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德阳市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作用
C.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3.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尿素B.氯化钾C.硝酸铵D.磷酸二氢铵
4. 在家务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AB.BC.CD.D
5.新冠肺炎病毒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新型病毒,能人传人,但它可防可控,其中用于消杀该病毒的试剂有84消毒液等,其中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1C.+3D.+7
6.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后的水是纯净物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成硬水
7.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
A.AB.BC.CD.D
8.利用图一装置在绝热的环境下,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烧杯内溶液的值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分别如图二和图三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烧杯中盛装的溶液是稀硫酸
B.图二中过程,溶液中质量不断增加
C.图三中点所示溶液的阴离子为、
D.图二中点反应程度与图三中的点对应
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一水多用,及时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
B.通过电解水实验可得知水由氢气、氧气组成
C.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方法可得到自来水
D.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净化后再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
10.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晾干
D.胆矾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小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C.用锌、铁分别与硝酸银溶液混合,验证锌、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用量筒混合蒸馏水和氯化钠,配制的氯化钠溶液
12.下列物质中,氢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
A.氢气B.水C.氢氧化钙D.氧气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有利于水中生物的生长
C.吸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D.绿色食品是指那些不含化学物质的食品
14.食醋是厨房必备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下列关于醋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申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B.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醋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醋酸属于有机物
15.下列实验所选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
16.(1)根据元素名称写符号或根据元素符号写元素名称:
铜 ;铝 ;氧 ; 。
(2)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
氧化性 还原性 可燃性 稳定性 导电性
请选择合适的代号填写下列空格:
氢气用作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因为它有 ;
铜可以作导线:是因为它有 。
(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个氢原子 ;二氧化碳分子 ;钠离子 。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 .
(2)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 ,食用后成为人体提供能量.
(3)铁制品生锈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 等化学式,工业上常用盐酸除去铁锈.
(4)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 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发生的反应为:,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变为 价.
18.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氦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这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有个质子,则此原子带 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 .
19.某天,室温,小明的表弟华平到小明家做客,小明在带盖的玻璃茶杯中加入两勺白砂糖,用凉开水溶解,充分搅拌后,仔细观察,发现杯中无任何固体残留物,华平品尝后,并一口气喝了一大半,说“太甜了”,将剩下的部分盖紧后放进了冰箱冷藏室温度为,小明分析,这杯糖水肯定是饱和溶液。你认为小明的判断对吗? 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两小时后,华平从冰箱里取出糖水,观察糖水并没有什么变化,华平喝一口后,说“好象更甜了”,因此小明认为糖水的质量分数变大了,你认为小明的判断对吗? 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
20.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氢气、石墨、氮气、熟石灰、尿素、钛合金,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2)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 ;
(3)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 ;
(4)属于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 ;
(5)21世纪重要金属材料,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 ;
(6)促进植物生长茂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
21.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标出。已知:甲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乙丙是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甲物质的化学式是: ;
(3)写出丙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2.现有、、、种物质,其中和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是气态单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2)B在通电条件下生成C和D的体积比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
(3)已知与氖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与C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3.我国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1)炉甘石加入炼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 合理即可。
(2)反应区中,炉甘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3)反应区中,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向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选用 填字母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制取时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4)铁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
(2)写出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从燃烧的条件考虑,棉花团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干燥的氧气,导管的接口顺序正确的是 ____ 。
A.B.C.D.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有一处错误,请改正: 。
(5)若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收集满的现象是 。
(6)图中的装置可以制造“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瓶内压强减小,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若将烧瓶内的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 ____ 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字母序号。
A.B.C.D.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26.将酒精点燃,酒精燃烧全部转化为、和,恢复至室温,测得燃烧所消耗的氧气质量为,则燃烧后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7.现有铁和铜的金属混合物共 ,将它们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气体 ,问,其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A、食物逐渐被消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食物中的糖类在人体内要经过消化,最终生成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天然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在冰箱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析】【解答】解:A、所谓助燃物,通俗地说是指帮助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确切地说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
B、焦炭常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铁,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C、氖和氩还用在霓虹灯里.霓虹灯是在细长的玻璃管里,充入稀薄的气体,电极装在管子的两端,放电时产生有色光.
D、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着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故选A.
【分析】主要运用氧气、碳单质、稀有气体(氦气、氙气、氖气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解决.
【解析】【解答】A.尿素含有氮元素,是氮肥;
B.氯化钾含有钾元素,是钾肥;
C.硝酸铵含有氮元素,是氮肥;
D.磷酸二氢铵同时含有氮、磷两种元素,是复合肥;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析】【解答】A.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天然气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洗洁精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用食盐调节汤的咸淡,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NaCl的浓度,故正确,符合题意;
D. 用NH4NO3配制绿萝生长的营养液,NH4N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然气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
B、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C、根据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NaCl的浓度分析。
D、根据化学肥料的分类分析。
【解析】【解答】次氯酸钠(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后的水中还含有很多可溶性的杂质,为混合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否则为硬水,故C选符合题意;
D、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煮沸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B、根据自来水厂只是除去了不溶性杂质分析
C、根据硬软水的检验方法分析
D、根据硬软水的转化方法分析
【解析】【解答】A、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所以瓦斯爆炸是由于甲烷引起的;假酒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使人中毒;煤气中毒的原因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化学知识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洗洁精去除油污,是乳化作用;铁生锈是缓慢氧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化学知识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氢气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做高能燃料;用墨书写字画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不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化学知识有错误;故符合题意;
D、缺铁易患贫血,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缺氟易患龋齿,化学知识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分析】A.根据化学安全知识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缺少营养素对身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由图2可知开始时溶液显酸性,则图一中烧杯中盛放的是稀硫酸溶液,A正确;
B、图二中b→c过程是pH变大是碱过量酸不足,反应不再进行,故硫酸钠的质量不再增加,B错误;
C、图三中e点是反应结束,且碱过量故溶液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C正确;
D、图二中b点是酸碱恰好反应,与图三中d点温度升至最高对应;D正确
故选B。
【分析】本题根据酸碱中和的内容主要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谁滴入谁的问题,主要看刚开始溶液显碱性还是酸性。其次主要掌握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结束温度不再升高。
【解析】【解答】A、 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一水多用,及时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 ,不符合题意;
B、 通过电解水实验可得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符合题意;
C、 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方法可得到自来水 ,不符合题意;
D、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净化后再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节约用水的具体操作分析;
B、根据电解水证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分析;
C、根据自来水净化过程分析;
D、根据污水、废水净化后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分析。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其他物质;蜡烛虽越来越短,最终消失,二氧化碳和其他产物越来越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 铁丝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不涉及化学反应,当然也就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符合题意;
D. 胆矾受热分解生成硫酸铜和水,水加热被蒸发掉了,所以固体质量就减少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分析
【解析】【解答】A、碘化钾溶液中不含碘单质,用碘化钾溶液不能检验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取样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若有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生成,说明含有葡萄糖,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用锌、铁分别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均能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Zn>Ag,Fe>Ag,无法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应使用烧杯,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分析】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进行分析判断;
检验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分析判断;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配制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解答】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为单质。
A、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A答案正确;
B、氢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答案错误;
C、氢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C答案错误;
D、氧气中没有氢元素。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的存在形式分析。
【解析】【解答】A、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故A错误;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水资源,故B错误;
C、吸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故C正确;
D、绿色食品是指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而不是指那些不含化学物质的食品,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来分析。
【解析】【解答】A.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B.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醋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醋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计算;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温度降低,故可以用水鉴别,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因此铁的活动性强于铜。银与硫酸铜不发生反应,因此铜强于银。因此金属活动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紫色石蕊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变蓝。再滴入盐酸中,溶液变为红色。可以鉴别。
D,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该操作不可行。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是物质的鉴别与除杂。鉴别根据物质的特性,并且物质之间性质不同。在除杂的过程中要确保杂质可以除去,并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解析】【解答】(1)书写元素符号时: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答案依次为:Cu;Al;O;镁;
(2)①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高能燃料.
②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支持燃烧.
③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作导线.
故答案为:(1)c;(2)a;(3)e.
(3) 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 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该分子,所以 二氧化碳分子为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一个电荷时, 要省略。故该离子, 钠离子可表示为: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析】【解答】(1)炒菜时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是使油与氧气隔绝;
(2)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即;
(4)电池放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该反应中锌是单质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变为 Zn(OH)2 化合价变为+2价。
【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备其一即可;
(2)碘遇淀粉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
(3)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4)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化合价会改变。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氦-3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则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则此原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2。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解析】【解答】(1)不对 ,
(2)理由是“甜”及“无任何固体”均不能说明该温度下溶液是否可继续可溶解白砂糖,杯中无任何固体残留物,也可能是该温度下还能进行溶解蔗糖的不饱和溶液。
(3)不对,
理由是该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均未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也未改变,则糖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分析】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解析】【解答】(1)石墨很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填②。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故填:③。
(3)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熟石灰,故填:④。
(4)汽油、柴油燃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煤气燃烧会造成温室效应,氢气的来源广泛属于可再生能源,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所以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燃烧热值高,属于高能燃料。
(5)钛和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钛和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6)分析: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分析】(1)根据C的性质、用途分析。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
(4)根据氢气的优点来分析。
(5)根据钛合金的相关物理性质来分析。
(6)根据化肥的作用相关知识来分析。
【解析】【解答】(1)甲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甲在高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乙,则该反应为高温煅烧石灰石,煅烧碳酸钙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乙为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式为 。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丙为氢氧化钙,丙到甲的反应为。
【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解析】【解答】(1)A和B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D是气态单质,B通电会生成C、D,水在通电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B是水,A分解会生成水和C,所以推断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氧气,D是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所以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3) 与氖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X是镁,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水在通电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喝氧气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特点,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3)根据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
【解析】【解答】(1)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另一种化合物是氧化锌,化学式为ZnO。
(3)碳与氧化锌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镁、铜、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铜。将锌粉加入到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和硝酸镁不发生反应。反应完成后溶液依旧为蓝色,表明溶液中还有硝酸铜,证明硝酸铜过量。锌粉不足,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
【分析】(1)根据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析。
(3)碳与氧化锌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锌。
(4)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
【解析】【解答】(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A为发生装置;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3)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D收集。
(4)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分析。
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验满方法。
(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分析。
(4)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解析】【解答】(1)加热装置酒精灯。
(2)根据A 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堵有棉花,适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棉花是可燃物,且该反应中有氧气。棉花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用C 装置;制取干燥的氧气,需要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氧气从e口进;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用D装置的来收集,应从c口进,所以导管的接口顺序为 。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应使用多孔隔板装置。 铁质多孔隔板改成塑料多孔隔板 ,铁可以和盐酸反应,应改为塑料隔板。
(5)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圆底底圆底烧瓶中气体集满会进入 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喷泉现象 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瓶内压强减小 ,外界大气压大于瓶中,将槽中的水压入瓶中,形成喷泉。
若换为其他气体,气体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就可以有喷泉现象。
【分析】(2)根据A 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堵有棉花,适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
(3)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制取收集干燥的氧气的实验操作顺序,注意事项分析。
(4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应使用多孔隔板装置。
铁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根据喷泉现象形成的原因分析。
【解析】【解答】燃烧后的气体为和 其中都含有C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气体中的C元素全部来自于酒精。
酒精中的C元素的质量= ,
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
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和的质量=138g+224g-162g=200g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计算。
【解析】【解答】设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x,
,
x=30%
答: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0%。
【分析】由气体和混合物的质量,根据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天然气的成分是CO和H2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
C
用食盐调节汤的咸淡
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NaCl的浓度
D
用NH4NO3配制绿萝生长的营养液
NH4NO3是复合肥料
安全常识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甲烷引起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引起
洗洁精去除油污--乳化作用
铁生锈--缓慢氧化
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元素与人体健康
氢气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用墨书写字画--稳定性
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性
缺铁--贫血
缺钙--骨质疏松
缺氟--龋齿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或方法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水
验证、、的金属活动性
硫酸铜溶液
鉴别溶液和溶液除去
紫色石蕊试液
中混有的少量
点燃
Fe
H2SO4= FeSO4+
H2↑
56
2
80g×(1-x)
2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四川省德阳市2024年中考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8g 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