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图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改革的目的,分户经营,保证国家集体,自负盈亏,土地公有,统一经营,自主经营,大锅饭,集中劳动,以家庭为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其影响,2.了解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邓小平
思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哪开始?为什么?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
材料二:“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改革的原因)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最先改革的地点和时间:
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农民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承包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5. 意义(积极影响):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虽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邓小平(1984年10月会见科尔的讲话)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
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98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1.1992年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目的: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像一个“三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 ) A.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2.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 农业合作社 B.农业集体化C.人民公社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时间,1978年,材料反映了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avi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授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包产到户契约,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农民交公粮的场景,农村经济,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劳动热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