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06441/0-17394185663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06441/0-17394185663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资源与工具,方法与策略,教学内容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
一、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的第一框题。宪法精神是贯彻八年级下册书的红线,是统帅全篇的灵魂。本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是整册书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通过讲授法治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的意识。基于前三单元知识的学习,首先,引领学生认知自由平等的真谛,提出自由、平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其次,引领学生基于宪法视角,从内心深处深刻体认社会主义法治尊重自由平等。最后,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践行法治精神,树立尊重自由平等的理念。本单元的落脚点是“公民意识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之七年级学生成熟,但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辨析的能力。特别是独生子女较多,考虑问题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容易忽略他人的利益和感受。此外,也缺乏对“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辩证认识的能力,容易出现严于要求他人,却对自己宽容的现象。此外,在遇到不平等待遇时容易冲动,缺乏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旨在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由平等的内涵,树立尊重自由平等的理念以及增强将法治的原则、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道德修养: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
3.法治观念:明确无法治不自由,崇尚法治精神,增强自由平等观念,学会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4.责任意识:初步具备从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和能力,珍视公民权利,培养责任意识, 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的意义、平等的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呢?
1.跟随老师引导,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环节一:从“猫一杯事件”看无法治不自由
教学内容:自由的内涵及在法律上的体现;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并播放视频:2·16“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
提问:在网络发布视频、上网评论留言,这是公民的什么自由?有何注意事项?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自由的内涵及在法律上的体现
议学追问: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议学追问:在生活中你受到哪些限制?如果没有这些限制,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展示材料,并播放视频:杭州警方通报:“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
议一议:网红猫一杯被封杀,说明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画一画: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图。
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自由与权利的相关规定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仔细阅读材料,认真观看视频,跟随老师引导,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自由的内涵及在法律上的体现,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教师引导,思考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老师引导,画出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图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环节二:从“李佳琦事件”探法眼看平等
教学内容:平等的内涵;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的意义
预设过程(1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9·10李佳琦直播间怼网友事件
提问:作为网友,听了李佳琦的话你会有什么感受?网红挣钱多、普通职业挣钱少,你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议学合作:任选一个话题探讨是否体现平等?请说明理由。
讨论规则:
组长组织、人人参加,3分钟内完成讨论。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平等的内涵
小试牛刀:对条件平等与机会平等进行区分
展示材料:我国宪法和多部重要法律有关于平等的规定,介绍赵灵儿等多名百万粉丝网红被判刑事件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展示材料,介绍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足迹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平等的意义
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仔细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按要求完成小组合作,并派代表分享探究成果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平等的内涵,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完成练习,对条件平等与机会平等进行区分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足迹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平等的意义,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A.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2.“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北京冬残奥会与冬奥会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全方位,打造场馆的无障碍环境,将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
上述材料体现了( B )
A.自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B.平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在我国,允许特定人群有特权的存在
D.正义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3.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施行33周年。33年来,我国在出行、升学、就业、医疗等方面出台多种专门措施,为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述举措( D )
①表明我国允许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权
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③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说明尊重自由平等应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板书设计,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