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在斗争中砥砺家国情怀。如李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是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是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花木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是九死一生,常年征战的牺牲和奉献。
    (2)托物言志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又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象征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的高尚品格。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甲]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guàn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乙]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tá痛哭’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不省( )人事guàn( )了过来号tá( )
    (2)画线句子“他爬将起来”中,“起来”是句子的( )(2分)
    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
    (3)以上两个语段均选自清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填人名)所著的《儒林外史》。[甲]语段中的范进因参加______________(乡试/会试/殿试)高中而喜极发疯,[乙]语段体现出周进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3分)
    (4)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儒林外史》“婉而多讽”,请在下面两个标题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谈谈《儒林外史》是如何做到“婉而多讽”的。(4分)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3.为倡导同学们积极阅读,复兴学校九年级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3分)
    (2)小安准备了一段文字给同学们介绍“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请你帮他修改。(3分)
    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常常是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实现的。一波三折的小说情节最是引人入胜。[甲]比如,阅读《西游记》时,我们常常会猜测唐僧师徒下一难将会遇见什么妖魔?典型的环境也是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说,没有无边无际、一望无垠的芦苇荡,就没有杜小康的蜕变与成长。更要注意的是,[乙]小说不仅仅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短时的猎奇心理。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1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3)小安将自己阅读小说的方法做成了思维导图,请你帮他将图中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分享会上与同学们交流。(4分)
    (4)活动结束后,小安准备就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设计一张调查问卷,请你帮他拟写一个问题。(3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花脸
    郑俊甫
    ①鬼子的铁蹄踏进窑镇时,四爷正在庆乙戏楼唱戏,唱的是《捉放曹》。四爷唱花脸,扮年轻气盛的曹操,水白脸,脸谱高位勾画,哇呀呀一嗓子,声似洪钟。
    ②四爷打小喜欢看戏,没事就跟着大人泡戏园子。四爷喜欢花脸;曹操呀,李逵呀,还有“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的关云长,等等。有一回,庆乙戏楼的花脸卸罢了妆,见四爷还跷着两只脚趴在戏台边,痴愣愣地看,一时兴起,便抱了他到后台,仔仔细细地给四爷画了张脸谱。四爷得了宝似的,一口气跑回家,对着镜子左瞧右照。四爷的小脸上是一张拼接的脸谱,一片红忠,一片水白,还有的地方画成了金银妖怪。四爷不在乎,哪一片他都喜欢,一连几天舍不得洗,恨不能一直在脸上留着。后来,父母骂得急了,他便哭丧着脸去洗。
    ③四爷凭着一股子痂劲儿进了戏班。先是跑龙套,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了庆乙戏楼的当家花脸,方圆百里无人不知。
    ④鬼子进了窑镇,消停了没几天,一少佐就带着翻译进了庆乙戏楼。少佐尤喜花脸,还能哼上几句。听说四爷花脸唱得好,他就寻上了门,不光想听,还想学几句,最好能登台演唱。
    ⑤四爷自然是拒绝的。別看在舞台上四爷演过老奸巨猾的反派,可下了台,他却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少佐很有耐心,聊了几次花脸,碰了几次壁,少佐便换了话题,开始聊四爷的家庭——先是四爷的父母寿辰,继而是家居摆设,甚至于孩子念的学堂都聊,熟悉得像是在聊自己。
    ⑥四爷的心开始打鼓,身上冷汗直冒。四爷说:“想学什么?”少佐领时眉开眼笑,说:“花脸吧。”四爷说:“想唱哪出?”少佐转了转眼珠,两只手比画着说:“就是那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四爷摇了摇头:“关羽太费嗓子了,你初入门,唱不了。”少佐愣了一下:“你看我能唱哪出?”四爷说:“《捉放曹》吧。你可以试试曹操,那时候曹操春秋正盛,与你年龄相合。”少佐侧过脸,盯着翻译。翻译立马解释说:“曹操,三国时的英雄,很厉害的。”少佐微笑着点点头,就唱这个吧。
    ⑦四爷教得很认真,少佐学得也很认真。一个月后,少佐能完整地唱上一段了,有模有样。少佐提出想上舞台,四爷想了想,点了头。
    ⑧那天观众很多,坐满了整个戏楼。观众是四爷花钱雇来的。要说庆乙戏楼从不缺观众,尤其是四爷的场子。可那天要上台的,是一个日本人,是带着兵扛着枪一路烧杀抢掠的鬼子。教鬼子唱戏,还要他登台表演,这不是汉奸卖国贼吗?四爷知道大家在想什么。
    ⑨那天的戏唱得很热闹,每个观众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散场的时候,一个个冲着四爷伸大拇哥。少佐很开心,他学着窑镇人的样子,冲四爷一拱手,鞠了一躬。
    ⑩据说,少佐的那场戏唱罢,就再也没有人在窑镇见过四爷。窑镇的上空起了一阵风,越来越盛,很快就席卷了窑镇的角角落落。少佐也听说了,问了慢戏的人,才知道那不是空穴来风,是嘲弄,是羞辱,是诅咒。少佐派了很多人,去寻四爷的下落。可是,四爷连同他的家人,隐了身似的,再也寻不着了。
    ⑪日本人投降后,那阵风成了窑镇的一个传说,有鼻子有眼的。就连街头说书的,也拿它作为保留节目,说起来眉飞色舞,唾沫星乱溅。您瞧瞧,明明是担着汉奸的名声,教鬼子唱戏的,最后却成了英雄。为什么?《捉放曹》中,是青年曹操,脸谱该高位勾画,眉毛和眼部的线条勾得直且淡,两颊皱纹一对,线条细长,以显其年轻气盛。可是四爷呢,给少佐画的是《阳平关》里曹操的脸谱。眉毛、眼部和脸上的皱纹,着色重,线条扭,浓墨重彩,着力渲染,不再讲究虚实,面部的皱纹也多,行话叫“水白奸邪”。怎么个意思?《阳平关》里的曹操可是暮年,不光仗打得一败涂地,阳寿也只余了不到三年……
    ⑫这个四爷呀。啧啧。
    (选自《百花园》2024年第2期)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第②段对四爷打小喜欢花脸一事的交代,为情节的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
    B.少佐聊花脸碰壁后,便换了话题,开始聊四爷的家庭,体现了少佐的阴险狡诈。
    C.小说最后交代四爷给少佐画的是《阳平关》里曹操的脸谱,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D.小说以“这个四爷呀。喷喷”结尾,含蓄地表达了对四爷的赞美之情,意味深长。
    5.小说以“花脸”为线索行文,请完成下面的情节梳理。(4分)
    四爷打小喜欢花脸→①______________→四爷教少佐唱花脸→②______________→少佐上台唱花脸受辱6.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四爷唱花脸,扮年轻气盛的曹操,水白脸,脸谱高位勾画,哇呀呀一嗓子,声似洪钟。
    7.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四爷的形象。(6分)
    8.小说以“花脸”为题,意蕴丰富,请说说你的理解。(6分)
    [二](17分)
    材料一:
    ①青年京剧演员王梦婷、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2017级的梁颖、“95后”彭静旋等年轻人凭借出众的传统艺术功底,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关注,推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一方面证明传统艺术在当代依然具有超凡魅力,具备浸润人心、凝聚共情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表明,互联网为传统艺术创新表达提供了全新空间,为经典艺术穿越时空打通了新的路径,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
    ②从文化节目《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创新表达让“中国节日”火遍全网、走向世界,到文化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助力世界遗产“活起来”;从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河南博物馆的考古盲盒受网友热捧,再到逛博物馆成为中国社会“新风尚”……当下,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各类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日益得到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喜爱和亲近。
    材料二:
    ①传统艺术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时俱进。
    ②“上戏416女团”的成功并非是展现京剧国粹,而是选择跨界的方式,将京剧与国风歌曲进行混搭演绎,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也以此证明传统艺术并非曲高和寡,同样可以以大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碰撞出新的火花,为传统艺术赋予新的生命力。
    ③传统艺术不仅需要创新演绎,而且需要创新传播。借助于短视频等平台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和地域局限,让传统艺术走向五湖四海。大众透过传统艺术类短视频,既可以获得欣赏艺术所带来的视觉美感与精神愉悦,还可以学到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对数千年中华文明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拉近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的距离。传统艺术凝聚着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年轻的传承者、艺术家在“双创”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传统艺术生生不息。
    材料三:
    ①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泽百姓之功。应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文化如涓涓细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点,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是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文化节目的创意表达,极大推动了艺术传承。
    B.艺术类短视频的涌现打破了时空限制和地域局限,破坏了传统艺术的魅力。
    C.传统艺术如果能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D.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0.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材料二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观点①______________;接着通过举②______________的事例,论证“传统艺术需要创新演绎”这一分论点;然后论证了另一分论点“传统艺术需要创新传播”;最后予以总结,呼吁传统艺术通过“双创”得到更好发展。
    11.下面的链接材料能否作为材料三第②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4分)
    [链接材料]中国宣纸文化园是以“发掘宣纸文化内涵、传承宣纸制作技艺、传播宣纸传统文化、展示宣纸艺术风采”为主题,合理布局、精心打造的园区。它成为宣纸技艺展示的一扇重要窗口,主要包括宣纸古法生产技艺制作流程展示,纸、墨、笔、砚等文房四宝的制作技艺展示与游客参与体验等,具有参与性、体验性、文化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安徽省中小学生研学游的首选之地。
    12.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促进传统艺术文化创新发展具有哪些意义。(6分)
    [三](16分)
    [甲]于是入朝见成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卞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贯;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蔗、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登路寝①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②,忿然而作色,不说,曰:“孰为高台,病人之甚也?”晏子曰:“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今高从之以罪,卑亦从以罪,敢问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为宫室也,足以便生③,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④。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璇室玉门⑤。殷之衰也,其王纣为顷宫⑥灵台,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殚乏矣,而不免于罪,姜恐国之流失,而公不得享也!”公曰:“善!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岂得守社稷哉!”遂下,再拜,不果登台。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路寝:台名。②陛:帝王宫殿的台阶。③足以便生:够用就行了。④节于身,谓于民:自身省力,又教育了百姓。⑤璇室玉门:华丽的宫室。⑥顷官:巍峨的宫殿。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__
    (2)王之蔽甚矣蔽:______________
    (3)忿然而作色,不说说:______________
    (4)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诚:______________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今 君 高 亦 有 罪 卑 亦 有 罪 甚 于 夏 殷 之 王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分)
    (2)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3分)
    16.邹忌和晏子说服国君都有不错的效果,请分析其劝谏艺术分别有哪些高妙之处。(4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啊?”
    “我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
    ——泰戈尔《飞鸟集》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些美好的东西,只要你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会获得甜美的果实。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与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自定立意;(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安庆市2024—2025上学期期末调研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1)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每空1分。有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12分)(1)xǐng 灌 啕(3分,每空1分)
    (2)D(2分)
    (3)吴敬梓 乡试 醉心科举、深受科举制度毒害、迂腐可怜(3分,每空1分)
    (4)示例一:选“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周进任广东学道时,为选拔真才,在考试中对范进的文章起初不以为意,后反复阅读才发现其才华,录取范进。此情节讽刺科举制度下考官凭个人喜好、主观臆断评判考生,埋没人才,展现制度的腐朽与荒谬。
    示例二: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匡超人初时淳朴孝顺,后受不良影响,在潘三唆使下伪造文书、冒名顶替,却未受严惩,反而得良朋相助。此情节讽刺社会风气堕落,道德沦丧,批判科举制度扭曲人性、破坏社会公序良俗,以委婉笔触揭示丑恶现象本质。(4分;情节概述2分,分析2分,未选择标题扣1分)
    3.(13分)(1)示例:读小说明白事理,阅名著增长见识(3分,符合主题且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即可)
    (2)①将问号改为句号。(1分)
    ②将“反映社会生活”与“满足读者短时的猎奇心理”调换位置。(2分)
    (3)示例:阅读小说时,可以先梳理故事情节,再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然后结合人物活动的背景来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从而探究小说的主题。(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你在活动中学会了阅读小说的方法吗?(3分,围绕“收获”设置问题,合理即可)
    二、阅读(55分)
    4.(3分)C(运用的是补叙手法)
    5.(4分)①四爷成为当家花脸②四爷给少佐画花脸(每空2分)
    6.(3分)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四爷的嗓子发出的声音比作敲击大钟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四爷唱腔浑厚悦耳的特点,为下文写少佐找四爷学唱花脸埋下伏笔。(修辞手法1分,效果2分)
    7.(6分)①酷爱戏曲,技艺精湛:戏楼的花脸给四爷画了张脸谱,四爷一连几天舍不得洗;庆乙戏楼四爷的场子从不缺观众。②疾恶如仇(铁骨铮铮):四爷最初多次拒绝少佐学唱花脸的请求。③关爱家人:担心家人的安全,四爷勉强教少佐唱戏。④机智勇敢:四爷答应少佐上台唱花脸的请求,给少佐画《阳平关》里曹操的脸谱,使少佐受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8.(6分)①“花脸”是京戏中的一种行当,需要画红白拼接的脸谱;②“花脸”是四爷,他是庆乙戏楼的当家花脸,远近闻名;③“花脸”是饰演曹操的少佐,他中了四爷的计策上台受辱。(每点2分)
    9.(3分)B(材料二第③段表明传统艺术类短视频让传统艺术走向五湖四海,并没有破坏传统艺术的魅力)
    10.(4分)①传统艺术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时俱进
    ②“上戏416女团”将京剧和国风歌曲进行混搭演绎并获得成功(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能。链接材料主要阐述了中国宣纸文化园在文化传承上的具体做法和影响力,这与材料三第②段的观点“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相契合,所以可以作为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3分)
    12.(6分)①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②有利于引领大众获得美的享受和更多传统艺术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③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点2分)
    13.(4分)(1)偏爱(2)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3)同“悦”,高兴(4)实在,确实(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4.(2分)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每处1分)
    15.(6分)(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3分,意思对即可)
    (2)您如果想要节省体力,就不要让人(把台)修得这么高;既然让人(把台)修得这么高,就不要怪罪修建的人。(3分,意思对即可)
    16.(4分)①邹忌采用讽谏,用含蓄的语言委婉规劝齐王要广开言路。②晏子采用直谏,直接指出景公的过错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乙]景公登路寝台,不能登到顶端,就坐在台阶上休息,气忿地变了脸色,不高兴地说:“谁修筑的这高台?登着太让人劳累了!”晏子说:“您如果想要节省体力,就不要让人(把台)修得这么高;既然让人(把台)修得这么高,就不要怪罪修建的人。现在修高了,跟着就给加上罪名;修低了,也跟着给加上罪名。我冒昧地问一句,这样使役人,可以吗?古时候君主修建宫室,够用就行了,不是为了用来享受。所以(他们)能自身省力,又教育了百姓。到了夏朝衰微的时候,它的君王桀背弃了为君的德行,修建了华丽的宫室。商朝衰微的时候,它的君王纣修建了巍峨的宫殿灵台,修得低矮的有罪,修得高大的有赏,因此他们自身都遭到了祸害。现在您的情况是,修高了也有罪,修低了也有罪,这比夏、商的君王桀、纣还厉害:百姓精疲力竭,但仍避免不了罪名,我担心国家将有覆灭的危险,您也不能享有齐国了!”景公说:“您说的好!我自己知道修建路寝台确实劳民伤财,我不但认为百姓修成了没有功劳,跟着又埋怨他们,这是我的罪过了!假如不是先生您的教诲,我难道能够守住江山吗?”(景公)于是下了(路寝台),拜了两拜,不再登上去。
    三、写作(55分)
    17.(55分)略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及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