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天壹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15516/0-17396631932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天壹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15516/0-1739663193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天壹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15516/0-17396631932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天壹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天壹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45°B. 60°C. 120°D. 135°
【答案】D
【解析】
【分析】求出直线的斜率,再由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直线的斜率为-1,所以的倾斜角为135°.
故选:D
2. 等差数列中,为其前项的和,若,,则( )
A. 50B. 100C. 400D. 500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等差求和公式即可代入求解.
【详解】,
故选:D
3. 已知是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若,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方直线向向量和平面法向量的定义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得,求出的值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解得,所以C正确.
故选:C.
4. 如图,已知三棱锥,点为的中点,且,,,用,,表示,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点为的中点,
所以.
故选:C.
5.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可得切线的斜率,运用点斜式方程即可得到所求切线的方程.
【详解】导数为,
可得在处的切线斜率为,切点为,
即有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为.
故选:D.
6. 已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特征列出关于的不等式,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解得.
故选:A.
7. 若抛物线上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9,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将抛物线上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求解.
【详解】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所以点P到焦点的距离为,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故选:B.
8. 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单调性建立不等式并求解,再分离参数求出范围.
【详解】函数,求导得,
由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得,,
则,,而恒成立,因此,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双曲线中,以直线为渐近线的是( )
A. B. C. D.
【答案】AD
【解析】
【分析】以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据此求解验证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由得,
因此以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即
当时,方程为,即;
当时,方程为,即;
故选:AD.
10. 设圆,直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
A. 的半径为5B. 恒过定点
C. 可能与相切D. 当时,被截得的弦长最短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化简成圆的标准方程即可判断A;令,代入直线方程即可判断B,将代入圆方程即可判断C,当直线与定点与圆心连线所在直线互相垂直时,弦长最短,即可判断D.
【详解】对于A,,即,∴的半径为5,故A正确;
对于B,当时,,所以恒过定点,故B正确;
对于C,因为,故点在圆C的内部,所以一定与圆相交,故C不正确;
对于D,圆心,设直线恒过定点,则当直线与直线相互垂直时,被截得的弦长最短,故,即,则,故D正确.
故选:ABD.
11. 已知数列的首项为1,且满足,则( )
A. B. 是等比数列
C. 是等比数列D. 是等比数列
【答案】ACD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的递推公式,结合等比数列定义逐项公板判断得解.
【详解】对于A,由,得,又,则,A正确;
对于B,由选项A知,,,不成等比数列,B错误;
对于C,由,得,是等比数列,C正确;
对于D,由,得,,是等比数列,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已知等差数列中,,则________.
【答案】6
【解析】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即可求出,则得到.
【详解】由题意可得,
解得,故.
故答案为:6.
13. 已知,两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_____.
【答案】0或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式计算得解.
【详解】依题意,,所以或.
故答案为:0或
14. 在长方体中,,,,是的中点,点满足,当平面时,的值为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如图所示: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
,
,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
令,有,,所以,
平面,则,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
(1)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直线方程;
(2)若一圆的圆心在直线上,且经过点,求该圆的方程.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利用点斜式方程即可求得;、
(2)分别求出圆心和半径,进而求出标准方程.
【小问1详解】
因为,,
所以的中点为,斜率,
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
即的直线方程为,化简得.
【小问2详解】
联立解得,,即圆心为,
所以圆的半径,
所以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
16. 已知函数,当时取得极大值.
(1)求的值;
(2)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答案】(1)
(2)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解析】
【分析】(1)求出函数的导函数,依题意可得,求出的值,再代入检验即可;
(2)结合(1)可得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出极值与区间端点函数值,即可求出最值.
【小问1详解】
因为,所以,
因为时取得极大值;
所以,,.
①当时,,
由解得或;由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时取得极小值,不符合题意,所以舍去.
②当时,
由解得或;由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时取得极大值,符合题意.
综上可得:
【小问2详解】
由(1)可知,,,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极大值为,极小值为;
又由于,
函数在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17.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底面,,是的中点,作交于点.
(1)求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求证:平面;
(3)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大小.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1)利用线面角的定义,找到直线与底面所成角,在中即可求得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根据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
(3)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两个平面的法向量,进而求得两平面的夹角.
【小问1详解】
因为底面,所以在底面上的射影是,
所以为与底面所成角,
在中,,
设底面正方形边长为2,则,则,,
所以;
【小问2详解】
因为底面,底面,所以,
又,,且平面,平面,
平面;又因为平面;
由已知,,且面, 面,
面;
【小问3详解】
以坐标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底面的边长为2,则A2,0,0,,,,
所以,,,,
设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则,即,令,则;
,即,令,所以;
则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所以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
18. 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
(1)求点的轨迹方程;
(2)若直线与轴的交点为,过点作直线与点的轨迹交于,两点(A,不重合),设直线,的斜率分别是、,证明:为定值.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设点Mx,y,代入,整理可得答案;
(2)当的斜率为0时,得;当的斜率不为0时,设的方程为:,设Ax1,y1,Bx2,y2,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代入可得.
【小问1详解】
设点Mx,y,依题意,,
即.
整理得点的轨迹方程:;
【小问2详解】
证明:由题,
当的斜率为0时,,.
当的斜率不为0时,则可设的方程为:,设Ax1,y1,Bx2,y2.
联立:,整理得:;
所以即,且,,
又,
.
.
综上所述,为定值.
19. 若项数为的数列满足:,我们称其为阶的“对称数列”.例如:数列1,3,3,1为4阶的“对称数列”;数列8,4,3,4,8为5阶的“对称数列”.
(1)若数列为7阶的“对称数列”,其中,,,是等差数列,且,请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2)若数列为阶的“对称数列”,其中,,,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①求数列的前项和;
②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4,6,8,6,4,2.
(2)①;②
【解析】
【分析】(1)由阶的“对称数列”的定义可知,故先由,,,成等差及,求出,问题即可得解;
(2)①由题设知,,再利用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②经分析知,若,数列中,,,,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在;
两种情形下求即可.
【小问1详解】
由题知,,,是等差数列,且,,
所以,解得;
所以,.
由阶的“对称数列”的定义可知:
,,.
所以数列的每一项依次为2,4,6,8,6,4,2.
【小问2详解】
①由题知:,,,是首项为1、公比为2、项数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所以
②若,则为,,,,,,,
依题意,,,,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
由“对称数列”的定义可知:;且,,,是首项为,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当时,;
由①可知:;
当时,有,
;
综上:即:.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新定义,理解新定义的同时使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与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长宁浏”三县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数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回答选择题时,考试结束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数学答案1pdf、23251C-2-数学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