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科学新大象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和课件(2025春)
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 做一个小水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 做一个小水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要求]水是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科学思维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观察具体事物,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究实践目标]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态度责任目标]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分析】
根据教材编写体系设计,本册教材重点培养的认识发展要项是“工具与观察”,本单元的认识发展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并描述水的外在特征”。本课通过教学活动“自制小水车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来培养落实学生对认识发展要项“工具与观察”的培养。由5项教学活动组成,分别是“明确任务——制作小水车,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观察水车结构,模仿设计并制作小水车,检验小水车是否可以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展示并相互评价小水车”“用不一样的材料制作不同的小水车”“了解古老的水车”。其中第二项活动为本课的核心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一些水的作用及特征,如水能做饭洗衣,水总是从高处落下;对常见材料的特点有初步了解,知道瓶盖能装水;初步认识水车,看到水车能准确说出其名称,但不清楚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作用。进入一年级第二学期,形象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开始逐步形成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不少幼儿特点,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很难做到专心听讲,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特别信任、依赖老师。因此老师的引导将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制作小水车,知道常见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2.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看水车结构图、视频,了解水车的构成要素,并通过口述、绘画表达自己设计的小水车;
3.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完成小水车的制作,在小水车运水活动中发现水会流动;
4.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水车运水表现出直觉兴趣;乐意了解水车给古代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评价任务】
小组合作,利用绘画表达自己设计的小水车,并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完成小水车的制作。
【教学准备】
瓶盖、冰糕棍、胡萝卜、竹筷、胶带、水槽、接水槽(剖开的塑料瓶)、储水盒、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土地干旱禾苗枯萎”的图片)
引导学生交流:
观察图片,水可以干什么?
观察图片,依据经验交流水的作用。
理解水可以浇灌植物,知道把水从河里运到岸上需要特殊的工具。
(出示水车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制作一个简易的小水车,试着把河里的水运到岸上。
知道学习任务——制作小水车。
理解水车可以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明确学习任务。
引出并板书课题。
书空课题。
集中注意力,再次明确任务。
二、观察水车的结构
简单介绍水车的外观和工作效率。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水车,同时思考:水车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各个部分是如何共同工作,才把水运到高处的?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并交流水车的结构。
熟悉水车的结构,知道每部分的功能,为后续设计并自己制作小水车建立可模仿的原型,奠定知识基础。
组织汇报交流: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补充。
小结:一个完整的水车从中间到外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轴、辐条、水斗、接水槽。
倾听比较各小组的观察结果,交流自己对水车结构的认知。
明确设计意图,形成共识:水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轴、辐条、水斗、接水槽。
三、设计与制作
(出示实验材料:瓶盖、冰糕棍、胡萝卜、竹筷、剖开的塑料瓶、胶带)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制作小水车?这些材料分别可以充当水车的哪个部件?为什么?依据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分小组,交流讨论小水车设计方案。
从生活化的经验认知逐步指向科学描述。
组织学生分组绘制自己组的小水车设计方案(利用一些文字还有符号画出设计图)。
依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进行优化完善。
、合作画出小水车设计图。
观察其他组的设计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依据其他小组的建议对自己组的设计图进行完善。
理解设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将来的成果,提高制作小水车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讲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
2.粘牢。不要着急放进水里检测。
3.试一试,让小水车转动起来,观察小水车能不能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听教师讲解,并针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
熟悉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分小组,制作小水车,教师巡视指导。
分小组,制作小水车。
小组合作成果的直接体现,积累制作经验。
四、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制作成果,评价是否能将水从低处运到高处。
整理实验材料。
分享自己在制作小水车过程中的经验和困惑。
能结合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体会,分享自己对小水车的理解和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怎么从低处运到高处的?
发现:摇动轴,小水车就会转起来,把底下水斗里的水带到上面洒下来。
提问:水会洒下来落入接水槽中,并沿着接水槽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具有什么特点?(出示粉笔,让粉笔自然落下)
引导学生辨析,粉笔与水的不同运动方式。
(板书:会流动)对比粉笔和水的不同运动方式,发现:水是会流动的。
形成水可以流动的共识。
(出示评价表)组织学生进行成果评价。
观察这些水车,你们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利用评价表,评价小水车的制作情况。
促进技术方法的传播和应用,激发新的思维和创新灵感,使作品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任务需求。
五、应用与迁移
不一样的小水车
(出示图片)组织欣赏两个用其他材料制作的小水车。
组织交流:这些小水车使用了哪些材料?探究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水车,设计不同的造型和款式。
巩固对技术工程实践的认知和对水的流动性的理解。
六、阅读与新知
播放有关水车的视频,组织学生交流:关于水车,你又知道了什么?观看视频,简单了解水车的发展。
交流自己的收获或问题。
了解水车的发展历程,激发对水车文化的尊崇与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七、作业设计
二选一
1.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水车发展演变的历程;
2.选择合适的材料,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小水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 磁铁能吸什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2 常见植物的特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 认识小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