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位瑞典的植物学家在其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如图)。“花钟”上的花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根据开放的花的品种,就能判断大致时间。但瑞典“花钟”在北京报告时间时,却存在误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北京的月光花(夏季傍晚7:00左右开花)刚盛开时,“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 )
    A. 鹅肠菜B. 野蔷薇
    C. 芍药D. 半枝莲
    2. “花钟”在北京报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①土壤肥力不同②地理位置不同③气候条件的差异④生物丰富度不同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花钟”位于17.6°E,属于东一区,其地方时与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7小时,当北京月光花(夏季傍晚7:00左右开花)刚盛开时,北京时间约为19时,此时,“花钟”所在地时间为19-7=12时左右;根据“花钟”示意图可知,正午12点左右“花钟”上正在开花的为鹅肠菜,A正确,野蔷薇开花在凌晨,芍药开花在早晨,半枝莲开花在上午,故BCD错,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瑞典“花钟”在北京报告时间存在误差,主要原因在于同一种植物开花时间会受到地域、温差、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二者纬度不同,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地理环境有差异,昼夜温差大小不同,气候条件有差异,所以会出现报时误差,②③对:土壤肥力以及生物丰富度不同对报时误差产生的影响较小,①④错。综上分析,C正确。故选C。
    雷暴天气是一种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部地区对流性天气,它的形成条件必须包括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下图示意我国最“招雷”的十大省级行政中心年平均雷暴日数(单位: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测南宁比杭州更易“招雷”的原因可能是( )
    ①纬度较低②雨季集中③地形复杂④距海较近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②④
    4. 由材料推测,乌鲁木齐雷暴天气较少的原因是( )
    A. 对流弱B. 温差大
    C. 光照强D. 距海远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雷暴是因空气强对流运动而形成的,纬度较低的地区,气温较高,蒸发强烈,气流上升作用明显,易形成雷暴,①正确;雷暴的发生与积雨云的发展密切相关,雨季集中、降水较多时,对流运动旺盛,同时也是雷暴的发生条件,②正确;地形复杂对雷暴的形成没有直接影响,③错误;距海较近的地区,多水汽,未必易产生雷暴,与杭州相比南宁距海较远,但雷暴天气位居前列,④错误。综上,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雷暴形成需要强对流和水汽充足等条件,乌鲁木齐深居内陆,距海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水汽较少,云量少,故不易形成雷暴天气,D正确;对流弱、温差大和光照强都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渠(通济渠)有广狭,若水阔而行缓,则沙伏而不利于舟,故其广处束以木岸”。这是历史记载宋代中期水利专家最早采取“木岸狭河”(将木桩打入河道两侧,中间填入泥土和砂石,形成木岸)来治理通济渠的工程之一。读“通济渠位置及‘木岸狭河’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宋代中期,治理前的通济渠( )
    A. 河道狭窄B. 河床较高
    C. 含沙量小D. 流速较快
    6. 历史上,“木岸狭河”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A. 加固堤岸B. 清理河床
    C. 提高船速D. 拦蓄洪水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由题可知,治理前的通济渠“有广狭,若水阔而行缓,沙伏而不利于舟”,说明河道宽阔,A错误;含沙量大,流速慢,泥沙沉积在河道,河床较高,B正确,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木岸狭河”指的是将木桩打入河道两侧,中间填入泥土和砂石,形成木岸,因此具有加固堤岸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在“木岸狭河”后,河道变窄,河流流速变快,船速会变快,对河床的冲刷能力变强,具有清理河床作用,BC不符合题意;可以提高行洪速度,但是无法拦蓄洪水,D符合题意。故选D。
    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但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存在,需要消耗其他能源制成单质氢才能被利用,为此,广东省出台了氢能产业政策规划。如图示意制氢成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资源状况,最适宜广东省的制氢方式( )
    A. 煤炭制氢B. 太阳能电解水制氢
    C. 天然气制氢D. 风能电解水制氢
    8. 相对于西电东送,广东省发展本地制氢及氢能利用的主要意义是( )
    A. 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B. 缩短运输距离,缓解交通拥堵
    C. 稳定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D. 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资源状况,可知太阳能制氢方式的成本最高,且广东省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禀赋不高,不适合太阳能制氢方式,B错误;煤炭和天然气虽然制氢成本低,但是广东省的煤炭和天然气蕴藏量小,AC错误;广东省临海,海岸线较长,风力资源丰富,且风能电解水制氢成本可以控制到较低的范围,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西电东送是输送电能,不会造成广东的污染,A错误;西电东送采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不会造成交通拥堵,B错误;广东省能源资源缺乏,与西电东送相比,本地制氢可以增加广东省本地的能源来源,稳定能源供给结构,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C正确;本地制氢成本并不低,D错误;故选C。
    我国传统上把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但立秋后常出现连日晴朗、短期炎热天气,民间称之为“秋老虎”。如图示意1991—2020年“立秋”后浙江省年平均高温天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秋老虎”的天数地域分布总体上( )
    A. 南多北少,气旋活动频繁B. 沿海多内陆少,城市热岛影响显着
    C. 北多南少,反气旋影响大D. 内陆多沿海少,海陆分布影响明显
    10. “秋老虎”的形成与副高的南移减弱关系密切,影响浙江省“秋老虎”的天数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貌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D. 地理纬度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据图可知,“秋老虎”的天数地域分布总体上是南多北少、内陆多沿海少,是由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副高控制下的反气旋活动,陆地内部受到的影响比沿海明显,故D正确,气旋活动多降水,南北分布差异和城市热岛关系不大,ABC错,故选D。
    【10题详解】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是由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C正确;浙江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南北差异不大,A错误;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位置影响东西差异,C错误;浙江省内纬度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C。
    如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B. 土壤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减弱
    C. 秸秆覆盖使地面辐射增强D. 大气对土壤的保温作用增强
    12. 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主要是因为土壤( )
    A. 冻结时间较迟B. 获得光照较少
    C. 水分蒸发较弱D. 水分含量大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与裸地相比,有秸秆覆盖的地面,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因秸秆阻隔而减少,所以热散失较慢,土壤冻结厚度较薄,故B正确,秸秆是地面的覆盖层,阻挡隔离了部分太阳辐射,应使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A错误;秸秆是覆盖于地面的,减少地面辐射,C错误;秸秆覆盖于地面,和大气的保温作用无关,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说明这部分土壤升温速度慢,究其根源是因秸秆覆盖的土壤获得光照较少,升温速度慢,所以土壤融化时间较迟,B正确;冻结时间较迟、水分蒸发较弱、水分含量大等因素与融化时间较迟没有必然联系,ACD错误。故选B。
    羊卓雍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442米,面积638平方千米,平均深度20~40米,是一个高原内流湖,在入湖河口冲积扇上有种植业分布。图示意羊卓雍错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羊卓雍错湖岸及盐度特征是( )
    ①湖岸南缓北陡②盐度南高北低③湖岸北缓南陡④盐度南低北高
    A. ①②B. ①④
    C. ③②D. ③④
    14. 羊卓雍错对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
    A. 减轻霜冻危害B. 提供灌溉水源
    C. 缓解高温灾害D. 增加冬季降水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羊卓雍错南部河流流程较长,泥沙沉积量大,湖岸较缓;北部河流少,泥沙沉积少,说明了湖岸线整体是南缓北陡,①正确③错误。湖泊湖形狭长,水体交换不畅,南北水体盐度差异较大,河流主要位于湖泊南部区域,北部区域河流较少,湖泊南部区域盐度较低,北部区域盐度较高,④正确,②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羊卓雍错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作物收获季节容易发生霜冻,湖泊面积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能减轻作物霜冻危害,A正确。羊卓雍错为咸水湖,不能用于灌溉,B错。海拔高,气温较低,高温天气少,C错。冬季没有作物,且冬季湖泊结冰,蒸发较弱,D错。故选A。
    日可照时间是指一日内阳光可照时间之和。下图为某地区1月份不同坡向的坡面旧可照时间随坡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1月份该地日可照时间最小的区域可观察到( )
    A. 极夜现象B. 日出东南
    C. 树木枝叶较茂盛D. 正午阳光被遮挡
    16. 依据图文信息,推测与1月份相比该地7月份日可照时间( )
    A. 南坡0°~80°区域不变B. 东(西)坡不受坡度影响
    C. 北坡所在区域增加较显著D. 坡度较小区域增加较显著
    【答案】15. D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1月份该地日可照时间最小的区域为北坡40°以上区域,该区域日可照时间为0,因此正午阳光被遮挡,D正确,B错误;没有出现极夜现象,A错误;光照少,枝叶不会茂盛,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该地南坡日可照时间较长,此该地位于北半球。7月份,该地昼长变长,南坡日可照时间变长,A错误;7月份太阳高度角变大,且昼长变长,因此东(西)坡日可照时间变长,B错误;北坡坡度40°以上部分区域可以被阳光照射,且时长变化较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17日,亚欧大陆腹地唯一全球大气本底站——瓦里关站迎来建站30周年。该站位于青海省瓦里关山山顶,地处无人区,航空线路较少。海拔3816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本底大气(全球或区域尺度范围内大气成分的平均状态,要求大气成分未受周边影响且混合均匀)观测站,也是具有全球尺度的国家级综合观测站。左图为瓦里关站景观图,右图瓦里关站监测的全球二氧化碳月均浓度变化记录图。
    (1)指出瓦里关站监测的大气二氧化碳月平均浓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
    (2)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角度,分析瓦里关站成为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的原因。
    (3)结合瓦里关站的地理环境和观测要求,简述驻站人员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案】(1)波动上升 ;全球变暖
    (2)地处无人区且航空线路较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小,监测数据科学准确;植被稀疏,土壤发育程度养,附近植被和土壤对大气成分和变化影响小;位于山顶,四周开阔,气流通畅,大气流通条件好,利于大气混合均匀。
    (3)工作中:昼夜温差大,设备易出现故障,需定期检修;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需做好设备保暖工作;生活中:减少明火使用,避免污染物对观测数据的影响;减少车辆使用,减轻汽车尾气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瓦里关站监测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站位于青海省瓦里关山,地处无人区,航空线路较少。”可知,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位于无人区,且航空线路较少,人类活动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大气本底监测数据;该地位于亚欧大陆腹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欠发育,植被和土壤对大气成分的影响较小,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大气本底数据;根据材料信息“该站位于青海省瓦里关山”可知,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位于山顶,周围无遮挡,气流通常,大气流通条件较好,能够充分混合大气,获得更准确的大气本底数据。
    【小问3详解】
    该地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昼夜温差较大,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易出现故障,工作中要定期检修设备,保障设备运行;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工作中要对设备做好保暖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生活中应尽可能少的使用私家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对大气本底数据的影响;生活中应尽可能少的使用明火,减少烟尘的生成,避免大气污染物影响大气本底监测数据。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国国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密度超过1100人/平方千米,经济发展落后。2023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65%、28.79%和54.63%。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碳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图为孟加拉国国示意图,下表为孟加拉国国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构成。
    孟加拉国国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构成
    (1)简述孟加拉国国电力结构特点。
    (2)从资源禀赋角度,说明该国发电总装机容量构成中水电占比低的原因。
    (3)分析孟加拉国国人均碳排放低的原因。
    【答案】(1)电力结构单一,天然气发电量比重高,燃煤燃油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较低。
    (2)该国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火电发展原料丰富;该国地势低平,落差小,水能资源比较贫乏。
    (3)国民经济中农业、服务业占比高,工业占比低,能耗少;经济落后,消费水平低,能耗少;冬季不需供暖,能耗少;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碳总排放量低;人口众多,人均碳排放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表中孟加拉国国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构成可知,天然气发电量占比最大,达到47.78%,而燃煤燃油占比相对较小,光伏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占比非常低,电力结构单一。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国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火力发电为主;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短缺,故该国发电装机容量中水电比重低。
    【小问3详解】
    人均碳排放=碳总排放/人口。孟加拉国经济比较落后,工业并不发达,国民经济中农业、服务业占比高,工业占比低,能耗少;经济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能耗少;孟加拉国纬度较低,冬季气温高,不需供暖,能耗少;孟加拉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碳排放较少;孟加拉国人口稠密,人口众多,而碳总排放量低,因此人均碳排放低。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锂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是制造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料。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地质时期,“锂三角”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锂三角”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由于地形变化导致气候变化,该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富锂盐湖、盐沼。目前“锂三角”地区是全球矿业公司投资的热点地区。下图为南美洲锂三角地区示意图。
    (1)请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盐沼形成过程。
    (2)简析目前“锂三角”地区是全球矿业公司投资热点地区的原因。
    (3)请为“锂三角”地区盐湖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气候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湖泊盐分不断富集,形成富锂盐湖、盐沼。
    (2)锂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全球产量少且分布不均;“锂三角”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富锂盐湖、盐沼众多,易于开发利用,投资空间大;该地区大部分属于没有勘查和开发的原始状态,开发程度低;属于发展中国家,采矿权取得容易,环保要求低。
    (3)发展锂矿提炼技术,提高锂矿开采、利用率;延长锂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适度开发,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地质时期,‘锂三角’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可知,该地在地质史上为海洋,后来地壳隆升,形成高大山系,阻挡了东南信风的深入,水汽减少,降水减少;该地纬度位置较低,蒸发量较大,湖泊盐分不断富集,形成富锂盐湖、盐沼。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锂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是制造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料。全球产量少且分布不均;“锂三角”地区,“锂三角”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富锂盐湖、盐沼众多,锂矿储量丰富,易于开发利用,投资空间大;该地区大部分属于没有勘查和开发的原始状态,开发程度低;属于发展中国家,采矿权取得容易,环保要求低。
    【小问3详解】
    发展锂矿提炼技术,提高锂矿开采和利用率,加强盐湖矿产综合开发,避免钾、镁等其他矿产资源的浪费,延长锂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通过发展锂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锂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适度开发,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注意生态保护。
    天然气
    燃油
    柴油
    燃煤
    光伏
    进口电力
    水电
    47.78%
    26.55%
    3.88%
    14.18%
    1.89%
    4.78%
    0.95%

    相关试卷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南一中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一中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共6页。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