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学习雷锋精神,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
语言运用:学习词语搭配和形容词的使用方法。
思维能力:提取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审美创造:品味诗歌,语言优美、音韵流畅。诗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带领读者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叔叔生前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课前解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诗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全诗语言简洁,句式相同,比较适合朗读。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读句子,想画面,读出恰当的语气、读出感情。
关注课题:“哪里”一词,充分说明了雷锋叔叔无论走到哪里都爱乐于助人,点明了雷锋精神无处不在。教学时从朗读课题开始,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带着呼唤的口吻,读出寻找的语气。
关注课文:指导读好反复句式:第1至3小节都有“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把握两个“你在哪里”的语气,体现寻找的之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体会情感,朗读时注意语气。教师范读时,注意调整语调和语速,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指导读好问答句:第1至3小节以问句结尾,第2至4小节为答语。句式相同,可反复朗读。还可以采用男女对读、师生对读等问答的方式进行句式变换的练习。
指导读好最后一节:第5小节,关注“啊,终于找到了——”读的时候要凸显顿悟之意,体现找到雷锋叔叔以及找到时的惊喜。结合文章最后的破折号,引发学生思考并说说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五个左右结构,四个上下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其中“暖”“冒”容易写错,要重点指导笔顺,“弯”要重点强调“弓”的写法,指导书写笔画“竖折折钩”。
关注词语:叔叔、足迹、昨天、迷路、温暖、春风、爱心,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点】
1.会读“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本课“锋、昨”等9个生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难点】
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雷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多媒体课件PPT
3.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本课“锋、昨、冒、留”4个生字。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书写
1.视频导入
(1)教师导入新课:你认识这位解放军叔叔吗?一起看看他的故事吧!(师播放雷锋事迹简介视频。)
(2)视频结束,教师引人物雷锋:视频介绍的是谁呢?雷锋叔叔。
(3)指导“锋”字的书写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教师讲解并指导书写:请同学来看雷锋的“锋”字。它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左小右大,右下部的“丰”有三横,第二笔横稍短,第三笔横略长。学生书空。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学生描红一个字,写一个字。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给“锋”组词:锋利、刀锋。
2.师小结,板书课题。
(1)师小结: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无数的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是,因为走到哪里就把关爱带到哪里,所以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的足迹。(板书: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指名读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雷锋事迹的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雷锋,并巧借题目,让学生掌握生字“锋”。充满情感的课文题目的朗读又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诗歌,识记字词
1.初读诗歌,完成任务。
(1)教师提出要求: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标一标诗歌各小节的序号。
(2)标一标:标出诗歌小结。
2.检查反馈,识记字词。
(1)识记生字。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小老师领读生字。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小结:“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字注意是平舌音,“顺”字要注意读翘舌音。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齐读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交流识记方法:归类识记,“蒙、莹”都是草字头;区别形近字“莹”和“萤”;“迈、需、献”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迈开、需要、献出”。
(2)认读词语。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自由读一读。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词语中生字注音齐读。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去拼音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听的一方指出对方的错误,并纠正。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开火车读。
交流识字方法。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形声字识字:泞=氵+宁,氵表义,宁表声。地面因有水而成为泥浆。组词,泥泞。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加一加:瓣=辛+瓜+辛,迈==辶+万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结构比较:蒙和莹都是草字头,它们都含有相同部分草字头和秃宝盖。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熟字组词。迈:年迈 迈步 迈开 需:需要 需求 急需
献:献出 献花 献宝 瓣:花瓣 瓜瓣 豆瓣
(设计意图:交流不同的识字和记字的方法,发挥集体智慧,让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进行语文的学习,学习效果也十分显著。)
整体感知,知晓大意
1.教师组织再次自读全文:同学们,生字都读准了,也记住了,现在把这些生字送到课文里,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雷锋叔叔已经去世了,“我们”还能找到他吗?“我们”都去了哪里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师:“我们”都去了哪里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预设1: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预设2: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2.轻声读第一、二小节,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在干什么?
(1)师:大家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引导学生画出“沿着长长的小溪”。
(2)师:雷锋叔叔来这里干什么了?
预设:雷锋叔叔路过这里送迷路的孩子回家。
(3)结合图片,想象画面。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示回答词语: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泥泞、泥泞路上的脚窝。
理解词语“泥泞”。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师: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联系生活,猜一猜“泥泞”的意思。
预设: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联系上下文推测:结合“蒙蒙细雨”“泥泞路上的脚窝”,想象“泥泞路”的样子,体会当时艰苦的条件,雷锋行走的艰难。
3.想象画面,感受雷锋的形象。
(1)想象动作,雷锋叔叔在泥泞的小路上还会做哪些动作?
(2)说一说。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锋叔叔在哪里?在干什么?
(3)小结:刚才我们读诗句,抓住描写雷锋叔叔动作的词语,想象他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的画面,这就是“抓动作,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4.升华情感,朗读诗歌第1、2节。
雷锋叔叔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淋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裹住了他的双脚,他也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让我们朗读诗歌的第1、2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音频范读,引导学生体会问答的语气。
同桌对读,注意读出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
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根据诗歌的特点,分步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让雷锋的形象“立”起来。)
四、指导写字,掌握方法
1.课件出示“昨、冒、留”,指名认读;区分结构:“昨”是左右结构的字,“冒、留”是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昨”字。
(1)观察比较:和学过的“作”进行区别。
(2)教师范写:“日”要写得瘦小一些,“乍”的第三笔是“丨”,应写在第二笔“一”的起笔往右一点的位置。板书:昨
3.指导写“冒”和“留”字。
(1)观察“冒”这个字,说一说这个字在田字格中书写的要点。
提示:“冒”字上边部分写得宽扁,两横不与左右两边相连;下边的“目”写得窄长。
观察“留”,说说这个字在田字格中书写的要点。
提示:“留”上边写得宽,下边的“田”写得略小一些,注意第三笔“丶”的位置和方向。
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书写。板书:冒 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评价并展示。
5.总结复习。
师: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把生字都掌握了吗?那我们一起来摘小花吧,看谁摘得多!
(设计意图:指导这两节诗歌中的生字的书写,强化书写要点,落实了生字教学的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情境互动,总结,知识拓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