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梁甫行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梁甫行教案及反思,共3页。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梁甫行》
教科书
书 名: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2.以读促品,品析诗句,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
3.知人论世,结合注解及背景,感悟诗歌的主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海边贫民生活的艰难,体会诗人寄寓的情感。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感悟诗歌深层的主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曹植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其中最被世人熟知的便是他的七步成诗,写下著名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其实曹植的才气并不限于此,谢灵运对曹植的评价:“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而钟嵘对于曹植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的“骨气奇高,词彩华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植的《梁甫行》
解题: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任务一:朗读解诗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检查预习朗读情况
2.结合注释,读懂诗意
学生结合旁注和注解,梳理诗歌大意
3.读出情感,理解诗意
结合你的预习,说说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诗,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任务二:品读析诗法
(一)朗读诗歌,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呈现所看到的景象?
预设: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以对偶句式,从自然现象写起,既渲染了气氛,又暗含对最高统治者的忠告:要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2.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白描、直抒胸臆。描写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荒凉、恶劣,如实记录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抒发了诗人深切同情。
3.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比喻,描写海边人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苦难者的深切同情,又含对社会动乱的悲观失望之情。
4.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紧承上文,描写家园荒芜,狐狸、免子自由出没于房屋的景象,侧面烘托出海边贫民生活环境的荒蛮,深化了主题。
小结:本诗用白描等手法,描写了海边人们居住条件差,生活粗俗艰苦,同时狐兔在家园自由出入来烘托出了生活家园的荒芜破败,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
任务三:悟读明诗旨
默读诗歌,思考诗人写这首诗的原因,感受诗人的精神魅力。
背景链接:
课下注解:略
资料链接:曹植《谏伐辽东表》中写到“臣以为当今之务,在于省徭役、薄赋敛、勤农商”,劝曹叡“省徭役薄赋敛,勤农商”。
小结:关心百姓、悲天悯人、心怀天下
思考:课外诵读还有三首古诗,也是同时期的不同作者的作品,他们在那个年代表达的情思又有怎样的异同呢?
结语:《庭中有奇树》里的缠绵情思,《龟虽寿》中的英雄豪情,《赠从弟》中的铮铮傲骨,《梁甫行》里的激愤悲悯,共同向我们展示那个动乱时代的文人的精神风貌,个人的悲喜与思索,时代的兴衰和血泪也都深埋其中。他们在动乱年代依旧保持了对美好的生活、个人的修养的追求和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这就是东汉末年建安文学清新刚健的风骨内涵。
课后作业:请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并反复诵读诗歌并默写。完成课后理解性默写(见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请以”曹植,我想对你说如今的盛世”,与曹植古今对话,续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梁甫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新课, 再读——通晓诗意,读出韵味, 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想一想 感受诗之情,结束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梁甫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赠从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步赏析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