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年小学高年级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读本教案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2025年小学高年级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读本教案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第1页
    2025年小学高年级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读本教案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二 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二 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
    课时:1课时(40分钟)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塞罕坝从荒原到林海的生态变迁,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塞罕坝生态恢复的奇迹及其意义。
    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如何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塞罕坝生态变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如荒原与林海的对比图)。
    相关新闻报道或故事片段(如塞罕坝治沙队员的事迹)。
    板书设计:核心关键词(如“生态文明”“坚持不懈”“人与自然和谐”)。
    2. 学生准备:
    课前查阅关于塞罕坝的资料,了解其历史与现状。
    思考: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情境创设:
    教师展示塞罕坝荒原与林海的对比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张图片中的地方是哪里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引出主题:
    教师简要介绍塞罕坝的生态变迁,引出今天的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从塞罕坝的奇迹说起”。

    2. 新课讲授(20分钟)
    (1)塞罕坝的生态变迁(5分钟)
    教师讲述塞罕坝的历史:从森林茂密到黄沙遍地,再到如今的人工林海。
    提问:“为什么塞罕坝会从森林变成荒原?这对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过度开发对自然的破坏。
    (2)人工造林的成功(5分钟)
    播放塞罕坝治沙队员植树造林的视频或图片,讲述几代人的艰苦奋斗。
    提问:“塞罕坝人为什么能在荒原上创造绿色奇迹?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引导学生总结“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的精神。
    (3)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5分钟)
    教师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提问:“为什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环境?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4)联系实际(5分钟)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以保护环境?”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每个人都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3. 课堂活动(10分钟)
    活动名称:设计环保宣传标语
    活动步骤:
    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 每组派代表分享标语,并解释其含义。
    3. 教师点评并评选出最佳标语。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拓展作业:
    1. 画一幅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画,展现你心中天蓝、山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2. 与家人一起制定一份家庭环保计划,记录一周内的环保行动。

    五、板书设计
    ```
    生态文明建设——从塞罕坝的奇迹说起
    1. 塞罕坝的生态变迁:森林→荒原→林海
    2. 人工造林的成功:坚持不懈、团结协作
    3.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 联系实际: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

    六、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塞罕坝生态恢复的意义?
    2. 学生是否能够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3. 课堂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环保意识?
    通过本节课,希望学生不仅了解塞罕坝的奇迹,更能树立环保意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小小践行者!

    相关教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案:

    这是一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一 开对药方拔穷根教案:

    这是一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一 开对药方拔穷根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小学高年级三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小学高年级三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