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作酢法》二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作酢法》二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总结与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1课时(45分钟)
授课对象:中职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作酢法》二则的内容,掌握其中酿醋的方法和工艺步骤。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翻译方法,学习简练、精准的说明语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分析,理解文章的制作流程和科学思想。
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工艺过程中的关键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传统手工业智慧的魅力,培养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热爱。
理解传统科技对生活的深远影响,激发对科学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两种酿醋方法的工艺步骤及其异同点。
2.理解贾思想的语言风格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1.通过文本分析传统工艺中的技术要点,理解其科学原理。
2.从文言文的语句中挖掘酿醋工艺所蕴含的技术智慧与实践精神。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明代食品加工相关背景及传统酿醋工具图片。
查找现代酿醋流程视频,帮助学生对比古今工艺差异,增强直观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引入方式: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酱油、醋等调味品是我们熟悉的必需品,你知道古代是如何制作醋的吗?
引导学生思考,随后引入《作酢法》二则,学习其中记载的传统酿醋工艺,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术。
2.背景介绍:
作者及作品:
贾思想,明代科学家,擅长手工业研究,《作酢法》二则选自明代农学书籍,记录了古代酿醋的两种主要方法。
相关背景:古代工艺发展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酿醋技术体现了生产与生活结合的传统智慧。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初读:
自主朗读课文,标注生僻字词,并用工具书解决部分问题。
2.教师范读:
通过语调、节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断句方法。
3.疏通文意:
学生试翻译,教师补充纠正,完成段落的初步翻译。
(三)重点解析与研读(20分钟)
1. 重点字词与句子讲解:
“作酢”:指酿醋。
“以米麴与秫米并蒸”:将米和稻米麴混合蒸煮。
“春夏多曝晒”:春夏时多加日晒。
“候熟时,尽取入瓮中密封”:待醋熟时,将其装入瓮中密封保存。
2. 制作工艺分析:
第一种方法:以米麴为主
工艺流程:米与麴→蒸煮→发酵→曝晒→密封→成酢
特点:此法重视发酵环境,需在阳光下长期曝晒。
第二种方法:以谷米为主
工艺流程:谷米发酵→加水浸泡→曝晒→过滤→煮醋
特点:使用谷米代替米麴,制作过程强调过滤与煮醋环节。
3. 两种方法的比较:
方法原料工艺特点风味
第一种方法米与米麴强调日晒与发酵味道浓郁
第二种方法谷米加水发酵,过滤后再煮醋味道相对清淡
4. 核心思想与科学价值:
自然发酵: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通过发酵将原料转化为醋酸,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规律的利用。
过程控制:对发酵时间、温度等条件的掌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积累与科学精神。
细节描述:语言简练而准确,流程清晰,易于操作和传播。
(四)拓展探究与讨论(10分钟)
1.问题探讨:
酿醋工艺中日晒与发酵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文章,谈谈传统手工业对现代食品工业的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后分享:
日晒与发酵:日晒促进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产生醋酸。
启示:现代食品工业在发酵食品的制作中依然借鉴传统工艺,如温控、菌种培养等。
二、总结与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作酢法》二则展现了明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手工业的结合。文章中详细的工艺步骤、精准的用词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
传统工艺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传承并创新这些优秀文化遗产。
2.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篇说明文,详细介绍一种传统食品的制作方法,要求图文并茂(3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课题:《作酢法》二则——贾思想
(一)作者与背景:
作者:贾思想,明代科学家
背景:《作酢法》二则记载古代酿醋技术
(二)文章内容:
1.第一种方法:米与米麴→蒸煮→发酵→曝晒→成酢
2.第二种方法:谷米→发酵→过滤→煮醋
(三)工艺分析与思想:
1.工艺特点:日晒、发酵、密封、煮醋
2.思想价值:
利用自然规律
传承实践经验
体现科学精神
(四)启示:
传统食品工艺对现代技术的借鉴
三、教学反思
1.学生能否通过工艺描述理解传统食品的制作流程?
2.是否能从传统工艺中体会劳动价值与科学精神?
3.学生是否在讨论与作业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拓展模块上册(2024)二 “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课文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第一单元*人应当坚持正义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2024)一 改造我们的学习优质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自主检测,导入新课,疏通文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