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预习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体会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3.了解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4.感受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并理解其作用。
(2)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意和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1)对闻一多先生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和剪裁材料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梳理行文思路,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精当的选材。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闻一多先生的图片。
教师独白: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板书课题: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臧克家”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出示课件4)
预设:臧克家(1905—2004),1905 年出生于山东诸城的著名诗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臧克家是闻一多的学生,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以《老马》成名,第一部诗集是《烙印》。曾任《诗刊》主编,作品有诗集《从军行》《淮上吟》和长诗《李大钊》等。
(2)人物介绍
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教师: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 。
作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著有《红烛》《死水》等诗集,还创作了《七子之歌》。同时,他也是一位学者,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成果斐然,对《诗经》《楚辞》等均有深入研究。
1932 年,闻一多赴清华任教,自此全身心投入古典文学研究。他成果斐然,《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著作皆出自其手。尤为突出的是,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深入钻研,精心整理的成果,最终汇集成意义非凡的 “新义” 。
1943 年后,国民党统治愈发腐朽,闻一多不再局限于书斋学术。他怀着对民主的追求与对独裁的愤恨,毅然投身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运动。然而,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昆明,闻一多不幸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为民主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3)写作背景
20 世纪 40 年代,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爱国人士,制造了震惊全国的 “一二・一” 惨案。在这样的白色恐怖下,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积极投身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 年 7 月,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臧克家为纪念自己的老师闻一多先生,于 1980 年 2 月写下《说和做》这篇散文,通过对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 “说” 与 “做” 的事迹描述,展现其伟大的人格与精神。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2)析一析多音字。
(3) 释一释重点词。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学生:“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教师: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教师:同学们,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开门见山,领起第一部分,表现出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同时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品格;同时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品格。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点?请推荐朗读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从作为学者闻一多分析去分析。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语句回答。)
学生勾画语句:
示例一: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学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一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学生勾画语句:
示例二: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学生:这句话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及钻研的精深。
学生勾画语句:
示例三: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学生:此处运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沥”是滴的意思,深刻地表现出先生用心血一滴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石精神。
学生勾画语句:
示例四: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学生:“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的精神品质。“一个又一个”说明先生研究硕果累累。“如群蚁排衙”说明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教师:同学们,说一说:作者在表现学者闻一多的特点时,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说的?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作者通过列举闻一多先生写作的事例来说的。
教师追问:选材的角度和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是详写,后两件事是略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揣摩、品析精彩词句,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感悟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争做言行一致的人。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文本,品读第二部分,认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
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课文又选取了哪些事迹来写呢?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作为“革命家闻一多”,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展示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起草政治传单。
学生:在群众大会上演说。
学生:参加游行示威。
教师总结:表现了闻一多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不矛盾。前者指他“作为学者”,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教师: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革命家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抢答。)
预设: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他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教师追问:同学们,我们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闻一多先生是位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
学生:闻一多先生是位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四、深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回顾课文,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课文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的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学生:还有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教师追问: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教师: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本文在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这样写,不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三、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本文通过描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截然不同又高度统一的 “说” 与 “做”,展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文章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深切敬仰与赞美,歌颂他为探索救国道路,以生命践行理想,为民族命运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
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1:感悟一:感悟一:闻一多先生用行动诠释着他的信念,做了再说,甚至做了也不一定说。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应将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切实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预设2:感悟二:闻一多先生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革命事业中,都展现出高度的敬业与奉献精神。他为钻研学问废寝忘食,为争取民主不畏牺牲。这让我明白,在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也要秉持这样的精神,全身心投入,为梦想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我们一起明晰一下这课的写法,即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1:❶结构严谨。
文章开篇便提出 “说和做” 这一核心议题,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不同表现分别阐述。先写他作为学者时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通过研究古籍的事例展开;后讲作为革命家 “说了就做”,以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等事件呈现。前后两部分泾渭分明又紧密相连,过渡自然,完整地塑造了闻一多先生的伟大形象,让读者能系统地认识他的精神品质。预设2:❷选材精当。
写学者闻一多,选取他钻研《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著作的事例,突出其治学的严谨与专注。描绘革命家闻一多,挑选起稿政治传单、参加群众大会并发表演讲,以及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大骂特务等素材,展现其为正义勇敢发声的无畏。这些事例都是最具代表性的,生动地反映出闻一多先生在不同身份下的卓越表现,有力地支撑了文章主题。
4.板书设计。
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再要求学生巩固。
六、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教学反思】
《说和做》一课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抓住课文词汇量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做到会释义、会运用。二是抓住文章充满生命情感、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揣摩作者的情感,体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和气势。三是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结合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拓展学生的问题的内涵,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四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针对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和语文问题的多样性、多解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训练,升华学生的认识和情感。
【预习作业】
1.预习《列夫*托尔斯泰》一课,利用工具书疏通本课重点字词句,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勾画出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谈谈其形象特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获奖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初读感知,合作交流,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说和做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背景及人物,整体感知,课文精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