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2025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2025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防止甲流的措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测体温B.戴口罩C.常通风D.勤消毒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电光源
C.空气中的 CO2 属于主要污染物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3.2023 年“世界水日 · 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宣传长江保护法律B.开展节水知识竞赛
C.采集河砂建设住房D.讲好中国治水故事
4.高铁酸钾 K2FeO4 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非氧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已知该物质中氧元素 品-2 价。则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3C.+6D.+7
5.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O可用于冶炼金属,CO2可用于灭火
B.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CO2、NO2、CO
D.常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的原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6.消除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之一:6NO+4X5N2 +6H2O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氧化物排放会造成雾霾天气 B.反应时 X 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
C.X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1 D.使用催化剂,能加快氮氧化物的消除
7.纳米级 Fe3O4 可用于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 H2,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反应条件省 略)( )
A.Fe3O4 ·FeO 是该制氢过程中的催化剂
B.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过程 I 的反应:2Fe3O4 =6FeO+O2 ↑
D.过程I、Ⅱ的总反应:2H2O=2H2 ↑ +O2 ↑
8.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科学的是( )
A.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立即拨打“119”
B.图书馆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9.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①面粉 ②氯化钠 ③汽油 ④蔗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 如下表,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牛奶B.厨房油污清洗剂
C.白醋D.橙汁
11.误差分析是定最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时,蒸发后的固体中含有水分,产率偏高
B.测定溶液的 pH 时,用水将 pH 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定值偏大
C.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2.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属于 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CO(NH2 )2C.K2SO4D.KHCO3
1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混合后,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NH4Cl、NaOH、Fe2(SO4 )3
B.NaNO3 、KCl、ZnSO4
C.MgCl2 、KNO3 、AgNO3
D.Ba(OH)2 、Na2CO3 、KCl
14.2023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15 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油站、加气站内要禁止接打手机
B.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腌渍咸菜
C.皮肤沾上浓硫酸,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1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B.守恒观:12g 镁和 12g 氧气反应,生成 24g 氧化镁
C.变化观:酒精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元素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
16.2012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一些药企用工业明胶制作胶囊,引发了人们对铬元素的关注,在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铬元素核内有24个质子B.铬元素是金属元素
C.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rD.一个铬原子的质量为52.00g
17.乙醇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下图是乙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由9个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C.生成乙和丙的质量比为27:44
D.反应中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1:1
18.“念桥边红药”的主要香味物质橙花醇分子式为 Cl0H18O,下列有关橙花醇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 1 个结晶水B.分子由 28 个原子构成
C.具有与乙醇相似的化学性质D.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b和c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D.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g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CuO
B.pH=12的Ca(OH)2溶液中加水稀释
C.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用等质量的KClO3在有无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题,除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7 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1.“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适当的符号或数字和符号组合填空。
①2 个氮原子 。
②4 个硫离子 。
③碘酒中的溶剂 。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此反应中 发生了还原反应。
③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2.三星堆博物馆展出象牙、青铜神树和丝绸制品残留物等重要文物。
(1)为保护文物,使用了充氮保护箱。用氮气做保护气的原因是 。
(2)鉴别蚕织物的常用方法是 ,青铜神树表面有“铜绿” [化学式为Cu2 (OH)2 CO3 ,说明铜生
锈需要氧气、 。
(3)碳 14 原子可测定三星堆文物的年代,它和碳 12 原子都属于碳元素的原因是 。
(4)某同学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所示。写出图中物质 Y 的化学式 ,若 a、c 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写出反应 a 的化学方程式 。
23.金属在科技、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生活中常用金属铁制作炊具,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的 性。
(2)《天工开物》中记载:“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 ”。由此可知黄 铜的强度比纯铜 (填“高 ”或“低 ”)。“湿法炼铜 ”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来制取金属铜,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 Cu(NO3 )2 、AgNO3 、Al(NO3 )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 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4)分别将 Mg 和Zn 两种金属粉末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 面推论合理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后溶液质量相等
B.两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C.X 对应的金属反应速率比 Y 对应的金属慢
D.上述反应是将等量的金属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24.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金属 Fe、Cu、Au、Ag,如图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
【查阅资料】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2Cu+O2 +2H2SO4 2CuSO4 +2H2O ,而 Au、Ag 不能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向金属板中加入稀硫酸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所得滤液①的颜色为浅绿色,判断加入稀
硫酸适量时的现象为 。
(3)写出滤液②和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滤渣②中含有 (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除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7 分)
25.请结合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用 B 装置制取 CO2 气体,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的 原因是 。若用 E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应将 放在导管口 c 处。
(3)B、C 装置均可用来制取 CO2 气体,C 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是 ;实验室
更多使用 B 装置制取 CO2 气体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实验空制备二氧化碳常用 1:3 的稀盐酸(用体积比为 1:3 的浓盐酸与水混合配制)。(已知浓盐酸的溶 质质量分数为 37%,密度为 1.19g/mL,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 1.0g/mL),则 1:3 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列计算式)
26.将茶垢清洁泡腾片投入盛水的茶具中,产生大量气体,茶具上附着的茶垢被快速清除。同学们对这些变化产生浓厚兴趣,为此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查阅资料】茶垢清洁泡腾片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过碳酸钠兼具Na2CO3和H2O2的性质,能溶于水并产生气体。
(1)【提出问题Ⅰ】过碳酸钠与热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1: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猜想2:生成的气体是 。
(2)【设计实验】
(3)【提出问题Ⅱ】过碳酸钠与热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设计实验】
(4)【表达交流】
实验3的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同学认为实验3得出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如实验改为加试剂 ,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钠。
(5)【反思总结】
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因此除了使用热水以外,使用茶垢清洁泡腾片时应选择硬度较 (填“大”或“小”)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1 小题,共 6 分)
27.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往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依次入该样品粉末(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1)硫酸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解析】【解答】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测体温、戴口罩、常通风等操作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A、B、C错误;
勤消毒时蛋白质生成了其它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把握好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解析】【解答】A、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根据混合物的概念,空气属于混合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作电光源,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空气污染物包括有毒气体和烟尘,有毒气体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以及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相关知识。
【解析】【解答】A、 宣传长江保护法律,增强爱水节水意识,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开展节水知识竞赛,增强爱水节水意识,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采集河沙建设住房,会破坏河流结构,影响治水工程,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讲好中国治水故事,宣传节水爱水理念,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通过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即可做出正确解答。
【解析】【解答】我们已知高铁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高铁酸钾中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可得方程,则x=+6,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根据化合价原则列方程进行计算的方法。
【解析】【解答】A.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O2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B. 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 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SO2、NO2、CO,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D. 常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的原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以及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相等的原则,可得X的化学式为,所以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3,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求未知化学式的方法。
【解析】【解答】A、是该制氢过程中的催化剂,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A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程1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为热源下生成氧化亚铁和氧气,过程 I 的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过程I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为热源下生成氧化亚铁和氧气,过程 Ⅱ 是氧化亚铁和水在太阳能为热源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过程I、 Ⅱ 的总反应为,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过程图可知,过程1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为热源下生成氧化亚铁和氧气,过程2是氧化亚铁和水在太阳能为热源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解答】A、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无法灭火自救时要立即拨打119,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灭火器有灭火不留痕的特点,适合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发生的火灾,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通电的电线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否则容易引起触电事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煤气的浓度,降低爆炸的风险,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易燃易爆物质使用的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一种或及中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液体的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根据生活经验,氯化钠和蔗糖可以形成溶液,面粉会形成悬浊液,汽油会形成乳浊液,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通过生活经验和概念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析】【解答】白醋中含有醋酸,橙汁中含有柠檬酸两物质均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D错误;
牛奶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A错误;
厨房油污清洗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并且了解生活中一些溶液的酸碱性。
【解析】【解答】A、 粗盐提纯时,蒸发后的固体中含有水分,精盐的质量偏大,产率偏高,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测定溶液pH时,用水将试纸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如果测的是酸性溶液,测定结果将增大,如果测的是碱性溶液测定结果将减小,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大,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量取的溶液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粗盐提纯、酸碱度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溶液配置时的基本操作以及错误操作会引起的误差。
【解析】【解答】A、能同时补充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叫复合肥,A能同时补充、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A符合题意;
B、只含元素属于氮肥,B不符合题意;
C、只能补充钾元素,是钾肥,C不符合题意;
D、只能补充钾元素,是钾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化肥的分类以及复合肥的概念。
【解析】【解答】A、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会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氯化钾、硫酸锌三种物质不能相互反应,没有现象,B符合题意;
C、氯化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解析】【解答】A、接打手机容易产生电火花,加油站或加气站的空气中有可燃性气体,容易引发爆炸,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腌制咸菜容易造成中毒事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灼伤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可以降低硫酸浓度,使溶解时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涂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反应掉皮肤纹理中的硫酸,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可以使天然气的浓度降低到爆炸极限以下,从而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一些化学与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
【解析】【解答】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写出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方程式中可以得出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8:32:80,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酒精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一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 ,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由铬元素的部分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4,即质子数也是24;
B、一般来说金属元素都带“钅”偏旁,所以铬元素是金属元素;
C、由图中信息可知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r;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可知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故选D.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确定原子序数、元素种类、元素符号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析】【解答】A. 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B.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H2O和丙CO2是氧化物,有2种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C. 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乙和丙的质量比为(3×18):(2×44)=27:44,故符合题意;
D. 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中甲、丙分子个数比时3:2,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解析】【解答】A、根据橙花醇的化学式可知,分子中不含有1个结晶水,故A错误;
B、根据橙花醇的化学式可知,1个橙花醇分子由10+18+1=29个原子构成,故B错误;
C、乙醇化学式为,橙花醇分子式为,两者具有相同结构,橙花醇具有与乙醇相似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根据橙花醇的化学式可知,橙花醇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12x10):(1x18):(16x1)=60:9:8,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解答】A、 在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不符合题意;
B、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不符合题意;
C、没有温度条件,无法比较 a、b和c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符合题意;
D、 t2℃时,a的溶解度为40克,将50克a物质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40克,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g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溶液度曲线交点的含义分析;
B、根据所给各物质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趋势分析;
C、根据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需温度相同分析;
D、根据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确定所给物质的溶解情况,结合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分析。
【解析】【解答】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CuO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随反应发生而减小,至完全反应保持不变 ,符合题意;
B、 pH=12的Ca(OH)2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pH减小,至接近于7时保持不变,不会超过7 ,不符合题意;
C、 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等量酸生成相等质量的氢气,完全反应后铁消耗酸的质量大于锌,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锌,不符合题意;
D、用等质量的KClO3在有无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有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则固体减少质量有催化剂的比无催化剂的快,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质量,最终相等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B、根据碱性溶液加水稀释pH减小,但不会小于7分析;
C、根据等质量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分析;
D、根据氯酸钾分解有催化剂速率大于无催化剂,生成物质量相等分析。
【解析】【解答】(1)①通过查阅元素周期表可知氮的元素符号为,2个氮原子写成;
②硫的元素符号为,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原子易得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其符号为,4个硫离子为;
③碘酒溶液是碘的酒精溶液,溶液描述中先说的是溶质,后说的是溶剂,所以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
(2)①根据图片将反应前后都有的微粒去掉,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此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③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微粒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意义,还要掌握微观反应示意图的分析方法,学会利用微观反应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类型。
【解析】【解答】(1) 用氮气做保护气的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2)蚕织物主要成分是蚕丝,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鉴别方法是燃烧闻气味;根据铜绿的化学式可知铜绿中含有铜、氧、氢、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以及空气中的成分可知铜生锈需要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共同作用;
(3)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核内质子数相同;
(4)Y属于碱类而且图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其化学式为;从硫酸铜变成单质铜发生的是置换反应,a反应与此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知;
(2)根据化学纤维和人造纤维的鉴别方法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
(3)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可知;
(4)根据价类表所表达的意义分析可知。
【解析】【解答】(1)做炊具需要金属容易导热,所以 生活中常用金属铁制作炊具,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2)由纯金属变成合金后性能的差异可知纯金属变成合金后强度会增强;“湿法炼铜 ”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来制取金属铜,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本题发生铁跟硝酸应和铁跟硫酸铜两个反应,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铁过量,则滤液中含有的是不反应的铝离子和生成的亚铁离子;
(4)A、反应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等,金属质量不等,所得溶液质量不等,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反应最后消耗的稀盐酸相等,所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B正确;
C、从横轴上找一点竖直向上划线,可知生成氢气相等时消耗的X金属比Y金属多,所以X对应金属反应速率比Y对应金属慢,C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上述反应是将足量金属放入等量稀盐酸中的情景,D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2)解答此题要了解纯金属变成合金后新能的差异,掌握湿法冶金的原理;
(3)解答此题要掌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滤液滤渣成分的分析;
(4)解答此题要了解金属与酸的反应原理,能看懂图像。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操作①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该操作为过滤;
(2)由题义可知,金属板中含有铁、铜、金、银四种金属,向金属板中加入稀硫酸时只有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加入的稀硫酸只与铁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当不再产生气泡时,稀硫酸恰好与铁完全反应,即加入的稀硫酸适量,故填不再产生气泡;
(3)滤渣①含有铜、银、金三种金属,经过过量稀硫酸、氧气控制一定温度加热,可知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滤液②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滤渣②中有未发生反应的铜和银两种金属。
【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可得;
(2)根据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可得;
(3)根据过量的硫酸与铁的反应时滤液滤渣成分分析可得;
(4)根据过量的硫酸与铁的反应时滤液滤渣成分分析可得。
【解析】【解答】(1)仪器a为铁架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则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处,若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3)C装置中,若打开活塞,则液体能加入试管中,与固体接触,反应停止,若关闭活塞,由于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液体由于重力作用流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继续;B装置的反应容器为锥形瓶,能装的药品较多,则可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4)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则水的体积为3V则浓盐酸的质量为1.19g/mL×V,水的质量为1.0g/mL×3V,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可得;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分析可得;为了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则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分析可得;
(3)根据C装置中,若打开活塞,则液体能加入试管中,与固体接触,反应停止,若关闭活塞,由于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B装置的反应容器为锥形瓶,能装的药品较多,则可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可得;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可得;
【解析】【解答】(1)【做出猜想】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过碳酸钠兼具Na2CO3和H2O2的性质,根据过氧化氢会分解产生氧气和水,碳酸钠中含有碳元素,故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猜想一是生成氧气,故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2)【设计实验】1. 实验结论为猜想一成立,则反应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向盛有80℃热水的试管中加入茶垢清洁泡腾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后木条会复燃。
2. 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向盛有80℃热水的试管中加入茶垢清洁泡腾片,将试管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猜想二不成立。
(3)如果实验结论为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取实验1结束后的溶液于另一试管,滴入盐酸;在管口连接单孔塞及导管,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会观察到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表达交流】实验3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有同学认为实验3得出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碳酸氢钠和盐酸也会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如实验改为加试剂氯化钙时,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和碳酸氢钠不反应,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钠。
(5)【反思总结】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因此除了使用热水以外,使用茶垢清洁泡腾片时应选择硬度较小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因为硬度大的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会使碳酸钠浓度变低。
【分析】(1)根据过碳酸钠,过碳酸钠兼具Na2CO3和H2O2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3)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碳酸氢钠和盐酸也会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5)根据硬度大的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分析。
【解析】【解答】(1)第一次物质总质量为210g,反应后为209.8,发生反应;第二次继续加入10g,总质量为219.8g,但反应后为219.6g,说明反应在继续进行;第三次继续加入10g,总质量为229.6g,但反应物后为229.4g,说明反应仍仍在进行;第四次加入10g,总质量为239.4g,反应后为239.4g,前后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完全。故氢气生成量为0.6g,故填“0.6”;
【分析】
(1)这类题应根据表格信息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全,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若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完全,注意判断;
(2)书写出方程式,然后根据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注意题目所求是溶液质量分数,注意转化。物质
白醋
橙汁
牛奶
厨房油污清洗剂
pH
2~3
3-4
6~7
12~13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盛有80℃热水的试管中加入茶垢清洁泡腾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猜想1成立
2
向盛有80℃热水的试管中加入茶垢清洁泡腾片,将试管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
猜想2 。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取实验1结束后的溶液于另一试管,滴入盐酸;在管口连接单孔塞及导管,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 。
此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铜锌合金样品质量/g
10
10
10
1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209.8
219.6
229.4
239.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云南省2024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化学(贵州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济南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