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广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支撑,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钢筋 B. 玻璃 C. 水泥 D. 塑料【答案】A【解析】A.钢筋属于金属材料;故A选;B.玻璃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故B不选;C.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故C不选;D.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D不选;答案选A。2. 在当今时代,打印设备不可或缺,墨粉是打印机打印的关键因素。墨粉中常含有树脂、颜料(黑白打印机的墨粉采用炭黑为颜料,一般情况下,炭黑的颗粒直径为,)、电荷控制剂、磁性材料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墨粉属于纯净物B. 墨粉中的磁性材料为C. 炭黑可作还原剂D. 将上述炭黑分散在水中,可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C【解析】A.由题干描述可知,墨粉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没有磁性,磁性材料应该是,故B错误;C.炭黑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以作还原剂,故C正确;D.炭黑的颗粒直径为,超过了100nm,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答案选C。3. 物质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推测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属于酸 B. 属于氧化物C. 属于碳酸盐 D. 属于电解质【答案】C【解析】A.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钠离子和氢离子,故不是酸,是盐,故A错误;B.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C.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构成的盐,属于碳酸盐,故C正确;D.虽然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的离子不是自身电离产生的,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电离产生的,故碳酸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答案选C。4. 下列物质的用途描述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A.二氧化氯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故A正确;B.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中和胃酸,故B错误;C.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食品发酵剂,可焙制糕点,故C正确;D.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故D正确;答案选B。5.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是A. B. C. D. 【答案】D【解析】A.可以用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化合生成,故A不符合;B.可以用Cl2和铁加热下化合生成,故B不符合;C.可以用Cl2和H2点燃或光照下化合生成,故C不符合;D.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故D符合;答案选D。6. 我国某研究团队研发的“高亮不锈镁”荣获国际镁协2024年度“优秀变形镁合金产品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一种新型合金B. 镁合金的熔点比纯镁的高C. “高亮不锈镁”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D. 合金中只含有金属元素,不含非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A.是化合物,不是合金,故A错误;B.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各成分金属,镁合金的熔点比纯镁的低,故B错误;C.合金一般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故C正确;D.合金中也可能含非金属元素,比如生铁和钢都含有碳元素,故D错误;答案选C。7. 下列物质或概念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 溶液、胶体 B.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C. 碱性氧化物、 D. 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A.溶液和胶体属于分散系,不存在包含关系,故A不符合;B.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物理量,不存在包含关系,故B不符合;C.不过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不存在包含关系,故C不符合;D.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包含关系,故D符合;答案选D。8. 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实验中铝均作还原剂 B. 转移的电子数不同C. 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消耗的和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A【解析】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在这两个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都从0价升高到+3价,所以铝均作还原剂,A正确;B.因为两份铝的质量相同,所以铝的物质的量相同。在这两个反应中,铝都从0价变为+3价,每一个铝原子都失去3个电子,由于铝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个铝原子反应都生成3个氢气分子,因为铝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2个铝原子与6个反应,2个铝原子与2个反应,铝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消耗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即消耗的物质的量不相同,D错误;故选A。9. 实验室需要用到溶液,若用固体配制该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B.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C. 若固体中混有少量,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 清洗干净的容量瓶,其刻度线下残留有水,对最终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答案】C【解析】A.配制溶液,需要使用规格的容量瓶,,故,A正确;B.配制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B正确;C.若固体中混有少量,根据钠守恒,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C错误;D.清洗干净的容量瓶,其刻度线下残留有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D正确;故选C。10.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氯水含HClO,可使pH试纸褪色,应选pH计测定,故A错误;B.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B错误;C.溶液若变质则会生成Fe3+,KSCN溶液能检验Fe3+,故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NaHCO3受热易分解,则为体现对比性,小试管中应为碳酸氢钠,故D错误;答案选C。11.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入足量石灰乳中制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B. 溶液中含有的数为C. 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D. 向含的稀盐酸中投入足量,生成的分子数为【答案】A【解析】A.的物质的量为,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和水,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价,另外一半的氯,由0价降低为价, 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的电子数为:,A正确;B.未告知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C.未告知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D.钠与稀盐酸、水均能反应生成氢气,由于钠足量,则生成的氢气分子数大于,D错误;故选A。12. 一些化学试剂久置后易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A.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是因为硫酸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B.金属钠切开后光亮的金属光泽逐渐消失是因为Na与氧气生成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C.氯水久置后溶液变为无色是因为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为HCl和氧气,使氯气与水反应不断向右移动,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D.十水碳酸钠(),久置在干燥的环境中颗粒会由晶粒结构变为粉末状,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答案选B。13. 对世界各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其不稳定的化学属性,也多次引发安全事故。已知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复合肥 B. 为还原产物C. D. 每转移,生成【答案】C【解析】A.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只含N一种,属于氮肥,故A错误;B.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为O2,由硝酸铵中-2价O化合价升高而来,则O2为氧化产物,故B错误;C.结合反应可知若产生2分子,则1分子来自于,为氧化产物,1分子来自于,为还原产物;即氧化产物为1分子氮气核1分子氧气,而还原产物为1分子氮气,则,故C正确;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转移,每转移,生成0.2mol氮气,其质量为,故D错误;故选:C。14. 向一定质量含有、、的混合物中,加入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溶液不变红,若用足量的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最多能得到单质铁的质量是A. B. C. D.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反应得到氯化亚铁溶液,由氯原子个数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由铁原子个数守恒可知,若用足量的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最多能得到单质铁的质量为,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 铁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保存的溶液时,一般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2)与之间可相互转化,若、均为盐酸盐,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转化为适宜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填化学名称)。(3)若为硫酸盐,转化为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反应中消耗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5)实验室制取时,虽可观察到的生成,但会被空气迅速氧化成。在空气中变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过程中的现象为_______。【答案】(1)防止被氧化 (2) ①. ②. 氯气或双氧水 (3) (4) ①. 或 ②. 8 (5) ①. ②.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解析】根据铁的“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单质Fe,b为FeO,d为Fe2O3,e为Fe(OH)3,f为Fe(OH)2,h为铁盐,g为亚铁盐;【小问1详解】实验室保存亚铁盐的溶液时,一般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防止被氧化;【小问2详解】若、均为盐酸盐,为FeCl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将FeCl2氧化为FeCl3的适宜试剂为氯气或双氧水;【小问3详解】为硫酸盐,为Fe2(SO4)3,Fe(OH)3转化为Fe2(SO4)3的离子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的反应为Fe在氧气中燃烧或Fe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或;反应中消耗时,转移的电子数为8NA;【小问5详解】Fe(OH)2在空气中变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某些物质和探究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利用该装置制备,为,则为_______(填化学式),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若利用该装置制备,为浓盐酸,则不可能是,原因是_______;若为,则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制备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_______(填试剂名称,下同)的洗气瓶中、装有_______的形管中除杂、干燥,最终得到纯净的。(3)若利用该装置制备,为溶液,为未经打磨的铝片,反应开始时未观察到气泡,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当产生(标准状况)时,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答案】(1) ①. ②. (2) ①.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 ②. ③. 饱和食盐水 ④. 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3) ① ②. 【解析】【小问1详解】该装置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备气体,若利用该装置制备,为,则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若利用该装置制备,为浓盐酸,则不可能是,因为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该装置没有加热仪器;若为,则制备Cl2是利用与浓盐酸反应,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制得的Cl2中含有HCl和水蒸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中(除掉HCl)、装有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的形管中除掉水蒸气、干燥,最终得到纯净的。【小问3详解】为溶液,为未经打磨的铝片,反应开始时未观察到气泡,是因为氧化铝与NaOH溶液先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氧化铝溶解后,Al继续反应生成氢气,关系式为,标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3mol,消耗的Al为0.2mol,质量为5.4g。17. 亚氯酸钠()是高效漂白剂和氧化剂。一种制备亚氯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装置中发生反应。已知:①温度高于时,分解成和。②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装置中发生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验证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2)装置中圆底烧瓶需要冷水浴,原因是_______;圆底烧瓶内有氧气生成,发生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配平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3)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要从溶液中获得,适宜的温度为_______;和均可用于杀菌、漂白和消毒,与相比,固体的优点为_______。【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③.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 ①. 防止温度过高,和受热分解,分解发生爆炸 ②. ③. 还原 (3) ①. 高于 ②. 更加安全,且更容易保存和运输【解析】A装置中反应生成ClO2,B装置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氯在碱性溶液中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O2和H2O,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C进行尾气处理;【小问1详解】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A中的反应为,NaClO3氧化剂,是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验证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操作及现象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小问2详解】由于H2O2易分解,温度高于时,分解,ClO2易发生爆炸,故装置中圆底烧瓶需要冷水浴,B装置中圆底烧瓶发生反应为二氧化氯在碱性溶液中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被氧化为O2,体现了还原性;【小问3详解】根据析出的晶体随温度的变化图,在温度高于析出,故要从溶液中获得,适宜的温度为高于;由于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故与相比,固体的优点为更加安全,且更容易保存和运输。18. 明矾晶体[]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如饮用水的净化等。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主要成分为、,还含少量、)可制备明矾,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不与硫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要的稀硫酸都是经浓硫酸稀释而来,则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密度为)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2)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写出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流程中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4)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5)可与溶液反应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答案】(1) (2) ①. 、、 ②. (3) ①. 将氧化为 ②. (4) (5)【解析】SiO2不溶于硫酸,铝灰用硫酸酸浸后过滤,滤渣为SiO2,滤液中含有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滤液加入过氧化氢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滤渣②是氢氧化铁,无色滤液B为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加入K2SO4、H2SO4酸化,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明矾晶体。【小问1详解】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密度为)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A中含有的阳离子为、、;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流程中加入溶液的作用是将氧化为,离子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为;【小问5详解】可与溶液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ABCD物质铁粉用途自来水消毒中和胃酸制作糕点食品抗氧化剂A.测量氯水的B.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C.检验溶液否变质D.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A硫酸亚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B金属钠切开后光亮的金属光泽逐渐消失C氯水久置后溶液变为无色,D十水碳酸钠()是晶体,久置在干燥的环境中颗粒会由晶粒结构变为粉末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