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寻找身边的雷锋,课堂小结,课后习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1.听课文录音,指导学生用呼唤的语气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交流体会。
核心问题:
这首诗赞扬了雷锋叔叔怎样的精神品质?
串珠问题:
一读:读课文,说说“我们”到哪些地方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二画:“我们”找到雷锋叔叔的足迹了吗?画出相关的句子。
三品:品读描写雷锋叔叔的足迹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雷锋叔叔在这里。
四悟:感悟课文,说一说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
2.读第一二小节
想一想: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急切,着急)带着这种心情试着读一读。师读第一句“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长长的”读出不同,让学生体会“长长的”要重读。指名读两个“你在哪里”,教师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更能体现出孩子们寻找雷锋叔叔不怕艰辛、苦苦寻觅之情!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评议。
(1)两个“你在哪里”连用,有什么作用?
“你在哪里”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深情呼唤,表达了作者寻找雷锋叔叔的迫切心情。两个“你在哪里”连用是反复的方法,它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真挚。
3.读第三四小节
(1)你“背着”“踏着”体会到了什么?
“背着”“踏着”这两个动词仿佛让我们看到雷锋叔叔踏着荆棘,沿着崎岖的小路,汗流满面地背着大娘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他在布满荆棘的小路上洒下的点点汗滴,给我们描述出一个朴实、善良的雷锋叔叔的形象。
(2)为什么要写晶莹的露珠?
用“晶莹”来形容露珠,表现了露珠晶莹剔透的样子,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雷锋叔叔洒下的汗滴。
4.体会叠词的使用
叠词就是两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的词语。
这首诗运用大量的叠词来描写事物。如“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弯弯的小路”等。这些叠词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使课文的语言生动,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在运用叠词的时候,要注意符合身份和情境。比如,一些稚气的叠词应该用在小孩子身上,有些叠词应该用在欢乐的场合,有些叠词应该用在无奈的情境下。叠词的使用可以使描写生动、具体,读起来朗朗上口。
5.读第五小节
(1)“温暖的春风”象征着什么?
“温暖的春风”既指大自然的春风,又象征着雷锋叔叔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2)你从这里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回应了开头。这句话有双重含义,表面含义是,雷锋叔叔处处都想着别人,把爱心洒向了祖国各地。联系全诗,还有诗人寄托的深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希望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二、寻找身边的雷锋
你的身边也一定有雷锋那样的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雷锋叔叔做得好事数也数不清,你看在我们班级,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许多像雷锋叔叔这样的人,你就是现代的小雷锋。
三、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弘扬着雷锋的精神。
板书结构
四、课后习题
五、当堂检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小节提问,第二,初读课文,学短语认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课堂总结,梳理板书,教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