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7 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7921/0-17394479539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热点07 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7921/0-17394479540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热点07 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7921/0-17394479540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热点07 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7921/1-17394479580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热点07 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7921/1-17394479580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热点07 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7921/1-17394479580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
热点07 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热点07 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热点07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热点07自然要素的联系-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l "热点背景" 热点背景
1.洛杉矶大火
2.哀牢山
3.赤道上的乞力马扎罗是雪山,也是火山!
4.北大西洋最大海洋保护区
\l "命题链接" 命题链接
1.利用“圣安娜风”考查大气水平运动
2.影响植被的因素
3.垂直带谱
4.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l "热点实战练" 热点实战练
热点背景
命题链接
1.利用“圣安娜风”考查大气水平运动
(1)圣安娜风
【概念】
是一种发生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典型季节性强风。这种风以其强烈的干燥特性而闻名,经常引发森林大火,被称为“魔鬼风”。
【形成原因】
【特点和影响】
①强劲:风速可以超过40英里每小时(约64公里每小时)。
②干燥:空气非常干燥,容易引发火灾。
③炎热:由于空气下沉增温,使得风变得炎热。
【影响】
①引发火灾:在干旱条件下,圣安娜风经常导致灌木丛或森林火灾。
②影响气候:增温减湿,加剧火灾风险。
大气水平运动
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力大小因素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温差:一般温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③距风源地远近:距风源地近,则风力大,如我国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力大。
④摩擦力大小
⑤植被覆盖度:植被茂密,阻力大,风力小;植被稀疏,阻力小,风力大。
⑥地形因素:地形(河谷、山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
2.影响植被的因素
(1)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2)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垂直带谱
(1)垂直带谱复杂程度(数目多少的影响因素)
纬度低,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带谱复杂。
纬度高,海拔低,相对高度小,垂直带谱简单。
(2)垂直带谱判读方法
①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②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③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④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⑤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4.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原因
①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②动植物物种灭绝加速,影响到国家生态安全,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自然保护区的内部结构
(3)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生态安全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热点实战练
(2024·福建·高考真题)位于海南岛东面大陆架的海底观测站(水深38m)观测到的底层水温及其海平面变化见图(不考虑天文潮汐的影响,取观测站观测的海平面平均值为海平面零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月13日-7月16日,影响观测站观测到的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2.7月18日-20日时,海南岛东面近海( )
A.气压升高B.海水流动减弱C.风速加大D.海水蒸发减小
【答案】1.D 2.B
【解析】
1.由图可知,7月13日至7月16日,表层海水水面低于平均海平面高度,底层水温也在降低,说明是由于底层水温低的寒冷的海水上升所致,说明此时吹离岸风,风从西侧吹来,使表层海水流失,海平面低于平均海平面,此时为夏季,受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由图可知,7月18日至7月20日时,底层水温升高,反映出表层(整体)海水水温较高,受热力因素影响,空气受热上升,海洋表面气压降低,A错误;由图可知,7月18日至7月20日时,海平面区域稳定,表明海水流动减弱,说明此时风力减小,B正确,C错误;底层水温回升,反映出表层(整体)海水温度升高,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蒸发增强,D错误。故选B。
(2024·河南·模拟预测)中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指示中国北方的寒潮强度,北半球西风增强,会导致亚洲高压受削弱的程度增加。寒潮强度标准化值表示多年平均寒潮强度,图为1980年—2019年中国北方的寒潮强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980年到2019年间,寒潮强度最弱的时间段是( )
A.1980——1990年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D.2010——2019年
4.下列现象会导致我国寒潮指数增强的是( )
A.秋季中高纬度北太平洋海温异常降低B.冬季中高纬度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
C.夏季中高纬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降低D.冬季中高纬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升高
【答案】3.B 4.B
【解析】
3.结合图示,寒潮强度标准化值表示多年平均寒潮强度,可以看出1990——2000年之间的寒潮标准化值大多为负值,与其它时段相比,此时段强度整体上较弱,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4.据材料可知,中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指示中国北方的寒潮强度。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会加强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热力差异,导致冬季风增强,从而增加寒潮强度,A错,B对。我国夏季很少受寒潮影响,C错。初秋到冬季,中高纬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升高会加强副极地低压,亚欧大陆中高纬度西风势力增强会导致亚洲高压受到的削弱程度增大,导致寒潮强度减弱,D错。故选B。
(2024·重庆·高考真题)花粉日历可以反映一年内不同时期空气传播的花粉数量,常用于指导花粉过敏症的预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滨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时,出现了对油橄榄花粉过敏症状。治愈后在该地区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如图为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日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天气状况为( )
A.低温少雨B.高温少雨C.低温多雨D.高温多雨
6.该游客再次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可能是因为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 )
A.花粉更易传播B.植株更加高大C.附生植物更多D.开花日期更晚
【答案】5.B 6.D
【解析】5.读图可知,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约为4-8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4-8月受副高影响,降水少,出现高温少雨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读图可知,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约为4-8月,该游客8月花粉过敏治愈后在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说明当时该山地正值油橄榄的花期。原因可能是与滨海地区相比,内陆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油橄榄开花日期较晚,D正确;材料没有信息体现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的花粉更易传播、植株更加高大、附生植物更多,ABC错误。故选D。
(2024·湖北·高考真题)“看樱花,到武大”。每年三月,成千上万游客的浪漫约定,就是到樱顶赏珞樱。#武大樱花开了吗#这一关于武汉大学樱花花期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樱花盛开时节,樱花大道洁白如雪,灿若云霞,珞樱缤纷,美不胜收。根据物候学理论,气候条件对植物开花早晚有重要影响。下表反映1947~2022年武汉大学樱花花期的变化情况。如图示意武汉大学樱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武汉大学樱花绽放日期总体上( )
A.显著提前,但花期更短B.显著提前,但花期更长
C.明显推迟,但花期更短D.明显推迟,但花期更长
8.推测影响武汉大学樱花开花早晚的主要气象因素是( )
A.气温B.气压C.降水D.日照
9.武汉大学作为全国知名度极高的赏樱地,其独特魅力在于( )
A.自然环境优美B.基础设施完善C.人文底蕴深厚D.学术大师云集
【答案】7.B 8.A 9.C
【解析】
7.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武汉大学樱花开花日期从1947-1956年的3月22日到2017-2022年的3月9日提前了;落花日期从1947-1956年的4月2日到2017-2022年的3月25日也提前了;所以武汉大学樱花绽放日期总体上都提前了,平均十年的花期更长,且在1987-1996年的平均十年花期达到最长,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长期的长短会影响樱花开花早晚,当积温达到一定温度即可开花,所以气温是影响武汉大学樱花开花早晚的主要气象因素,A正确;虽然光照时间长可弥补热量不足,但表中数据显示,从1947-1956年的3月22日到2017-2022年的3月9日,日照时间减少,但开花日期提前,所以日照不是影响武汉大学樱花开花早晚的主要气象因素,D错误;气压对开花早晚的影响较小,B错误;降水少,湿度低,樱花生长慢,但可以通过灌溉增加湿度,所以降水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A。
9.武汉大学作为全国知名度极高的赏樱地,其独特魅力在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樱花的结合,C正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利于观赏樱花,但不是其独特魅力所在,AB错误;学术大师云集与观赏樱花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2024·浙江·高考真题)南美洲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峰海拔6310米。1802年该峰植被分布上限是4600米,2012年上升到5185米。研究表明植被上限上升段的土壤温度有所升高。完成下面小题。
10.从受热过程看,引起植被上限上升段土壤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辐射减少B.大气辐射减少
C.太阳辐射增加D.地面吸收增加
11.植被上限上升后,该山地垂直带谱中( )
A.雪线海拔高度下降B.上限植被是高山草甸
C.自然带的数量减少D.森林带向高海拔扩展
【答案】10.D 11.D
【解析】
10.地面吸收的辐射量增多,增温幅度加大,导致土壤温度上升,D正确;地面吸收增加,土壤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多,大气辐射也增多,AB错误;太阳辐射量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故选D。
11.随着热量条件改善,植被上限上升后,雪线海拔高度上升,A错误;植被分布上限上升到5185米,但该山峰海拔为6310米,因此上限植被不是高山草甸,海拔更高处还有高寒荒漠和冰川积雪,自然带的数量并没有减少,BC错误;由于土壤温度有所升高,植被上限上升后,森林带也向高海拔扩展,D正确。
(2024·湖南衡阳·三模)塔斯马尼亚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设立于1982年,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有澳大利亚最大的河系、最深的湖泊和最壮观的山脉,山中的洞穴曾是冰河时期猎人的居所,石壁上刻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壁画。该岛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也是澳大利亚一些面临灭种的动物的保护地。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塔斯马尼亚岛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多雨B.地势较高,垂直变化较大
C.远离大陆,人类活动较少D.地域辽阔,生境范围宽广
13.澳大利亚政府建立塔斯马尼亚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人类活动,保护古老的壁画B.提高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
C.开发海岛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D.防止生物入侵,保护珍稀有物种
【答案】12.C 13.B
【解析】
12.读图可知,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凉爽潮湿,其次,距离世 界各个大陆相对较远,人口密度较小,人类活动干扰较少,野生动植物破坏和捕杀较少,因此,该岛保留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类型。C正确;终年温和多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错误;地势并不高,B错误;岛屿面积小,D错误,故选C。
13.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澳大利亚山火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塔斯马尼亚岛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生态破坏,尤其随着人口的增多,对岛屿自然保护区的破坏更为严重,澳大利亚政府建立塔斯马尼亚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其生态安全,维护其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B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跟保护天然的壁画关系不大,A错误;设立保护区,对推动旅游不利,C错误;岛屿有海洋作为天然屏障,不需要建立保护区防止生物入侵,D错误,故选B。
(2024·贵州·模拟预测)台湾南部(如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山区植被丰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分界线是( )
A.农业区分界线B.气候类型分界线C.地形分界线D.干湿地区分界线
15.对台湾南部冬季干燥程度起加剧作用的是( )
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
16.台湾的下列地区中,推测有大面积季雨林分布的是( )
A.西部平原的沿海区B.北部山地的低海拔区
C.中部山地的高海拔区D.南部山地的低海拔区
【答案】14.B 15.A 16.D
【解析】
14.结合所学知识,图中分界线以南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图中分界线是气候类型分界线,B正确;图中分界线南北的农业区差异较小,故不是农业区分界线,A错误;分界线南北的地形差异不大,故不是地形分界线,C错误;分界线南北都为湿润地区,故不是干湿地区分界线,D错误。故选B。
15.结合所学知识,亚洲高压气流向南运动,在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东北季风,东北季风干冷,加剧台湾南部的干燥程度,A正确;台湾南部冬季盛行东北季风,B错误;台湾南部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温暖湿润,CD错误。故选A。
16.结合所学知识,季雨林要求降水和热量条件比较丰富,台湾南部纬度最低,低海拔地区水热条件最好,有大面积的季雨林分布,D正确;西部平原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错误;北部山地的低海拔地区为亚热带地区,B错误;中部山地的高海拔区热量条件较差,不会出现热带季雨林区,C错误。故选D。
17.(2024·江西·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白海豚是海洋哺乳动物,体长约2.5米,以多种咸淡水鱼类为食,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外侧,但在距离河口或陆地太近的海域较少出现。北部湾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某考察小组来到北部湾沿岸对渔民开展访谈并得出结果:秋季晴天涨潮时,渔民最易目睹中华白海豚。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发现白海豚的点位及其活动范围。
(1)说明中华白海豚常栖息于河口外侧的原因。
(2)试对此次访谈结果做出解释。
(3)说出在中华白海豚95%出现频率区设置保护区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河口外侧地处咸淡水交汇处,鱼类丰富;
水深适宜,具有开阔的活动空间;
避开人类活动的干扰。
夏季为休渔期,秋季渔民出海捕鱼频率高;
秋季鱼类多,中华白海豚的食物多,觅食空间更广泛;
晴天能见度高,视野好;
涨潮时中华白海豚随其捕食的鱼类而向岸靠近,更易被渔民目睹。
在中华白海豚活动季节禁止渔民在该区域捕鱼;
航运路线绕开保护区水域;
加强监测,记录中华白海豚出现的地点和频次。
【详解】
(1)中华白海豚是海洋哺乳动物,以多种咸淡水鱼类为食,河口外侧地处咸淡水交汇处,鱼类丰富;河口外侧水深适宜,活动空间较为宽广开阔;距离陆地较远,避开人类活动的干扰。
(2)夏季为休渔期,渔民出海频率低,到秋季渔民出海捕鱼频率增加;经过夏季休渔期后秋季鱼类多,能够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丰富的食物,觅食空间更广泛;秋季降水少,晴天能见度高,视野好;涨潮时水位上升,中华白海豚随其捕食的鱼类而向岸靠近,距离陆地较近,更易被渔民目睹。
(3)立法保护,严禁渔民在中华白海豚活动的季节在保护区内捕鱼;航运路线绕开保护区水域,减少对保护区的污染;加强对保护区监测,记录中华白海豚出现的地点、频次及水域环境,及时的反馈监测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8.(2024·山西晋中·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金秋时节,大兴安岭各种植物由绿色渐次变为黄、橙、红、紫、粉等颜色,将整个大兴安岭点缀成“五花山”。“五花山”景观通常每年9月中上旬由高纬度、高海拔山地开始,逐步向低纬度、低海拔处转换,持续20天左右。
大兴安岭分布着我国最大的一片北方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根系较浅,树冠呈塔形、郁闭度高,林下土壤多为酸性贫瘠的灰土(有永冻层),林冠层下有灌木层、草本层和苔原层。研究发现,林火过后,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会在十几年间快速恢复。图为大兴安岭“五花山”景观图(甲)和针叶林根系图(乙)。
(1)指出“五花山”景观由高纬度、高海拔山地逐步向低纬度、低海拔处转换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分别从根、叶和树冠角度,说明北方针叶林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3)分析林火过后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可快速恢复的原因。
【答案】
(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2)根系较浅,利于其在永久冻土层之上的表土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并保土固树(永久冻土层坚硬结实,根系难以向下生长);
树叶缩小为针状,利于适应冬季低温环境,并减少水分散失;
树冠呈塔形,利于积雪下滑,防止树冠积雪过多压断树干;
郁闭度高,有利于防风保暖。
原有植被特别是树冠高大的针叶林被烧,森林郁闭度降低,林下光照条件改善;
林火燃烧产生的草木灰呈碱性,可降低土壤酸性,并提高土壤养分;
林火改变了区域土壤温度条件,促进了枯枝落叶的降解和养分的循环。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转换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由高海拔山地逐步向低海拔处转换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热的差异。
(2)根据材料可知,大兴安岭分布着我国最大的一片北方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根系较浅,树冠呈塔形、郁闭度高。当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有冻土分布,有永冻层;从根系来看,根系较浅,利于其在永久冻土层之上的表土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并保土固树(永久冻土层坚硬结实,根系难以向下生长);从树叶特征来看,树叶缩小为针状,利于适应冬季低温环境,并减少水分散失;当地冬季气温低,降水以降雪为主,树冠呈塔形,利于积雪下滑,防止树冠积雪过多压断树干;郁闭度高,空气流动较差,受冷空气影响小,有利于防风保暖。
(3)北方针叶林郁闭度高,林下光照条件差,原有植被特别是树冠高大的针叶林被烧,森林郁闭度降低,林下光照条件改善;林下土壤多为酸性贫瘠的灰土,林火燃烧产生的草木灰呈碱性,可降低土壤酸性,并提高土壤养分,改善植被生长条件;当地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较慢,林火改变了区域土壤温度条件,促进了枯枝落叶的降解和养分的循环。
19.(2024·河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风”天气是指瞬间风速≥25米/秒(风力>10级)、能见度<50米的强沙尘暴天气,常由冷锋引起。冬末春初,我国中纬度内陆戈壁沙漠地带常出现该天气。“黑风”天气常发生在晴朗的午后,那时远眺西方,有一道似云非云的灰黑色“尘墙”拔地而起,高达1000多米,随之尘土砂石铺天盖地而来。下图为我国“黑风”天气多发地分布图。
(1)从“黑风”天气形成条件的角度,归纳我国“黑风”天气多发地的共同特点。
(2)分析“黑风”天气常发生于晴朗的午后的主要原因。
(3)说明“黑风”天气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危害。
【答案】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且时间长,风对沙尘的驱动力大;
植被稀疏,地面裸露,松散的风化物厚度大;
冬末春初,空气干燥,气温回升快,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黑风”天气大多由冷锋引起;
晴朗的午后,锋前暖气团水汽少,气温高,锋后冷气团抬升暖气团,将地面沙尘卷起,形成灰黑色“尘墙”;
厚厚沙土遮挡太阳辐射,冷气团气温急剧下降,使冷锋前后温度梯度增大,冷锋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速度加快,由沙尘天气发展为强沙尘暴天气。
大量的沙尘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差;
强大的风吹扬土壤表层,肥力下降;
大量沙尘和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
危害生物,影响生态环境。
【详解】
(1)由图可知,“黑风”天气多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且时间长,风对沙尘的驱动力大;西北地区植被稀疏,地面裸露,松散的风化物厚度大,多戈壁、沙漠,沙源广布;冬末春初,空气干燥,气温回升快,上升运动较强,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2)由材料可知,“黑风”天气大多由冷锋引起;晴朗的午后,锋前暖气团水汽少,无法形成降水,气温高,加之地面较干燥,锋后冷气团抬升暖气团,将地面沙尘卷起,形成灰黑色“尘墙”;厚厚沙土削弱太阳辐射,地面温度降低,冷气团气温急剧下降,使冷锋前后温度梯度增大,冷锋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速度加快,沙尘暴等级上升,由沙尘天气发展为强沙尘暴天气。
(3)“黑风” 天气会使空气中的沙尘浓度急剧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黑风” 天气会吹走大量的地表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加剧;沙尘在沉降过程中会落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增加水体中的泥沙含量,影响水质,危害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热点话题
主要内容
洛杉矶大火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3日,美国洛杉矶“伊顿大火”(Eatn Fire)重灾区阿尔塔迪纳伤痕累累,被烧毁的房屋和汽车随处可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多场野火持续肆虐,截至1月13日已造成25人死亡,其中17人在“伊顿大火”中遇难。
哀牢山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市片区位于西舍路镇辖区内,总面积4656公顷,全部为国有林。双柏县片区位于鄂嘉镇辖区内,总面积10060公顷,全部为国有林。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楚雄市片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采摘、野外用火等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有影响和损害的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穿越、游憩、拍摄等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构成干扰的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部门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有关规定的团体、组织或个人将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赤道上的乞力马扎罗是雪山,也是火山!
乞力马扎罗山除了是一座雪山外,还是一座火山!其中央火山锥呼鲁峰海拔589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峰“自由峰”的海拔达到了5895米,整座山脉的环境跨度非常大,从赤道气候到极地气候,可以在一座山上看到好几个季节的景象。200米以下的山脚是干燥炎热的非洲大草原,往上500米是广阔茂盛的热带雨林,再往上是温度和湿度逐渐降低的苔原地带,到了5000米以上就是常年被冰雪覆盖,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的高山冰川。
北大西洋最大海洋保护区
2024年10月中旬,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区域议会正式批准建立北大西洋最大海洋保护区。据多家媒体报道称,这一重要的决定不仅为亚速尔群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也使葡萄牙朝着联合国计划在2030年前保护全球30%陆地和海洋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新设立的海洋保护区面积接近115,830平方英里,将为包括深海珊瑚和热液喷口在内的丰富生物多样性提供保护。海洋事务顾问贝尔纳多·布里托·阿布雷乌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出:“我们在2030年的国际保护目标之前,就采取了行动,创造了北大西洋最大的海洋公园,设立了完全保护区和高度保护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秋冬季节,内陆气温较低形成高压,海洋气温较高形成低压。高压气团向低压的沿海地区移动,形成由陆地向海洋移动的干燥气流。
地形的加强作用
美洲西部高大山脉地势落差大,空气下沉幅度大,增温快,同时变得越来越干燥,风速也不断加快,最终形成了圣安娜风。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自然要素
相互影响
气候
气候对植被
①热量:热量充足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生长速度快、植被生物量多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湿润地区易形成森林,半干旱地区形成草原植被,干旱地区形成荒漠植被;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对气候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缩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加降水量等
地貌
地貌对植被
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不同,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分布,南坡则无森林分布
植被对地貌
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保持水土
水文
水文对植被
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水文条件影响水生植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
植被对水文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降低河流含沙量,调节径流
土壤
土壤对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酸性土壤有利于马尾松生长
植被对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
名称
分布范围
人类活动
核心区
保护区核心
区内严禁一切干扰活动
缓冲区
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带
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外围区(实验区)
位于缓冲区的周围
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意义
内容
保护自然本底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利用、改造自然应遵循的途径
贮备物种
生物物种的储备库,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
有效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和自然群落,维护地区生态平衡
提供生态服务
提供食物、原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功能;外部效益明显
其他意义
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特性,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基地,是开展旅游、公众环保宣传教育的良好场所
年份
平均十年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落花日期
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
1957~1966
3月21日
4月2日
1967~1976
3月23日
4月5日
1977~1986
3月18日
4月1日
1987~1996
3月13日
4月1日
1997~2006
3月13日
3月31日
2007~2016
3月12日
3月28日
2017~2022
3月9日
3月25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难点07 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7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7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热点08 环境变化-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热点08环境变化-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热点08环境变化-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热点06 国家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热点06国家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热点06国家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