,由竖直方向运动对称性知
对于水平分运动运用动能定理得
又因为
所以解得
故
故D正确;
C.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为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为恒力,在点时,合力与速度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在点时,合力与速度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合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小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小球从到的过程,合力一直做正功,动能一直增大。则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一定小于,故C错误。
故选AD。
II 卷(共 60 分)
三、实验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
9.(1)如下图所示为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B、C为两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为B球以速度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上述两条轨迹可得出结论
(2)①在用描点法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如下图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的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有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
C.记录小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D.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②某次实验画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如下图中曲线,A、B、C是曲线上的三个点的位置,A点为坐标原点,得到如图所示坐标。取,A到B的时间 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
【答案】(1)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 AB 0.10 2.0
【详解】(1)由于两个小球同时由同一点出发,根据图像可知,两球始终位于同一高度,根据
解得
则可得出的结论是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①A.为了确保小球飞出的速度方向沿水平,实验时需要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故A正确;
B.为了确保小球飞出的速度大小一定,实验时需要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故B正确;
C.记录小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时,只需要记录的位置占据坐标纸的大部分空间,并不需要每次严格地等距离下降,故C错误;
D.描绘轨迹时,应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舍去偏差过大的点,将其余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故D错误。
故选AB。
②[1]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有
根据图像可知
解得
[2]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10.某兴趣小组为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器材如下:
A.电压表(量程0~0.6V,内阻为15kΩ)
B.定值电阻电阻
C.定值电阻电阻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为0.5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50Ω)
F.待测废旧干电池
G.开关一个及导线若干
(1)根据所给器材,要求读数尽可能准确,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器材的符号 。
(2)测量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见解析
(2) 1.44 1.08
【详解】(1)由于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可知电压表量程太小,所以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串联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由于干电池的内阻较小,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所以电流表采用相对于电池外接法,则电路图如图所示
(2)[1][2]当电压表示数为,可知外电压为,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可得
如图所示
可知图像的纵轴截距为
解得电动势为
可知图像的斜率绝对值为
解得内阻为
四、计算题(共 3 小题,11 题 14 分,12 题 16 分,13 题 18 分,共 48 分)
1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曲面轨道,最低点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且与一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半径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平滑连接。现有一质量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过点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已知A点到点的高度,g取,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滑块通过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通过圆形轨道点时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
(3)滑块从A点滑到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1)3m/s;(2)6N;(3)2.75J
【详解】(1)由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根据牛顿定律有
解得
(2)滑块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滑块在B点,根据牛顿定律有
解得
(3)滑块从A点滑到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结合上述解得
12.如图甲所示,水平金属导轨与倾角的倾斜金属导轨相接于处,两导轨宽度均为,电阻不计。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分布在水平导轨部分,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倾斜导轨部分存在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导体棒、质量均为,电阻均为,分别垂直于导轨固定在水平和倾斜导轨上,时刻与的间距也为,时刻,对棒解除固定,并施以水平向右的恒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棒解除固定,恰好不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两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不计一切阻力。求:
(1)时间内流过棒的电流的大小;
(2)棒解除固定时,棒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3)若从时刻起,到棒解除固定时,恒力做的功为,求这段时间内导体棒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1);(2);(3)
【详解】(1)时间内,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解得
(2)对导体棒cd在解除固定时受力分析
,,
联立解得
(3)导体棒ab在轨道运动的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13.将一金属或半导体薄片垂直置于磁场中,并沿垂直磁场方向通入电流,则在导体中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会产生一个电势差,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此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压。某长方体薄片霍尔元件,长为a、宽为b、厚为c,在霍尔元件中有沿x轴方向的电流强度为I,若霍尔元件中导电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带电量为e,薄片处在沿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则在沿z轴方向产生霍尔电压,
(1)请判断该霍尔元件图中前、后两个侧面,哪端的电势高,并简要叙述理由;
(2)该霍尔元件在具体应用中,有,式中的称为霍尔元件灵敏度,一般要求越大越好,推导的表达式并解释为什么霍尔元件一般都做得很薄;
(3)由于金属中载流子密度很大,霍尔效应不明显,因此霍尔元件常用半导体而不是金属。一种半导体材料中同时存在电子与空穴两种载流子(空穴可视为能移动的带正电的粒子),每个载流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均为e,单位体积内电子和空穴的数目之比为ρ,在霍尔电压稳定后,电子和空穴沿z方向定向移动的速率分别为和,求电子和空穴沿z轴方向定向移动的速率和之比。
【答案】(1)前表面,见解析;(2)见解析;(3)
【详解】(1)根据左手定则,电子向后表面偏转,故前表面电势高。
(2)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
电场强度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可得
故
由表达式可知,霍尔灵敏度与元件厚度c成反比,c越小,值越大,故霍尔元件一般都做得很薄。
(3)霍尔电压稳定,则一段时间内,到达后表面的电子总电荷量和空穴总电荷量相等,有
又
可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统一练习四物理pdf、2023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统一练习四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