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1 浮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及练习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1 浮力(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1 浮力(练习)(解析版).docx
    专题11  浮力(练习)(原卷版)第1页
    专题11  浮力(练习)(原卷版)第2页
    专题11  浮力(练习)(原卷版)第3页
    专题11  浮力(练习)(解析版)第1页
    专题11  浮力(练习)(解析版)第2页
    专题11  浮力(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1 浮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及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浮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及练习,文件包含专题11浮力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11浮力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3" \h \u \l "_Tc28838" PAGEREF _Tc28838 \h 2
    \l "_Tc22486" 命题点一 浮力基础 PAGEREF _Tc22486 \h 2
    \l "_Tc9438" 命题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PAGEREF _Tc9438 \h 16
    \l "_Tc13674" 命题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 PAGEREF _Tc13674 \h 35
    \l "_Tc24202" 命题点四 浮力的应用 PAGEREF _Tc24202 \h 51
    \l "_Tc19925" PAGEREF _Tc19925 \h 55
    \l "_Tc3877" PAGEREF _Tc3877 \h 75
    命题点一 浮力基础
    1.(2024·山东济南·一模)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其中的“水球变懒”实验,将注射器对准固定的水球进行喷气,而且比较剧烈;然后将一个空心钢球放进水球内部,观察到水球振动变慢,即“水球变懒”,水球整体惯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钢球 (选填“有”或“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答案】 变大 没有
    【详解】[1]加入钢球后,水球整体质量变大,水球整体惯性变大。
    [2]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压力差产生了浮力。因为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水不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则钢球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2.(2024·江苏淮安·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我国新型万吨级055型导弹驱逐舰,其满载排水量达。该型驱逐舰我国南海海上满载巡航过程中,驱逐舰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N;浮力的方向是 ;当它发射导弹后,驱逐舰所受浮力 (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 竖直向上 变小
    【详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驱逐舰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2][3]驱逐舰在海上巡航过程中,驱逐舰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当它发射导弹后,驱逐舰受到的总重力减小,又因为驱逐舰漂浮在水面,由物体沉浮条件可知,驱逐舰受到的浮力等于驱逐舰的总重力,所以驱逐舰所受浮力变小。
    3.(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一模)葫芦舟是黎族先民在海南岛赖以生存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所示。葫芦舟在水中所受浮力的方向为 ;对于同一个葫芦舟,其露出水面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 (选填“大”或“小”)。
    【答案】 竖直向上 小
    【详解】[1]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故葫芦舟在水中所受浮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2]对于同一个葫芦舟,其露出水面的体积越大,则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的浮力越小。
    4.(2024·广东深圳·二模)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小石块所受的浮力方向为 。
    【答案】 2N 竖直向上
    【解析】【小题1】[1]由图知道,小石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即小石块的重力,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所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2]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所以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5.(2024·广东东莞·模拟预测)图所示,在地球上将一个塑料小球放进装有一定体积水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已知小球的质量为0.15kg,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若处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小球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仍将小球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小球 (选填“受到”或“不受”)浮力。(g=10N/kg)
    【答案】 1.5 不变 不受
    【详解】[1]小球的质量
    G=mg=0.15kg×10N/kg=1.5N
    小球漂浮在水面,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
    F浮=G=1.5N
    [2]物体的质量不随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所以处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小球的质量将不变。
    [3]在失重状态下,小球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小球上下表面压力相同,所以不受到浮力的作用。
    6.(2024·西藏日喀则·一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球形物体缓慢浸入水中后,如图所示时该物体浸没后所受浮力是 N,在此浸入过程中有水不断排出,溢水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
    【答案】 2 不变
    【详解】[1]物体的重力为5N,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3N,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该物体浸没后所受浮力是
    [2]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的过程中,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
    7.(2024·江苏宿迁·二模)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一圆柱体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乙图是这个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该金属块质量是 g,它所受最大浮力是 N;若将此金属块自由的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答案】 600 2 1800
    【详解】[1]由图乙可知,金属块重力为6N,则该金属块质量为
    [2]当h=6cm,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最大,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4N,根据称重法可知所受最大浮力为
    [3]金属块的体积为
    则金属块密度为
    则若将此金属块自由的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8.(2024·云南楚雄·模拟预测)小军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质量为1.35kg的圆柱体,从如图所示位置缓慢浸入装满水、深度合适的溢水杯中,圆柱体底面积为100cm2、高为5cm。在浸没前,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大小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浸入一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答案】 变大 11
    【详解】[1]浸没前,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由F浮=ρ水gV排可知,圆柱体受到浮力变大。
    [2]圆柱体的质量为1.35kg,则圆柱体的重力
    圆柱体底面积为100cm2、高为5cm,浸入一半时,圆柱体受到浮力
    则浸入一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9.(2024·辽宁营口·一模)如图是“天宫课堂”上的神奇实验——消失的浮力。王亚平老师用吸管将一个乒乓球压入水中,当吸管离开乒乓球后,乒乓球竟然浸没在水中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太空环境中,乒乓球失重后其质量变为零
    B.吸管推乒乓球入水时,乒乓球对吸管没有力的作用
    C.乒乓球在水杯中静止后其表面不受水的压力
    D.看到乒乓球在水杯中发生了形变是因为乒乓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C
    【详解】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无关,在太空环境中,乒乓球失重后其质量不变,故A错误;
    B.乒乓球原来静止,吸管推乒乓球入水时,乒乓球由静止到运动,吸管对乒乓球有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乒乓球对吸管也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太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水的重力为零,水对其中的乒乓球的压强为零、压力为零,乒乓球在水杯中静止后其下表面不受水的压力,故C正确;
    D.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时,水不受重力,因此对乒乓球也没有压力,乒乓球也不会发生形变。玻璃杯侧壁相当于一个横向凸透镜,因此看到的形变是光经过玻璃杯侧壁时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10.(2024·四川成都·二模)下列物体受到了浮力的是( )
    A.静止在湍急河水中的柱形桥墩B.正在水中加速下落的一块大石头
    C.“飘”在太空中的天宫空间站D.空间站里面被放在水中的乒乓球
    【答案】B
    【详解】A.大桥的桥墩由于底面埋在淤泥下,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加速下沉的石头,其中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石头受到浮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
    C.太空中没有空气,太空中的天宫空间站不受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太空中是接近于完全失重状态,浮力是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空间站里面被放在水中的乒乓球和水都处于失重状态,二者没有相互作用力,因此乒乓球不受浮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4·四川达州·二模)物体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向下、向上的压力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物体静止不动,、是一对平衡力
    B.因为物体上表面的面积较大,所以
    C.和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D.物体受到合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答案】C
    【详解】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悬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
    又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
    则物体悬浮在水中时
    故;、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和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悬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合力为零。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2024·广东清远·一模)如题图甲所示,用细线将铁块系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然后缓慢地将铁块浸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则题图的几种坐标中有关物理量描述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C
    【详解】将铁块浸入盛满水的烧杯中,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先变大后不变,由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液面的高度现先升高后不变,由可知,液体压强先增大后不变,由承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减小后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2024·陕西宝鸡·三模)喜欢动手的小明制作了一个深潜器模型,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它受到的浮力。先测出它的重力,然后将模型浸没于水中静止(如图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模型所受的拉力与其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模型从图示位置下移,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C.将模型逐渐提离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D.将模型浸没在盐水中,相比在水中其所受浮力变小
    【答案】B
    【详解】A.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模型所受的拉力与其重力都作用在模型上,则模型所受的拉力与其重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模型从图示位置下移,模型处液体深度增加,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模型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B正确;
    C.将模型逐渐提离水面,模型受到的浮力变小,而模型的重力不变,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C错误;
    D.将模型浸没在盐水中,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液体密度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模型受到的浮力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14.(2024·湖北·一模)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正方体铁块M,使铁块缓慢浸入水中,从图1到图2所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B.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
    C.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不变
    D.水对铁块下表面的压强变大
    【答案】C
    【详解】AB.从图1到图2所示的过程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根据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再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中,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水面升高,即水的深度变大,由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根据可知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变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铁块下表面在水面下的深度变大,由可知水对铁块下表面的压强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24·黑龙江哈尔滨·二模)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器材为,材料相同,但体积不同的长方体物块A、B,两只相同的烧杯,内装等量清水,并利用这些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步实验。

    (1)为了准确测出物体的重力,把物体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端的挂钩上,当测力计和物体都 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2)物体A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3)比较以上四次实验,请你总结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结论是 ;
    (4)小强同学想继续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他向乙烧杯中加盐并不断搅拌(液体体积不变),通过比较甲、乙两烧杯中A、B两物块所受浮力大小得出结论;小明认为这样的方案不可行,因为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于是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思路;
    ①向上提物块B, ,比较此时A、B两物块所受浮力大小是否相等;
    ②向上提物块B, ,比较两烧杯中液面的高度是否相同;
    小阳同学则认为无需调整,只要比较 就可得出结论。
    【答案】(1)静止
    (2)2
    (3)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4) 使两烧杯中液面相平 使两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乙烧杯中加盐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是否变化
    【详解】(1)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都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由图甲可,物体A的重力
    GA=4N
    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2N
    则物体A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
    F浮A=GA-F3=4N-2N=2N
    (3)物体B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
    F浮B=GB-F4=6N-3N=3N
    由图可知,物体B体积大于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物体A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B受到的浮力,所以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4)①[1]由于实验中需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由于液体体积不变,所以当液面相平时,物体A、B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比较此时A、B两物块所受浮力大小是否相等。
    ②[2]也可以让A、B两物块所受浮力相同,即向上提物块B,使两个弹簧力计示数减小的相同,比较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即两烧杯中液面的高度是否相同。
    [3]由于B物块浸没在乙烧杯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向乙烧杯中加盐后,改变液体的密度,所以只要比较乙烧杯中加盐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是否变化,即可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16.(2024·广东汕尾·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 (选填“大”或“小”),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
    (2)若物体的体积为,图E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
    (3)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法,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
    A.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替代点燃蜡烛的像
    【答案】(1) 二 大
    (2) 1.2 1.2×103
    (3) 控制变量 C
    【详解】(1)[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发现,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由于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由此可知,猜想二是正确的。
    [2]由此联想到,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与轮船排开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则轮船的满载时排水量越大,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大。
    (2)[1]由图A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8N,则物体的重力为2.8N;由图E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为,则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为,则盐水的密度
    (3)[1]由于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多个,实验时,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A.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用到了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是建立模型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研究的物理量不变,控制其它物理量相同,所以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C符合题意;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2024·云南昆明·一模)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斌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二)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三)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斌用弹簧测力计、4个相同的可以随意组合的小正方体磁力块、2个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水和某液体的烧杯,按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图乙中,磁力块所受的浮力为 N;由图乙和图戊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 ;
    (2)由图丙和图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图丙、图戊和图己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3)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磁力块的密度为 ;若图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图庚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则 (选填“>”“
    【详解】[1]如图,A球漂浮于液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B球悬浮于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两小球重力相等,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也相等,即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关系是FA=FB。
    [2]A球处于漂浮状态,则;B球处于悬浮状态,则;两小球密度相同,所以两种液体密度关系为;两液体深度相同,则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为,两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 >F乙。
    41.(2024·辽宁朝阳·一模)小明受到沈阳“名师在线”课堂的启发,模仿老师在厨房里做起了物理小实验。他将鸡蛋分别浸没在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玻璃杯中,如图甲,如图乙,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两种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是、,则 ; 。(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小于 小于
    【详解】[1][2]水的密度小于浓盐水的密度,且此时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根据可知两种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如图甲,鸡蛋沉在水底,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如图乙,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42.(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在甲、乙两个容器内装入两种密度不同的盐水,将A、B两个小球(ρA>ρB)分别放入甲、乙容器内,当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现将两个小球取出,再将甲、乙内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内,然后将A、B两个小球放入丙容器内,则小球A不可能出现的状态是 (选填“漂浮”、“悬浮”、“下沉”),小球B所受到的浮力与其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相比将会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答案】 悬浮 不变
    【详解】[1]由于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小球A在甲液体中悬浮,小球A的密度不可能等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将甲、乙液体混合后密度不可能等于小球A的密度,则A小球放入丙容器内,则小球A不可能出现的状态是悬浮。
    [2]由图知A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则
    由图知B球在乙液体中漂浮,则
    又因为
    所以
    将甲、乙混合后,混合液体的密度介于甲、乙的密度之间,所以小球B在混合液体中仍然漂浮,所以两种情况下浮力都等于重力,即小球B所受到的浮力与其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相比将会不变。
    43.(2024·辽宁锦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鸡蛋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两液面相平,鸡蛋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可以肯定的是( )
    A.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
    B.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图鸡蛋受到的重力
    C.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
    D.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答案】D
    【详解】AB.因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故AB错误;
    C.由知道,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排大,所以ρ液小,故C错误;
    D.由知道,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p甲小于p乙,故D正确。
    故选D。
    44.(2024·湖北襄阳·一模)AB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之比为3∶5,体积之比为2∶1。现将两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7∶5,则两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可能是( )
    A.两球均漂浮B.两球均下沉
    C.A球下沉,B球漂浮D.B球下沉,A球漂浮
    【答案】D
    【详解】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之比
    两球的重力之比
    A.如果A、B都漂浮,则物体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浮力之比应该等于重力之比,即浮力之比为6∶5,故A不符合题意;
    B.两球均下沉,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由F浮=ρ水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所以A、B受到的浮力之比应该为2∶1,故B不符合题意;
    CD.因A、B两球既不是都漂浮,又不是都浸没,所以只能是一个漂浮、一个浸没,并且密度大的浸没,密度小的漂浮,因为
    ρA∶ρB=3∶5
    所以可以判断A球漂浮、B球沉底,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5.(2024·广东东莞·二模)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A、B两球(VA>VB)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如果A、B两球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
    B.A球比B球所受浮力大
    C.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
    D.若把B球放置在甲液体中,则B球最终将漂浮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因为VA>VB,所以VA排>VB排,由A、B两球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得gVA排=ρ乙gVB排,因为VA排>VB排,所以ρ甲<ρ乙,故A错误;
    B.由于A、B两球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A、B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液体深度相等,又ρ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小,故C正确;
    D.由A、B两球浸没在液体中可知ρ甲液<ρ甲且ρ甲<ρ乙,所以ρ甲液<ρ乙,若把B球放置在甲液体中,则B球最终将沉底,故D错误。
    故选C。
    46.(2024·河南新乡·三模)用盐水浸泡可以去除新鲜水果表面残留的农药。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冬枣、樱桃(V冬枣>V樱桃),分别放入盐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盐水的密度
    B.樱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冬枣和樱桃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C
    【详解】A.冬枣、樱桃的质量相等,V冬枣>V樱桃,根据可知冬枣的密度要小于樱桃的密度,冬枣悬浮,冬枣的密度等于甲液体的密度,樱桃漂浮,樱桃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故A错误;
    B.樱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受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等于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错误;
    C.冬枣、樱桃的质量相等,根据可知,冬枣、樱桃的重力也相等,甲图,冬枣悬浮,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甲=G;乙图,樱桃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乙=G,所以冬枣受到的浮力等于樱桃受到的浮力,故C正确;
    D.因为冬枣受到的浮力等于樱桃受到的浮力,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 V冬枣排>V樱桃排,放入冬枣、樱桃后,两容器液面相平,说明没放物体之前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即V甲

    相关试卷

    专题11 浮力(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浮力(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浮力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11浮力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11 浮力(7题型)(练习)(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11 浮力(7题型)(练习)(解析版),共5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N=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浮力(7题型)(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浮力(7题型)(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浮力7题型练习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浮力7题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