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知识梳理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书愤优秀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书愤优秀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字音,词语解释,译文,文学常识,主题思想,文章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本解读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二、字音
衰鬓(shuāi bìn) 堪(kān) 伯仲(zhòng)
三、词语解释
〔早岁〕早年。
〔中原北望〕指北望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
〔楼船夜雪瓜洲渡〕指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过镇江,颇赏识陆游。张浚积极督练军马,防敌备战,但朝廷偏向议和,张浚处境艰难,最后被罢相。瓜洲渡,长江渡口,在江苏扬州,与镇江隔江相对。
〔铁马秋风大散关〕指陆游48岁时在陕南汉中的经历。当时,诗人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活跃在大散关前线,并曾经与金兵交战。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即散关,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
〔塞上长城〕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檀道济率兵伐北魏,屡次建功,后遭猜忌被杀。他被拘捕时曾说:“乃坏汝万里长城!”
〔名世〕名显于世。
〔伯仲间〕指不相上下。
四、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五、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坚持抗金主张,决心“扫胡尘”、“靖国难”。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是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梁启超在读完陆游的诗后,写下一首诗——《读陆放翁集》。诗界在这样柔媚纤弱风气的笼罩之下,为国家献身的精神荡然无存。陆游的诗歌十分之九都是写从军的渴望和欢慰,陆游是从古至今千百年来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2.题目解说
①书:书写
②愤:愤慨,愤懑
③标题的含义是:书写愤慨的意思。
3.背景简介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作了此诗。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六、主题思想
这首诗追述了诗人早年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抒发老迈年高、壮志难酬的悲愤,表现了对南宋当局投降政策的不满,充满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七、文章结构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灯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信息,文章背景,字词积累,文章结构与内容,写作手法,重点语句赏析,与其他作品比较,主题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讲解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引导词,基本结构,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第五单元优质导学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