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物理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PPT+讲义+专练(新教材)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pptx、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专练docx、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师版docx、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陆地主要水体类型及水圈构成。(区域认知)2.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结合表格或框架图,解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
目标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目标三 河流的补给类型
1.类型:包括 、湖泊、 、沼泽、地下水等。2.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陆地水体的类型、 、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周边 具有调节作用。(2)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4)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 等价值。
湖泊水、地下水都是淡水吗?
答案 陆地上的湖泊并不都为淡水湖,湖泊可以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淡水湖中的湖水为淡水,咸水湖中的湖水为咸水。同样地下水也分为地下淡水和地下咸水。
(2023·江苏无锡月考)读“水圈构成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A.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B.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C.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D.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
DUIDIANLUOSHI
(2023·江苏无锡月考)读“水圈构成图”,回答1~2题。2.丙水体主要分布在A.高纬度、高海拔地区B.岩石圈中C.内流区D.大气圈中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3~4题。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B.河水、湖泊淡水和深层地下水C.冰川融水、湖泊淡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水、冰川融水和浅层地下水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3~4题。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B.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使越来越多的水体受到污染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水资源的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正常情况下河流水和地下水之间可以相互补给,但如果河床高于地平面,则只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如黄河下游,因河床高出地平面,只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而地下水不能补给河流水。
地下水不一定能补给河流水
3.河流与冰川、积雪(1)特点:补给水量随着 变化而变化。(2)分布①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 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如右图中阿克苏河。②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 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 汛,如上图中松花江。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答案 不科学。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有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度汛。右面图1示意长江与洞庭湖相对位置,图2为长江和洞庭湖两种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
HEXINTANJIU
1.[综合思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是如何相互补给的?
答案 丰水期,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枯水期,洞庭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
2.[地理实践力]推测最容易出现箭头a的月份。
3.[人地协调观]列举有利于箭头b发生的人类活动。
答案 植树种草;退田还湖;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1~2题。1.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D.湖泊与河流相通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1~2题。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及其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相较时间点①,时间点③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如图示意洞庭湖流域不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3~4题。3.甲代表的水体类型可能是A.地下水 B.冰川 C.海洋水 D.湖沼水
如图示意洞庭湖流域不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3~4题。4.如果在洞庭湖流域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则丰水期时A.①变小 B.②变小C.①变大 D.②变大
1.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2.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方法(1)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大气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河流径流变化减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如如图1,河流径流量与降水一致,应该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如图2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变化大体吻合,应该为冰雪融水补给。
(1)潜水位与地势的关系: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一致。(2)潜水流向:与等潜水位线垂直,由高处流向低处。(3)潜水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4)潜水和河水的补给关系
如图示意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c表示大气降水补给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如图示意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完成1~2题。2.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的补给类型是A.a B.b C.c D.d
(2023·湖南长沙期中)如图中①②为我国某地区一河流下游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A、B、C代表三种河流补给形式。据此完成3~5题。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A.三江平原 B.东南丘陵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3·湖南长沙期中)如图中①②为我国某地区一河流下游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A、B、C代表三种河流补给形式。据此完成3~5题。4.与B河流补给形式关系最密切的是A.春季降水 B.夏季降水C.秋季降水 D.冬季降水
(2023·湖南长沙期中)如图中①②为我国某地区一河流下游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A、B、C代表三种河流补给形式。据此完成3~5题。5.该河流①②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出现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A.流域植被破坏严重B.流域面积的变化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水库大坝的修建
(2023·陕西宝鸡模拟)如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大气水 B.沼泽水C.河水 D.生物水
(2023·陕西宝鸡模拟)如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下列关于各水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水储量大于地下淡水储量B.土壤水的分布范围比地下淡水广C.冰川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D.地下水不能补给地表水
某电视栏目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采访时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完成3~4题。3.关于这条河流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一条内流河B.一定自西向东流C.可能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一定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某电视栏目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采访时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完成3~4题。4.摄制组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越过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午后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多,河流傍晚前后可能会涨水B.昼夜温差大,河流傍晚前后会结冰C.午后风大,傍晚前后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D.午后冰雪融水增多,河流傍晚前后可能会涨水
(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如图为“某河流降水及径流量年内变化过程图”。读图完成5~7题。5.推测该河流最可能分布在A.东南亚 B.西欧C.中亚 D.地中海沿岸
(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如图为“某河流降水及径流量年内变化过程图”。读图完成5~7题。6.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如图为“某河流降水及径流量年内变化过程图”。读图完成5~7题。7.观测发现,1995年之后,该河流径流量呈不断减少趋势,分析其自然原因是A.气温升高,蒸发加剧B.冰川融水增加C.降水量起伏变化大D.人类过度引水灌溉
图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图乙中的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图甲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8~9题。8.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EF段流向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B.EF段流向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C.EF段流向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D.EF段流向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图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图乙中的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图甲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8~9题。9.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A.adC.b>c>a>d D.a>d>c>b
如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0~12题。10.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①乙之前 ②乙→丙 ③丙→丁 ④丁之后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
如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0~12题。11.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A.甲之前 B.甲→乙C.乙→丙 D.丙→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下水位,气温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ppt课件,共2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示范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下水位,气温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