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03725/0-17393303756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03725/0-17393303756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03725/0-17393303756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B. 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s
C. 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gD. 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着相距425m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 )
A. 1.25 sB. 2.5 sC. 0.8 sD. 5 s
3.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凝固过程,需要吸热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C. “箱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4.“除夕”的年夜饭象征着团圆,下列关于年夜饭制作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松鼠鲤鱼”时,热锅中的糖化了是汽化现象
B. 煮饺子的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 水滴落在油里会迸溅,是因为此时锅中油的温度比水的沸点高
D. 做菜时妈妈的手被水蒸气烫了一下,此时水蒸气在手上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小圆孔变为小方孔,屏上的像形状改变
B. 小孔稍许靠近屏,屏上像会变大
C. 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屏上的像会上移
D. 遮住小圆孔上半部分,屏上像的下半部分将缺失
6.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 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 甲、乙都是凸透镜D. 甲、乙都是凹透镜
7.列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 列车的车头B. 车厢的座椅C. 路旁的树木D. 关闭的车门
8.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速度
9.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树下的阴影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成的像B. 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 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10.随着年龄增长,人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困难,形成老花眼。如图所示,关于老花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11.“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开普勒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B. 它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用来把物体放大
C.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它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12.工人师傅用铜和铝制作零件,已知ρ铜>ρ铝,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都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零件,则铜零件的质量小于铝零件的质量
B. 若都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零件,则铜零件的体积等于铝零件的体积
C. 若要做成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零件,则铜零件有可能是实心的
D. 若都做成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零件,则钢零件空心部分的体积更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3.如图1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图2机械表的读数为______s。
14.对于正在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属于______(选填“噪音”或“乐音”),所以在学校附近的马路上基本都有如图所示的标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______处控制声音。
15.在物理学中,常用面积表示某些物理量,如图1所示的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阴影面积大小在初中阶段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
(1)如图1所示的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S= ______。
(2)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在t0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通过的路程。
(3)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红在海边骑自行车,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3所示是他们的v-t图象,出发后经过______s,小明能追上小红。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6.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经反射后的光线OB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17.如图,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18.小花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毛毡布、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声级计的示数高声音强,反之弱)、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
(2)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正在闹铃的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中,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______,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19.如图,甲是探究某固态物质熔化和水沸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温度计______(选填“a”或“b”)的安装有误;
(2)纠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乙,为______℃;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a、b两支温度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固态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b温度计所测水的沸点低于100℃,这可能是由于当地气压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一个标准气压引起的。
20.学习完密度的知识后,小宇想知道某饮料的密度,设计了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饮料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中的部分情景如图所示。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处,按正确操作放好天平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测得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______g;向量筒中倒入部分饮料,如图丙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是______mL;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40g,则饮料的密度为______kg/m3。
21.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
(1)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
(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再将蜡烛A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此时,用直径相同、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上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将一远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2.小明想用所学知识检测某种食用植物油的密度是否合格,他查阅资料知道这种食用油合格的密度一般是在0.91×103∼0.93×103kg/m3之间。他找来质量为80g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盖瓶子,将其中一个瓶子装满该食用油后测得总质量为172g,另一个瓶子装满水后测得总质量为180g(ρ水=1.0×103kg/m3)。求:
(1)瓶子内装水的质量;
(2)瓶子内装植物油的体积;
(3)通过计算说明植物油的密度是否合格。
23.五一小长假期间,小明一家乘火车去游玩时,他们乘坐的火车总长为300m,当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明坐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90s。求:
(1)此隧道有多长?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3)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500m的大桥,求火车完全在桥上运动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约0.8s,故B符合实际;
C、10个鸡蛋的质量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环境气温在2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答案】B
【解析】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的总路程:s=425m×2=850m,
由v=sv可得,声音的传播时间:
t=sv=850m340m/s=2.5s。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云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过程,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雨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过程,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过程,需要放热,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热锅中的糖化了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煮饺子的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是小水珠,故B错误。
C、水滴落在油里会迸溅,是因为此时锅中油的温度比水的沸点高,故C正确。
D、做菜时妈妈的手被水蒸气烫了一下,此时水蒸气在手上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改变小孔的形状,屏上像形状不变,故A错误;
B、小孔稍许靠近屏,屏上像会变小,故B错误;
C、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屏上的像会上移,故C正确;
D、遮住小圆孔上半部分,像的形状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解析】光源发出的两束光经过甲透镜之后,折射光线发散了,甲应为凹透镜,而光线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发散了,因此乙为凹透镜,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C
【解析】行李架上的物品与火车的车头、车厢的座椅、关着的车门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火车的车头、车厢的座椅、关着的车门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与路边的树木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故选:C。
8.【答案】B
【解析】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B。
9.【答案】A
【解析】
A、树下的阴影是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其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①图眼睛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因;
②图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因;
③图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像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④图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故A错误;
BC、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故BC错误;
D、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是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D
【解析】A、若都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零件,且ρ铜>ρ铝,由m=ρV知铜零件的质量大于铝零件的质量,故A错误;
B、若都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零件,由于ρ铜>ρ铝,根据V=mρ知铜零件体积小于铝零件的体积,故B错误;
C、若要做成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零件,由于ρ铜>ρ铝,根据V=mρ知铜零件一定是空心的,铝球零件可能是空心,故C错误;
D、若都做成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零件,由于ρ铜>ρ铝,根据V=mρ知铜零件实心部分的体积小于铝零件实心部分的体积,由空心零件的体积减去金属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可知铜零件的空心部分体积大,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5.50 187.5
【解析】图1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L=6.50cm-1.00cm=5.50cm;
图2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读数为3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小圆片的指针没有过半,故大圆盘的示数应读小于30的示数,则大盘指针在7.5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7.5s,即:187.5s。
故答案为:5.50;187.5。
14.【答案】噪声 声源
【解析】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影响学生的学习,属于噪声;
图中是禁鸣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噪声;声源。
15.【答案】vt 大于 20
【解析】(1)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S=vt;
(2)图2所示中,在t0时刻,甲通过的路程用甲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来表示,乙通过的路程用乙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来表示,可知,甲图像所围成的面积大于乙图像围成的面积,所以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3)根据图像围成的面积可知,10s时小红的路程是小明的2倍,10s后小明的速度超过小红,在第20s时小明能追上小红。
故答案为:(1)vt;(2)大于;(3)20。
16.由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可知,反射角为90°-40°=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50°即可,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17.【答案】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
。
18.【答案】相同 闹钟置于放泡沫板的盒子里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
【解析】(2)实验中,为了得到准确的对比结果,根据控制变量法,应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这样可以保证唯一变量只有隔音材料,从而使实验更加科学。
(3)根据隔音原理,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会使闹钟声音的强度降低更多,如果闹钟置于放泡沫板的盒子里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更好。
故答案为:(2)相同;(3)闹钟置于放泡沫板的盒子里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
19.【答案】b 91 晶体 小于
【解析】(1)图甲中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故温度计b安装有误;
(2)温度计a的分度值为1℃,此温度计的读数为91℃;
(3)由图丙可知该固态物质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该固态物质是晶体;
(4)因为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100℃,此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故当地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b;(2)91;(3)晶体;(4)小于。
20.【答案】左 71.2 30 1.04×103
【解析】(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入甲中指针右偏,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2)图乙中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总=50g+20g+1.2g=71.2g
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倒入量筒中饮料的体积V=30mL=30cm3,
剩余饮料和烧杯的质量m1=40g,
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总-m1=71.2g-40g=31.2g,
饮料的密度ρ=mV=31.2g30cm3=1.04g/cm3=1.04×103kg/m3。
故答案为:(1)左;(2)71.2;30;1.04×103。
21.【答案】玻璃板 虚像 变大 左
【解析】(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确定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将蜡烛B换成光屏,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相当于物距变小,像距会变大,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变大;
(4)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更加会聚,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玻璃板;(2)虚像;(3)变大;(4)左。
22.【解析】(1)瓶子内装水的质量:m水=m-m瓶=180g-80g=100g;
(2)由于两个瓶子完全相同,故瓶子内装植物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
即:V油=V水=m水ρ水=100g1g/cm3=100cm3,
(3)植物油的质量:m油=m'-m瓶=172g-80g=92g,
植物油的密度:ρ油=m油V油=92g100cm3=0.92g/cm3=0.92×103kg/cm3,
所测植物油的密度在0.91×103~0.93×103kg/m3之间,所以植物油的密度是合格的。
答:(1)瓶子内装水的质量为100g;
(2)瓶子内装植物油的体积为100cm3;
(3)植物油的密度是合格的。
23.【解析】(1)火车速度v=108km/h=30m/s,根据v=st可得,小明坐在车上通过隧道的路程即是隧道长:s隧道=vt=30m/s×90s=2700m;
(2)火车通过隧道通过路程:s'=2700m+300m=300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t'=s'v=3000m30m/s=100s;
(3)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s“=1500m-300m=1200m,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t″=s″v=1200m30m/s=40s。
答:(1)此隧道为2700米;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100秒;
(3)火车完全在桥上运动的时间为40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文件包含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4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pdf、初中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