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部分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2025 年 1 月 21 日下午 14:30-17:05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
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中最为重要的一类细菌(俗称肺炎杆菌),引起肺脓肿和脓胸的发
生率高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都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 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 肺炎克雷伯菌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大型环状双链 DNA 分子上
D. 使用细菌计数板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计数,统计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差异:前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包括蓝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等。
【详解】A、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都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A 正确;
B、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层次就是个体层次,原核生物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 正确;
C、肺炎克雷伯菌作为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细胞核,其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拟核的大型环状双链 DNA 分子
上,C 正确;
D、使用细菌计数板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计数时,由于计数板统计的是视野内的所有细菌,包括活菌和死菌,
第 1页/共 23页
所以统计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偏大,D 错误。
故选 D。
2.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的下降、语言能力的退化与巨噬细胞的大量衰老死亡有紧密联系。
巨噬细胞衰老往往会导致细胞内的有氧呼吸基本处于“关闭”状态,这一改变与一种关键酶 PGE2 有关。当
PGE2 与其受体 EP2 结合时,会激活糖原合成酶。激活的糖原合成酶将葡萄糖添加到糖原链中,使得细胞需
要能量时无法利用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B. 衰老的巨噬细胞可能无法清除脑细胞之间的“垃圾”,最终导致了认知能力的下降
C. 巨噬细胞无法得到充足的能量供应是导致其衰老死亡的直接原因
D. 语言功能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
【答案】C
【解析】
【分析】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
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
递功能。
【详解】A、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
胞等。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A 正确;
B、依题意,认知能力的下降与巨噬细胞的大量衰老死亡有紧密联系,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的
能力,衰老的巨噬细胞可能无法清除脑细胞之间的“垃圾”,最终导致了认知能力的下降,B 正确;
C、依题意,巨噬细胞衰老会导致细胞内的有氧呼吸基本处于“关闭”状态,进而使细胞能量供应不足,C 错
误;
D、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能活动,涉及人类的听、说、读、
写,D 正确。
故选 C。
3. 某研究团队以海水稻(耐盐碱水稻)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曲线
图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 2页/共 23页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NaCl 溶液的浓度和光照强度
B. 海水稻根部细胞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根部细胞细胞液浓度更高
C. 随着 NaCl 处理浓度的增大,水稻根细胞失水程度增大,引起水稻部分气孔关闭,光补偿点增大
D. 图 2 中丙组光合速率在 NaCl 处理前后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低浓度二氧化碳限制了净光合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在 500lx 光照下,经过不同浓度 NaCl 溶液处理后短时间内,光合速率是 A>B>C,说
明 NaCl 浓度越高,光合速率越低;分析乙图,经过 200mml•L-1NaCl 处理后,100lx 光照组光合速率不变,
500lx 光照和 1000lx 光照组光合速率下降至相同水平,且 1000lx 光照组光合速率下降程度更大。NaCl 溶液
主要影响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气孔开度下降,从而使 CO2 吸收量减少。
【详解】A、本实验中光照强度有 3 种不同强度,NaCl 浓度有 3 种不同浓度,所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NaCl
溶液的浓度和光照强度,A 正确;
B、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所以根部细胞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根部细胞细胞液浓度更高,B 正确;
C、随着 NaCl 溶液浓度增大,光合速率降低,但呼吸速率不变,故海水稻的光补偿点变大,C 正确;
D、图 2 中,丙组光合速率在 NaCl 溶液处理前后一直不发生变化,说明 200mml/L 的 NaCl 溶液引起 CO2
吸收量减少后不影响光合速率,所以推知丙组水稻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而非 CO2 浓度,D 错
误。
故选 D
4. 为培育光合效率高的水稻新品种,研究人员将非洲狼尾草(光合效率高)与粳稻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
获得了几株杂种植株,对杂种植株叶片色素提取液点样后,先后置于层析液和蒸馏水中进行双向纸层析,
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3页/共 23页
A.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的培养基和制备的原生质体均需要灭菌
B. 步骤三点样点应浸没在蒸馏水中
C. 图中色素 de 可能为叶绿素,色素 a 可能不来源于叶绿体
D. 双向纸层析法可以将第一次层析重叠或者距离较近的物质通过第二次层析进一步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首先应制备原生质体,即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然后利用
聚乙二醇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得到杂合细胞后,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即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
【详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培养基需要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而原生质体是活细胞,不能进行灭
菌操作,A 错误;
B、步骤三点样点不能浸没在蒸馏水中,否则色素会溶解在蒸馏水中,无法进行层析,B 错误;
C、叶绿素不溶于蒸馏水,而图中色素 de 在蒸馏水中分离,所以 de 不可能是叶绿素,植物细胞中除了叶绿
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可能含有色素,所以色素 a 可能不来源于叶绿体,C 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向纸层析法通过在层析液和蒸馏水中两次层析,将第一次层析重叠或者距离较近的
物质进一步分离,D 正确。
故选 D。
5.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双链环状 DNA 病毒,它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内 p53 基因和 Rb 基因无
法正常表达,最终引发宫颈癌。某研究小组现使用硼替佐米(BTZ)和顺铂(CIS)两种药物来研究其对宫
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乳头瘤病毒 DNA 中脱氧核苷酸数与磷酸二酯键数相等
第 4页/共 23页
B. p53 基因和 Rb 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 BTZ 和 CIS 对宫颈癌均有疗效,且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D. 据图推测 BTZ 促进 Rb 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
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 感染
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
定, 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双链环状 DNA 病毒,同一条链上的 5'末端的脱氧核苷酸与 3'末
端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参与形成磷酸二酯键以及相邻核苷酸会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人乳头瘤病毒 DNA 中脱
氧核苷酸数与磷酸二酯键数相等,A 正确;
B、抑癌基因是一类在正常细胞内存在的能够抑制肿瘤生长的基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体后,会
引起人体内 p53 基因和 Rb 基因无法正常表达,最终引发宫颈癌,说明 p53 基因和 Rb 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B 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BTZ)和顺铂(CIS)以及两者联合处理,细胞的凋亡率都高于空白对照组,且联合
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因此 BTZ 和 CIS 对宫颈癌均有疗效,且联合使用效果更佳,C 正确;
D、BTZ 处理组 Rb 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推测 BTZ 促进 Rb 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作用,D 正确。
故选 B。
6.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是探索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史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有( )
①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艾弗里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③用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④制作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和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
⑤萨顿以蝗虫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⑥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差速离心技术
A. 4 项 B. 3 项 C. 2 项 D. I 项
【答案】C
【解析】
第 5页/共 23页
【分析】DNA 的复制是指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分
裂前的间期, 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详解】①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思路为:提出
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①正确;
②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 一种物质,从而证明 DNA 是遗传物
质,利用了“减法原理”,②错误;
③用 32P 标记的 T2 菌体侵染细菌时,由于只有 DNA 进入细菌并以此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原
料由大肠杆菌提供,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量带有 32P 标记,
故只有少数子代菌体具有放射性,③错误;
④制作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和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都以实物表达对象的
特征,属于物理模型,④正确;
⑤萨顿以蝗虫为实验材料,运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⑤错误;
⑥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⑥错误。
综上,①④正确,②③⑤⑥错误
故选 C。
7. 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一种由 DMD 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肌萎缩蛋白缺乏的遗传病。图 1 为某患儿家族的部分
遗传系谱图,图 2 为该家族部分个体的 DMD 基因 PCR 后的电泳图。已知该家族中有一位成员的生殖细胞
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患儿的父亲在产生生殖细胞时 DMD 基因发生了突变
B.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C. 与正常 DMD 基因 碱基序列相比,异常 DMD 基因的碱基序列更长一些
D. 该胎儿的姐姐在婚育时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来预防该遗传病患者的出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第 6页/共 23页
【详解】AB、患儿的双亲均正常,但生出了患病的孩子(男性),说明是隐性遗传病。若是常染色遗传,则
其父母均为杂合子,根据电泳图判断,母亲为杂合子,父亲为纯合子,所以不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只能为伴 X 隐性遗传病。该患儿的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含有致病
基因的卵细胞与父亲正常的精子结合,生出了患儿,由于近亲可能同时含有该致病基因,故禁止近亲结婚
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A 错误,B 正确;
C、根据电泳图判断,异常 DMD 基因的位置更靠近点样孔,说明与正常 DMD 基因的碱基序列相比,异常
DMD 基因的碱基序列更长一些,C 正确;
D、根据电泳图判断该患儿的姐姐是杂合子,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有 1/2 的概率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
所以姐姐在婚育时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来预防该遗传病患者的出生,D 正确。
故选 A。
8. 在澳大利亚南部,生长着一种花型独特的小兔兰。在花期,小兔兰会释放特定的信息素,并且花朵的唇
瓣会模拟成当地一种雌性蚂蚁的样子,从而吸引求偶的有翅雄性蚂蚁,在雄蚁“假交配”过程中帮助小兔兰完
成授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数蚂蚁不能飞行,无法携带大量花粉,这可能是蚂蚁授粉植物稀少的原因
B. 小兔兰释放的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这有助于小兔兰种群的繁衍
C. 求偶有翅雄性蚂蚁的存在促进了小兔兰控制花型基因的突变
D. 小兔兰和该品种雄蚁的地理分布,小兔兰的花期与雄蚁的求偶期在进化上是关联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 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生态系统中
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即信息流。
【详解】A、题干说小兔兰会释放特定的信息素,并且花朵的唇瓣会模拟成当地一种雌性蚂蚁的样子,从而
吸引求偶的有翅雄性蚂蚁,对于多数不能飞行的蚂蚁来说,无法携带大量花粉,这可能是蚂蚁授粉植物稀
少的原因,A 正确;
B、小兔兰释放的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能吸引雄性蚂蚁来传粉,因而有助于小兔兰种群的繁衍,
B 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求偶有翅雄性蚂蚁的存在不会促进小兔兰控制花型基因的突变,C 错误;
D、小兔兰和该品种雄蚁的地理分布,小兔兰的花期与雄蚁的求偶期在进化上是关联的,使得双方都能从中
获益,D 正确。
故选 C。
第 7页/共 23页
9. 真核细胞的核基因转录后产生的前体 mRNA 会被剪接体(一种酶)切除内含子对应片段,外显子对应片
段则相互连接形成成熟 mRNA,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体 mRNA 和成熟 mRNA 分别进行逆转录得到的 DNA 的碱基序列不相同
B. 剪接体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图示过程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C. b 没有编码氨基酸的序列,RNA 剪接机制有利于降低突变产生的伤害
D. 成熟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RNA 是在细胞核中,通过 RNA 聚合酶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下
面以 mRNA 为例说明转录的基本过程。当细胞开始合成某种蛋白质时,RNA 聚合酶与编码这个蛋白质的
一段 DNA 结合,使 DNA 双链解开,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 DNA 模板链上
的碱基互补配对,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然后形成一个 mRNA 分子。
【详解】A、前体 mRNA 和成熟 mRNA 相比,后者没有内含子,因此前体 mRNA 和成熟 mRNA 分别进行
逆转录得到的 DNA 的碱基序列不相同,A 正确;
B、剪接体是一种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
的能量减少,B 错误;
C、b 没有编码氨基酸的序列,RNA 剪接机制能够将内含子切除,有利于降低突变产生的伤害,C 正确;
D、成熟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翻译的效率,D 正确。
故选 B。
10. 雄性不育对遗传育种有重要价值。为获得茎的颜色或叶片形状为标记的雄性不育番茄材料,研究人员用
第 8页/共 23页
基因型为 AaCcFf 的番茄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部分结果如下图。已知控制紫茎(A)与绿茎(a)、缺刻叶
(C)与马铃薯叶(c)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雄性可育(F)与雄性不育(f)为一对相对性状,这 3 对性
状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育种实践中可以挑选绿茎作为雄性不育番茄材料筛选的标记
B. 亲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换
C. F1 中马铃薯叶植株随机交配,子代中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约为 5∶1
D. F1 的雄性可育株中,缺刻叶植株与马铃薯叶植株的比例约为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 F1 中,绿茎株中绝大多数雄性不育,紫茎株中绝大多数雄性可育,由此推测控制绿茎(a)和雄
性不育(f)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控制紫茎(A)和雄性可育(F)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控
制紫茎(A)与绿茎(a)、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控制缺刻叶(C)与
马铃薯叶(c)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子代中偶见绿茎可育株与紫茎不育株,且两者数量相
等,可推测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详解】AB、基因型为 AaCcFf 的紫茎缺刻叶雄性可育番茄植株自交,在所得 F1 中,绿茎株中绝大多数雄
性不育,紫茎株中绝大多数雄性可育,说明控制绿茎的基因 a 和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 f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
控制紫茎的基因 A 和控制雄性可育的基因 F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由“子代雄性不育株中,缺刻叶∶马铃
薯叶≈3∶1”可知,控制缺刻叶基因 C 与控制马铃薯叶的基因 c 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见,可以挑
选绿茎作为雄性不育番茄材料筛选的标记,子代中偶见等量绿茎可育株与紫茎不育株,说明亲本在形成配
子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 A 和 a 与 F 和 f 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发生了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AB 正确;
C、由题意可推知:F1 中马铃薯叶植株的基因型为 cc,其中基因型为 FF、Ff、ff 的植株分别占 1/4、1/2、1/4,
产生的雌配子为 1/2F、1/2f;雄性可育株的基因型为 1/3FF、2/3Ff,产生的雄配子为 1/3f、2/3F。可见,F1
中马铃薯叶植株随机交配,子代雄性不育株占 1/2f×1/3f=1/6ff,子代雄性可育株占 1-1/6=5/6,即子代中
第 9页/共 23页
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约为 5∶1,C 正确;
D、控制缺刻叶(C)、马铃薯叶(c)与控制雄性可育(F)、雄性不育(f)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因此,子代雄性可育株中,缺刻叶植株与马铃薯叶植株的比例也约为 3∶1,D 错误。
故选 D。
11. 青少年抑郁症(AMDD)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睡眠的昼夜节律失调。谷氨酸受体可作为抗抑郁药物的靶
向位点。对谷氨酸受体 mGluRS 缺失小鼠的相关研究发现,青年小鼠表现出抗抑郁样表型。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抑郁症患者睡眠的昼夜节律失调可能与下丘脑功能异常有关
B. 促进控制 mGluRS 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的药物对 AMDD 患者的治疗有效
C. AMDD 患者突触间隙中谷氨酸浓度可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抑郁症
D. 一般抑郁不超过两周,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应咨询神经心理科医生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
【答案】B
【解析】
【分析】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死亡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当消极情绪达到
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通过自我调适、 身边人的支持以及心理咨询好转。
当抑郁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
【详解】A、脑干神经细胞分泌的 5-羟色胺(5-HT)能促进下丘脑积累具有催眠效应的肽类物质,抑郁症患者
睡眠的昼夜节律失调可能与下丘脑功能异常有关,A 正确;
B、对谷氨酸受体 mGluRS 缺失小鼠的相关研究发现,青年小鼠表现出抗抑郁样表型,说明抑制控制 mGluRS
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的药物对 AMDD 患者的治疗有效,B 错误;
C、谷氨酸受体可作为抗抑郁药物的靶向位点,说明 AMDD 患者突触间隙中谷氨酸浓度可能出现异常,从
而导致抑郁症,C 正确;
D、一般抑郁不超过两周,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应咨询神经心理科医生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抑郁症会影
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使患者产生自残或自杀等消极行为,因此患者必须到医院去接受
专业治疗,D 正确。
故选 B。
12. 保幼激素(JH)是鳞翅目类昆虫咽侧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对幼虫的生长、发育以及结茧等过程有显著调
控作用。JH 可以作用于幼虫的表皮细胞,延迟蜕皮从而延长昆虫幼龄期和维持幼虫特征,人工合成的 JH
类似物可作为外用喷洒农药使用,通过昆虫的表皮吸收,阻滞昆虫的正常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JH 作用于表皮细胞,延迟蜕皮,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
第 10页/共 23页
B. JH 类似物在生产上可用于延长家蚕幼虫期,蚕可以多吃一段时间的桑叶,增加吐丝量
C. JH 类似物能紊乱昆虫自身的激素水平,具有活性高,用量少的特点
D. JH 类似物作为农药使用,需要合理考虑施用浓度、时间以及施用时昆虫的生理状态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
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引发细胞内的代谢速率发生改变,从而起调节作用。(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激素将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
递给靶细胞,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不
断产生激素,从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4)微量和高效: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激素浓度都很低。
【详解】A、JH 作用于表皮细胞,延迟蜕皮,JH 作为信使传递信息从而影响昆虫的生命活动,并没有体现
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A 错误;
B、JH 类似物可以阻滞昆虫的正常发育,在生产上可用于延长家蚕幼虫期,蚕可以多吃一段时间的桑叶,
增加吐丝量,B 正确;
C、JH 类似物能紊乱昆虫自身的激素水平,具有活性高,用量少(即微量高效)的特点,C 正确;
D、JH 类似物作为农药使用,需要合理考虑施用浓度、时间以及施用时昆虫的生理状态等,以实现害虫的
有效防治,D 正确。
故选 A
13.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稳态的特征,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器官水平上,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的稳态
B.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个体保持稳态,正反馈调节不利于个体稳态的维持
C. 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与细胞分裂素共同维持植物细胞分裂的稳态
D. 通过调节人体尿液的成分即可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
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
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
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第 11页/共 23页
【详解】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的稳态是分子水平上的稳态,A 错误;
B、负反馈调节有利于个体保持稳态,不是所有正反馈调节都不利于个体稳态的维持,比如排尿反射就属于
正反馈调节,B 错误;
C、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二者协调共同维持植物细胞分
裂的稳态,C 正确;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机体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实现体内
水与无机盐的平衡,D 错误。
故选 C。
14. 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慢性遗传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炎症和损伤。遗
传、免疫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可能对该病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精神压力大、情绪激动等心理因素也
可能是诱因之一,某 HT 患者出现畏寒、精神萎靡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T 属于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引起的
B.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共同对稳态的维持发挥作用
C. 该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可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减轻相关症状
D. 临床上诊断是否患有 HT,除了检测甲状腺功能外还要检测血液中是否有甲状腺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 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三
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它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神
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这些信号分子
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
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通过这些信号分子,复杂的机体才能够实现统一协调,稳态才能够得以保持。
【详解】A、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而桥本甲状腺炎是由
于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炎症和损伤,所以 HT 属于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引起的,
A 正确;
B、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通过这些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
实现统一协调,共同对稳态的维持发挥作用,B 正确;
C、该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
范围,可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减轻相关症状,C 错误;
D、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机体会产生甲状腺抗体,故临床上诊断是否患有 HT,除了检测甲状腺功能
第 12页/共 23页
外还要检测血液中是否有甲状腺抗体,D 正确。
故选 C。
15. 茉莉酸甲酯(MeJA)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干
旱胁迫下,植物体内会产生活性氧,可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丙二醛(MDA)是脂膜过氧化的主要分解产
物。为探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 MeJA 喷施处理对油茶幼苗的影响,某团队部分实验结果如图,其中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歧化酶(POD)可以清除活性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确定 SOD 活性最高时外施 MeJA 的浓度,应在 0-300μml/L 之间进一步实验
B. 适当浓度 MeJA 处理能有效保护类囊体薄膜,减少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C. 推测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 MDA 含量升高,施用适宜浓度 MeJA 对 MDA 含量的稳定有积极作用
D. 干旱胁迫下植物分泌脱落酸增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靶细胞,与 MeJA 共同抵抗逆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到调节的作用,例如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生长,促进发芽等;细胞分裂
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等。植物激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
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详解】A、由图可知,在 MeJA 浓度为 0-300μml/L 之间,SOD 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且在 100μml/L 时
SOD 活性最高,所以为确定 SOD 活性最高时外施 MeJA 的浓度,应在 0-300μml/L 之间进一步实验,A 正
确;
B、因为 SOD 和 POD 可以清除活性氧,而活性氧可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类囊体薄膜属于生物膜,适当浓
度 MeJA 处理能使 SOD 和 POD 活性较高,从而有效清除活性氧,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能有效保护
类囊体薄膜,减少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B 正确;
C、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会产生活性氧,可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MDA 是脂膜过氧化的主要分解产物,
第 13页/共 23页
所以推测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 MDA 含量升高,而施用适宜浓度 MeJA 能使 SOD 和 POD 活性较高,从而对
MDA 含量的稳定有积极作用,C 正确;
D、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
物,脱落酸是通过极性运输等方式运输,且作用于特定靶细胞,与 MeJA 共同抵抗逆境,D 错误。
故选 D。
16. 湖北黄石阳新县泉水园某果园的龙涎柑,果肉饱满,香甜可口。该果园生物种类丰富,除了龙涎柑树,
还存在昆虫、鸟类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统计龙涎柑树上的昆虫、鸟类的种类即可了解该果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B. 该果园中的昆虫和鸟类具有完全不同的生态位
C. 龙涎柑树和其他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该果园的生物群落
D. 鸟类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可随自身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
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
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
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
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是描述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指标。
【详解】A、统计龙涎柑树上的昆虫和鸟类种类只能反映部分物种的多样性,无法全面反映整个果园群落的
物种丰富度,因为果园中可能还存在其他植物、微生物等未被统计的生物,A 错误;
B、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包括其食物、栖息地、行为等。虽然昆虫和鸟类在生
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它们可能存在部分重叠的生态位,例如某些昆虫和鸟类可能以相同的植物为
食,可能存在相同的生态位,B 错误;
C、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龙涎柑树和其他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该果园的生物群落,
C 正确;
D、由于鸟类粪便是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不属于鸟类同化的能量,所以分解者不能从鸟类获取能量,其
从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鸟类的上一营养级,D 错误。
故选 C。
17.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机理如图所示,利用 Cas9 蛋白(一种核酸内切酶)在向导 RNA(sgRNA)
的引导下,切割特定 DNA 序列,以实现基因的定点编辑敲除、单碱基编辑和基因片段的精准替换。下列叙
第 14页/共 23页
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全部序列完全配对的 sgRNA
B. sgRNA 与目标 DNA 结合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A-U、U-A、G-C、C-G
C. 基因片段的精准替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Cas9 蛋白断裂 DNA 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重组 DNA 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
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
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向导 RNA(sgRNA)只需要与靶基因的部分序列配对结合,从而引导 Cas9 蛋白到一个特定的
基因位点并剪切 DNA,实现精准靶向编辑,A 错误;
B、sgRNA 与目标 DNA 结合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A-T、U-A、G-C、C-G,B 错误;
C、基因片段的精准替换属于基因突变,C 错误;
D、通常通过 CRISPR/Cas9 技术会断开 4 个磷酸二酯键,D 正确。
故选 D。
18. CEA 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 CEA 含量较低,当某些癌症发生时,癌细胞大量产生
并释放 CEA,导致血清 CEA 水平显著升高,科研人员常通过制备抗 CEA 单克隆抗体,来检测血清中的 CEA
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小鼠多次注射 CEA 是为了从小鼠血清中分离出更多抗 CEA 单克隆抗体
B. 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即可筛选出能产生抗 CEA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 将产生抗 CEA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体内,可从其脾脏中获取大量抗体
D. 制备抗 CEA 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需要用到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第 15页/共 23页
【答案】D
【解析】
【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 B 细胞,将效应 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
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
体的杂交瘤细胞。
3、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
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详解】A、给小鼠多次注射 CEA 是为了从小鼠血清中分离出更多 B 细胞,A 错误;
B、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但是不能筛选出能产生抗 CEA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 错
误;
C、将产生抗 CEA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体内,可从其腹水中获取大量抗体,C 错误;
D、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筛选出能产生抗 CEA 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 正确。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
19.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人类活动,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
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和藻类作为生产者通过______吸收 CO2,贝类作为______,主要通过滤食
水中的颗粒有机物、浮游植物或者底栖浮游生物参与碳循环。如今,全球都面临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暖
问题,而 CO2 又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为此人们提出碳足迹概念,它表示:______。
(2)海洋能在一定的周期内将污染物稀释、降解、沉降,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说明海洋生态
系统具有_______(填“抵抗力稳定性”或“恢复力稳定性”)。如果污染物过多将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原因是:______。
(3)海洋污染物中过多的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了防止此现象
的发生,请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提出一个生态修复措施:______。
(4)对海洋实施生态修复能够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海洋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生物多样
性的_______。
(5)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到了收获的季节,进行海水捕捞时,渔网网目
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的产量,请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作出解释_______。
第 16页/共 23页
【答案】(1) ①. 光合作用 ②. 消费者和分解者 ③. 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
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2) ①. 抵抗力稳定性 ②.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通过种植大型水藻和提高浮游植物生产力的方式吸附水中过量的氮和磷,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4)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5)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苗也会被捕捞上来,这会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
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目前人类尚不清
楚的潜在 价值。 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
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小问 1 详解】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和藻类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CO2,将光能转变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
中稳定的化学能,贝类主要通过滤食水中的颗粒有机物、浮游植物或者底栖浮游生物参与碳循环,所以贝
类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
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小问 2 详解】
海洋能在一定的周期内将污染物稀释、降解、沉降,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说明海洋生态系统
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即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如果
污染物过多将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小问 3 详解】
海洋污染物中过多的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其原因是氮磷超标,
如果要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通过种植大型水藻和提高浮游植物生产力的方式吸附水中过量的氮和磷,
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小问 4 详解】
对海洋实施生态修复能够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海洋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小问 5 详解】
到了收获的季节,进行海水捕捞时,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苗也会被捕捞上来,
这会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所以既要满足人类对水产
第 17页/共 23页
品的需求,又不能对鱼群的出生率造成影响。
20.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液泡是植物细胞内的磷储存库。液泡膜上有质子泵 V-ATPase 和磷转运
蛋白 VPT,它们都参与液泡中磷的运输和积累。
(1)研究人员在不同磷酸盐浓度下培养野生拟南芥,发现低磷酸盐浓度下的拟南芥长势明显不如高磷酸盐
浓度下的拟南芥。请从光合作用相关的角度分析其原因:①结构的角度:_______;②能量转化的角度:______
。
(2)图 1 表示质子泵 V-ATPase 的工作原理,据图分析质子泵 V-ATPase 的功能有_______。据图 1 推测
V-ATPase 缺失突变体 Vha 细胞液的 pH 比野生型的_______(填“低”或“高”)。
(3)研究人员研究野生拟南芥(WT)、V-ATPase 缺失突变体(Vha)和磷转运蛋白 VPT 缺失突变体(Vpi
)在高磷酸盐浓度下培养时液泡中磷积累的情况,结果如图 2 所示。推测这三种拟南芥细胞质基质中磷含
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磷转运蛋白 VPT 活性高度依赖液泡中的酸性环境。综合上述信息
推测质子泵 V-ATPase 与 VPT 共同调控液泡中磷积累的机理是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低磷胁迫会促进拟南芥幼苗中生长素受体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拟南芥对生长素的
敏感性。这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共同完成的。
【答案】(1) ①. 缺磷会影响类囊体薄膜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②. 缺磷会影响 ATP
和 NADPH 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 C3 的还原
(2) ①. 作为载体运输 H+,作为酶催化 ATP 水解 ②. 高
(3) ①. WT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末生物试题docx、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末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