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贺州市202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202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附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下列家务劳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水淘米洗菜B.喷洒酒精消毒
C.捡拾果核纸屑D.整理折叠衣物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PM2.5 D.氮气
3.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 )
A.熔点高 B.导热性好
C.延展性好 D.导电性好
4.龙墩墩,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龙年新春特别版,龙墩墩的冰晶外核由食品级塑料制成。塑料属于( )
A.金属材料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5.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张青莲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称量10.05g固体
C. 液体加热
D. 量9.5mL液体
7.下列常见的溶液中,溶质是气体的是( )
A.稀盐酸B.生理盐水C.蔗糖溶液D.碘酒
8.2023年12月,新储能扬“钒”起航,全钒液流电池一长时储能竞争者脱颖而出。如图为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g
C.钒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钒的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23
9.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氮气不如氧气活泼——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B.金刚石不导电而石墨导电——原子的结构不同
C.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微粒在不断运动着
D.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加压时,气体分子间隔变小
10.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作为推进剂,其燃烧产物不可能是( )
A.N2B.CO2C.SO2D.H2O
11.化学小组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极N端与负极相连
B.电解过程中,电极M附近生成的微粒只有氧分子
C.管A中产生的气体与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D.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Na+和SO,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12.2023年7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强调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A.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B.垃圾分类处理
C.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D.大面积植树、造林、种草
13.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B.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4.“围炉煮茶”是一种源自云南“火塘烤茶”的休闲方式,点上炭火、架上铁网、煮一壶茶,摆上桔子、红薯等食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煮茶的过程要保持通风,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B.煮茶后用水将火熄灭,是因为水降低了木炭的着火点
C.“茶漏”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D.将桔子放在炭火上烤后,桔皮会呈黑色,原因是桔皮中含有碳元素
15.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属于氧化物
B.三种物质中的含碳量:乙>甲>丙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
D.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
1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NaOH→Na2CO3→NaClB.Fe→Cu→Ag
C.H2SO4→HCl→HNO3D.CuO→Cu(OH)2→CuSO4
17.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硫酸和氢氧化钠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镁杂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比较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铜片分别加入ZnSO4溶液、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然后通过浓硫酸
19.如图1所示,烧瓶中分别放入经打磨的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塞紧瓶塞,用压强传感器测定一段时间后三种金属产生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条曲线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的说明了金属与酸反应放热
B.A、B、C分别表示镁、锌、铁与酸反应
C.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大小关系是A>C>B
D.反应后所得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A>B>C
20.由NaOH 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该混合物中NaOH 和MgO的质量比为( )
A.1:2B.2:1C.1:1D.任意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
(2)2个氮原子: 。
(3)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4)亚铁离子: 。
(5)硫酸钡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22.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1)洗涤剂可以去除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2)生活中用 的方法既能达到硬水软化的目的又能实现杀菌消毒。
(3)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明金刚石具有的性质是 。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这是因为(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
(5)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是 。
2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许多化学知识。
(1)《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五谷”中小麦富含的营养素是 。
(2)《梦溪笔谈》中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和“柔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硬度比纯铁的 (选填“大”或“小”)。
(3)《本草纲目》记载:“醋能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学名为乙酸。醋酸的化学式是 。
(4)《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这里的“石”就是煤。工厂使用煤作为燃料时,常鼓入空气,这样做的化学原理是 。
(5)《石炭》中记载“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果蔬洗盐”是一种果蔬清洁剂,某“果蔬洗盐”的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配料中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试回答:
(1)瓜果表面残留的农药一般呈酸性,用“果蔬洗盐”溶液浸洗瓜果有助于消除瓜果表面的残留农药。请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 。
(2)常温下,取3瓶盖“果蔬洗盐”放入1kg水中溶解,加快溶解速率的办法之一是 。
(3)综合分析,温度大于60℃,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 。
(4)除去NaCl样品中少量的Na2CO3,可用“溶解→蒸发→过滤”的方法,其中过滤要在40℃左右进行的原因是 。
(5)分析图2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一定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的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B.20℃时,向10gNaHCO3中加入90g水,可配制成浓度为10%的NaHCO3溶液
C.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NaCl>Na2CO3>NaHCO3
D.3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NaHCO3>NaCl>Na2CO3
25.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14亿多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开启新征程,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5G基站的建立是深蓝网络空间领域数字基础的有力支撑。5G铁塔表面的冷喷锌涂层能隔绝 ,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
(2)探月工程中,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和4He具有相同的 。
(3)2023年11月15日,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200吨,天然气5万立方米。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2024年1月1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邮轮的建造使用了大量铜镍合金、铝合金等。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科学家研究开发氢能源的脚步从未停止,如图为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制取和贮存氢气的新工艺。
(1)氢气是最清洁、最理想的能源,其优点是 。
(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与传统制氢相比,该方法制氢的优点是 。
(4)该循环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 ,持续制取氢气的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不断补充ZnFe2O4、Mg2Cu。
27.硫酸铝在造纸、水净化、土壤改良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工厂利用炼铝厂废料(主要成分含Al、Al2O3、SiO2、FeO、Fe2O3)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查阅资料:部分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范围:
资料: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使得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
(1)“预处理”时需要将铝废料粉碎,其目的是 。
(2)料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料渣1的成分是 。
(3)试剂a用来调pH使得部分离子沉淀,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A最好选用 。
A.氧化铝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钠 D.稀硫酸
pH的范围应该控制在 。
(4)操作X是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以如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 仪器的组合作为反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实验室若选用ABCE仪器的组合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是:先 ,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用H来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29.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于与氧气接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1)任务一 验证“食品脱氧剂”中含有铁粉、活性炭
【进行实验】
(2)【交流反思】
步骤2中用电炉灼烧而不用酒精灯灼烧的原因是 。
(3)任务二 测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含量
兴趣小组欲测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含量,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测定,已知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
【进行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脱氧剂置于烧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慢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③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氢气的体积,从而计算出铁粉的含量。
【分析交流】
A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对实验进行分析,认为进行实验时会有较大误差,其可能的原因是 。
(5)【调整方案】
称取脱氧剂样品2.80g,置于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显示反应后总质量减少0.04g,计算该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 。
(6)任务三 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对脱氧效果的影响
【进行实验】室温下,利用5g铁粉和10滴水,改变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见表),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
a= 。
(7)欲证明活性炭的量对脱氧效果的影响,需要做的一组实验是 。
(8)结合图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通过此次项目式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用好化学知识,能真正认识世界。
五、计算题(6分)
30.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进行实验(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解析】【解答】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A、用水淘米洗菜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A答案错误;
B、消毒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B答案正确;
C、捡拾果核纸屑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C答案错误;
D、整理折叠衣物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
【解析】【解答】A.二氧化硫气体容易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气体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B不符合题意;
C.PM2.5为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与雾霾的形成有关,属于空气污染物,C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空气成分不污染大气分析
【解析】【解答】A、此铜锅需要熔点高,与性质有关,A 不符合题意;
B、此铜锅做炊具,要求导热性好,与性质有关,B 不符合题意;
C、将铜压制成此形状,要求铜的延展性良好,与性质有关,C 不符合题意;
D、此铜锅不需要用电,故与导电性无关,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金属的特性和用途分析解答
【解析】【解答】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解析】【解答】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拉瓦锡分析。
【解析】【解答】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来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引起酒精灯着火爆炸,故A不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故不能称量10.05g,故B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且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故C符合题意;
D、量取9.5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而不能选用100mL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D、根据量筒的选择分析
【解析】【解答】A、稀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A答案正确;
B、生理盐水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B答案错误;
C、蔗糖溶液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C答案错误;
D、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稀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分析;
B、根据生理盐水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分析;
C、根据蔗糖溶液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分析;
D、根据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分析。
【解析】【解答】A、钒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A答案错误;
B、单元格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B答案错误;
C、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钒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C答案正确;
D、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钒的离子中质子数为23,电子数为21,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钒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单元格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C、根据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分析;
D、根据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分析。
【解析】【解答】A、氮气不如氧气活泼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A答案正确;
B、金刚石、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答案错误;
C、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着。C答案正确;
D、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加压时,气体分子间隔变小。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B、根据金刚石、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C、根据微粒在不断运动分析;
D、根据为加压时,气体分子间隔变小分析。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 C2H8N2 )作为推进剂,其燃烧产物不可能是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解析】【解答】A、电极N端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电极N端与负极相连。A答案正确;
B、电极M处产生的气体为氧气,电解过程中,电解N处显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但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说明电解M处溶液显酸性,则还产生的微粒有氢离子。B答案错误;
C、管A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C答案正确;
D、纯水的导电性弱,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 Na+和SO ,可增强水的导电性。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分析。
【解析】【解答】A、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可以减少空气污染。A答案正确;
B、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B答案正确;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C答案错误;
D、大面积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减少空气污染。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分析;
B、根据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分析;
C、根据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分析;
D、根据大面积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分析。
【解析】【解答】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A答案正确;
B、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B答案错误;
C、一氧化碳燃烧会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答案正确;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分析;
C、根据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分析;
D、根据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析。
【解析】【解答】A、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煮茶的过程要保持通风,以免一氧化碳中毒。A答案正确;
B、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B答案错误;
C、分离固体液体的操作是过滤,“茶漏”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C答案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将桔子放在炭火上烤后,桔皮会呈黑色,原因是桔皮中含有碳元素。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分析;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C、根据分离固体液体的操作是过滤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解析】【解答】 转化①和转化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甲、乙、丙不属于氧化物。A答案错误;
B、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为,,,三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含碳量最小,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含碳量最大,三种物质中的含碳量为乙>甲>丙。B答案正确;
C、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转化①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转化②是化合反应。C答案错误;
D、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分析;
B、根据三种物质中的含碳量为乙>甲>丙分析;
C、根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D、根据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分析。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A答案正确;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B答案正确;
C、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C答案正确;
D、氧化铜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分析;
B、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分析;
C、根据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分析;
D、根据氧化铜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分析。
【解析】【解答】A、硫酸和氢氧化钠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但酸和碱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盐酸。A答案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答案错误;
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答案正确;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但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酸和碱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分析。
【解析】【解答】A、氧化钙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用水无法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A答案错误;
B、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镁杂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剩余的氢氧化钠可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除去。B答案正确;
C、将铜片分别加入ZnSO4溶液、AgNO3溶液中,观察到铜片与硫酸锌溶液不发生反应,该实验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观察到铜片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该实验可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锌>铜>银。C答案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会与氯化氢发生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后将气体通过浓硫酸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分析;
B、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C、根据将铜片分别加入ZnSO4溶液、AgNO3溶液中,观察到铜片与硫酸锌溶液不发生反应,该实验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观察到铜片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该实验可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分析;
D、根据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会与氯化氢发生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分析。
【解析】【解答】A、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热量,并且产生氢气,装置内的气压增大,三条曲线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的说明了金属与酸反应放热。A答案正确;
B、镁的活动性最强,与酸反应最剧烈,装置内压强变化明显,锌的活动性比镁的弱,与酸反应较剧烈,铁的活动性最弱,与酸反应缓慢,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太明显,A、B、C分别表示镁、锌、铁与酸反应。B答案正确;
C、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产生氢气质量最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产生氢气质量最少,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大小关系是A>C>B。C答案正确;
D、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溶质质量=金属质量+酸根的质量,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多,消耗的酸越多,则酸根的质量越大,由图可分析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C>B,则反应后所得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A>C>B。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三条曲线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的说明了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分析;
B、根据镁的活动性最强,与酸反应最剧烈,装置内压强变化明显,锌的活动性比镁的弱,与酸反应较剧烈,铁的活动性最弱,与酸反应缓慢,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太明显分析;
C、根据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产生氢气质量最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产生氢气质量最少,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大小关系是A>C>B分析;
D、根据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溶质质量=金属质量+酸根的质量,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多,消耗的酸越多,则酸根的质量越大分析。
【解析】【解答】分别计算出NaOH 和Mg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40%,所以按任意比混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40%,都是符合要求的.
故选D.
【分析】本题中,NaOH 和MgO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0,都含有一个氧原子质量为16,所以氧元素在两种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都是40%.
【解析】【解答】(1)用化学式表示物质,氩气可表示为Ar;
(2)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
(3)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3P2O5;
(4)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亚铁离子表示为Fe2+;
(5)元素符号正上方标明元素化合价,硫酸钡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分析】(1)根据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分析;
(2)根据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3)根据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分析;
(4)根据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分析;
(5)根据元素符号正上方标明元素化合价分析。
【解析】【解答】(1)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洁精洗去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达到硬水软化的目的,同时又能实现杀菌消毒;
(3)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加工坚硬的金属;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5)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是防治水体污染。
【分析】(1)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2)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达到硬水软化的目的,同时又能实现杀菌消毒分析;
(3)根据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分析;
(4)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析;
(5)根据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是防治水体污染分析。
【解析】【解答】(1)小麦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2)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
(3) 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
(4)工厂使用煤作为燃料时,常鼓入空气, 这样做的原理是使煤与空气中的氧气有效接触、更充分的燃烧,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5)碳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小麦富含糖类分析;
(2)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分析;
(3)根据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分析;
(4)根据煤与空气中的氧气有效接触、更充分的燃烧,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分析;
(5)根据碳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分析。
【解析】【解答】(1)瓜果表面残留的农药一般呈酸性,“果蔬洗盐”的成分含有、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以用果蔬洗盐溶液洗去瓜果表面残留的农药;
(2)同一温度下,加快固体溶解速率的办法有搅拌;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温度大于,受热分解了,溶解度曲线消失;
(4)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最大,过滤时要在左右进行,能减少碳酸钠晶体的析出,这样可以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少量碳酸钠;
(5)A、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答案正确;
B、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0g,说明100g水中最多溶解10g碳酸氢钠,将10g碳酸氢钠加入到90g水中,10g碳酸氢钠不能全部溶解,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答案错误;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大,碳酸钠的溶解度居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为NaCl>Na2CO3>NaHCO3 ,答案错误;
D、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碳酸氢钠需要的水最多,碳酸钠需要的水最少,所得溶液的质量为NaHCO3>NaCl>Na2CO3,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1)根据瓜果表面残留的农药一般呈酸性,“果蔬洗盐”的成分含有、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分析;
(2)根据同一温度下,加快固体溶解速率的办法有搅拌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温度大于,受热分解了分析;
(4)根据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最大分析;
(5)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
【解析】【解答】(1)5G铁塔表面的冷喷锌涂层能隔绝空气(或氧气)和水,防止铁生锈;
(2)元素的种类由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3He和4H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分析】(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2)根据元素的种类由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分析;
(3)根据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4)根据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分析。
【解析】【解答】(1)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是最清洁、最理想的能源,其优点是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等;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条件可分析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传统氢气的方法是将水通电分解,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制氢气的优点是更节约能源;
(4)该循环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水,ZnFe2O4、Mg2Cu是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在制取氢气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补充。
【分析】(1)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
(2)根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
(3)根据该方法制氢气的优点是更节约能源分析;
(4)根据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分析。
【解析】【解答】(1)将铝废料粉碎,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过量的稀硫酸会与铝厂废料中的铝,氧化铝,氧化亚铁、氧化铁发生反应,硫酸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硫酸与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硫酸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使得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料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二氧化硅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料渣1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3)此流程中最终是为了制备硫酸铝,试剂a调pH使得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铝离子不沉淀,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a最好选用氧化铝。
A、氧化铝能与酸反应调节pH,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答案正确;
B、氢氧化钾会引入新的杂质钾离子。答案错误;
C、氢氧化钠会引入新的杂质钠离子。答案错误;
D、稀硫酸不会使离子沉淀。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依据图表中沉淀需要的溶液pH,加入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后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铝离子不沉淀,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铝溶液,pH应该在3.2~3.6之间。
(4)操作x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铝晶体。
【分析】(1)根据将铝废料粉碎,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分析;
(2)根据过量的稀硫酸会与铝厂废料中的铝,氧化铝,氧化亚铁、氧化铁发生反应,硫酸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硫酸与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硫酸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使得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料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二氧化硅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料渣1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分析;
(3)根据此流程中最终是为了制备硫酸铝,试剂a调pH使得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铝离子不沉淀,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a最好选用氧化铝分析;
(4)根据操作x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铝晶体分析。
【解析】【解答】(1)仪器C的名称是铁架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ACDFG仪器的组合作为反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实验室若选用ABCE仪器的组合来制取氧气,选用的是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过氧化氢制氧气分析;
(3)根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分析。
【解析】【解答】(1)步骤1:用剪刀剪开脱氧剂,倒在白纸上,观察颜色,用磁铁去充分吸引,观察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说明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2)步骤2中用电炉灼烧而不用酒精灯灼烧的原因是: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无法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活性炭粉燃烧还是酒精燃烧生成的;
(3)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于加入的稀硫酸也占据了部分体积,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进行实验时会有较大误差;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反应后总质量减少的质量0.04g
解:设铁粉的质量为x
x=1.12g
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6)根据变量控制原则,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3、4中氯化钠的质量均为1g,探究活性炭用量的影响,而实验2、3、5是固定活性炭的质量,探究氯化钠用量的影响,则a=0.75;
(7)欲证明活性炭的量对脱氧效果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为活性炭的量,需要做的一组实验是3、4;
(8)结合图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通过此次项目式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用好化学知识,能真正认识世界。
【分析】(1)根据铁粉能被磁铁吸引分析;
(2)根据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活性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分析;
(4)根据加入的稀硫酸也占据了部分体积分析;
(5)根据氢气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计算铁的质量,根据铁的质量和脱氧剂的质量可计算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分析;
(6)根据变量控制原则,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3、4中氯化钠的质量均为1g,探究活性炭用量的影响,而实验2、3、5是固定活性炭的质量,探究氯化钠用量的影响,则a=0.75分析;
(7)根据欲证明活性炭的量对脱氧效果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为活性炭的量分析;
(8)根据通过此次项目式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用好化学知识,能真正认识世界分析。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50g+50g+20g-112.3g=7.7g;
(2)根据加入50g稀盐酸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50g-65.6g=4.4g,将4.4g二氧化碳带入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计算50g盐酸中的溶质质量,用5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可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根据加入50g稀盐酸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50g-65.6g=4.4g,将4.4g二氧化碳带入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计算50g盐酸中的溶质质量,用5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可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的pH
3.6
6.3
2.3
沉淀完全的pH
4.9
8.3
3.2
步骤
现象
结论
步骤1:用剪刀剪开脱氧剂,倒在白纸上,观察颜色,用磁铁去充分吸引
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步骤2:取步骤1中剩下的黑色固体少许,放在坩埚中,坩埚上面盖一片内壁沾有石灰水的玻璃片,用电炉灼烧
黑色粉末燃烧,石灰水变浑浊
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粉
编号
铁粉/g
活性炭/g
氯化钠/g
1
5
0
1
2
5
0.75
0
3
5
0.75
1
4
5
1.5
1
5
5
a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1年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6%,将3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