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
必考实验03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03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03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03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 (2024江苏连云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3四川眉山)由于工具使用不正确,导致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在中考体育“立定跳远”测试中,工作人员未将皮尺拉直
B. 在测量温度的实验中,小明将温度计放入待测热水中立即读数
C. 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小华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
D. 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小红误将接入小量程的电压表按照大量程读数
【答案】B
【解析】A.在中考体育“立定跳远”测试中,工作人员未将皮尺拉直,会使结果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测量温度的实验中,小明将温度计放入待测热水中,示数还未上升稳定就立即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故B符合题意;
C.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小华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相当于未放物体就有示数,使测量值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小红误将接入小量程的电压表按照大量程读数,读数是真实值的5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1四川成都)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答案】D
【解析】使用温度计时,感温泡应该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待示数稳定后开始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要留在待测液体中,视线要与刻度平行。
A.使用温度计时,感温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选项A错误;
B.使用温度计时,将感温泡浸入热水中,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可能偏小,故选项B错误;
C.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热水中,避免因温度计离开热水导致温度下降,故选项C错误;
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项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属于基础知识的应用。
4. (2022山东枣庄)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 体温计分度值是1℃
C. 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
D. 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答案】C
【解析】A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故AB错误;
C.某同学体温为36.6℃,低于37℃,体温正常,故C正确;
D.如果液体的温度高于42℃或低于35℃,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故D错误。故选C。
5.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D.
【答案】C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此选项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此选项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此选项正确。故选:D。
7.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 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
C.寒暑表的示数是21℃ D.寒暑表的示数是39℃
【答案】C
【解析】A.寒暑表的量程是-35~50℃,故A错误;
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
CD.由寒暑表的分度值和液柱指示刻度可知,寒暑表的示数是21℃,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8.如下图所示,小明演示了四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其中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A.B.C.D.
【答案】D
【解析】A.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600度左右,图中温度计最大测量值约100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故A错误;
B.图中被测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时,故B错误;
C.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故C错误;
D.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齐平,故D正确。
故选D。
9.用温度计按照如图a、b、c、d四种方式测得液体温度分别是34℃、37℃、33℃和32℃,则测得的液体温度较准确的是( )
A.34℃B.37℃C.33℃D.32℃
【答案】C
【解析】AB.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碰到了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错误,故A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留在被测液体中,温度计所测的温度为33℃,故C正确;
D.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没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视线没有与水银柱的液面相平,故D错误。
10.甲、乙两支相同的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8.0℃,若直接去测量两个体温分别是37.0℃和39.5℃的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8.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9.5℃
B.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8.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C.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7.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D.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7.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9.5℃
【答案】A
【解析】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0℃,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缩口的存在使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处断开,缩口上的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度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人的体温,对于37.0℃的人来说,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仍然是38.0℃;对于39.5℃的人来说,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将高于38.0℃,达到实际的39.5℃,显然A选项判断是正确的。
11.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答案】B.
【解析】AB.因为40°C与10°C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所以两条刻度线相距1cm温度差为5°C,当BC=3厘米时,温度相差3×5°C=15°C,又因为寒暑表越往上示数越大,故A示数为40°C,B示数为10°C,C的示数为10°C-15°C=-5°C
故A错误,B正确;
CD.20°C与30°C相差10°C,相隔 EQ \F(10°C,5°C /cm) =2cm,即在B的上面2cm或在A下面的距离为l=6cm-2cm=4cm,故CD错误。故选B。
12. 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为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答案】A
【解析】A.由图知,温度计中液柱在0℃以下,示数为-10℃,故A正确;
B.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分度值为1℃,故B错误;
C.温度计的液柱离开被测液体后自动下降,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
D.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A。
13.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B.它能测量的范围是2℃~35℃
C.分度值是1℃ D.它的示数是6.5℃
【答案】A
【解析】A.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不同温度下体温计内液体的体积不同,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不同,从而显示不同的温度,故A正确;
B.它能测量的范围是35~42℃,故B错误;
C.如图,体温度的一大格为1℃,一小格为0.1℃,所以它的分度值为0.1℃,故C错误;
D.它的示数是36.5℃,故D错误。故选A。
14.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温度计的的量程为:20℃~100℃
B.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不相同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图甲所示温度为38.5℃,现直接测量另一同学体温,则测量结果仍为38.5°C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乙温度计的的量程为:-20℃~100℃,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不相同,故B正确;
C.甲温度计是体温计,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乙是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故C错误;
D.若使用图甲所示温度计,没有向下甩,直接测量某同学体温,如果某同学的实际体温低于38.5℃,则显示的还是38.5℃,显示的结果是错误的;如果实际体温等于38.5℃,则显示的是38.5℃,结果是正确的;若某同学实际体温高于38.5℃,则测量值高于38.5℃,结果正确,故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
1. (2024青海省)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州试种了海水稻。如图所示是海西州当地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水的沸点为______℃,当地的大气压强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 91 低于
【解析】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1℃,则水的沸点为91℃。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强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2. (2022广东)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___℃。
【答案】 热胀冷缩 不能 36.5
【解析】体温计属于液体温度计,玻璃泡内装有液态的水银,工作时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人的体温。
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弯管,在温度下降时水银在细弯管处断开而不能自动流回到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分度值为0.1℃,则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6.5℃。
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6.5℃和39.2℃,那么测量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测量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 38.5 39.2
【解析】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5°C,若没有甩过,体温计的示数是38.5°C;用此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6.5°C的病人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5°C;用示数是38.5°C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9.2°C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9.2°C。所以,测量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8.5℃,测量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9.2℃。
4.(2024广东省)如图是自制的液体温度计,利用了液体_____的性质。为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应选择内径更_____的玻璃管。
【答案】 热胀冷缩 细
【解析】液体具有遇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一性质制成的。
玻璃泡内的液体膨胀或收缩一定的体积时,玻璃管内径越细,液体升高或下降的高度越大,温度计的精确度就越高。
5. 如图甲所示为某温度计一部分,则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此时读数为_____℃。如图乙所示,A、B、C中正确读数的是______。
甲 乙
【答案】1;97; B。
【解析】图甲中,温度计10℃之间包括10等份,1份代表1℃。也就是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液面在零上,因此此时的示数是97℃。
图乙中,A为俯视,读数偏大;C为仰视,读数偏小;B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是正确的。
6.小金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0℃到42.0℃,最小刻度为 ______℃。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______(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35℃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钟,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0.1,用力甩几下,见详解。
【解析】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 。
体温计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缩口,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通过该处上升,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因温度降低而收缩,水银柱便在该处断开,使上面的水银柱不能退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用力甩几下,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
7.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 ;在读数时,乙图中的 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
【答案】 低 B 20
【解析】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瓶里的液体体积收缩,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低。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里面的液面相平,乙图中的B方法是正确的。
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20℃。
8.(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温度进行读数时,温度计 离开被测物体(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读数时人的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示数是 ℃。
【答案】(1)液体热胀冷缩,35—42 。可以,相平(2)1,-14
【解析】(1)由图甲可知,该温度计是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量程是35—42℃;在测量温度进行读数时,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人的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从下向上的数值逐渐减小,故此时是0℃以下,故读数为﹣14℃。
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塑料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原理来测量温度的;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1标准大气压下),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当此气体温度计的液柱向左移动时,表示所测物体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为了提高此气体温度计的灵敏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
【答案】热胀冷缩 0 升高 可增加塑料瓶的容积
【解析】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等液柱稳定后,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
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
塑料瓶的容积越大,其所容的气体就越多,在同样的温度下,其受热膨胀的量就越多,管中水液柱位置变化越大,温度计灵敏度就增大了。
10.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 (选填“升高”或“降低”);在读数时,乙图中的 (选填“A”、“B”或“C”)方法是正确的;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答案】降低;B;﹣10
【解析】该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液体的体积会变小,细管中的液面会下降,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降低;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故B正确;
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从下向上的数值逐渐减小,故此时应该是0℃以下,故读数为﹣10℃。
1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甲和乙图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 。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选填“丙”或“丁”),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 (选填“安全”或“不安全”)。
【答案】热胀冷缩;17℃;﹣16℃;丁;安全
【解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由图甲可知,温度在0℃以上,故示数为17℃;由图乙可知,温度在0℃以下,故示数为﹣16℃;由题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即保存环境温度最高为8℃。丙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丁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温度计的构造特点,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故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丁;由图丁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根据疫苗存放要求,疫苗安全。
12.如图甲所示,寒暑表测出的气温是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甲 乙
【答案】-3 34
【解析】由图甲知:寒暑表分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下,其示数是﹣3℃。
由图乙知,温度计一个大格是10℃,其中又分了10份,故其分度值是1℃,“40”在“30”上方,说明温度高于0℃,所以读数是34℃。
三、实验探究题
1. (2022黑龙江牡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________,所测量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2)若污渍遮挡了刻度尺上的部分刻度,会影响测量物体长度吗;________
(3)通过观察图2中的两个温度计,________图是寒暑表,________图是体温计,甲、乙两表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 1mm 3.00 (2)不会 (3)乙 甲 38.5 -5
【解析】(1)如图所示,将1cm平均分成了10等分,故分度值为0.1cm,合1mm;所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2)若污渍遮挡了刻度尺上的部分刻度,不会影响测量,可以换一个整数作为测量的起始刻度,然后用末减初即可得出被测物体的长度。
(3)乙图是寒暑表,分度值为1℃,因为可以测量零下20℃,甚至更低的温度;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测量的范围是35℃~42℃,故甲是体温计;如图甲,分度值为0.1℃,从下往上读,故读数为38.5℃;如图乙,分度值为1℃,从零刻度线往下读,故读数为-5℃。
2.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_______和________。
(3)请指出如图甲所示的操作错误之处: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
(4)第一小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应记为_______℃。
(5)第二小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后,又用温度计测量了从冰箱中取出的冰的温度,温度计示数如图丙,应记为_______℃。
【答案】(1)热胀冷缩;(2)量程; 分度值; (3)①视线未与液柱相平;②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4)16;(5)﹣9。
【解析】(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零刻度线位置。
(3)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的底部,这样测量结果会出现较大偏差;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甲图中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大;
(4)由图乙可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所以显示的温度为16℃;
(5)由图乙可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9℃。
3.(1)如图甲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放置正确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2)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④”、“⑤”或“⑥”);
(3)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答案】(1)③ (2)⑤ (3)﹣21
【解析】(1)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
①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故①错误;
②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②错误;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③正确。
故选③。
(2)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④俯视导致示数偏大,⑤仰视导致示数偏小,⑤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示数准确;故④⑥错误,⑤正确。
故选⑤。
(3)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刻度值从上往下变大,为负数,读数为﹣21℃。
4.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使用时,它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是______℃。
(3)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36.5℃ B.39.7℃ C.76.2℃ D.无法读数
【答案】(1)热胀冷缩;不可以;(2)38.4;(3)B.
【解析】(1)体温计也是液体温度计,所以其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它特殊的构造是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所以使用时,能使它离开人体读数。
(2)由图知,体温计上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8.4℃。
(3)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所以取出一支示数为 39.7°C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实际体温是 36.5°C,它的示数不会下降,为39.7℃。故选B。
5.(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甲(a)所示是某同学在读数时情景,读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 ;② 。若此时温度计如图甲(b)所示,则所测温度为 ℃;
(2)如图乙是小秦设计的一个液体温度计的示意图。他在小玻璃瓶的瓶塞上钻一个小孔,将塑料管插入小孔中,保证其气密性能较好。然后将小玻璃瓶内 (选填“装满”或“不装满”)某种有色液体,然后用插有塑料管的瓶塞塞住瓶口,将它放入 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0℃,再将其放入100℃的热水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100℃,然后将0~100℃之间的10等份作为分度值为10℃,(气压为标准大气压)使用中发现管中液柱上升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
(3)图丙最早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玻璃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刻度线应标注在 (选填“玻璃瓶”或“玻璃管”)上,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答案】(1)热胀冷缩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2)装满 冰水混合物 换一根更细的塑料管(3)玻璃管 右
【解析】(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图中读数时出现的问题是: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由图甲(b)知液柱在0刻度线以下,所以是零下温度,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2℃,示数是-4℃。
(2)为了防止玻璃瓶内有空气影响实验,使一定要灌满有色液体。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液面到达的位置应该为0℃标记处。再将其放入100℃的热水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100℃,然后将0~100℃之间的10等份作为分度值为10℃。
在相同体积的液体发生热胀冷缩时,玻璃管越细,液柱变化越明显,所以应该换一根更细的塑料管。
(3)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气体温度计工作物质是玻璃瓶内的气体,刻度标在工作物质之外的地方,所以刻度标在玻璃管上;当室温降低时,瓶内气体收缩,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液柱向右移动。
6.温度计的制作和使用:
(1)如图甲温度计示数为______℃,乙温度计示数为______℃;
(2)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①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______;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______(温度或体积)的变化;
②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______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A或B或C)
③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会向______(“左”或“右”)移动;
【答案】(1)28,36.7;(2)玻璃泡,体积;②C,左。
【解析】(1)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根据图示可知甲的读数为28℃;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根据图示可知乙温度计的示数为36.7℃。
(2)①玻璃小药瓶装有红色的水,相当于温度计的玻璃泡。吸管是透明的,可以明显观察到测温物质的体积变化,体积增大,说明温度升高。
②③A、B容器比较,底部玻璃泡大小相同,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等体积的液体进入吸管,A的吸管更细,A液面上升比B的高,所以A精确度也越高;AC容器比较,吸管粗细相同,但C的容器底部更大,装入同种体更多,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压缩液体进入玻璃管中的液体越多,所以C会有更多的液体进去玻璃管,C玻璃管液面上升比A的高,所以C精确度也越高,综上可知C容器制成的温度计精确度最高。
7. 利用低温箱和温度传感器探究不同温度的水降温的快慢,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并自动记录水温,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在三个相同的杯子中加入 相同、初温不同的水。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浸没水中测量水温时,应注意探头不要 ;
(2)将三杯水同时放入-30℃的低温箱中冷却,箱内的风扇可使箱内气流稳定循环,使得三杯水受冷环境 ;
(3)同时用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监测三杯水的温度,并获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分析图象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温高的水降温 (填“快”或“慢”);水在凝固过程中,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为提高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实验时应在每杯水中放入多个探头,对杯子中不同的 水进行测量。
【答案】(1)质量 接触杯底或接触杯壁 (2) 相同 (3)快 放出 (4)位置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在三个相同的杯子中加入质量相同和初温不同的水,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浸没水中,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
(2)为了使水受冷环境相同,需要将三杯水同时放入-30℃的低温箱中冷却,箱内的风扇可使箱内气流稳定循环。
(3)由图乙可知,水从80℃降低到0℃,大约需要3.2×103s,水从40℃降低到0℃,大约需要3×103s,水从30℃降低到0℃,大约需要2×103s,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温高的水降温快。降到0℃后保持不变,说明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4)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在每杯水中放入多个探头,对杯子中不同的位置的水进行测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10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10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10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07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07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07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06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0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0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