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19课紫藤萝瀑布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368/4/1_1739293739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19课紫藤萝瀑布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368/4/2_1739293739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19课紫藤萝瀑布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368/4/3_1739293739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课时目标,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作者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借花传达的对生命的执着追求,领悟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熟练掌握课后 “读读写写” 中的字词,像 “迸溅”“伶仃” 等,能在写作、口语表达等场景中准确运用;学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感染力。(重点)
思维能力:跟随作者思路,从描绘紫藤萝花的外在形态,深入到挖掘其内在象征意义,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逻辑,锻炼逻辑思维;通过思考花与人、生命的联系,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作者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提升批判性思维。(重点、难点)
审美创造:欣赏文中紫藤萝花盛开的画面美,体会作者营造的宁静、美好的意境美;品味作者清新优美、富有韵味的语言美;借鉴作者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写作中融入个人情感,创造富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牢记课后 “读读写写” 词语,能够在口语表达、写作等不同场景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词语;赏析文中描写紫藤萝花的精彩语句,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难点:梳理作者从赏花到悟花的情感变化脉络,深入理解作者由紫藤萝花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悟;领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把握紫藤萝花所象征的生命意义,并能在写作中熟练运用这一手法表情达意。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找出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绘花朵的佳句,比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现了荷花的艳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绘出梨花的洁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领略一种别样的花,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花?没错就是紫藤萝。作者在写《紫藤萝瀑布》的时候,自己最亲爱的弟弟身患绝症。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她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一起去感受“紫藤萝”……(板书课题:紫藤萝瀑布)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并引用古诗词和有趣的传说导入,既能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又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自然地引出课文,为学习新课营造良好氛围。
二、学前诊断
教师活动:同学们,在正式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之前,大家对这篇文章的作者宗璞有多少了解呢?知道她还有哪些作品吗?另外,这篇文章创作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家能不能大胆猜测一下,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会对作者的创作产生影响呢?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最后明确。
1.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是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 ,散文集《丁香结》 《铁箫人生》 。中篇小说《三生石》。
2.背景资料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联想到生命的无止境,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强了生活的勇气,于是写成此文。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有利于下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授课)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并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下列任务。
1.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基础字词
瀑布(pù bù)
迸溅(bèng jiàn)
挑逗(tiǎ dòu)
凝望(níng wàng)
繁密(fán mì)
笼罩(lǒng zhà)
枯槐(kū huái)
遗憾(yí hàn)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
仙露琼浆(xiān lù qióng jiāng)
(2)词语解释
迸溅:向四处溅。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焦虑:焦急忧虑。
挑逗:逗引,招惹。
伫立:长时间站立。伫立、站立辨析:两者都有“站”的意思。站立:指站。如:无论遭到多大的暴风雨,战士们依然站立在外边。但“伫立”的意思是长时间地站着,一般用于人正在思考,或者被什么事物长时间地吸引时,也可用于物。如: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伫立在天安门广场。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美酒。
盘虬卧龙:回旋盘绕像卧着的龙。形容枝干苍劲有力。
2.文章围绕紫藤萝花写了哪些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整体感知
预设 全文共分为11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梳理文章内容,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用下面的符号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标注。圈点勾画出描写紫藤萝花的精彩语句,从修辞手法、用词等角度进行批注赏析。小组内交流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适时引导和补充,总结描写景物的方法,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视觉、嗅觉等)描写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圈点批注和自主赏析文本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代表发言,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总结描写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合作探究紫藤萝瀑布,探寻写作思路。
学生活动:深层探究紫藤萝。
1.深层探究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预设 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色、花形、花姿。同时,作者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顺序描写的。
(2)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预设 "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3)文章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预设 因为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4)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预设 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内容,梳理作者描写紫藤萝的角度和顺序,把握紫藤萝的变迁,锻炼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促使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理解情感变化原因,挖掘作者借紫藤萝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加深对文本情感内涵的理解。通过对作者感悟人生意义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联想和思考能力,让学生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提升思维深度。
五、课堂检测(巩固练习)
1.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预设 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几十年来整个生命过程的写照和象征。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结合背景理解象征手法的能力,检验学生能否把握紫藤萝命运与时代及生命的联系,借此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六、课堂小结
在《紫藤萝瀑布》中,宗璞笔下的紫藤萝宛如一首生命的赞歌。它们不随波逐流,于花谢之际独自盛放,即便无人欣赏,依旧热烈地绽放生命,展现出一种纯粹而坚韧的生命力。当作者回忆往昔,小弟身患绝症的悲痛以及特殊时代的阴霾,带来了难以释怀的沉重与哀伤。但目睹眼前蓬勃生长的紫藤萝,作者又从中汲取力量,领悟到生命的不息与坚韧。
这堂课,我们扎实掌握了生字词,清晰梳理了文章结构,还细致品味了那些生动描绘紫藤萝的优美语句,初步领略了这篇文章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文章蕴藏的生命哲理,深度体悟作者的心路历程,感受作者从焦虑悲痛到宁静喜悦,再到振奋向前的情感转变,去探寻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成果,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七、拓展延伸(可根据授课内容增减)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宗璞《丁香结》的片段,引导学生对比《紫藤萝瀑布》,思考两篇文章在描写手法、主题表达上的异同。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讨论。
预设 两篇文章都运用托物言志,借植物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也有学生指出描写手法上,《紫藤萝瀑布》多从视觉描写紫藤萝,《丁香结》则更注重嗅觉描写丁香花。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章在写作手法和主题表达上的异同,加深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八、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和自己喜欢的描写紫藤萝花的句子。
2.仿照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某种植物的小短文,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1.内容梳理
赏花:整体 - 局部
忆花:花色、花形、花姿
悟花:生命感悟
2.情感变化
焦虑悲痛 - 宁静喜悦 - 振奋向前
3.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花 - 生命
对比:今昔紫藤萝
对比阅读
《紫藤萝瀑布》:视觉描写为主,借花悟生命哲理
《丁香结》:嗅觉描写突出,借花写生活思考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品析具体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宗璞的脚步,初步领略了紫藤萝瀑布的美,还梳理了文章结构,感受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大家还记得作者围绕“花”,写了哪些内容?同学们,紫藤萝花独具美韵的风貌让我们驻足,作者那卓越细腻的笔触也让我们折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品读文章的语言美和写法美。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强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以“深入探寻”作为引导语,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续深入探究课文奠定良好基础。
研读赏析,品味语言之美
教师活动: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出你觉得描写紫藤萝最精彩的语句,从修辞、用词、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思考以下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小组进行揣摩和讨论。
1.举例说明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比喻:
(1)“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将紫藤萝比作大条幅,泛着银光的水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的美丽和动态感。
(3)“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将花朵比作张满的帆,赋予花朵以生命力和动感,表现出紫藤萝的生机勃勃。
拟人:
(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2)"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学生还可以找出排比、夸张等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2.还有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预设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赏析:“挑逗”是逗引、招惹之意,在语境中是贬词褒用。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赏析:用春红、人群、蜜蜂和蝴蝶的消失来反衬藤萝花,表现了藤萝花的朴实无华和无限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赏析:用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描绘神态,突出它们生命的盎然勃发,让人感觉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已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积累好词好句,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做准备。
深入探究,领悟生命哲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通过紫藤萝感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2.这些语句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进行揣摩和讨论。
预设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赏析: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兴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不息,启示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和信念。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赏析: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的生机勃勃,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
【设计意图】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引发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课堂检测(巩固练习)
1.“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句中 “流着,流着” 能否删去?为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领悟反复手法的强调作用,学习运用该手法提升写作能力,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生命力及对作者情感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研读了《紫藤萝瀑布》。在语言之美方面,我们赏析了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精彩语句,学习了如何从修辞、用词等角度品味语言,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描写的生动形象,以后大家在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些方法。在生命哲理的领悟上,我们明白了作者从紫藤萝花的兴衰中感悟到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一深刻哲理,希望大家能将这种积极的生命态度运用到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从它们身上获取启示。
【设计意图】系统梳理本节课在语言赏析、生命哲理领悟、对比阅读等方面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记忆。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写作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力,强化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六、拓展延伸,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像紫藤萝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哲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课后作业
1.以“一株小草”为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200字短文,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植物的特点,并通过植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或感悟。
【设计意图】写作作业让学生巩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锻炼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能力,提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能力。
【板书设计】
语言之美
比喻:紫藤萝像瀑布、帆等,生动形象描绘形态
拟人:花在欢笑、挑逗等,赋予花生命力与情感
生命哲理
花和人遇不幸,生命长河无止境
【课后反思】
第一部分
(1-6段)
赏花。写作者偶见一树繁茂的紫藤萝。
第二部分
(7-9段)
忆花。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省的喜悦。
第一部分
(10-11段)
悟花。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朗读符号
表示的意义
.
重音
∧
连接,标在词语间上方,一口气连接,有标点也不停顿
∨
停顿,标在词语间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剧中也有小停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体验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步骤,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共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