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2333/1-17392716458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2333/1-17392716458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2333/1-1739271645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2333/0-17392716422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2333/0-1739271642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2333/0-17392716422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 1、2,选择性必修 1、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在观察了所有类型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提出的
B.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 魏尔肖在施莱登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 生物学的研究随着细胞学说的建立,逐渐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
2.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含有酶、
神经递质和激素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比于细胞内液的含量,细胞外液的含量更高
B. 泪液是体液的一种,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C. 酶和各种神经递质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均能发挥作用
D. 神经递质和激素通常都需要与特定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 钙调蛋白(CaM)是真核细胞内能与 Ca2+结合的蛋白质,外形似哑铃,两个球形末端被一个螺旋结构相
连。CaM 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与 Ca2+结合后,会使 CaM 发生结构的变化,再与酶结合时,又引起酶结
构的变化,使酶由无活性状态转为活性状态;当 Ca2+浓度降低后,CaM 就不再与 Ca2+结合,CaM 和酶都复
原为无活性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aM 能否发挥作用与 Ca2+的浓度有关
B. 与 Ca2+结合的 CaM 能直接降低相应反应的活化能
C. 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两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 R 基的不同
D. CaM 的螺旋结构等空间结构的形成可能与氢键、二硫键有关
第 1页/共 10页
4. 金属离子平衡异常会导致多种人类疾病。CTR1 是细胞跨膜摄取 Cu2+的主要通道,负责将大部分 Cu2+吸
收到细胞内;ATP7A 在细胞外 Cu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会定位于细胞膜上,人肾脏细胞 Cu2+平衡调节的部分
过程模型如图所示。Sp1 蛋白通过感应胞内 Cu2+浓度的变化来调节 CTR1 基因的表达水平,当胞内 Cu2+浓
度低时,Sp1 蛋白促进 CTR1 基因的表达;当胞内 Cu2+浓度高时,CTR1 基因的表达则下降。随着胞内 Cu2
+浓度的增加,ATP7A 从胞内向细胞膜转移,逆浓度梯度将细胞内多余的 Cu2+排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细胞生命活动而言,铜等微量元素没有大量元素重要
B. CTR1 从胞外摄取 Cu2+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C. ATP7A 可能是以囊泡的形式从胞内向细胞膜转移
D. 胞内 Cu2+浓度增加时,ATP7A 通过协助扩散排出 Cu2+
5. DNA 折纸术是近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 DNA 组装方法。首先,借助纳米仪器绘制所需的图
案,然后将 DNA 长链与设计好的短链放入特定的碱性溶液中加热,DNA 长链会与多条短链自动结合,形
成预先设计的图案,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形成图案的过程中,短链与长链的方向相同
B. 长链与短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形成预设图案的长短链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D. 特定碱性溶液中还需加入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6. 绝对不应期是指在兴奋发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的现象。
神经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为 2ms。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 2页/共 10页
A.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B. 绝对不应期发生的原因可能主要与 Na+通道的状态有关
C 若刺激 a 处使 b 处兴奋后,2ms 内再刺激 b 处,不能使 b 处兴奋
D. 若刺激 c 处使 b 处兴奋后,2ms 内再刺激 a 处,不能使 a 处兴奋
7. 寄生虫感染会危害机体健康,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
分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细胞乙增殖、分化后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能与寄生虫结合,抑制寄生虫的活动。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甲和细胞乙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 过程②③是激活细胞乙的两个信号
C. 细胞乙活化后能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 细胞因子只 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8. 病虫害防治效果决定着产业的兴衰,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动态,是保障水生蔬菜产量和品
质的重要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有机磷杀虫剂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的范畴
B. 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丰富度
C.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能提高蔬菜产量
D. 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生态,从而提高蔬菜品质
9. 白芸豆种子中的淀粉抑制剂能调节自身淀粉的代谢,在与淀粉消化吸收有关疾病的治疗上有应用价值。
肠淀粉酶从淀粉的非还原端以两个葡萄糖残基为单位,依次水解糖苷键。实验小组从该种豆角种子中提取
出淀粉抑制剂,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实验,以探究淀粉抑制剂对肠淀粉酶活性(相对)的影响,结
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第 3页/共 10页
①肠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②将淀粉抑制剂和肠淀粉酶液分别保温后再混合均匀③在 30~80℃
的温度条件下,淀粉抑制剂的作用效果稳定④在 pH 为 4~10 的条件下,肠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较高⑤单糖的
生成量可反映淀粉抑制剂的活性⑥淀粉抑制剂能缓解餐后血糖的快速升高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④⑤⑥
10. 下丘脑是调节血糖平衡和体温平衡的中枢,下图为相关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在血糖调节过程中既作为感受器又作为神经中枢
B. 下丘脑可作为体温调节中枢,图中腺体甲可表示甲状腺
C. 血糖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D. 图中抗体发挥作用后,个体胰岛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11. 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共同作用时,其效果大于每种物质单独作用效果之和的现象。赤霉素能促
进大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为探究赤霉素与生长素是否具有协同作用,研究人员
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曲线 A、B、C 和 D 分别代表不添加激素组、单独添加生长素组、单独添
加赤霉素组、生长素与赤霉素混合使用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茎切段平均伸长长度
第 4页/共 10页
B. 该实验表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存在协同作用
C. 相比于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更高
D. 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在浓度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高时抑制生长
12. 研究人员对一地区不同海拔区域的蝶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垂直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3000~
海拔 3500
3500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种
A. 不同海拔的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温度可以影响不同海拔的植被类型
C. 同一海拔的植被在四季间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D. 据表可知,海拔越低,蝶类种数越多
13.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总量增长密切相关,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人类活动对野
生物种生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利用,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成为全球
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B. 随着人口总量逐年下降,生态足迹总量也随之下降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保护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提高生态承载力有助于缓解生态足迹不断增大带来的全球生态赤字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经常被母亲舔舐的幼鼠性情更好。研究表明,舔舐会使 NR3C1 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该基因表达的蛋
白质能降低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浓度,从而使小鼠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R3C1 基因甲基化后,其遗传信息没有发生改变
B. NR3C1 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该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减少
第 5页/共 10页
C. 促进小鼠 NR3C1 基因的表达,可使小鼠性情更好
D. 由舔舐引起的小鼠性状改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15. 在某水稻种植区,稻田中的杂草可以作为鱼、虾、蟹的饲料,而鱼、虾、蟹的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
水稻田无须除草和喷施农药。这种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
了环境污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水稻、杂草、鱼、虾、蟹等生物
B. 该农业模式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环境污染,遵循了整体原理
C. 该农业模式既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又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鱼、虾、蟹的粪便作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16. SGRY 蛋白和 SGRy 蛋白分别受基因 Y 和基因 y 的控制,都能进入叶绿体但功能不同。SGRY 蛋白促进
叶绿素降解,使豌豆种子的子叶呈黄色;SGRy 蛋白抑制叶绿素降解,使子叶呈绿色。基因 y 由基因 Y 突变
而来,基因 Y 对基因 y 为显性。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 Yy 的豌豆植株自交得到 1/4 的绿色子叶种子,其原因是基因重组
B. 基因 Y 突变为基因 y 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C. SGR 蛋白抑制叶绿素降解的能力与位点①和②都没有关系
D. 基因 Y 与基因 y 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子叶颜色
17.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和分离与黏连蛋白有关,黏连蛋白被分离酶水解将导致姐妹染色
单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存在 SGO 蛋白,可避免黏连蛋白被水解。某蝗虫精巢在甲、乙两个时期细胞
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的比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第 6页/共 10页
A. 黏连蛋白在分裂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后由核孔进入细胞核
B. 乙时期的细胞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分离酶活性较高
C. 若 SGO 蛋白合成受阻,则进入乙时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
D. 不同时期分离酶的活性有差异,甲时期的黏连蛋白被水解
18.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果蝇性别为雌性。研究表明,在该果蝇初级卵母细胞联会过程中,X 染色体之
间的联会概率是 84%,X 染色体与 Y 染色体之间联会的概率是 16%,联会的染色体分离后,另一条染色体
随机进入两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形成 XXY 的原因可能是母本的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中 X 染色体未分开
B. 形成 XXY 的原因可能是父本的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中复制的性染色体未分开
C.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果蝇的 1 个次级卵母细胞中最多可能含有 4 条 X 染色体
D.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比例为 X:Y:XX:XY=23:1:1:23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9 分
19. 与高等植物相似,光照条件下,蓝细菌细胞内固定 CO2 的 Rubisc 不仅能催化过程①,还能催化过程②,
如图 1 所示。在 CO2/O2 浓度的值相对较高时,主要发生过程①,在 CO2/O2 浓度的值相对较低时,主要发
生过程②。光呼吸会降低光合效率,而蓝细菌细胞存在图 2 所示的抑制光呼吸的机制,其中羧酶体是由多
个组成蛋白聚集形成的对 CO2 和 O2 的通透性较低的外壳,以及包裹在其中的 Rubisc 形成的具有高浓度
CO2 的微室。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光呼吸三种生理过程,蓝细菌能在黑暗环境中持续进行的是___________。蓝
细菌光合片层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色素能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并用于合成
第 7页/共 10页
有机物。
(2)高等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类囊体腔中的 O2 至少穿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后在同一细胞中被消耗。
(3)光照过强不利于高等植物有机物的积累,据图 1 推测,该过程会使参与__________(填“①”或“②”)
过程的 C5 消耗增多,从而使光合效率降低。而蓝细菌的光合效率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据图 2 分析,羧酶体
内 CO2 浓度与 O2 浓度的比值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引起 一种疾病。与免疫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有甲(促进免疫
炎症反应)、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
人员为研究 RA 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 RA 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
因子(TNF-a、IL-6、IL-4、IL-10)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指__________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据图分析,
图中乙类细胞因子包括__________。
(2)RA 前兆患者常出现持续数周的发热,因滑膜肿胀和关节腔积液而导致关节肿大。
①在体温稳定在 39℃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RA 属
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病。
②正常情况下淋巴液中 物质成分不能直接进入关节腔液,写出理由:__________。
(3)根据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研究人员利用单克隆抗体清除过量的 IL-6,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向小鼠注
入 IL-6,此时注入的 IL-6 在免疫学中相当于__________,IL-6 会刺激机体产生 B 淋巴细胞,利用该细胞与
骨髓瘤细胞融合,最后筛选出所需要的杂交细胞,获得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
21. 海南锯腿树蛙是用于研究动物通讯机理与生殖对策的重要生物,它们通常在树林中进行求偶,求偶成功
后,雌蛙会背着雄蛙前往约 300 米外的沼泽地进行繁殖。研究人员发现,雄性海南锯腿树蛙的鸣声十分多
样化,如广告鸣叫、争斗鸣叫和遭遇鸣叫等,鸣声的频率与体型大小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锯腿树蛙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海南锯腿树蛙的鸣声属于__________信息,在生
第 8页/共 10页
态系统中,这类信息的来源包含有__________。
(2)在分析大量雄性海南锯腿树蛙的鸣声后发现,鸣声参数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保守区段和多变区段,
保守区段在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无明显差异,多变区段在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有明显多样性。由此可以猜
测,雌性海南锯腿树蛙可利用__________区段的鸣声识别出本物种的雄性个体。
(3)研究人员发现,雄性海南锯腿树蛙有时会主动发出缺失鸣叫,即省略五声鸣叫中的某个音节,与此同
时,注意到缺失鸣叫与常规鸣叫对该种蛙雌性个体都具有吸引力,从自身的能量消耗的角度分析缺失鸣叫
在进化中的意义:__________。
(4)按照传统性选择理论,雌性个体会更偏好体型偏大的雄性个体,但雌性海南锯腿树蛙往往不选体型偏
大的雄蛙。结合题干信息试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__________。
22. 一种原产于外地的一年生杂草出现在某牧区生态系统中,并迅速排挤了原有的一年生优质牧草,造成该
牧区牧草产量大量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年生杂草出现在该牧区之前,该牧区每年收获的优质牧草的产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这表明优质
牧草的种群数量已达到了_______。
(2)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变化导致该杂草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_______
(填“密度制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3)研究人员对该牧区两种草的覆盖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从第 1 年到第 5 年,优质牧草覆盖率和外来杂草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外来杂草对优质牧草具有竞争优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 2 点)。
(4)为了控制该杂草 种群密度,当地牧民对该杂草进行了人工拔除,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工除草
的目的是_________。
23.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株的发
现是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重要基础。保障雄性不育多样性(部分品系如下表所示,各品系其他基因均为野
第 9页/共 10页
生纯合)是保障杂交水稻种质多样性的有效途径,能防止种质单一性带来的生产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品系 原因
编码水稻细胞色素 C 亚基的基因 BM1 经甲基化修饰后而沉 1
默
2 显性突变基因 S 导致雄性不育
3 人工诱变得到基因型为 nn 的雄性不育植株
4 自然条件下的基因型为 mm 的雄性不育植株
(1)基因 BM1、S、n、m 的结构差异主要在于___________。
(2)基因 BM1 经甲基化修饰后,其储存的遗传信息___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甲基
化修饰通过影响基因 BM1 表达中的___________过程来影响 RNA 的合成进而使其沉默。
(3)不能利用基因型为 NnSs 的水稻品系,通过自交实验探究不育基因 N/n 与 S/s 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
(4)基因 A 使花粉败育,基因 M 能使品系 4 恢复育性,含基因 D 的种子呈蓝色,无基因 D 的种子呈白色;
将含基因 A、D、M 的表达载体导入并整合到品系 4 的染色体上(该染色体是含基因 m 的染色体的非同源
染色体),得到转基因品系 4 植株。基因 A、D、M 完全连锁,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①为每年能获得基因型为 mm 的雄性不育株来用于杂交育种,如何利用转基因品系 4,请写出大概过程:
___________。
②转基因品系 4 自交所得的 F1 植株随机传粉,所得 F2 中雄性不育株占___________。
第 10页/共 10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