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示范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适应的含义,普遍性,二适应的特点,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的功能,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一定的环境,①拟态,3实例,②保护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右图为同一环境中的两种蝴蝶。
讨论1.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有什么适应意义?2.从进化的角度,怎样解释这种适应的形成?3.同一环境中不乏翅色鲜艳的蝴蝶,这与你刚才作的解释有矛盾吗?如果有,又怎样解释?
这是拟态现象,使枯叶蝶不易被天敌发现。
看似矛盾。其实翅色艳丽的蝴蝶,其翅上类似猛禽眼睛的眼斑,能避免它遭到攻击,是它防御敌害的适应性特征。
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出现翅似枯叶的变异个体后,由于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这种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留下的后代的机会多,久而久之,使这类蝴蝶具有翅似枯叶的适应性特征。
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命特有的现象。
所有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1)生物的_________适合于_______________;
(2)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适合于该生物在_____________中______和______。
仙人掌叶子退化,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北极熊白色的毛发,厚厚的脂肪层,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
指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
指动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以保护自己不被敌害发现。
指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由这些例子可知,适应是____________的;
(1)含义:每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不是绝对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即来源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问题: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呢?
所有的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
自古以来既没有物种的绝灭,也没有新的物种产生。不同物种之间没有亲缘关系!
1、上网查查枯叶蝶的天敌有哪些。枯叶蝶能完全免于天敌的捕食吗?2、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的,这有利于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保护自己。这种适应现象有没有局限性?3、在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适应相对性的原因。
天敌有捕食性鸟类、步甲、土蜂、胡蜂、猎蝽、青蛙、蟾蜍等。枯叶蝶不能完全免于天敌的捕食。
有局限性,如果降雪延迟,已经换成一身白色羽毛的雷鸟反而容易被天敌发现。
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即来源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
拉马克(1774~1829)
(一)拉马克进化学说对适应的解释
1、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所有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来的,物种是可变的。
②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并不是自古以来如此的,而是在_____过程中_____形成的;
器官使用越多越发达,不使用就退化。
事实:食蚁兽舌头平均长度是60cm,成年后不会增长。
食蚁兽——舌头平均长度是60cm
拉马克认为: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是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由于环境引起或由于用进废退引起的变化,都是可以遗传的。
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视觉派不上用场,眼睛就萎缩退化。
鼹鼠是一种具有立体嗅觉感的哺乳动物,幼年有微弱视力,常年不见天日,成年后退化。
① 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②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① 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大多来自主观臆测。② 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
(2)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1)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适应的解释
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多后代。(即后代数目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能力。)
起因:生物一方面过度繁殖,使数目剧增,另一方面,生存条件(食物、空间等)是有限的。因此,任何生物都要为争夺生存条件而发生斗争。
斗争结果:生物大量死亡,少量存活。对生物个体往往有害,但对生物物种是有利的。
斗争方式:不仅有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斗争(种内斗争、种间竞争),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
——自然选择的手段,进化的动力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有的却不适应环境。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可以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产生各种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自然选择的基础,进化的内因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表现为与环境相适应,在生存斗争中取胜而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
每一种生物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即适者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事实5:许多变异是可能遗传的
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具有这些有利变异的个体越来越多,形成具有新的适应特征的生物新类型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事实2: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达尔文认为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一代一代的繁殖,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多,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
①长颈鹿主要以树叶为食,而在漫长的干旱季节,食物的缺乏是经常发生的。设想在某个历史时期,长颈鹿的祖先群体中出现了颈长的个体,这一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这样的个体在生存和繁殖上具有什么优势?②经过若干代的繁殖,长颈鹿祖先群体中颈长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将会怎样变化?③枯叶蝶在停息时形似枯叶这一适应性特征的形成,能否同样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④在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适应是如何形成的。
容易吃到高处的树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代代繁殖,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多,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
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的形成
3、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
①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②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③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④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4、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①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性状)水平。②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1、遗传变异方面①研究水平:从 水平深入到 水平。②研究结果:认识到了 。
2、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方面研究对象:以 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
3、发展结果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使用情况决定进化的方向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变异是自发的,不定向的
有些变异适应环境的,适者生存,有些变异不适应环境,被淘汰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都认为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逐渐进化的
(5)分析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的主要冲突是什么?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之后,为什么遭到许多人的攻击、谩骂和讥讽?②、19世纪末,严复、梁启超等以自然选择学说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作为唤起同胞救国图强的警钟。这一做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③、马克思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虽然这本书用英文写得很粗略,但是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马克思所说的“我们的观点”是指什么观点?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有什么启示?
在西方国家,当时“神创论”和“物种不灭论”占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物种都是神创造的,自古以来既没有物种的绝灭,也没有新物种的产生。达尔文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生物界通过自然选择不断进化,这一观点否定了“神创论”,不能为当时的宗教观念所容,因此遭到许多人的攻击、谩骂和讥讽。
激励国人奋发图强,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马克思在这封信中所说的“我们的观点”是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大自然一员,而不是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主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课件ppt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导学案解析版doc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导学案解析版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精品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保护色,警戒色,适应环境,生存和繁殖,适应特性,不一定,②相对性,达尔文进化论,事实3资源是有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公开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情景视频一,情景材料一,情景材料二,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